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亞》專輯同林憶蓮上一張走輕電子風格的《呼吸》相隔六年,再見面,她已然更新了另一種音樂面貌。林憶蓮鋪在《蓋亞》專輯中話語權和音樂力道總是在的,這張專輯並非要用K歌徵服市場,顯然,Sandy要做的是在多年之後,大家提到《蓋亞》,也會是點頭稱讚的狀態。
>>>>[點.擊.試.聽] 林憶蓮新專輯《蓋亞》全碟
網易娛樂獨家報導(文/三石一聲)當林憶蓮近兩年開始頻繁為演唱會奔波發聲的時候,歌迷知道她又將有大動作了。《蓋亞》專輯同林憶蓮上一張走輕電子風格的《呼吸》相隔六年,再見面,她已然更新了另一種音樂面貌。林憶蓮之前有意要把《蓋亞》專輯做獨立發行,不過好在環球籤下了Sandy,在資源上給了她更多的發揮,最終,成就出《蓋亞》這般頗具實驗性的色彩,又不失大廠牌出品的氣勢。
專輯概念:
「蓋亞」二字多少會令一部分聽眾摸不到頭腦,這個詞源自希臘文,意為大地之母,還是所有神話故事中生物的起源。專輯中多首曲目如《柿子》《無言歌》《枯榮》包括主打歌《蓋亞》在內,都探討到自然、大地被人類無情破壞、損毀的慘狀,看似是林憶蓮一次接近頹廢的控訴吶喊,實則我們更應該解讀到的,是在這人類自私、貪婪背後所缺失的各種愛,如相愛、如大愛、亦如自愛。《蓋亞》專輯的態度之正面、思想之積極,一心向善,頗有「末日前的救贖」之意味。
包裝設計:
《蓋亞》在香港和臺灣兩地各自推出一款限定封面,無論是港版封面林憶蓮肌膚之上的泥土元素、還是臺版封面上大塊大塊的水珠飛濺,配以大地色的色系,都把專輯主題大地之母「蓋亞」的質樸質感表達了出來。
專輯的另一設計亮點不得不提結束曲《Stay》之後的兩曲Bonus Track,兩首粵語歌《兩生花》和《無淚眼》分別是專輯國語歌《也許》和《紅眼眶》的粵語版本,加上《枯榮》,三首粵語曲總算也滿足了廣東歌迷對七年未發粵語專輯的林憶蓮的想念。
幕後陣容:
諸多歌手更願意以獨立發行的規格推出專輯,無不是希望可以自己Control到專輯的音樂表達方向上。《蓋亞》儘管版權隸屬在環球唱片旗下,但好在林憶蓮自己於專輯選曲、製作的過程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掌控權,她同內地新銳唱作人常石磊的音樂理念可謂十分投緣,專輯呈現結果十分之順暢、自然,想必製作過程也會是個很愉快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專輯的詞作部分除了Sandy親自填寫,資深詞人李焯雄也有作品奉上,特別在幾首慢歌中《也許》《灰》中的表現喚起了歌迷記憶中那個很會唱情歌的Sandy;曲作者恭碩良和Sandy的合作增添的是專輯的實驗色彩;而在三年前Sandy放話要合作的吳青峰這次亦有創作《寂寞擁擠》給Sandy,跳脫出青峰以往小情小調的創作框架,於寥寥言語中表達出空曠、寂寥的主題涵義。
歌手表現:
不管是在錄音室還是在演唱會現場,又不管是正當好年華之時,亦或是如現在年近半百,林憶蓮的聲音表現力從來沒教人失望過,真正的「好聲音」不是聽你多麼能吼或者多麼會飆高音,而是懂得在何種音樂中,用何種唱法來和音樂達到相融相通的地步,至少在《蓋亞》專輯中林憶蓮秀的不是唱功,而是她把玩聲音遊戲的掌控力。
