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遼武藝不在你之下,」如果張飛與張遼單挑,誰能勝出?

2020-12-15 縱觀歷史2020

前言:在《三國演義》中蜀國有五虎上將,其五虎上將之首是關羽,張飛也在其中。曹魏有五良將,張遼名列其中並排在首位。對於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而言,他們都有著萬夫不擋之勇,是三國時期蜀國和魏國的頂尖武將,他們之間的單挑也尤為精彩。

對於五虎將和五良將之間單挑能力誰勝誰負每個人看法不同,但作為當事人的關羽曾經對張飛說張遼武藝不在你之下,這句話看起來張遼單挑很強,能戰勝張飛的意思,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作為五良將之一的張遼和張飛之間的單挑究竟誰勝誰負呢?關羽這句話又是出自哪裡呢?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大誇張遼的話來自當時張遼帶兵攻打張飛和關羽,由於劉備和曹操聯合打呂布的事情提前被洩密了,呂布率先動手想打掉劉備駐軍的小沛,保住徐州的安全。隨後呂布派遣了高順和張遼兩員大將一起出動圍攻還在小沛的劉備,張遼攻打西門,但被關羽勸退了。

關羽和張遼是同鄉,兩人之間肯定是有交情在裡面的,關羽向張遼深明大義,認為呂布是當世奸賊,不應該為其效力,張遼羞愧不語,看見關羽不出戰隨後就引兵退往東門,關羽也不為難沒有趁勢追殺。

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

「張遼引兵攻打西門,雲長在城上謂之曰:公儀表非俗,何故失身於 賊?張遼低頭不 語。雲長知此人有忠義之氣,更不以惡言相加, 亦不出戰。」

但是此時一旁的張飛來了看到張遼帶兵攻打,耐不住性子要出戰張遼,但被關羽勸住了,關羽這才對他說張遼武藝不在你關羽之下,現在他退兵了,是因為我的話讓他頗有感觸,讓他感到羞愧,所以不想和我交戰。

飛曰:「彼懼而退,何不追之。」關公曰:「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頗有自悔之心,故不與我 等戰耳。」

那麼關羽說的張遼武藝不在自己和張飛之下,說明張遼能和關羽張飛打平手了?這句話是真心說的嗎,難道張遼真的能和張飛打平手?當然不可能,張飛武藝明顯比張遼要高出不少,關羽這樣說僅僅是自謙的說法,側面說了張遼深明大義之舉。

具體來分析一下張飛和張遼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就拿張遼來說,在官渡之戰前夕和尚在袁紹處的張有過單挑不分勝負,兩人武藝相當沒有太大差距。而張飛對戰張郃的戰績是全勝,即使張小宇宙爆發也打不過張飛。

除此之外張遼在戰場的單挑戰績有參考意義的有大戰太史慈,大戰夏侯惇,還大戰過凌統,這些和張遼交手的武將雖然都不錯,但沒有一個超級一流武將,張遼只能和他們算是檔次的。

就拿張郃來說,馬超能在二十回合擊敗張郃,又七八回合擊敗于禁,張遼自然不是馬超的對手了。曹操在了解到馬超的實力之後對馬超也是極為害怕 ,說出了那句「馬兒不死,我無葬身之地,」說明馬超在曹營將領無人能戰勝。

張飛能和馬超連續三場打平,其武藝自然不比馬超,因此張飛戰張遼的結果也猶如馬超戰張那樣,能在二十回合內輕鬆將張遼擊敗,所以比來比去張遼和張飛之間的差距很大,中間還差了一個等級的那種。

既然張遼打不過張飛,那對陣關羽如何呢?張遼單挑自然也不是關羽的對手,因為關羽有他無法戰勝的對手。在官渡之戰前袁紹派遣顏良和文丑為先鋒,張遼和徐晃雙雙出戰文丑,都被文丑輕鬆擊敗了,說明文丑比張遼和徐晃單挑能力強不少,但關羽一上來先三個回合讓文丑害怕,隨後在文丑怯戰之際迅速將其斬殺,從這裡就能看出關羽和張遼還有徐晃之間的差距,所以關羽也能輕鬆戰勝張遼的。

張遼和關羽張飛比較的話,單挑能力還算差了一大截的,關羽之所以那麼說一來是對張力的敬重,他的為人讓關羽十分看好。而來也是為了阻止張飛上前與他廝殺,萬一結果造成傷亡就不好辦了。

