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心態:「情、理、法」的辯證關係

2020-12-15 郭朝剛談管理

管理者心態:「情、理、法」的辯證關係

管理,在於管人理事。管人,在乎人心。理事,在乎流程。

管理之所以難,難就難在對人的管理上。如果管理的對象僅僅是機械,那一切都好辦,只要供給充足的原料、平時注意保養、定期加以維修,管理者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折舊期一過,即可報廢,淘汰後再換一批新的來。可是對人的管理就遠遠沒這麼簡單,由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人,人必有情。情一多了就容易混亂,所以人和機械不同。機械無情,顯得冷靜而有條理。人不可能無情,於是很容易鬧情緒、賭意氣,萬一處置不當就會使管理顯得亂七八糟。所以尤其對管理者來說,在開始管理之前,先要調整好心態。

管理者的心態,若是不接受「人是有情動物」,而希望「人和機械一樣」,那就談不上什麼合乎人性的管理。偏偏時代的潮流,越來越趨向人性化管理,於是,管理者不得不面對「有情的人」,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心態端正了,才會使管理求得合理。

中國人對人性的了解,好像特別深刻。為了針對人性的需求,我國先哲,早已提出「情、理、法」的構想,希望管理者首先「動之以情」,來點醒被管理者「自動講理」。此方動之以情,彼方自動講理,這時「情」成為管理的誘導,誘導組織成員自動自發地求其合理,便可以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把工作做好,達到管理的目的。

如果此方動之以情,彼方卻不講理。此方為慎重起見,再動之以情,若是彼方仍然不講理,於是翻臉無情,一切依法處理,叫做「敬酒不吃吃罰酒」,同樣可以達成管理的使命。

情為先,才合乎人性。但是情為先,不免會出現雜亂的現象,只要亂中有法,何必害怕?萬一亂得無理,便要依法來管,此時繩之以法,在人情上說得過去,大家比較容易心服。如果無論怎樣點撥他,都點不醒,那就不能怪別人無情了。所以在中國人看來,既然重視人性,就要用「情、理、法」來管理。

中國人在管理上,有一套獨特的功夫,這套功夫有個「三字要訣」,即「情、理、法」原則。如果多數中國人遇到了什麼糾紛,總會按照這三字真言按次序進行解決。我們的辦法是,首先動之以情,如果對方不講情面的話,那就不妨曉之以理;如果講理也講不通,那就只好撕破臉皮上法庭了,所以這最後一招叫做「繩之以法」。按照中國人的脾性,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輕易祭出法律武器的。這一點跟西方人似乎不一樣,他們可不顧什麼情面不情面,很多時候也懶得講理,遇到事情乾脆直接對簿公堂好了。所以在西方國家,律師這一職業是很吃香的。

「情、理、法」的這一次序,是不是就表明,中國人最重視的就是「情」呢?其實不盡然,殊不知中國人有著「居中為吉」的次序。舉個例子,「天、地、人」為三才,其中天上地下、人在中間,而三者中,人最大;我們開會或者照相的時候,總是地位最高、輩分最長的人居於正中,旁人都侍立於兩邊,可見,居中為吉。再看「情、理、法」三者,「理」居其「中」,所以最為重要。

中國人最重視「理」,表現在「人人愛講理」的行為上,我們一再主張:「讀書,要明理」;「做人,要懂得道理」。並且深信「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因而,「理直自然氣壯」。即使遇到爭執,也總是傾向於「請老先生評評理」。一般來說,中國人最受不了的一句話,乃是:「你這個人怎麼不講理!」

中國式管理,可以用「關心、休諒」來形容,即上對下要關心,下對上才能體諒。對於這一點,管理者要把握四個原則:

(1)凡是對自己有利、對別人也有利的事情,儘量去做。

(2)凡是對別人有害,而對自己沒有利的事情,最好不做。

(3)對別人有害,而對自己沒有利的事情,最好不做。

(4)損害自己,而對別人有利的事情,必要的時候,還要去做。

管理必須要有制度,但實行起來要有彈性,中國人對此是非常執著的。中國人認為一切都在變動,此時適合用哪種方法就採取哪種方法。多數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但也有不對的時候;少數人的意見也許是錯的,但也常有不錯的時候。所以,我們可以用多數人去感應少數人,化阻力為動力,「彼此,彼此」,將心比心,這對中國人最有效。

情、理、法,在管理過程中必須基於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基於人本主義和經濟學原理,把握人性,理解人心;梳理流程,優化制度。

