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統中,為何大名鼎鼎的戴笠僅是副局長?你也不看看局長都是誰

2020-12-22 騰訊網

「軍統」是解放前臭名昭著的國民黨特務機構,對外負責人一直是戴笠。平時大家看電視劇,老是提到「戴局長」,因此許多人並不知道,事實上戴笠的正式頭銜只是副局長,在他的上頭,另有一位「局長」。

這位局長乃是國民黨政要,在軍統掛名,而不操辦具體事務。不過,一開始的時候那幾位「局長」,戴笠可不敢得罪。到了後來,「局長」走馬燈似地換人,就成為了一個虛職了。

一、軍統的來歷

軍統誕生之前,國民黨的特務機構有兩個,一個叫「黨務調查科(處)」,一個叫「力行社」。兩者的監督調查對象,有一大部分是重合的,因此兩個部門的關係十分複雜。為了爭寵,甚至時常爆發內鬥的現象。

因此到了1938年,蔣介石就提議把兩個特務機構合併,成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該局分為三處,一處是「中統」,二處是「軍統」,三處管理郵電。而「兩統」當時的第一任局長,都是陳立夫。陳立夫是留美歸來的高材生,他從黃埔時期就跟隨蔣介石,一直擔任蔣的秘書。

1928年,為了加強對國民黨內部的監控,陳立夫在蔣介石授意下,組建了一個「俱樂部」,又在「俱樂部」中找了一批特務成立了 一個「黨務調查科」,專門負責調查國民黨中「左傾」人士,並藉機迫害我黨。由於這個「俱樂部」的英文縮寫是CC,因此由陳立夫、陳果夫等人就被稱為「CC系」。

與此同時,蔣介石又模仿墨索裡尼的「黑衫黨」,召集他在黃埔軍校的十三個親信弟子,組成了「十三太保」,極力打擊、迫害國民黨內任何反對他的勢力,這個組織最初被叫做「力行社」,因為好穿藍衣,又叫「藍衣社」,也就是「軍統」的前身。

「藍衣社」因與蔣介石關係更近,因此權力更大,有時還越權搶奪中統的案件,結果爆發爭執。蔣介石為了便於統一管理,於是在1938年把兩個組織合併起來,統一由陳立夫當局長。可是事實上,二處的「軍統」,根本不可能聽從陳立夫的調度,因為「軍統」從一開始就地位超然。

簡單地說,「中統」和「軍統」雖然是同一個局長領導,但是事實上他們相當於明朝「東廠、西廠」一樣的存在。東廠先存在,但是領導信不過東廠,才又建了西廠。

二、軍統局長是虛職

兩統成立之時,規定了組織形式和負責人任命,決定固定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兼任。也就是說,誰當這個秘書長,誰就兼任中統的局長。由於陳立夫是當時的中央黨部秘書長,所以他同時也是「軍統」正牌的局長。但是從這個時候起,局長就已經是「虛職」了。

這裡涉及一個中國古代官場上的傳統:在中國古代的官場,一般辦事的都是副職。從唐朝開始,替朝廷正經辦事的就是副職,比如唐朝的宰相就叫「中同書門下從三品」或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等。這是因為正職的權力重大,從不輕易授人。

後來就形成了一種習慣,上行下效,地方上的正職官員,也許多是「掛名」。不說政界,就算是在文化界,即使到了如今,你隨便找一本知名雜誌來看一看,社長、主編等等,也全都是掛名不幹實事的。

再說回這個「軍統」,第一任局長陳立夫走了之後,軍統的局長從此改由蔣介石的「侍從室主任」擔任。他們的名字依次為:賀耀祖、錢大鈞、鄭介民,全部都是掛名不幹事的。

戴笠辦事,從來不需要向他們請示,都是直接找蔣介石匯報。對於「副局長」這個頭銜,戴笠本身並不十分介意。因為他雖然出身江湖,文化程度一般,但是受到蔣重用之後,每日讓秘書讀史給自己聽,他還是懂得實權比虛名更重要。

