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兩大特務機構,中統和軍統有何不同,誰的影響力更大?

2020-12-15 歷史的韻尾

國民黨兩大特務機構,中統和軍統有何不同,誰的影響力更大?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近代國民黨統治時期,曾經出現了兩個特務機構,分別是中統和軍統,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兩個雖然都是特務機關,但是整體上上區別還是比較大的。

首先中統的前身其實是國民黨組織部下面的一個黨務調查處,這個調查處成立的作用僅僅只是為了對於國民黨的黨員進行一些簡單的登記工作,人員也沒有超過10人,但是後來北伐戰爭之後,蔣介石為了進行派系鬥爭,於是在這調查處增加了調查黨員思想和派系的職責,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向特務機構轉變,直到抗戰爆發之後,才正式更名為中統。

而軍統的前身是一個叫特務處的機構,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蔣介石為了控制輿論的壓力,於是從黃埔軍校當中挑選了十三個人,組建了所謂的復興社,而特務處就是復興社下屬的機構,而特務處的處長就是戴笠,抗戰爆發之後,這個特務處也正式成為了軍統,戴笠擔任局長。

所以嚴格來說在隸屬關係上面,中統其實是屬於國民黨內部管理的,而中統的主要職責其實也是管理國民黨內部的黨員,而軍統不一樣,軍統是隸屬於國民政府的軍事委員會的,屬於軍隊性質,而軍統的職能也比較的廣泛,比如情報、刺殺、策反等等。

而在機構的運作上面,中統和軍統應該說是相輔相成,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中統的行事風格往往都是公開派遣人員前往各個部門進行調查,而軍統不一樣,他們是在暗中也特務為主,進行刺殺和抓捕。

而要說這兩個特務機關誰的影響力更大?其實主要也還是分時期,在抗戰爆發之前,中統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軍統,尤其在反革命的道路上面,中統殺害了許許多多的愛國革命人士,可謂是威風一時,但是抗戰爆發之後,中統便逐漸衰落,甚至在淪陷區的中統人員基本上全部叛變,投靠了汪偽政權。

而軍統不一樣,軍統在抗戰之前,基本上都被中統壓制,沒有什麼發展的空間,但是在抗戰爆發之後,整個軍統發展迅速,首先是在情報上面,曾經多次破譯日軍的重要情報,甚至在美國情報機構之前,得到了日本即將偷襲珍珠港的情報,直到抗戰勝利之後,軍統的情報人員已經遍及國內各地,甚至東南亞也有分布。

而在刺殺、破壞等各個方面,軍統也有一定的成果,整個抗戰時期,採取行動超過了兩千多次,而且擊斃了日偽軍將近兩萬餘人,刺殺過汪偽政權當中的著名的漢奸,也正是因為在抗戰當中做出的成績,所以軍統一舉超越了曾經的中統,所以在抗戰結束時候,蔣介石還將軍統保留改變成保密局。

當然這連個特務機構的初衷還是為幫助蔣介石實行反動統治,而這樣的機構和行為也必將遭到淘汰和唾棄!