相關焦點

  • 辯證
    如何驗證與辯證這人生陰陽教材,如何智慧明道、行道,遠離汙穢誘惑、強害迫害,趨吉避兇,為子孫創造不一樣的空間,應是現今有益之生活道,亦是學習如何應用操盤人性最重要課題…、道(理)執…各執見互相配合,95%滿足小我(恐懼)需求,直到不知不覺的迷失成為那5%的奴隸或打手…許多人漠視小我存在,殊不知小我比撒旦還猖狂,他不是你想像中那麼好對付的,況且祂都在動靜思維中醞釀邪惡,撒旦只要釋放一點點毒素,小我就會像吸食大麻一樣歡天喜地的開始接受,開始服務於低層次能量的喜悅,認為這就是臨在,就是恩澤與賜福,尤其是業障之人、上天揀選之人
  • 大朗巷頭社區警務室:以「情、理、法、德」化解群眾糾紛
    據統計,巷頭社區各類糾紛求助類警情佔全社區接處警總量的一半以上。為切實做好社區警務工作,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切實解決群眾所需,巷頭社區民警主動探索,結合「楓橋經驗」,創新辦法,實行「情、理、法、德」調解技戰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激活管理者本能,做組織最強腰部——實戰型管理者系統管理能力提升
    [凱麗.麥格尼格爾《自控力》2、管理者壓力與企業的衝突3、壓力與績效的關係圖4、情緒管控四大要點:1)自知之明2)自制力3)換位思考4、管理者三種身份:制度的維護者 、文化的傳播者、績效的承擔者扮演好三角色:循循善誘的老師、分享心得的兄長、表現到位的朋友案例思考:一會是朋友,一會有是管理者如何把控5、管理者的五維管理6、管理者具體幹法(一周、一月
  • 陳式太極拳勁理拳法實鑑
    陳氏太極拳勁理拳法實鑑陳程,1965年生,國立南澳大利亞大學碩士。本書以陳式太極拳內勁的要領和由來,即以螺旋纏絲的對拉拔長勁法拳理為主線,來講解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的勁路走向、勁路方位、勁的變化、勁的對拉關係、勁點的轉換、用勁與收勁的時間點,等等,通過學習和掌握「對拉拔長的彈性運動」,來理解、了解「勁」的各種作用。
  • 管理者如何進行角色定位
    那麼今天所闡述的管理者角色定位,無論你現在處在何種位置,都可進行對照,已是管理者的可以完善自己,未是的可以提前稍作準備。原來是自己吃飽全家不餓,而現在要管理一個團隊;原來只需要做專業的事情,而現在要負責整個部門的業務及協調工作;原來是聽人指揮,現在要不斷地向上司請示、與同級商量,協調下級;管理者的角色認知決定了管理者的工作成效,因此,角色定位準確非常重要!
  • 脊椎矯正辯證比手法更重要
    (適合很多學員觸診不熟練,手感不明顯,也可準確辯證的技術)一,什麼樣的技能值得學習並有深入研究前景?世界通用的規範技能,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可,擁有系統的理論定義被康復治療體系廣泛使用擁有系統規範與安全的理論與技法擁有更多方法來檢查骨盆與脊椎體的獨特辯證方式課程綱目三大模塊《AMCT辯證技術》《脊柱矯正技術》《影像辯證》一,骨盆矯正學1、脊柱生理解剖脊柱的構成2、造成脊柱半脫位的原因及影響
  • 員工流失率高,中層管理者有90%的責任!如何培養管理者責權意識
    員工心態有問題時,誰能第一時間及時調整?員工違規時,誰能第一時間發現並制止?——就是中層管理!老闆永遠都是最後一個知道壞消息的人。我們前前後後也已經服務了3萬多家企業,為他們解決企業管理難題,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的中層管理者普遍存在著【不想管、不敢管、不會管】的問題,而這就導致了很多管理者在帶團隊的過程中出現非常多的問題,人員流失也是在所難免的。不想管,只專注於自己的事情,任由員工野蠻生長,讓員工去自由發揮。
  • 社評:把握好法理與情理的關係
    有句著名的法諺,「法律的生命不在於邏輯,而在於經驗」。這是辯證的。邏輯、法理往往是理性的、冷冰冰的,不那麼近人情,而經驗是感性的,有血有肉,個案處理就會更易於被社會接受。中國古代,就有春秋斷獄的說法,官員可以依據對儒家教義的理解來適用法律。包公、狄公等傳說中的「清官」根據倫理道德、鄉規民約斷案的故事,至今在民間被津津樂道。
  • 再讀傷寒論,太陽主表和太陽經的關係?六經辯證依據經絡對不對?
    上一篇文章再讀傷寒論,太陽如何主表,太陽陽氣從何而來發出後,很多人留言,說太陽主表和太陽經沒有關係,六經辯證不是依據經絡。那麼是不是這樣呢?太陽主表和太陽經有沒有關係?怎麼能說太陽主表和經絡沒有關係?張仲景有些條辨完全是在太陽經上面,張仲景說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期門,都是有道理的,是要講臟腑經絡的。太陽經是陽經之長,少陽和陽明都不如它。因為太陽之經行於陽道。我們的身體前為陰,後為陽。太陽經就是行於背後。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它不僅行於後背,而且還是最長的一條經,穴道也最多。
  • 沒點手段,怎麼做健身房管理者?|BonGym場館邦
