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兩大特務機構,中統和軍統有何不同,誰的影響力更大?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近代國民黨統治時期,曾經出現了兩個特務機構,分別是中統和軍統,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兩個雖然都是特務機關,但是整體上上區別還是比較大的。
首先中統的前身其實是國民黨組織部下面的一個黨務調查處,這個調查處成立的作用僅僅只是為了對於國民黨的黨員進行一些簡單的登記工作,人員也沒有超過10人,但是後來北伐戰爭之後,蔣介石為了進行派系鬥爭,於是在這調查處增加了調查黨員思想和派系的職責,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向特務機構轉變,直到抗戰爆發之後,才正式更名為中統。
而軍統的前身是一個叫特務處的機構,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蔣介石為了控制輿論的壓力,於是從黃埔軍校當中挑選了十三個人,組建了所謂的復興社,而特務處就是復興社下屬的機構,而特務處的處長就是戴笠,抗戰爆發之後,這個特務處也正式成為了軍統,戴笠擔任局長。
所以嚴格來說在隸屬關係上面,中統其實是屬於國民黨內部管理的,而中統的主要職責其實也是管理國民黨內部的黨員,而軍統不一樣,軍統是隸屬於國民政府的軍事委員會的,屬於軍隊性質,而軍統的職能也比較的廣泛,比如情報、刺殺、策反等等。
而在機構的運作上面,中統和軍統應該說是相輔相成,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中統的行事風格往往都是公開派遣人員前往各個部門進行調查,而軍統不一樣,他們是在暗中也特務為主,進行刺殺和抓捕。
而要說這兩個特務機關誰的影響力更大?其實主要也還是分時期,在抗戰爆發之前,中統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軍統,尤其在反革命的道路上面,中統殺害了許許多多的愛國革命人士,可謂是威風一時,但是抗戰爆發之後,中統便逐漸衰落,甚至在淪陷區的中統人員基本上全部叛變,投靠了汪偽政權。
而軍統不一樣,軍統在抗戰之前,基本上都被中統壓制,沒有什麼發展的空間,但是在抗戰爆發之後,整個軍統發展迅速,首先是在情報上面,曾經多次破譯日軍的重要情報,甚至在美國情報機構之前,得到了日本即將偷襲珍珠港的情報,直到抗戰勝利之後,軍統的情報人員已經遍及國內各地,甚至東南亞也有分布。
而在刺殺、破壞等各個方面,軍統也有一定的成果,整個抗戰時期,採取行動超過了兩千多次,而且擊斃了日偽軍將近兩萬餘人,刺殺過汪偽政權當中的著名的漢奸,也正是因為在抗戰當中做出的成績,所以軍統一舉超越了曾經的中統,所以在抗戰結束時候,蔣介石還將軍統保留改變成保密局。
當然這連個特務機構的初衷還是為幫助蔣介石實行反動統治,而這樣的機構和行為也必將遭到淘汰和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