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文件,部署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一張卡片為何引起眾多部委的高度重視?原因在於這事關推動惠民惠農政策落地見效,斬斷伸向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的「黑手」。
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惠民惠農政策力度持續加大。近年來,大量財政補貼資金通過直接匯入受益群眾銀行卡、存摺(統稱「一卡通」)等方式發放,對方便服務群眾起到了積極作用。
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資金,是困難群眾的「救命錢」,關係困難群眾切身利益。農業補貼資金,則關係著強農惠農。能否把這些資金精準兌付到人到戶,無疑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從此前「一卡通」的實踐看,一些地方存在補貼項目零碎交叉、補貼資金管理不規範、補貼發放不及時不精準等突出問題。資金發放渠道不暢通,必然嚴重阻礙惠民惠農政策落地見效。
一些問題甚至十分突出。比如,一些地方存在「政出多門」「卡出多行」「一人多卡」「人卡分離」等問題,存在補貼資金被冒領、被套取的風險;有的地方存在一些基層幹部違規代持群眾「一卡通」,滯留延壓、優親厚友、截留剋扣、虛報冒領補貼資金等問題。
此外,有的地方「一事一卡」,每發一次補貼,便要求群眾新辦一張銀行卡,造成「一人多卡」。這種情況不僅不利於補貼的發放和管理,同時也給老百姓領取補貼造成不便,降低了老百姓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讓「一卡通」真正「通」起來,才能使黨中央、國務院的惠民惠農政策更好落地見效。為此,2019年,有關部委聯合開展專項治理,查處很多方面的突出問題,嚴肅懲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行為。此次七部委聯合發文,就是在專項治理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健全工作機制。
值得關注的是,七部委要求,到2023年,實現所有直接兌付到人到戶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原則上均通過「一卡通」方式發放;實現「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補貼政策的科學性和資金績效明顯提高。
一系列重要舉措,體現了堅持問題導向、便民高效和因地制宜,實現流程的規範、統一、透明。通過聚焦群眾關切,提升政策實效,消除「中梗阻」,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取用方便。
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涉及面廣、資金量大、影響廣泛,無論在中央層面還是地方層面,都需要加強統籌協調、合力監管。要讓「一卡通」順暢高效地把補貼資金每一分錢都用到群眾身上,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惠民惠農政策溫暖直達群眾,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曾金華)
近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文件,部署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一張卡片為何引起眾多部委的高度重視?原因在於這事關推動惠民惠農政策落地見效,斬斷伸向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的「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