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寫作,非得奴役肉體、耗費時間和勞力不可

2020-12-14 公子三白

早上看了一篇閱讀量10W+的文,整整一天,這篇文章都像個鬼魂一樣,反反覆覆在我腦海中飄來飄去。

其實,說白了,這篇文章就講了兩點心得:

1.再喜歡的事,一旦當成職業來做,立刻比吃屎都難;

2.唯一可以對抗這種痛苦的,就是天天例行地主動地去吃。

作者說:這個世界有個非常倒黴的規律,一旦什麼事,你把它當成工作,以此謀生,痛苦、失望、焦慮就會尾隨而至,幾乎毫無例外。

他提到了自己一個舊日的朋友。

這個朋友,原先是頂級網文作者,狀態好的話,一天能更新兩三萬字,寫起文章來可謂是文思泉湧酣暢淋漓,靈感多的直叫人妒忌。

可這兩年不行了,越寫越艱難,還說自己現在的寫作過程跟吃屎差不多,以至於到現在,很多讀者都在追著罵他,說他還沒有把之前的幾個坑給補上。

所以,作者得出的結論是:天資聰穎或者自帶光環的人確實有,不過這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是苦逼地慢慢耗。唯一可以對抗這種痛苦的,就是天天主動去幹,去寫。

一開始我沒意識到,這篇文章為什麼會讓我如此念念不忘?

現在我反應過來了,原來,類似的觀點,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一書中也表達過!

果然啊,大神的思想都是相通的!

作為日本現代著名小說家,村上春樹曾這樣評價過寫作:

寫小說乃是不健康的營生這一主張,我基本表示贊同。當我們打算用文字去展現一個故事時,藏身於人性中的毒素一般的東西,便不容分說地滲出來,浮現於表面。

他提到自己認識的一些作家,年輕時常常能不費吹灰之力就寫出優美而有力度的傑作,可一旦到了某個年齡,就突然在寫作這件事上呈現出濃烈的疲憊之色,可以用「文學憔悴」一詞來形容,創作能量也隨之日漸衰減。

據我推測,這恐怕是他或她的體力已然無法戰勝毒素了。

對此,村上春樹也提出了與前面作者相同的建議:

要想寫小說,非得奴役肉體、耗費時間和勞力不可。如果希望將寫小說作為一種職業持之以恆,那必須長年累月地堅持這種生活。

每天集中精力寫作,堅持半載、一載乃至兩載,小說家(至少是有志於寫長篇小說的作家)必須具有這種耐力。

果然,凡事都得慢慢熬。

當然,持續輸出也是有講究的,一天到晚啥也不想,只坐在電腦前一個勁地敲鍵盤打字,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的。

目前來看,保證輸出的唯一方式就是持續性的輸入,一直看書,順便看一些大神的文章觀點。

一個作家,一個公眾號作者有沒有在長期輸入,從文字上就能看出來。

我這兩年關注過不少大神的公眾號,剛關注時像是撿到了寶一樣,想著終於找到學習的捷徑了,但後來發現壓根就不是這麼一回事。

很多號都是寫著寫著就不更了,有的雖然還在更,但內容卻開始同質化,先前的「靈性」,早蕩然無存了。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極大原因,就是作者這些年沒抓學習,沒有持續性的輸入,觀念開始陳腐,最後變成被迫發文了。