三、幾位局長簡介

前面簡單介紹了一下陳立夫,下面再說一下另外幾位軍統局長的情況。

先說賀耀祖。這個人是國民革命軍中將,後來加上將銜。1926年加入國民黨,1938年的8月擔任軍統局局長,第二年卸職,擔任駐蘇聯特使,之後回國。1942年離開軍統,擔任重慶市市長,1949年8月在香港通電起義。

錢大鈞,國民黨元老,國民黨陸軍中將加上將軍銜。他是黃埔軍校早期的教官之一,在中原大戰中曾為蔣介石出力,屬於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之一」。歷任國民政府的航空委員會主任、軍統局長、淞滬警備司令。

鄭介民,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二期步兵科。戴笠在1946年因為飛機失事死後,當時擔任「主任秘書」的鄭介民,就被調去暫時接替軍統局長一職了,幫助國民黨繼續進行特務工作!1959年12月11日,鄭介民因心臟病復發在家中去世!

結語

軍統自誕生之日起,他們的特務就一直活躍在諜報的第一線,雖然他們在抗戰期間與日軍的間諜進行了一些戰鬥,並且破獲了一些重要的情報,為抗戰作出了一些貢獻,但是軍統也曾迫害過不少的進步人士,是與非、功與過,自有論斷!

同時,軍統歷任局長的來頭都不小,其中來自軍界的,一般都是陸軍中將以上級別,要麼就是像陳立夫這樣的,從黃埔時期就是蔣介石身邊的親信。還有像商震這樣的「外交長才」。戴笠雖然有一點才華,對蔣介石也算有貢獻,但是他的確不夠資格與這些「局長」相抗衡。

