常石磊的出現確實帶給林憶蓮嶄新一面,因為在林憶蓮唱片曾經的製作人名單上,常石磊夠年輕,但也不足在年輕,新鮮但不耐嚼,新碟製作的仿佛是空中樓閣,遠看如此美妙,但卻飄忽不定,人類與環保的概念是好,但卻囫圇的一口鯨吞,除了幾首概念凸出的歌,剩下的也離題萬丈了。
>>>>[點.擊.試.聽] 林憶蓮新專輯《蓋亞》全碟
(文/河伯)林憶蓮早在09年就表示過「沒有非唱不可的歌」了,在行業裡呆久了難免要產生倦怠。所以,這六年來Sandy專注於現場表演,儘管沒有新唱片產出,但也沒游離於大眾視野之外。比起盛年時候的一年三碟,新唱片做的有些磨洋工,做做停停,也是林憶蓮不斷停下來審視自我並思考一些能夠刺激自己的新東西,雖然說這些「新東西」裡面就有了Sandy的新歡常石磊。常石磊的出現確實帶給林憶蓮嶄新的一面,因為在林憶蓮唱片曾經的製作人名單上,常石磊夠年輕,但也不足在年輕,新鮮但不耐嚼,新碟製作的仿佛是空中樓閣,遠看如此美妙,但卻飄忽不定,人類與環保的概念是好,但卻囫圇的一口鯨吞,除了幾首概念凸出的歌,剩下的也離題萬丈了。
新專輯裡的幾首歌,包括《無言歌》,《愛笑了》《枯榮》和點題歌《蓋亞》電氣化工業風格明顯。《無言歌》前奏如祭禮般的吟唱開始,就有了世界音樂的風範,電噪實驗節奏搭配上林憶蓮鬼斧神工的夢囈,華麗金屬中的美聲和音讓一切變得「離經叛道」卻又合情合理,這首歌需要搭載畫面,演唱會中巨大遊走的外星生物刺激了感官也釋放了耳界。《愛笑了》同樣不放鬆,節奏設計的有工業化流水線的味道,如果說《無言歌》還是洪荒,眨眼就進化到了工業革命,這兩首歌聽下來讓人不輕鬆,如坐針氈,催人生汗,概念大到宇宙萬物又怎能會讓你好過?萬幸的是《紅眼眶》和《灰》開始chill-out,電氣化爵士也只能找到林憶蓮過去一點的蛛絲馬跡,在《紅眼眶》裡林憶蓮的聲音確實有讓人靈魂出竅的本事,恬淡氛圍一掃前面的緊繃。相比較於過多依仗編曲的前作,《兩心花》國語版《也許》讓林憶蓮固本培元,不管有多少旁枝,至少林憶蓮的根還在,這首歌乍聽不惹耳,多煲幾次,完美的假聲和氣音把隱忍的感情循循善誘出來,溫暖又舒坦。至於《寂寞擁擠》,是眾多唱過吳青峰寫的歌的歌手中,正是強大吸收力的林憶蓮是唯一不帶吳氏矯揉風格的,結尾迸發出的直來直去高音就是佐證,有天高任鳥飛的感覺。《柿子》雖然曝光好久,但確實是耐聽的一首好歌,詭譎的高音能夠長擊高空,猶如摩西劈海橫渡的勢頭,聽完驚出一身汗。結尾的《假釋》和《Stay》的實驗性很強,《假釋》是雜亂無章的電子節奏,《Stay》則強調人聲與和音。
六年未發片,知道林憶蓮有很多話要說,可是也許過於用力,難免會矯枉過正,但是想表達的多總比無話好說要強得多。另外,蓋亞是大地之母,其實從專輯傳遞的信息來看,與其說林憶蓮想要「化身」蓋亞,倒不如說是客串大地之母的外孫普羅米修斯,傳遞的不是新知,也許是警醒。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