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村,大家相互關係親近,往來聯繫密切,每天清晨結伴去地幹活,傍晚三五成群說說笑笑的回家,相似的生活也讓大家感情十分的要好,當然這裡不僅有淳樸的人情,更有許多城市裡學不到的知識。之前在農村,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較少,有許多都是靠父母傳輸知識。
而俗語就是大部分農村人知識的來源。比如農諺類的「冬天鏟去草,春來害蟲少」就告訴莊稼人,要想春天莊稼長的旺盛,不生雜草和蟲害,冬天的時候就要手勤點吧草芽趁早鋤了。再比如「要吃白面,伏裡耕三遍」小麥是否高產,關鍵在於伏天是否把地翻耕的鬆軟度和施肥的大小。再比如生活類的「千裡不捎針,萬裡沒輕重」就告訴我們不要輕易的麻煩別人,自己能做的儘量做,因為即使再微小的事,對他人來說也是一種負擔和麻煩。那麼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則關於居住類的禁忌俗語,老祖宗說:「門咬門走口人,門衝道必傷人」啥意思?說的在理嗎?
在農村蓋房有多如牛毛的講究,動土時的說法,房子的朝向,高低等等,特別是房子的布局更是講究,村裡的老人每每看到誰家蓋房,都會喃喃自語「房子的好壞不在於外觀的裝飾,布局上一定要合理,門和門千萬不要對咬,不然的話對家裡面的人不好」。
那麼何為「門咬門」呢?說的是兩個門錯開一部分相對了,但是沒有完全錯開位置,看起來有個縫隙還對著似的。而在農村人看來,這樣門的布局就像犬牙交錯,互相衝害,而在裡面居住久了,容易脾氣暴躁、招惹是非。而走口人則是誇張說法而已。
「門衝道」則說的是指的是位於道路近端或者交匯口的房子,簡單來說就是處於十字路口的房子;總的來說坐落在「剪刀路」,或「Y字路」、「丁字路」的房子,門口又朝向路口的為門衝道。門朝這這個方面對主家來說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特別是家裡有孩子的,老人一旦沒照看好孩子,孩子打開大門到馬路上玩耍,很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所以就有了「必傷亡」這樣的說法;
因此在民間也認為這為兇位,常常在其位置上立一石碑,碑上刻石敢當字樣,或「泰山石敢當」的字以破之。
總之在農村,關於房屋的建造以及布局有太多的講究和說法,比如在有的地方就講究,院子的大門朝向東方,這是太陽升起的方向,充滿了生命力,再比如說有的地方房子瓦房上要放上筆墨紙硯,獸頭要栓上紅繩等等。
現在看來有些講究帶了絲迷信的色彩,不過從這些習俗講究我們可以窺視出,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寄託憧憬。那麼你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