相關焦點

  • 戴笠執掌軍統多年,為何一直都是副局長?你也不看看局長都是誰
    戴笠是軍統的大特務,他早已聲名狼藉。可是,許多人卻不知道,戴笠在飛機失事前,其實一直是軍統的副處長,他從來沒有坐過正處長的位子。不過,礙於戴笠的手段和手底下的勢力,一般人也不敢故意當著戴笠的面大喊大叫他的副局長吧!
  • 國民黨軍統中,為何戴笠僅僅只是個副局長?原來局長都是大人物!
    要是說起軍統的領導人,在人們的第一印象中都是在眾多諜戰劇中,作為軍統頭子出現的戴笠戴局長。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戴笠也不過是軍統的副局長,那麼真正的局長到底又是誰呢?力行社創立之後,因為成員在行動時多穿藍色便服,所以又被稱為藍衣社,是後來軍統的前身。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機構的主要任務和工作範圍在不少方面都重合了,因此這種特殊又複雜的關係讓這兩個組織之間經常發生內鬥。為了能夠方便地管理這兩個組織,蔣介石在1938年將兩個組織合併起來,統一由陳立夫擔任局長,劃分為兩個行動處,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中統和軍統。
  • 軍統頭子戴笠只是副局長,正局長又是誰?來頭不小,名字世人皆知
    戴笠大名鼎鼎,待在老蔣身邊,長期從事特工與間諜的工作,領導著軍統,並且因為他神出鬼沒,而被美國《柯萊爾斯》雜誌稱為亞洲的一個神秘人物、中國近代歷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但1938年特務處擴大變為軍統時,戴笠擔任的並非是正局長,而是副局長一職位,那正局長是誰?來頭不小,世人皆知。他便是陳立夫。民國時期有四大家族,分別是蔣氏家族、宋氏家族、孔氏家族和陳氏家族,有話是:「蔣家天下陳家黨,宋氏姐妹孔家財」。
  • 號稱「蔣介石的佩劍」的軍統副局長戴笠真的因飛機失事而亡嗎
    戴笠,軍統的老大,被稱為「蔣介石的佩劍」,是中國版的蓋世太保,甚至被美國人稱為是世界第一間諜,由此可見戴笠此人能力有多強,但關於戴笠死亡之謎卻一直都眾說紛紜,記載中戴笠是死於意外,但其實這場意外是戴笠最信任的手下精心策劃的謀殺!
  • 軍統是戴笠的?民國特務頭子戴笠,為何外人稱呼他為「戴老闆」
    軍統作為蔣介石的秘密特務機關,地位非常高,沒有哪個部門與之相比,特工人員最多時近5萬名,遍布全國軍政警等各個部門。作為軍統頭子的戴笠權傾一時,風光無限,除了蔣介石,戴笠誰也不把他放在眼裡,國民黨的大佬大都懼怕他三分,對他畢恭畢敬。
  • 軍統特務頭子的「戴老闆」稱謂出自何處?皆因職務和軍銜的不匹配
    抗戰期間戴笠平常不愛穿軍裝,因為重慶的將官太多了,不掛兩顆星你都不好意思參加個酒會或者牌局什麼的,而黃埔六期肄業的戴笠直到1945年3月8日,才正式銓敘陸軍少將。他能夠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後被任命為軍統局「代理局長」,就是因為職務和軍銜基本可以掛鈎了,畢竟之前才是個銓敘陸軍上校。
  • 軍統「老闆」戴笠死亡之謎
    1946年3月17日,一架專機由青島飛往南京,在即將到達南京時,由於南京上空烏雲密布,雷電交加,不得已轉飛上海,但上海的天氣也不適合降落,只能又改飛到徐州,途中在南京西郊的岱山墜落,此專機所載人員全部身亡,而其中就有中華民國軍統局副局長戴笠。
  • 他曾當過軍統一把手,級別比戴笠高,建國後卻成新中國的部長!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戴笠是軍統一把手,軍統也是在他的領導下一步步發展壯大,成為國民政府一個強有力的情報機關。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戴笠其實一直是軍統的副局長,軍統局長另有其人,他的名字叫賀耀祖。軍統剛從處級單位提升到局的時候,負責人的選擇蔣介石也是有所顧慮的,作為特務機關的領導,手裡有很大的權利,職務太高容易出事。他雖然相信戴笠,但也不得不加以限制,因此一開始蔣介石就規定,軍統局的局長必須由他的侍從室主任兼任。因此戴笠一直都是副局長。
  • 都是特務機關,民國時期的中統和軍統對比,有什麼區別?
    軍統,全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前身為復興社特務處,隸屬民國軍隊系統,由軍隊高級將領兼任局長、副局長主持工作。著名的「戴老闆」戴笠就是軍統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長,在他上面還有一位掛名、不管事的局長。
  • 同是特務組織,中統和軍統誰的權力更大呢?
    中統和軍統在不同時期的勢頭交替領先,沒有誰的權力一直是獨大的。而且以老蔣猜忌的性格,也不可能讓其中一家能夠一直獨領風騷,兩家特務組織內鬥更容易讓其平衡各派系勢力和掌控大局。 中統的實質頭目是CC系大佬陳立夫,而陳氏兄弟是老蔣結拜兄弟陳其美的侄子。