相關焦點

  • 關於跑步,村上春樹先生都說了什麼?
    先生認為無論做什麼事,一旦去做,就非得全力以赴不可。職業小說家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就這樣,先生和跑步結下了不解之緣。01坦白說,我很佩服能堅持跑步的人,不論颳風下雨,日日都跑步,如果沒有一定的意志力是堅持不下來的。
  • 村上春樹:帶你探秘如何使用寫作魔法棒
    比較熟悉的大概是村上春樹和東野圭吾這兩大在中國掀起了文學小說熱浪的作家;村上春樹可算是世界的頂級寫作大師,1949年1月12日生於日本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是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也是一高產高效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
  • 村上春樹談寫作,成為小說家,最重要的不是「才能」
    實際上,與其說村上春樹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倒不如說這和他以遊戲心態跨入這個行業有關係。有多麼兒戲,這件事情估計只有村上春樹能做的出來。 棒球與寫作
  • 「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1961年,村上隨父母移居蘆屋市。在蘆屋市精道中學讀書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世界文學全集,為村上春樹日後文學成就的一塊奠基石。村上春樹與妻子高橋陽子相識於早稻田大學讀書期間,那時,村上春樹與高橋陽子相遇在學校的圖書館。22歲那年,還在讀大學的村上,和女朋友高橋陽子直接領證結婚,婚後,他們倆白天到唱片行做事,晚上在咖啡館打工。隨後又在校外開了家爵士樂酒吧。
  • 村上春樹:一個故事大王和半個通靈者
    《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1992)脫胎於《奇鳥行狀錄》(1995)定稿前被刪除的三章內容,村上春樹在此三章基礎上旁逸斜出了這個長篇 。這是村上春樹當時在寫實和寫虛兩個方向平衡(調配,混合)得最好的長篇。
  • 村上春樹:「永遠是鴨子,不可能變成天鵝」
    但那時沒有時間了。我等著能再次見到他。但他在三四年前去世了。太糟糕了。」村上說。以合適的方式描繪出記憶村上春樹的作品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具有魔幻現實主義色彩,一類在超現實主義下,是悲傷、平凡的底色。寫作像園藝在正確的時間播種村上春樹認為,自己和多崎作有很多相似之處。「我自己就是個普通人。大部分情況下,我沒把自己當做藝術家。我覺得自己在某種意義上是工程師,像多崎作一樣是名建築師。我喜歡寫作,我喜歡選用正確的詞,寫出正確的句子。這有點兒像園藝或類似的事情。你得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方,把種子埋入土中。」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村上春樹1949年出生在日本京都,少年時平平無奇,。上高中後痴迷歷史,開始涉獵英文著作。像那個時代的許多日本少年一樣,村上聽著英文歌、看著英文書進了大學。    1968年,村上入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戲劇專業的時候,正趕上學生運動風起雲湧。一代憤怒青年挑戰日本戰後體制,混亂的價值觀和純潔的理想交錯在一起。村上本人以及他日後的寫作不可能不受60年代氣氛的影響。
  • 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因為作品太火?
    北京時間10月8日,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此殊榮。9日一大早,#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衝上了熱搜。一些網友感嘆村上春樹再一次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還有人曬出其作品中比較經典的句子。也有不少人在討論,村上春樹啥時候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獲獎的可能性有多大?
  • 村上春樹,諾貝爾文學獎的陪跑者,從自由營業者到著名作家
    村上春樹,聽到這個名字你的第一印象一定是「日本人」。村上春樹何許人也?從自由從業者到著名作家其實村上春樹並不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可以說是一個晚慧的人。初中的時候他並不是一個好學生,叛逆不愛學習。上了高中後他的逆反心理更強,經常抽菸、逃課和壞學生廝混。但是他非常喜歡文學,不僅廣泛閱讀文學作品,還經常在期刊上發表文章。
  • 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都太健康了,到了晚年多少有點無聊
    漫長的寫作生涯如同跑馬拉松,在後半程要想不掉隊,需要充沛的體力和強大的意志。村上春樹無疑是晚年作家中的佼佼者。60歲的時候,他出版了三卷本的《1Q84》,成為其寫作生涯的又一高峰。此後,他仍舊保持著兩三年出版一本新書的速度,長篇、短篇、隨筆、對話錄,各種文類一應俱全。
  • 他把村上春樹的《1Q84》《挪威的森林》《奇鳥行狀錄》翻譯到美國
