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對張飛說:「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那張飛能速勝張遼嗎?

2020-12-15 騰訊網

三國迷們都不難發現,鼎立的魏蜀吳三方在軍事人才的配置上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東吳方面喜歡用帥才,比如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上陣單挑的武藝並不怎麼樣,但是運籌帷幄的水平很高;蜀漢方面則是猛將層出不窮,蜀漢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個個都勇猛善鬥,武藝高強;而曹魏陣營的將領則比較豐富,有擅長陣前打鬥的,如典韋、許褚,有悍勇敢戰的,如夏侯惇、龐德,有老謀深算的,如李典、滿寵,還有很多既善於領兵,而陣前單挑實力也不弱的,比如張遼、張郃、徐晃、夏侯淵、曹仁等。

曹魏軍中有五子良將,就是這類智勇雙全,即能統兵作戰,也可以單挑廝殺的五個將領:張遼、于禁、樂進、徐晃、張郃。而這五位中,無論是軍事才華,取得的成就,還是在戰場上的名氣,張遼都是排在首位的。

張遼的軍事指揮才能毋庸置疑,早在呂布麾下時,就被任用為「八健將」中的首領。歸附曹操以後,屢次顯示出不凡的軍事眼光。北徵烏桓的白狼山一戰,敏銳地捕捉到了戰機,力諫曹操發動攻勢,並被曹操授予臨陣總指揮的大權,親自率四路人馬向敵人發起突擊,陣斬蹋頓單于。赤壁之戰後,張遼被曹操任用駐守合肥,以當東吳,並在歷次戰鬥中展示出超群的軍事才華,打得有聲有色,尤其是逍遙津一戰,主動出擊,以少打多,八百破十萬,殺得東吳潰不成軍,心寒膽喪,但說起張遼之大名,「小兒亦不敢夜啼」,威震江東。

張遼的指揮才能如此高超,他的武藝如何呢?也是相當厲害的:曾經在濮陽城外力敵夏侯惇;延津渡與徐晃雙戰文丑;官渡之戰與張郃鬥四五十合不分勝負;烏巢襲殺蔣奇;冀州城外三合擊敗袁尚;追射沮鵠落馬;白狼山陣斬單于蹋頓;赤壁之戰射傷黃蓋落水;合肥城七八十合戰平太史慈;濡須口大戰凌統五十合不分勝負。

大家記得,張遼在呂布麾下時,曾經奉命率兵去攻打劉備三兄弟駐守的小沛城,到了小沛西門,當時負責防禦西門的正是關羽,關羽在城頭上對張郃說:「公儀表非俗,何故失身於賊?」張遼默然不語,領兵繞城而去。張遼帶著人馬到了東門,負責防禦東門的張飛見了,立即點齊兵馬,準備出城應戰,關羽聞訊飛馬趕來,張飛剛剛出城,張遼已經退去。張飛欲追,關羽忙把張飛叫了回來,對他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頗有自悔之心,故不與我等戰耳。」

按照關羽的說法,張遼武藝很厲害,足以與關張相抗。那麼如果張飛執意出戰,與張遼陣前廝殺,兩人真能戰成不分勝負嗎?我們從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關羽的言論

關羽確實對張飛說過張遼的武藝「不在你我之下」,但這並不能證明張遼真的具備與張飛相抗的實力。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汜水關前,韓馥對諸侯們說「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但事實上潘鳳並沒有那麼厲害;劉備率兵收取荊南四郡時,零陵太守劉度的兒子劉賢也對父親說過,「他雖有張飛、趙雲之勇,我本州上將邢道榮,力敵萬人,可以抵對。」但真打起來,邢道榮「戰不數合」就被張飛打得「氣力不加」落荒而逃。

所以說,關羽的話不足以證明張遼的武力值能與張飛相抗。否則的話,張飛要出城與張遼廝殺,有人報知關羽,關羽「急來東門看時」。如果張遼武藝能夠與張飛抗衡,關羽急什麼?難道還擔心張遼能殺敗張飛不成?事情很明顯,他是擔心張飛傷了張遼,故有此一言,而張飛很聰明,「飛乃悟」,明白了關羽的意思。因此收兵,固守不出。