  • 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統和軍統的發展
    每個成員的加入都要經過蔣介石的審批。力行社全部人員僅50多人,核心成員只有13人,人稱「十三太保」: 劉健群、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酆悌、鄭介民、曾擴情、梁乾喬、肖贊育、滕傑、戴笠、胡宗南。本質上說,復興社純粹是為蔣介石服務的,更像是一個法西斯式的組織。中統和軍統的融合與正式分開。
  • 1947年,「軍統之花」向影心被毛人鳳送入精神病院,後過得如何?
    說起特務,必須要提前國民黨中的軍統,在近代的時候,軍統特務確實是無處不在的,據悉在日本皇室中都被安插了軍統來的特務,只能說局長戴笠確實是太厲害了,不愧是蔣介石的一把利劍!而軍統中到底哪些特務最為的出名呢?
  • 國民黨軍統的三大特務頭子,他們的最終結局怎樣?都是悲慘的死去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只要聽到軍統二字,就會讓人談虎色變,聞風喪膽。中國民間有俗語說,幹了缺德事,有損陰德,就會天譴雷劈,不得好死。那麼軍統的特務頭子們,都幹盡了壞事,他們的結局是怎樣的呢?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軍統最著名的三大頭子。第一位當然因屬戴笠了。
  • 軍統老大戴笠對有姿色女下屬,都會特別「關照」,有軍統一枝花等
    軍統特務老大戴笠的桃色人生:閱民國紅顏無數,卻依舊被她玩弄特務機構作為民國時期極為神秘的存在,不自覺的就讓許多人望而生畏,但是在那個戰爭年代,特務機構的作用和威懾力是毋庸置疑的,畢竟作為戰爭時期必要的情報機關,他們所掌握的重要信息,也成為懸在許多機關政要人物頭頂上的利劍
  • 中統和軍統曾經一家?中統軍統什麼關係?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1938年,蔣介石將第一處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徐恩曾任副局長,主持工作;第二處則擴編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長為蔣介石侍從室主任第一處主任賀耀組,戴笠擔任副局長,實際主持工作。
  • 三分鐘,讓你看懂軍統的「前世今生」!
    01軍統前身究竟是誰?軍統正式成立於1938年,當時力行社剛好解放,許多人想當然的認為,軍統的前身就是力行社。你看,光一個前身就冒出來三個名字,讓人們混淆的同時,更搞不清軍統的來歷了。其實,這三個都不是軍統前身,至於為什麼,我們還得慢慢說。
  • 女特務眼中的「軍統頭子」戴笠:平易近人沒架子,抗日劇都是瞎編
    ▲戴笠照片「軍統頭子」戴笠想必很多人在近代史的電視劇中都聽到過這個名字,戴笠。我們仔細想想,他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好像是比較兇狠,毒辣,但又很狡猾的人物特點。戴笠真的是如此形象的一個人嗎?其實不然,除了正面戰場外,我們還有一個強大的敵後戰場,他們為我們搜尋各種資源,獲取敵軍消息,並保證我方信息不被洩露。他們是一直在敵後默默付出的情報人員。戴笠就是軍統情報機構級別最高的一位局長。他為人處世非常的高調,像個「活靶子」一樣,是敵方最想殺害的一個人。其實還有很多情報員為了獲取有利信息,不幸默默犧牲,他們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甚至在一個沒有人看見的地方就被敵方殺害了。
  • 戴笠管理幾十萬軍統特務的三大絕招
    民國時特務機構眾多,主要有三大派:CC系、軍統、中統,另外還有小蔣、青年團等。 而戴笠的軍統局,首屈一指的出名。 軍統巔峰時期,編內編外的人員達幾十萬之眾,也有人說上百萬之眾。 小編認為上百萬就太扯了,估計把軍統的編內編外人員的七大姑八大姨都算上了。
  • 1949年軍統大特務沈醉被俘虜,11年後被特赦,為何享副部級待遇?
    軍統特務沈醉,在現代或許顯得有些籍籍無名,如果是不了解近代歷史朋友,可能都未曾聽過他的名字,但是在那個年代,他可是軍統局中大名鼎鼎的特務。在當時,他還有著戴笠的"四大金剛"和"軍統三劍客"的稱號。由此也可見得,沈醉此人確實是非同尋常,但令人不解的是,作為一名軍統的大特務,沈醉竟然在建國後得到了特赦,後來還享受了副部級待遇,這究竟是為何?自古湘潭出人傑,在中國歷史上,許多有名的歷史人物都出生於湘潭這塊人傑地靈的福地上,而碰巧的是,沈醉也是湘潭人。與其他偉人相比,沈醉其實並未遜色多少。
  • 【黑色特工】| 軍統教父戴笠,市井混混升職記
    戴笠,字雨農,原名戴春風,如果你的印象中戴笠是一個冷酷、殘暴、狡詐的人,那你只對了一半。其實戴笠他油頭滑腦會耍小聰明,善於觀察別人,而且情商不低,做事也十分努力。他的這些「優良品質」都來源於在上海混的日子,其實也是性格使然,他從小就不學好,心思從來不放在學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