比如在開場曲《無言歌》中的表現就堪稱典範,歌曲大意以可被言喻的指明性留白反向傳遞出積極、正面的思想及態度,編曲中混搭了福音、電子、金屬音等多種元素,林憶蓮處理她的聲演並不喧賓奪主,反而主動退到音樂之後,Vocal之表現完全融在Sound之中,成為整曲的一部分,卻非主體;演唱吳青峰的《寂寞擁擠》跳脫出蘇打綠的小扭捏格局,唱出了寂寞但瀟灑的大氣之度;《柿子》的演繹從光怪陸離到歇斯底裡,歌曲主題的控訴之意著實傳遞到;《紅眼眶》中的Jazz媚意若隱若現,煞是勾人。
樂評人點評:
Sean:她在生長 誰在腐爛
依照林憶蓮在樂壇的身份與地位,她自然有資格以零壓力的心態去創新,去徵服新的音樂風格,所以這樣的作品是具備藝術行為標準的,也便是值得歌迷期待的。依仗自己多年的音樂歷練、藝術敏感,再加上常石磊獨特甚至另類的引導與重塑,就造就了堪稱脫胎換骨的作品《蓋亞》。 【詳細】
樹娃:林憶蓮重生是為了更美
如今的林憶蓮對於音樂的掌控有著從來沒有過的自由與放縱,有著從來沒有過的自主與自我。因此,不管在別人眼裡她的《蓋亞》專輯是成功還是失敗,但對她而言,她能夠藉助這張專輯實現她在音樂中的重生就是一種顛覆,就是一次成功,這是她對自己最好的交代! 【詳細】
沉默電話:林憶蓮借常石磊脫胎換骨
依照林憶蓮在樂壇的身份與地位,她自然有資格以零壓力的心態去創新,去徵服新的音樂風格,所以這樣的作品是具備藝術行為標準的,也便是值得歌迷期待的。依仗自己多年的音樂歷練、藝術敏感,再加上常石磊獨特甚至另類的引導與重塑,就造就了堪稱脫胎換骨的作品《蓋亞》。 【詳細】
河伯:主題宏大但歌曲難以輕易消化
常石磊的出現確實帶給林憶蓮嶄新一面,因為在林憶蓮唱片曾經的製作人名單上,常石磊夠年輕,但也不足在年輕,新鮮但不耐嚼,新碟製作的仿佛是空中樓閣,遠看如此美妙,但卻飄忽不定,人類與環保的概念是好,但卻囫圇的一口鯨吞,除了幾首概念凸出的歌,剩下的也離題萬丈了。 【詳細】
網友跟帖:
網易山東省淄博市網友:
「只有憶蓮能做得出這種好音樂,除了她誰還能。 」
網易亞太地區網友:
「不但逆生長,更有逆向思維,其實不管好不好,關鍵是她喜歡,她盡興,就是一種好的狀態! 」
網易江蘇省連雲港市網友:
「喜歡聽裡面的《枯榮》。」
網易浙江省寧波市網友 :
「蓋亞,雖然陰鬱但是大氣,為華語唱功女王頂一下,喜歡裡面枯榮,百聽不厭。」
總結點評:
總的說來,林憶蓮這次新專輯同新音樂夥伴常石磊、恭碩良的合作帶來了新鮮元素,比如福音、電子、金屬、冷Jazz這些都是林憶蓮過往比較少嘗試的東西,讓林憶蓮的音樂在一眾新生代佔據主力的市場中也未顯出破舊之感,相反,即使同正當好年華的那些樂壇生力軍相比,《蓋亞》也有著十分洋氣並且有模有樣的音樂外形,內核所探討的主題立意更是高出其他人好幾個段位。
但與此同時,專輯也多多少少顯現出了一些不耐嚼、甚至說主題深度挖掘不夠的遺憾所在,既然專輯是要探討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進而傳遞「大愛」精神,那麼專輯中段出現的《紅眼眶》《也許》等歌就顯得有些跑題了。
不過林憶蓮鋪在《蓋亞》專輯中話語權和音樂力道總是在的,這張專輯並非要用K歌徵服市場,顯然,Sandy要做的是在多年之後,大家提到《蓋亞》,也會是點頭稱讚的狀態,就如她20年前的《野花》那般,被讚頌至今。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