二、張遼的武力表現

張遼的幾次陣前打鬥也能看出他的真實戰鬥力。比如在濮陽城下,曹操與呂布對陣,曹軍中樂進出戰,與臧霸「兩馬相交,雙槍齊舉,戰到三十餘合勝負不分」,夏侯惇拍馬挺槍出陣助戰,「張遼截住廝殺」

雖然原著中沒有張遼與夏侯惇具體的打鬥過程和結果,但從後文中「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衝出陣來」分析,如果張遼佔了上風,呂布肯定不會惱怒。正因為張遼毫無勝算,而夏侯惇曾經是呂布的手下敗將,呂布不能允許夏侯惇在自己面前大出風頭,才惱得性起,親自揮戟出戰,打跑了夏侯惇。

所以說,張遼的武藝雖然不錯,但決不會強於曹軍悍將夏侯惇。

官渡之戰中,張遼曾與袁紹麾下「河北四庭柱」之張郃有過一次對戰,「二將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張郃這個人比較惜命,如果遇到武藝高於自己的強敵,他通常的做法是「見勢不妙,拔馬便走」,但這次與張遼交鋒卻大戰四五十合仍寸步不讓,說明張郃認為自己不會輸。以此看來,張遼的武力值與張郃處於同一層次,並沒有什麼優勢。

三、張遼與張飛的交鋒

張遼與張飛確實有過一次交手,那就是在赤壁火攻之後的葫蘆口伏擊戰。曹操在赤壁遭到火攻後,全軍大敗,曹操率敗兵取道烏林北還,途經烏林道時,遭到了張飛的伏擊。許褚騎著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

經過一場混戰,曹操拔馬先逃,曹軍「諸將各自脫身」。而曹操逃遠後,「回顧眾將多已帶傷」。這說明在這次戰鬥中,許褚、張遼、徐晃這三人中可能還有人被張飛打傷了。

如果張遼武藝足以抗衡張飛的話,他與許褚聯手,再加上能硬撼許褚五十合不分勝負的徐晃,三人圍戰張飛,即使在敗勢下,豈能被張飛打得如此狼狽,還有人負傷?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以張遼的武藝,還不足以與張飛相抗。在三國武力排行榜上,「超級猛將」張飛的武力值僅次於巔峰期的呂布,而張遼肯定不及蜀漢五虎、顏、文、典、許等人,甚至也不及龐德、曹彰、徐晃、夏侯惇這些「強一流」,只能排到十五、六名開外了,與張飛之間的差距還是蠻大的。

