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管理

2020-12-09 中國青年網

  昨天(2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民政部、人社部、審計署、國務院扶貧辦、銀保監會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將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確保各項惠民惠農政策落地見效。

  根據指導意見,到2023年,所有直接兌付到人到戶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原則上均實現通過「一卡通」方式發放,清理整合補貼政策和資金、規範代發金融機構、搭建集中統一發放平臺、加強公開公示等工作基本完成,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監管格局基本建成,實現「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補貼政策更加科學,資金績效明顯提高。

  財政部監督評價局局長 郜進興:所謂的一張清單管政策(制度),就是把所有涉及到惠民惠農補貼政策的要通過網站,通過各種方面的途徑,讓老百姓知道我有哪些補貼的政策。一個平臺管發放,就是通過「一卡通」,比如說我們建議基於社保卡的這麼一個平臺(載體),來發放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

  多舉措確保補貼資金落實到位

  為了確保財政補貼資金能安全有效地發放到老百姓手中,此次發布的《指導意見》,採取了多個創新措施。

  創新措施一 向社會公布補貼政策清單

  《指導意見》的第一個創新措施,就是要求各省份抓緊梳理本地區補貼政策和項目,綜合運用監督檢查、績效評價等手段,加快補貼政策和項目資金清理整合進度,最遲不晚於2021年6月底,向社會集中統一公開補貼政策清單,並在以後年度動態調整,及時向社會公布。要以公開促改革。

  創新措施二 規範代發金融機構

  不僅如此,指導意見明確要規範代發金融機構。各省級政府要依法選擇基層網點多、服務質量好、優惠便利群眾的金融機構代發補貼資金,對代發金融機構在資金支付、補貼通知、便捷取款、數據安全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

  對尚未實現「一卡通」方式發放的省份,鼓勵其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發放補貼資金。從源頭上解決「卡出多行」「一人多卡」「人卡分離」等問題。

  創新舉措三 各省份要公開補貼信息

  此外,各省份要更多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補貼信息公開工作,依託「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大數據管理等,充分發揮政府或部門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政務公開欄等平臺作用,儘快形成集中統一的補貼信息公開、查詢和投訴舉報專欄,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

  指導意見》還在補貼資金發放流程、搭建集中統一管理平臺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要求。

  財政部監督評價局局長 郜進興: 通過出臺這個指導意見,進一步系統地規範相關的政策,建立惠民惠農資金監管的長效機制,徹底斬斷伸向惠民惠農資金的黑手,實現(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滿意感、幸福感。

  四川以「一卡通」為載體 拿到補貼資金更便捷

  如何確保惠民惠農補貼政策不打折扣?確保每一分補貼資金都能落地落實,國內不少地區都做了創新和探索。

  在四川,「一卡通」以社保卡為載體,所有補貼資金都通過「一卡通」發放,減少了中間環節,資金到卡更快捷,群眾更方便。

  在四川田家鎮正子村,村民劉兆全每個月能拿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共計1180元。他說,自從惠民惠農補貼實現了「一卡通」,再也不擔心自己搞不清楚補貼明細了。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正子村村民 劉兆全: 以前有低保卡、老年卡、殘疾卡、糧食補助卡,取到這樣錢,沒有取到那樣錢,跑過去跑過來,這下方便了,錢打到一張卡上,取錢也方便了。

  在四川,「一卡通」以社保卡為載體,在業務審核的基礎上進行了大數據校驗,確保補貼資金精準發放,並為老百姓開通了掌上服務,補貼資金到帳免費實時簡訊通知等。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社事辦副主任 鄧慧: 「一卡通」實行以後,我們鄉鎮的職能由原來的數據錄入、審核、發放一條龍服務變為初審,以前我們人工審核工作十分繁雜,現在「一卡通」系統為我們提供了大數據自動校對功能,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據了解,四川財政部門搭建補貼項目資格審批支撐平臺,省級和市縣相關部門在此平臺上建設各項惠民惠農財政補貼的審批信息系統,實現與「一卡通」發放監管系統無縫對接,完整呈現出從補貼申請、審批到兌付的全過程。

  四川省財政廳副廳長 黎家遠: 通過一張小小的社保卡,把所有補貼資金聚集到這張卡上,實現了「一卡通」,這樣既減少了中間環節,又縮短了發放時間,群眾管卡更方便,資金到卡更快捷。

  在四川,除中央或省級特別規定發放渠道的資金外,所有到人到戶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全部納入「一卡通」平臺。截至11月30日,「一卡通」平臺累計已受理補貼申報23241.03萬人次,校驗符合享受補貼對象23122.11萬人次,發放補貼金額680.1億元,惠及2687.04萬人。 (總臺央視記者 王楠 杜雷鳴)