    而一個合格的健身房管理者,就需要做到「一個思維,六個手段」。 樹立威信 一個好的管理者,需要明白一點,就是能用自己的能力徵服下屬,讓下屬信服,而不是簡單機械式的控制下屬,他們明白「威信」是管理者的第一要素。 樹立威信的5個因素就是:做好榜樣、保持距離、樹立形象、信守承諾、培養氣質。
  • 中國銀保監會:要深刻認識金融亂象、金融風險與金融腐敗的辯證關係...
    >2020-11-20 17:48:08來源:FX168 中國銀保監會:要深刻認識金融亂象、金融風險與金融腐敗的辯證關係
  • 理道 理解道德經譯文
    是(遵循)道法施政,普降甘露法雨,法如甘露,洽潤資生(生物、生人、生民、生產、生活),洽潤眾物眾生,洽潤眾心,洽潤人心,心田受潤。遵循自然法(道法、母法、大法、道理、原理、始制、大制)結合實際的原理制定惟道的實在法(子法、有名法、法律制度)並且公布宣傳普法,惟道的實在法(子法、有名法、法律制度)制定了也已經有效普法宣傳教育了,所有人物也務必知道循理奉法,知道循理奉法保平安、保安全。
  • 松井珠理奈教訓櫻花 兩人關係不好?
    今年因為總選舉的原因,松井珠理奈和宮脅咲良兩人的關係讓人捉了一把急。最初的火苗是在總選舉前的預熱演唱會,AKB48表演歌曲《10年櫻》時,松井珠理奈在表演過程中對宮脅咲良說:你給我好好跳,不然AKB48就要完了!網友認為這是珠理奈在教訓宮脅咲良,不過直接在表演的時候教訓也真是夠大膽的。
  •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法要第一品,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經題:大乘――以度他人為主要目標理趣――實相六波羅蜜多――六種實踐大乘菩薩的綱目。六種修持大乘菩薩的綱目,圓滿實踐即成佛。經目:全書分十卷十品,除六品六波羅蜜多品正行外, 前加四品前行,使修持更廣大圓滿。
  • 法考最後一天,什麼最重要?是複習?是心態?是做題?
    11月28日,相信只要是報名參加法考的人應該都清楚這個特殊的日子,是我們的主觀題考試,不知道大家都複習的怎麼樣?不管如何,主觀題考試在即,我們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成敗與否就看這一天了。很多人對於法考都有一個誤區,認為自己不管怎麼學肯定都過不了,畢竟自己是零基礎,加上今年情況特殊,我們滿打滿算複習時間也就20幾天,這對於零基礎小白來講肯定是不夠的,由此導致考試不自信,容易出錯,最終沒有發揮出自己的真是水平。大家不要小看這一點,每年往往都是因為這一點很多的考生都無緣主觀題。
  • 陳春花:與管理者分享5個小故事
    導讀:管理者每日都要面對問題,都要對目標承諾,都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都要激發組織成員的積極性。而要完成這些,首先是要自己管理好自己。 管理者如何創造價值,是我每日也在想的事情,常常會有五個小故事出現在自我對話中,所以與管理者交流的時候,也總是把自己喜歡的這五個小故事和大家做分享,每次分享都是對自己的又一次提醒。這些故事有些我甚至找不到出處了,有些是在大學時讀到的,記憶深刻,也就留在了自己的心中。
  • 司理理、戰豆豆以及範閒,三人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所以,其實司理理就是戰豆豆的擋箭牌,雖然兩個人名義上面是夫妻,但實際上兩人並沒有真正發生關係!同樣的,司理理和戰豆豆也同樣都喜歡範閒。不過司理理和範閒有情但沒能在一起。之前司理理給範閒下藥,是因為北齊女帝戰豆豆看上了範閒,想要借種生子,司理理只能幫戰豆豆迷暈範閒,戰豆豆也是因此懷上範閒的女兒——紅豆飯。
  • 陳春花:不具備這5項素質的管理者,正在被淘汰
    在系統的協同運行中,協同管理本身就需要不斷地創新合作方式,創造性地構建成員彼此的合作關係,以獲得高效率,這種前所未有的合作過程對管理者提出新的挑戰,而確保這些創新取得成效,就需要用結果不斷驗證、糾錯、迭代。
  • 凡是卓越的管理者,一定是堅持做到了八個字(乾貨原創)
    卓越的管理者之所以卓越,之所以能得到團隊的敬重,是因為持續自律做到了八個字,是哪八個字呢?這八個字對一位卓越的管理者有多大影響?這八個字需要卓越的管理者怎麼做?02說事卓越的管理者,一定是一位善於說事的人,首先要把自己的工作結果反饋報告給直屬領導,所以在報告之前,會將需要報告的事項逐一羅列出來,然後審查,以確保各事項有相應的邏輯連貫關係,以確保在直屬領導面前報告時思路清晰、條理分明、前後連貫、思維邏輯、考慮周全,以在直屬領導心目中贏得工作嚴謹、負責、全面
  •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虛
    佛教主旨宣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虛。首聯部分詩人以形象的語言,借用典故詮釋了這種思想。禪首聯部分寫詩人以「空觀」來觀世,頷聯部分詩人的重點在於「空觀」之後的心態。詩人用語形象,理趣盎然,把禪宗提倡的那種生活方式和悟道方式形象地表現了出來。詩人的語言簡練,但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