相關焦點

  • 關羽對張飛說:「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那張飛能速勝張遼嗎?
    東吳方面喜歡用帥才,比如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上陣單挑的武藝並不怎麼樣,但是運籌帷幄的水平很高;蜀漢方面則是猛將層出不窮,蜀漢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個個都勇猛善鬥,武藝高強;而曹魏陣營的將領則比較豐富,有擅長陣前打鬥的,如典韋、許褚,有悍勇敢戰的,如夏侯惇、龐德,有老謀深算的,如李典、滿寵,還有很多既善於領兵,而陣前單挑實力也不弱的,比如張遼、張郃、徐晃、夏侯淵、曹仁等
  • 張飛分別單挑張郃、張遼、徐晃的話,幾個回合可以斬殺對方
    張飛是三國演義中非常獨特的一員猛將,他的勇猛體現在無論對方是誰,張飛都敢挑戰 ,不僅敢挑戰,而且還不輸,張飛曾經兩次單挑三國演義中排名第一的猛將呂布,兩次都處於不敗之地,一次50回合戰平呂布,一次100回合戰平呂布,兩次單挑天下第一,都沒有輸,你說三國還有誰有這個能力?
  • 過五關斬六將,換成典韋許褚夏侯惇張遼張郃龐德,關羽能成功嗎?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中,有這六個將領被斬殺,他們分別是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和秦琪。一看都不是什麼有名的將領,頂多算是三流的守關大將,和關羽之間的差距肯定是比較大的。如果關羽在闖關中,六將換成了典韋、許褚、夏侯惇、張遼、張郃、龐德,他能否順利過關呢?不考慮其他小兵等因素,就考慮單挑方面。
  • 張郃與張飛打成平手,曹營猛將張遼和徐晃能否輕鬆斬張飛於馬下?
    但在戰略戰術層面,張飛則完勝張郃,直接奪去了張郃所鎮守的關隘,且殺得張郃幾乎全軍覆沒。綜合來說,張飛無論是在戰鬥力還是在指揮方面,均勝過張郃一籌。但曹營名將不止有張郃,如果面對戰鬥力在曹營排第二的徐晃,或者被關羽極度看好的張遼,張飛還能取勝嗎?
  • 張遼如有機會單挑孫策:持續惡鬥下去,最終誰能勝出
    但武將之將一定誰比誰厲害,這般說法其實不一定正確,如同被呂布提童稚一般的袁術手下第一大將紀靈,在與張飛的對陣中,不到十合內,就被張飛一矛刺於馬下斃命。同樣是紀靈,先與關羽交戰,大戰三十合,紀靈說聲「少歇」,就退出了與關羽的決戰,說明紀靈知道打不過關羽,就此非常機靈地退出了戰鬥,讓手下的部將去與關羽對陣,結果被關羽一刀斬了。
  • 夏侯惇、徐晃和張遼,與張飛、魏延和關平混戰,哪一方更勝一籌?
    曹魏陣營中夏侯惇、徐晃、張遼三員猛將,如果與蜀漢陣營的張飛、魏延、關平在兩軍陣前相遇,兩方混戰廝殺,哪一方更勝一籌呢? 熟悉三國的朋友們不難看出,蜀漢三將的優勢還是相當大的。因為他們的陣營中擁有一個大殺器――張飛。
  • 《三國演義》中,張遼和張郃都是曹操的大將,他們的武力誰高誰低
    而張遼是曹營中,關羽器重的兩位將領之一,自然也沾了關羽的光。張遼被關羽器重,主要是因為他有忠義之心。他在呂布的手下,怏怏不得志。他一方面看不起呂布的所作所為,一方面又不能違背自己的原則,拋棄呂布而且。因此,當關羽對他指責的時候,張遼不由得羞容滿面。所以,關羽看出了張遼的心事,也就對他高看一眼。當張飛要出戰與張遼交手時,關羽勸阻了張飛。
  • 張遼在正史中不輸典韋,演義中武藝如何?曹營至少這幾人比他厲害
    其後鎮守合肥多年,即便重病期間,孫權也不敢掉以輕心。他仿佛是孫權在合肥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是東吳所有軍民的一場噩夢。——譜寫了一段「張遼止啼」的佳話!如果按照正史,張遼八百破十萬的武藝,跟典韋、許褚幾乎是同一層面猛將。那麼?
  • 讓典韋、許褚、夏侯惇、張遼、龐德、張郃駐守五關,關羽能闖幾關
    在《三國演義》裡,關羽幫曹操解了白馬之圍後,得知了兄長劉備的下落,於是去找曹操辭行,哪知曹操卻避而不見,於是關羽封金掛印歸還了曹操的所有賞賜,帶著兩位嫂嫂就出發了。當曹操得知後就帶著手下眾將前來送別關羽並送了他一件錦袍,而關羽馬也沒下刀挑長袍,隨後告別而去!
  • 劉備、關羽、張飛夾擊呂布,躲過呂布致命一擊,劉備武藝如何定位