相關焦點

  • 財政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意見 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管理
    央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 李思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財政部等七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將調整優化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政策體系,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確保各項惠民惠農政策落地見效。
  • 關於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
    關於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財辦〔2020〕3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近年來,隨著國家惠民惠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大量財政補貼資金通過直接匯入受益群眾銀行卡(含社會保障卡銀行帳戶)、存摺等(以下統稱「一卡通」)方式發放,對方便服務群眾起到了積極作用
  • 中國七部門聯手確保惠民惠農補貼及時、足額發放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趙建華)近年來,中國惠民惠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大量財政補貼資金通過直接匯入受益民眾銀行卡、存摺等(下稱「一卡通」)方式發放。中國財政部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3年,所有直接兌付到人到戶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原則上均實現通過「一卡通」方式發放。財政部等七部門有關負責人(下稱負責人)2日表示,扶貧脫貧類、社會保障和救助救濟類的補貼資金,是貧困民眾的「救命錢」「保命錢」。
  • 斬斷伸向惠民惠農財政補貼「黑手」
    近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文件,部署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一張卡片為何引起眾多部委的高度重視?原因在於這事關推動惠民惠農政策落地見效,斬斷伸向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的「黑手」。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惠民惠農政策力度持續加大。
  • 財政補貼資金 「一卡」領取(政策解讀)
    最低生活保障金、困難殘疾人生活補助、農機購置補貼……近年來,隨著國家惠民惠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大量財政補貼資金通過直接匯入受益群眾銀行卡(含社會保障卡銀行帳戶)、存摺等(以下統稱「一卡通」)方式發放,對方便服務群眾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補貼項目零碎交叉、補貼資金管理不規範、補貼發放不及時不精準等問題,影響了政策實施效果。
  • 黔西南州義龍新區財政局發放惠民惠農補貼資金5118.49萬元
    12月7日,記者從貴州省財政廳獲悉,黔西南州義龍新區財政局始終把民生工程放在第一位,進一步完善惠農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強農惠農政策,保障廣大人民群眾最大化利益。截至目前,義龍新區共發放27項統發系統內惠民惠農補貼資金5118.49萬元,涉及補貼26項。
  • 財政補貼資金 「一卡」領取 2023年實現一個平臺管發放_新聞中心...
    財政補貼資金 「一卡」領取(政策解讀)最低生活保障金、困難殘疾人生活補助、農機購置補貼……近年來,隨著國家惠民惠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大量財政補貼資金通過直接匯入受益群眾銀行卡(含社會保障卡銀行帳戶)、存摺等(以下統稱「一卡通」)方式發放,對方便服務群眾起到了積極作用。
  • 長春-天津海鐵聯運班列財政補貼資金管理辦法(公示)
    第六條 市財政局應當履行以下主要職責:(一)審核補貼資金的設立、調整和撤銷;(二)會同市發改委、市商務局、經開區研究制定補貼資金管理辦法;(三)開展財政承受能力等前期論證和風險評估;(四)組織補貼資金支出預算的編制和執行;(五)會同市商務局、經開區組織年度補貼資金審核、清算工作;(六)組織指導補貼資金績效管理工作
  • 兩部門發文:將食用菌料裝瓶(袋)機納入農機購置補貼範圍
    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全面部署2020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動物防疫等補助經費項目實施工作,明確要求完善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推進全程全面農業機械化,啟動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對有關農機化重點政策項目實施作出了部署安排。
  • 廣電總局印發《關於加強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加強績效管理。制定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績效考核辦法,進一步明確考核主體、考核內容標準、考核方式和獎懲措施,全面推進績效管理。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注重結果導向,強化成本核算和責任約束,確保財政預算資金績效考核全覆蓋,提高廣播電視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
  • 臨武縣財政局:多管齊下財政監督出實效
    今年以來,縣財政局立足本職,多管齊下,充分發揮財政監督檢查的規範效能,全面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確保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正常運轉。上半年,該局圍繞財政服務大局,強化資金監督檢查。該局監督評價股配合縣紀委開展「臨武縣惠民惠農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和「公職人員拖欠公款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指導並協調相關單位開展自查和整改,共追繳虛報冒領惠民補貼資金199.04萬元,追繳水東、西瑤2鄉鎮公職人員拖欠公款11.13萬元。同時,加強財政資金管理,盤活存量資金。
  • 江蘇各級財政部門防控資金充裕保障 減稅降費雪中送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級財政部門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障疫情防控需要,並出臺減稅降費等一攬子政策為企業紓困解難,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一筆筆真金白銀投向抗疫一線,一項項惠企惠民政策護航經濟發展、保障民生改善,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提供了有力支撐。
  • 廣西出臺意見指導各地創新開發非固定性村級扶貧公益性崗位
    近日,自治區扶貧辦、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自治區財政廳聯合印發了《關於創新開發非固定性村級扶貧公益性崗位指導意見的通知》(桂開辦發〔2020〕12號),提出要結合我區實際,創新扶貧公益性崗位開發和實施形式,在行政村開發一批非固定性村級扶貧公益性崗位(以下簡稱「非固定性扶貧崗位」),激勵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勞動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