    傑伊·魯賓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也是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語翻譯者之一。在他的書作《村上春樹和我》中,傑伊·魯賓毫不吝嗇地表達他對村上春樹作品的喜愛:「在專業學者這層身份之外,更是作為單純的個人,單純的粉絲,深深沉迷於村上作品之中。」
  • 村上春樹全新短篇集《第一人稱單數》及其它作品介紹
    該作品是村上春樹繼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之後時隔6年,也是繼小說《刺殺騎士團長》之後時隔3年,再次有新作問世。此外,內容也特別收錄村上的訪談,除了閱讀小說之外,讀者也可透過村上春樹所搜集的T恤,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這位多才多藝的作家。
  • 跟著作家遊世界——讀村上春樹的《假如真有時光機》
    《時光機》裡寫的是歐洲遊,一些不知名的小鎮小島在春樹的筆下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他把出遊經歷,所見所聞,揉進他的小說,把他所遇見的人和事,刻畫成小說人物,編排成人物背景,把所見的美景寫進小說,寫進人物心裡,使小說有了詩歌的美,人物有了真實的美。這種融情於景,寫景道情的筆法似小說寫作中的一股清流,讀之賞心悅目。
  • 村上春樹:不生育不吃中國菜,和父親決裂,因為父親是侵華日軍
    但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是日本另一位知名作家,村上春樹。他被譽為日本人中最有良心的人。村上春樹於1949年出生,從小就熱愛文學、熱愛寫作,長大後他考入了早稻田大學的戲劇文學攻讀,在他24歲那年憑藉著一部《且聽風鈴》一炮而紅,成為了全世界範圍內備受關注的作家。
  • 《林少華看村上》:翻譯村上春樹作品最多的作家,教你書評怎麼寫
    村上春樹在我國,村上春樹無疑是最受歡迎的日本作家之一,其創作的作品如《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1Q84》等,出版以來深受廣大中國讀者喜愛。如果不是林少華把村上的作品儘可能原滋原味地翻譯成中文,我們也許就不會邂逅浩瀚文海裡這一顆明星。那麼,作為世界上單獨翻譯村上作品最多的譯者,李少華筆下的村上及其作品是怎樣的呢?在林少華的著作《林少華看村上:從<挪威的森林>到<刺殺騎士團長>》裡,林少華以時間為序,將村上的作品分為長篇、短篇和隨筆三部分,無一遺漏地逐一進行品評。
  • 喜歡文學之人,有時間一定要讀讀村上春樹的靈魂之作《1Q84》
    ——村上春樹最早知道春上村樹這位作家,應該是大學時代,但是由於少女的嬌羞,日本的作品與性愛是分不開的,我可能是更喜歡一份含蓄與浪漫。儘管他很有名,不過看到日本的作品就直接掠過,這是青蔥時代的一份遺憾。-01-村上春樹的經典語錄吸引到我魚說,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淚,因為我在水中,水說,我能感覺到你的淚,因為你在我的心中 ——村上春樹
  • 傑伊魯賓:來自村上春樹的電話改變了我的人生
    編者按:《村上春樹和我》的作者傑伊·魯賓是哈佛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村上春樹英文版最重要的譯者,曾翻譯過《挪威的森林》《1Q84》等多部村上春樹代表作,可以說是村上春樹在英文世界最有力的推手。他不僅研究翻譯村上春樹,還對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三島由紀夫等日本文學大家有深入了解。
  • 心有所屬,也接受其他男性求愛,村上春樹:這才是女性的真實渴望
    村上春樹的粉絲表示對他十分失望,把這部小說定為徹底的失敗。在我看,這本小說被稱為村上春樹高峰之作毫不過分,因為這本書有一定的難度,其中不僅需要擁有嚴謹的邏輯推理,還要有透過表象看本質的能力,其中蘊含的思想可能才是真實的世界,比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還要真,甚至是真實的世界所刻意隱瞞的。
  • 村上春樹|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1979年以創作《且聽風吟》走向文壇的村上春樹,曾連續在2006年和2007年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的有力候補。所以,誰都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村上春樹不只在「日本」,甚至已經成為「世界」級的知名作家。
  • 看看村上春樹怎麼說!
    關於這個問題,小編近來讀了村上春樹談翻譯的新書,覺得深受啟發。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村上春樹的外語學習方法吧!翻譯家村上春樹村上春樹是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家,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還是一位翻譯家。在開始寫作之前,他就自行翻譯過許多英文的文學作品,即使在成名之後,他的翻譯工作仍未停歇,至今已有三十餘本譯作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