相關焦點

  • 同是特務組織,中統和軍統誰的權力更大呢?
    中統和軍統在不同時期的勢頭交替領先,沒有誰的權力一直是獨大的。而且以老蔣猜忌的性格,也不可能讓其中一家能夠一直獨領風騷,兩家特務組織內鬥更容易讓其平衡各派系勢力和掌控大局。 中統的實質頭目是CC系大佬陳立夫,而陳氏兄弟是老蔣結拜兄弟陳其美的侄子。
  • 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統和軍統的發展
    中統和軍統開始發展壯大,應該從蔣介石第二次復出的1932年說起。中統的發展。1932年左右,因為蔣介石的大力扶植,戴笠的特務組織得到快速發展。原本掌控國民黨特務機關的陳國夫和陳立夫非常嫉妒,授意親信徐恩曾擴大特務組織。徐恩曾奉命在南京建了一個「特工總部」。這個組織一無主管單位、二無公開名稱、三無編制。
  • 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統和軍統的起源
    絕大多數組織機構,都有一個前身,就像那句話——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軍統和中統當然也有前身。先說中統的來源。籌建黃埔軍校時,陳國夫便為黃埔軍校招生和採購物資。黃埔軍校成立後,陳立夫留學歸來,成為蔣介石的貼身秘書。在北伐之前,陳國夫和陳立夫在國民黨內部成立了一個名為「中央俱樂部」的小團體,參加這個組織的,當然全是陳立夫、陳果夫的親信。
  • 都是特務機關,民國時期的中統和軍統對比,有什麼區別?
    民國後期,軍統被「肢解」,公開部分改編為國防部二廳、特務部分改編為國防部保密局。中統,全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前身為國民黨中組部黨務調查科,隸屬國民黨黨務系統。和軍統一樣,中統同樣是由國民黨黨務系統高官兼任局長、副局長主持工作,如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朱家驊就曾經兼任過中統局局長。
  • 中統和軍統曾經一家?中統軍統什麼關係?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我們在很多諜戰片裡都會看到國民黨下面有中統、軍統兩大特務機構,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中統和軍統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他們各自的結局又是如何呢?01 中統和軍統曾經都是「軍統」中統的全稱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統是1928年由陳立夫、陳果夫兩兄弟創辦。
  • 民國時期,中統和軍統都是特務機關,他們有什麼不一樣?
    民國時期,全中國正處在抗戰的關鍵期,前方有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不懼犧牲,這是最慘烈的,也是最讓人震撼的抗戰過程。但是除了前方的戰士之外,還有一些做情報工作的人,如果大家經常看諜戰劇的話,就不難發現,做諜報工作的人,尤其是國民黨方面的人,不是軍統的人,就是中統的人。
  • 國民黨軍統中,為何戴笠僅僅只是個副局長?原來局長都是大人物!
    軍統這個組織機構相比於其他有名的組織成立是比較晚的,在很早的時候在國民黨內部就已經成立了兩個特務機構,分別是黨務調查科和力行社。黨務調查科最先出現,成立於1928年,是後來中統的前身,目的正是為了加強對國民黨內部的監控,由蔣介石的秘書陳立夫在蔣介石的授意下組建完成。
  • 抗戰時的四大特務,兩個出身軍統,另外兩個分別隸屬中統和76號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內部有兩大特務組織——軍統和中統,其中軍統在戰時負責刺探情報,進行反諜工作,以及刺殺漢奸等工作,而中統則由於處在"CC派」(陳立夫和陳果夫)的控制之下,所以便主要負責黨務工作,通俗易懂點來說就是一個「主外」,另一個「主內」。
  • 袁殊:潛伏中統、軍統、日偽,背負漢奸罵名,多次暴露均化險為夷
    1931年1月,宣傳進步思想的左聯作家柔石、胡也頻、殷夫、馮鏗、李偉森被國民黨特務秘密逮捕並殺害。但這一消息在當時卻無人知曉,因為上海的報刊雜誌懾於國民黨的威脅,誰也不敢刊登。緊接著,袁殊又繼續刊發了《作家在地獄》、《青年作家的死》等兩封讀者來信,暗示大家五位作家已經遇害的事實。而結局可想而知:《文藝新聞》被惱羞成怒的國民黨當局勒令停刊。魯迅先生曾對此評價道:「袁殊、適夷兩個人年齡很輕,勇氣很大。」能被魯迅這樣褒獎,也足以看出袁殊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
  • 在軍統中,為何大名鼎鼎的戴笠僅是副局長?你也不看看局長都是誰
    「軍統」是解放前臭名昭著的國民黨特務機構,對外負責人一直是戴笠。平時大家看電視劇,老是提到「戴局長」,因此許多人並不知道,事實上戴笠的正式頭銜只是副局長,在他的上頭,另有一位「局長」。
  • 他給蔣介石建立第一個特務組織,那他為什麼沒有成為軍統的老大呢