小沛時的張飛已經進入了其武力值的巔峰期,具備硬撼呂布百餘合旗鼓相當的實力,如果在小沛城下,張遼與張飛陣前廝殺,頂不住三十合就得敗下陣來。

相關焦點

  • 關羽:「張遼武藝不在你之下,」如果張飛與張遼單挑,誰能勝出?
    對於五虎將和五良將之間單挑能力誰勝誰負每個人看法不同,但作為當事人的關羽曾經對張飛說張遼武藝不在你之下,這句話看起來張遼單挑很強,能戰勝張飛的意思,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作為五良將之一的張遼和張飛之間的單挑究竟誰勝誰負呢?關羽這句話又是出自哪裡呢?
  • 張郃與張飛打成平手,曹營猛將張遼和徐晃能否輕鬆斬張飛於馬下?
    但在戰略戰術層面,張飛則完勝張郃,直接奪去了張郃所鎮守的關隘,且殺得張郃幾乎全軍覆沒。綜合來說,張飛無論是在戰鬥力還是在指揮方面,均勝過張郃一籌。但曹營名將不止有張郃,如果面對戰鬥力在曹營排第二的徐晃,或者被關羽極度看好的張遼,張飛還能取勝嗎?
  • 張飛分別單挑張郃、張遼、徐晃的話,幾個回合可以斬殺對方
    張飛是三國演義中非常獨特的一員猛將,他的勇猛體現在無論對方是誰,張飛都敢挑戰 ,不僅敢挑戰,而且還不輸,張飛曾經兩次單挑三國演義中排名第一的猛將呂布,兩次都處於不敗之地,一次50回合戰平呂布,一次100回合戰平呂布,兩次單挑天下第一,都沒有輸,你說三國還有誰有這個能力?
  • 夏侯惇、徐晃和張遼,與張飛、魏延和關平混戰,哪一方更勝一籌?
    臧霸出馬,樂進來戰,兩將大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夏侯惇出馬助戰,張遼截住,兩將交鋒。在《三國演義》中沒有說夏侯惇和張遼廝殺的具體回合數,但後文中「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衝出陣來」,說明張遼在場面是絕對不可能佔上風的,激怒了呂布,呂布是絕不能看著夏侯惇這個手下敗將逞威風的,所以憤怒出陣。
  • 過五關斬六將,換成典韋許褚夏侯惇張遼張郃龐德,關羽能成功嗎?
    要想了解關羽的實力,首先來看看關羽的單挑戰績。關羽能拿得出手的單挑戰績頗多,其中巔峰之作當屬斬華雄和顏良文丑,應該說除了呂布之外,關羽在三國前期的單挑能力是最強的了。其餘的單挑中,關羽在面對曹魏大將都是取勝或者平手告終,幾乎沒有單挑失敗的情況。就按照關羽這樣的情況下,下面六將能闖幾關?
  • 三國中張飛曾擊敗過張郃,如果張飛對上張遼或徐晃,張飛會贏嗎?
    張飛與關羽在當時並稱:萬人敵!呂布貴為天下第一猛將,他的實力比起張飛自然是有過而之而無不及,張飛在交手的時候,怎麼說也是打了50回合,可是他在開戰前夕,有一個十分聰明的舉措,他大罵呂布,呂布一聽張飛叫罵,心中自然是惱火萬分,作為天下第一的呂布,怎麼能忍受這種屈辱呢?
  • 曹操手下戰將很多為何只有張遼入選72名將,張飛戰績不多卻能入選
    而七十二名將屬於三國時期僅有12人,分別是諸葛亮、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抗、陸遜、杜預、羊祜、王浚。而屬於曹操手下只有一人,就是張遼,屬於劉備手下有三人,就是諸葛亮、關羽和張飛,屬於孫權手下有三人,就是呂蒙、周瑜和陸遜。
  • 劉備、關羽、張飛夾擊呂布,躲過呂布致命一擊,劉備武藝如何定位
    ——劉備亦或許能列入隱藏猛將隊列。劉備的形體異於常人,其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試想一下,我們正常人的雙手,自然下垂頂多能到大腿。但劉備的手能過膝蓋,他的手得有多長,至少比正常人長20公分。也就是說他手中的一把短柄武器,或許能打出長柄武器的效果。
  • 關羽一生高傲自負,除張飛趙雲,唯獨承認此人武藝與自己不相上下
    關羽一生高傲自負,除張飛趙雲,唯獨承認此人武藝與自己不相上下 說起武聖關羽,人們都會認為他是蜀漢第一猛將。的確,說起最早從龍的猛將,關羽和張飛首推第一。但是因為其出身寒微,當十八路諸侯討董,敵將華雄前來搦戰,並連斬聯軍大將之際,關羽自告奮勇出戰對敵,卻連遭袁氏兄弟斥責。
  • 三國有次戰役,關羽張飛劉備悉數上陣,為何被呂布高順張遼虐慘
    因為在此次戰爭中關羽、張飛、劉備悉數上陣,卻打不贏高順和張遼,這是為什麼呢?演義這樣記載: 卻說高順引張遼擊關公寨,呂布自擊張飛寨,關、 張各出迎戰,玄德引兵兩路接應。呂布分軍從背後殺來,關、張兩軍皆潰,玄德數十騎奔回沛城。