    劉備的戰績:1、虎牢關三英戰呂布起初是張飛單挑呂布,關羽見張飛漸顯劣勢,於是驟馬夾擊呂布。鬥到三十合,彼此不分勝負。劉備見二人戰呂布不下,也驟黃驃馬,舞雙股劍刺斜裡去砍。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玄德面上刺一戟。玄德急閃。轉燈兒般廝殺,說明三人是呈圓環形的包圍呂布,各自不能相顧。比如呂布刺向劉備面門【致命一擊】的時候,關羽張飛並沒有來得及為劉備擋戟,而且文中也沒有提到二人分心保護的描述,即說明二人對劉備的武藝是比較信任的。再看八路人馬都看呆了,即說明這場打鬥的時間並不短。劉備在每一個回合,都必須與呂布正面交鋒。
  • 張郃多少回合能斬了張遼?
    而說到張郃多少回合能斬張遼,其實也得分情況,一種是偷襲,這種比較簡單快捷,一招就行。而若是要堂堂正正對戰,這就得好好分析了!偷襲打法別說不能偷襲,在演義中,很多猛將都不是死於對戰之中,而是死在了偷襲之下!
  • 張遼和徐晃,誰的實力更厲害?聽聽關羽怎麼說
    曹操能從一個小諸侯,一躍成為東漢末年的霸主之一,這和他好結交人才脫不開干係。曹操手下著名的武將有:夏侯淵、夏侯惇、樂進、于禁、徐晃、張郃、張遼、許褚等,作為同一陣營的他們很少交過手。那麼徐晃和張遼的實力孰強孰弱呢?這就只能通過和他們都交過手的關羽來看。
  • 五虎上將加魏延姜維,對戰許褚龐德徐晃張郃張遼兩夏侯,結局如何
    雖然關羽戰龐德是輸了,但是,關羽不是輸在武力上,而是輸在謀略上,因為龐德取勝憑的是陰謀,還用箭射,這不是武力上勝過關羽,雖然關羽中了一箭,但也並不影響繼續單挑,想想關羽刮骨療傷都能忍住,中了一箭算什麼,而且繼續單挑下去的話,龐德仍然沒有能從武力上打敗關羽的可能,最多也是平手。
  • 《三國演義》曹營猛將眾多,誰能單挑五虎?
    對標武藝十分相近的(張遼單挑太史慈的絕對平手),起碼也要六七十回合以上;第二個問題,就是武將的狀態起伏;其實曹營高手不少,兩個超一流許褚和典韋,一大堆強一流如龐德,夏侯惇,徐晃,張遼,還有一堆一流上的,如曹洪,張郃,樂進夏侯淵等等。但是,曹營缺乏頂級武將,在五虎鼎峰時,無人是敵手,但是非鼎峰特別是到了後期就不一樣了。
  •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張遼與文丑到底誰更厲害?
    其實在正史中,幾乎沒有武將單挑的記載,武將單挑一死,手下無論兵力多寡都會潰敗,也是演義中才有的情結。實際情況是,能夠以人海戰術去圍攻,誰傻乎乎地去單挑,被弓箭手一射就栽在戰場了。依據正史記載,筆者印象中的唯一兩次單挑記錄,是呂布單挑李傕和關羽萬軍之中斬顏良,呂布曾經在長安城北與李傕單挑決定勝負,呂布畢竟技高一籌,用長矛刺傷了李傕,但是李傕也沒有被呂布斬殺,而是被左右軍隊救回;關羽則於萬軍之中逼近顏良(直接把周圍小兵當成空氣了)並且將他刺殺,這其中也有關羽與顏良單挑的過程。
  • 參考馬超二十合內殺敗張郃,張遼在張飛蛇矛下,堅持不了三十合
    關羽,在曹營中暫時落腳時,與張遼關係極為融洽,有惺惺相惜之感,因此,在張遼引兵退至東門,張飛便出迎戰時,關羽對張飛說,此人武功不在你我之下。實際上,關羽知道張遼的武功,只是不願張飛傷及張遼,所以才會派人叫張飛停止追擊,因此,張飛和張遼大戰一場的機會,就被關羽給攪黃了。
  • 關羽為何執意離開曹操,真的是因為劉備?張遼心知肚明
    劉備手下有幾員大將,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他們都是劉備手底下的五虎將之一,實力都是非常強悍。特別是關羽和張飛,更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在蜀國的地位自然是很高。
  • 三國中張飛曾擊敗過張郃,如果張飛對上張遼或徐晃,張飛會贏嗎?
    張飛與關羽在當時並稱:萬人敵!呂布貴為天下第一猛將,他的實力比起張飛自然是有過而之而無不及,張飛在交手的時候,怎麼說也是打了50回合,可是他在開戰前夕,有一個十分聰明的舉措,他大罵呂布,呂布一聽張飛叫罵,心中自然是惱火萬分,作為天下第一的呂布,怎麼能忍受這種屈辱呢?
  • 馬超和太史慈單挑誰厲害?兩組戰例為你全面解析
    太史慈和馬超沒有交手記錄,甚至兩人都沒有交集,比較二人武藝高低只能通過第三者進行驗證。太史慈最經典的單挑,莫過於神亭嶺大戰小霸王孫策,此外就是合淝城和張遼的對決。孫策雖勇,但是沒有和曹魏、蜀漢武將單挑的記錄,參考意義不大。
  • 曹操手下戰將很多為何只有張遼入選72名將,張飛戰績不多卻能入選
    先說五子良將,如果問于禁、徐晃、張郃、樂進有什麼特別突出的戰績?你肯定是回答不了的,因為這四人的不太突出的戰績非常多,能夠讓人印象深刻的戰績幾乎沒有,但是一提到張遼,你馬上就會想到「合肥之戰張遼八百勇士大破孫十萬」,這就是張遼能讓人特別記住的功績,也成了張遼極具突出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