    而在近代,國民黨曾經有兩個比較著名的特務組織,他就是現在人們所熟知的中統和軍統,特別是軍統兇名赫赫,軍統這些人不僅是敵人害怕,就連國民黨內部的人也是畏之如虎。他們的實際首領戴笠也被稱之為「」蔣介石的佩劍」、「中國的蓋世太保」、「中國最神秘的人物」。就連美國總統羅斯福都曾向蔣介石提出,要見見這位「中國的希姆萊」。可見當是戴笠和他的軍統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 他是第一個幫助蔣介石建立特務組織的人,為何沒有成為軍統老大呢
    但在近代,國民黨曾有兩個比較有名的特務組織,一個叫中統,一個叫軍統,這兩個特務組織,不只是敵人懼怕軍統,連國民黨內部的人都畏懼軍統。實際領袖戴笠,也被稱為「蔣介石的佩劍」,「中國的蓋世太保」,「中國最神秘的人」。甚至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曾向蔣介石提議,與「中國的希姆萊」見面。看得見當是戴笠和他的軍統在世界上也有一席之地。
  • 國民黨軍統的三大特務頭子,他們的最終結局怎樣?都是悲慘的死去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只要聽到軍統二字,就會讓人談虎色變,聞風喪膽。中國民間有俗語說,幹了缺德事,有損陰德,就會天譴雷劈,不得好死。那麼軍統的特務頭子們,都幹盡了壞事,他們的結局是怎樣的呢?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軍統最著名的三大頭子。第一位當然因屬戴笠了。
  • 軍統特務潛藏志願軍29師,險些帶來滅頂之災,敗露後不知所終
    1949年,隨著大陸易手,軍統主要機構撤至臺灣。隨後,中國政府對留在大陸的軍統人員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清洗,到了50年代中期,軍統在大陸的勢力基本被肅清,在臺灣的中統軍統也被合併為軍情局,軍統變成了一個歷史名詞。  老實說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挖出了不少軍統老特務,但大多數都屬於沒牙的死老虎,只有極少數軍統特務還敢於積極活動。
  • 國民黨的軍統是如何訓練女特工的?這些條規讓人無法相信!
    相信喜歡研究近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國民黨內是有兩個非常出名的特務機構,分別是軍統和中統。不過更多呈現在大家眼前的應該就是軍統,因為畢竟在歷史當中有很多時間都是軍統機構所造成的。,舉個例子來說,就像當時刺殺日本首腦的這個活動就是國民黨軍統在背後策劃的。
  • 戴笠管理幾十萬軍統特務的三大絕招
    民國時特務機構眾多,主要有三大派:CC系、軍統、中統,另外還有小蔣、青年團等。 而戴笠的軍統局,首屈一指的出名。 軍統巔峰時期,編內編外的人員達幾十萬之眾,也有人說上百萬之眾。 小編認為上百萬就太扯了,估計把軍統的編內編外人員的七大姑八大姨都算上了。
  • 軍統是戴笠的?民國特務頭子戴笠,為何外人稱呼他為「戴老闆」
    戴笠出生於浙江省衢州府江山縣,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是軍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頭子。此人從小志向遠大,想為國家效力,做一番大事業。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懷才不遇,不得不投靠在上海的親戚寄人籬下,混跡賭場和娛樂場所,混得非常慘;昔日躊躇滿志的少年,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屌絲。
  • 汪偽頭號特務李士群,從中央特科投敵真面目成謎,死後縮成一條狗
    民國時期「十大漢奸」之一的李士群就是一名特一科出身的紅方特工,在被國民黨中統逮捕以後叛變投敵,最後又勾搭上了日本人。在汪偽政府時期,一手創立了臭名遠揚的「76號特工總部」,與戴笠的軍統人員相互暗殺,手段殘忍連戴笠都覺得頭皮發麻。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他的故事。
  • 軍統與地下黨罕見聯手,刺殺日本天皇親外甥、日本特務機關CEO
    吉川貞佐上任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擴大特務機構,組建了所謂的「情報站」、「調查班」、和「剿共隊」等臭名昭著的情報機構,加緊對整個華北地區的情報收集、暗殺和策反活動,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
  • 一位軍統女特務被執行槍決時,副省長卻下令:槍下留人!她是誰?
    比如三四百萬的中國漢奸,將近兩百萬的日偽軍,以及一些躲藏在大陸地區的軍統特務們,他們都應該受到法律的懲罰。但如果他們隱藏得當,比如逃到深山野林之中。即便是一位日本人,有可能都逃過了審判。1951年就有一位軍統女特務被政府要求執行槍決時。四川省的副省長康乃爾卻下令要將她放了。一時間讓人感到非常難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