  • 關羽在曹營有摯交張遼和徐晃,在曹營論交朋友,張飛才是重量級的
    劉備、關羽、張飛和曹操集團有著很深的淵源,關羽在曹營呆的時間最長,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張遼、徐晃和關羽並肩作戰,有過共同生死的感情經歷,而且都是同鄉,所以關係處的特別好,可以說是摯交,但是關羽太傲,他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的性格讓他在曹營中交朋友受到了限制。
  • 張遼:《三國演義》中被嚴重低估的英雄人物
    今天要說的這位,縱武藝高強卻名聲不顯,雖為講將卻仍忠義雙全,神經百戰幾無敗績。更神奇的是,他創下了八百人勝十萬大軍的戰爭奇蹟,他就是張遼,一位三國中難得的帥才! 劉備手下五虎將各個威猛,曹操軍中有五良將也同樣不凡,而張遼便是其中之一。
  • 張郃多少回合能斬了張遼?
    既然說到回合數了,那就必須得站在三國演義的角度來分析了,所以三國志可以繞行了。而說到張郃多少回合能斬張遼,其實也得分情況,一種是偷襲,這種比較簡單快捷,一招就行。而若是要堂堂正正對戰,這就得好好分析了!
  • 張郃大戰張飛,徐晃迎戰關羽,為何沒人敢惹趙雲?
    曹操手下的武將也很多,如曹魏的五子良將,張遼,張郃,于禁,樂進與徐晃等人,都是勇謀兼備不可多得的將才。他們的武藝也都不敵,如關羽曾向張飛稱讚張遼「其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那這五人為何有張郃大戰張飛,徐晃迎戰關羽,而沒有人敢惹趙雲呢?張郃是曹操的愛將,在官渡之戰時歸順的曹操,曹操稱其為「韓信歸漢」。這可是很高的評價。
  • 關羽為何執意離開曹操,真的是因為劉備?張遼心知肚明
    劉備手下有幾員大將,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他們都是劉備手底下的五虎將之一,實力都是非常強悍。特別是關羽和張飛,更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在蜀國的地位自然是很高。
  • 張飛當陽橋斷後,曹操大將許褚、夏侯惇、張遼為何全都不敢出戰?
    張飛當陽橋前怒吼三聲,嚇得曹軍兵馬躁動、騎兵墜馬,曹魏百萬雄兵不進則退,曹營大將乖乖認慫、無人敢動。「張飛、關羽與劉備俱起,爪牙府新之臣,非武人也。」—袁準。張飛可謂是漢末三國時期的著名猛將,手拿一把丈八蛇矛足以威懾群雄,尤其是跟隨劉備之後,幾乎場場大戰都能勇獲戰功。
  • 張遼和徐晃,誰的實力更厲害?聽聽關羽怎麼說
    曹操能從一個小諸侯,一躍成為東漢末年的霸主之一,這和他好結交人才脫不開干係。曹操手下著名的武將有:夏侯淵、夏侯惇、樂進、于禁、徐晃、張郃、張遼、許褚等,作為同一陣營的他們很少交過手。那麼徐晃和張遼的實力孰強孰弱呢?這就只能通過和他們都交過手的關羽來看。
  • 五虎上將加魏延姜維,對戰許褚龐德徐晃張郃張遼兩夏侯,結局如何
    五虎上將就是關羽、趙雲、張飛、馬超、黃忠,這裡說的就是:關羽、趙雲、張飛、馬超、黃忠、魏延、姜維挑戰許褚、龐德、徐晃、張郃、張遼、夏侯淵、夏侯惇,也就是七人對戰,七個對七個, 差不多就是群毆了,那麼結局會如何?
  • 三國正史除了關羽和張飛,還有一人也有資格被稱為萬人敵
    萬人敵有兩層意思:一是指能敵萬人的兵法或謀略,比如《史記-項羽本紀》:「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二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武藝超群,不過無論哪種說法,歷史上能被稱為萬人敵的卻不多,比如三國時期雖然猛將眾多,但是明確被提及的只有關羽和張飛。
  • 同為呂布的左膀右臂,為何高順被曹操處死,張遼卻成為曹營重將?
    雖然二人在呂布勢力中地位相當,但就實際表現來看,張遼的戰鬥力是稍高於高順的。畢竟關羽曾經對張飛言道,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雖然這很大程度上是謙詞,同時告誡張飛不要輕易追殺張遼,但亦可看出關羽對張遼實力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