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大名鼎鼎,待在老蔣身邊,長期從事特工與間諜的工作,領導著軍統,並且因為他神出鬼沒,而被美國《柯萊爾斯》雜誌稱為亞洲的一個神秘人物、中國近代歷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但1938年特務處擴大變為軍統時,戴笠擔任的並非是正局長,而是副局長一職位,那正局長是誰?來頭不小,世人皆知。
他便是陳立夫。民國時期有四大家族,分別是蔣氏家族、宋氏家族、孔氏家族和陳氏家族,有話是:「蔣家天下陳家黨,宋氏姐妹孔家財」。
陳立夫就是出自陳氏家族,1925年,剛拿到美國匹茲堡大學採礦學碩士學位的陳立夫,回國後便當上了老蔣的私人秘書,步步高升,成國民黨歷史上最年輕的秘書長。
而蔣、陳兩家的淵博,要追溯到了陳其美和老蔣的關係(陳其美是陳立夫的二叔,陳果夫也是陳其美的侄子),陳其美在辛亥革命初期與黃興同為孫中山先生的左右股肱,並且陳其美與黃郛、老蔣結拜為兄弟,陳其美為老大,老蔣是老三。
後來陳其美被袁世凱派出去的人暗殺,沒人敢去處理,也只有老蔣去為他收屍,由此也可以了解老蔣對陳家的感情。
不過陳立夫晚年所著的回憶錄《成敗之鑑》談起他參與政治的事情,講到:「在我對往事的追述中,我的心是沉重的,我必須再重複一次,過去數十年來的政治生涯,我是缺乏興趣的,我始終念念不忘於要成為一個工程師,或許這就是一種錯誤。」
1938年,軍統成立,戴笠擔任副局長,陳立夫擔任了局長,實際領導者還是戴笠,同時陳立夫擔任了教育部部長一職,對此陳立夫倒是頗感自豪,後來也說道:
「我獻身黨國數十年,於黨政工作,多所參與,成敗得失,有待公平,唯有戰時這一段教育行政工作,雖然未必能達到理想,總算對於國家,竭盡綿薄。我總覺得百年樹人的教育文化工作,乃是最有意義積極的工作,而教育文化事業的興辦,乃是最有收穫的『長途』的投資。」
我國大學的入學考試與畢業考試有了統一的標準,也是始於陳立夫,另外陳立夫還制定了貸金制度,用於資助那些來自戰區的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
據不完全統計,戰時由中學到大學畢業,全部靠貸金或公費完成學業的大約有12萬多人,包括楊振寧、李政道等人,他們能夠順利讀完西南聯大,也得益於這項制度。
就如陳立夫所言,他最大的功績就在於教育,辦得漂漂亮亮。
不過國民黨敗退大陸,陳立夫與老蔣的另一名心腹陳誠不合,而老蔣也有意清除陳立夫,陳立夫在國民黨待了數年,對老蔣的心思也明明白白,然後在一次與老蔣談話時,就主動表示自己應該擔任。
1950年,陳立夫帶著全家人離開了臺北,最終定居在美國新澤西州湖林城外的來克塢鎮,而比起宋家、孔家以及蔣家,陳家根本沒多少錢,陳立夫定居美國後就辦起了養雞場,還是靠著四處借錢把雞場盤了下來,不過好在利潤不錯,一家人也不愁吃穿。
《四大家族檔案全揭秘》所錄圖片珍秘塵封寶島55年,深具歷史收藏價值。其中陳氏家族的嬗變曾經左右過一個政權……陳氏家族的成員陳其美為民主革命披肝瀝膽,獻出生命;陳其採則臨陣變節,追隨蔣氏,躋身國民黨高層;陳果夫和陳立夫則更是亦步亦趨,奔忙於蔣家王朝的鞍前馬後,極盡能事…… 目前該書正在做活動,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