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趙建華)近年來,中國惠民惠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大量財政補貼資金通過直接匯入受益民眾銀行卡、存摺等(下稱「一卡通」)方式發放。中國財政部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3年,所有直接兌付到人到戶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原則上均實現通過「一卡通」方式發放。
財政部等七部門有關負責人(下稱負責人)2日表示,扶貧脫貧類、社會保障和救助救濟類的補貼資金,是貧困民眾的「救命錢」「保命錢」。財政惠民惠農補貼發放環節多、公開透明度有待提升,存在滯留延壓、優親厚友、截留剋扣、虛報冒領補貼資金等問題。
《指導意見》強調,以著力整治民眾身邊的腐敗問題為突破口,堅決斬斷伸向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的「黑手」,確保各項惠民惠農政策落地見效。各地要向社會公布補貼政策清單,規範代發金融機構,規範補貼資金發放流程,搭建集中統一管理平臺,依法依規公開補貼信息。
《指導意見》還提到,對尚未實現「一卡通」方式發放的省份,鼓勵其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發放補貼資金。負責人介紹,社保卡持卡人數已達13.29億人,覆蓋約95%的人口,廣泛應用於社保繳費、待遇發放、就醫購藥等民生服務領域。通過社保卡發放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有利於持續優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加強資金監管,讓每一分錢安全及時地發到民眾手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