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三國演義》中蜀國有五虎上將,其五虎上將之首是關羽,張飛也在其中。曹魏有五良將,張遼名列其中並排在首位。對於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而言,他們都有著萬夫不擋之勇,是三國時期蜀國和魏國的頂尖武將,他們之間的單挑也尤為精彩。
對於五虎將和五良將之間單挑能力誰勝誰負每個人看法不同,但作為當事人的關羽曾經對張飛說張遼武藝不在你之下,這句話看起來張遼單挑很強,能戰勝張飛的意思,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作為五良將之一的張遼和張飛之間的單挑究竟誰勝誰負呢?關羽這句話又是出自哪裡呢?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大誇張遼的話來自當時張遼帶兵攻打張飛和關羽,由於劉備和曹操聯合打呂布的事情提前被洩密了,呂布率先動手想打掉劉備駐軍的小沛,保住徐州的安全。隨後呂布派遣了高順和張遼兩員大將一起出動圍攻還在小沛的劉備,張遼攻打西門,但被關羽勸退了。
關羽和張遼是同鄉,兩人之間肯定是有交情在裡面的,關羽向張遼深明大義,認為呂布是當世奸賊,不應該為其效力,張遼羞愧不語,看見關羽不出戰隨後就引兵退往東門,關羽也不為難沒有趁勢追殺。
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
「張遼引兵攻打西門,雲長在城上謂之曰:公儀表非俗,何故失身於 賊?張遼低頭不 語。雲長知此人有忠義之氣,更不以惡言相加, 亦不出戰。」
但是此時一旁的張飛來了看到張遼帶兵攻打,耐不住性子要出戰張遼,但被關羽勸住了,關羽這才對他說張遼武藝不在你關羽之下,現在他退兵了,是因為我的話讓他頗有感觸,讓他感到羞愧,所以不想和我交戰。
飛曰:「彼懼而退,何不追之。」關公曰:「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頗有自悔之心,故不與我 等戰耳。」
那麼關羽說的張遼武藝不在自己和張飛之下,說明張遼能和關羽張飛打平手了?這句話是真心說的嗎,難道張遼真的能和張飛打平手?當然不可能,張飛武藝明顯比張遼要高出不少,關羽這樣說僅僅是自謙的說法,側面說了張遼深明大義之舉。
具體來分析一下張飛和張遼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就拿張遼來說,在官渡之戰前夕和尚在袁紹處的張有過單挑不分勝負,兩人武藝相當沒有太大差距。而張飛對戰張郃的戰績是全勝,即使張小宇宙爆發也打不過張飛。
除此之外張遼在戰場的單挑戰績有參考意義的有大戰太史慈,大戰夏侯惇,還大戰過凌統,這些和張遼交手的武將雖然都不錯,但沒有一個超級一流武將,張遼只能和他們算是檔次的。
就拿張郃來說,馬超能在二十回合擊敗張郃,又七八回合擊敗于禁,張遼自然不是馬超的對手了。曹操在了解到馬超的實力之後對馬超也是極為害怕 ,說出了那句「馬兒不死,我無葬身之地,」說明馬超在曹營將領無人能戰勝。
張飛能和馬超連續三場打平,其武藝自然不比馬超,因此張飛戰張遼的結果也猶如馬超戰張那樣,能在二十回合內輕鬆將張遼擊敗,所以比來比去張遼和張飛之間的差距很大,中間還差了一個等級的那種。
既然張遼打不過張飛,那對陣關羽如何呢?張遼單挑自然也不是關羽的對手,因為關羽有他無法戰勝的對手。在官渡之戰前袁紹派遣顏良和文丑為先鋒,張遼和徐晃雙雙出戰文丑,都被文丑輕鬆擊敗了,說明文丑比張遼和徐晃單挑能力強不少,但關羽一上來先三個回合讓文丑害怕,隨後在文丑怯戰之際迅速將其斬殺,從這裡就能看出關羽和張遼還有徐晃之間的差距,所以關羽也能輕鬆戰勝張遼的。
張遼和關羽張飛比較的話,單挑能力還算差了一大截的,關羽之所以那麼說一來是對張力的敬重,他的為人讓關羽十分看好。而來也是為了阻止張飛上前與他廝殺,萬一結果造成傷亡就不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