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回顧A股十年沉浮:股市的一致預期究竟是水晶球還是反向指標

2020-12-22 中華網

財聯社11月28日訊,A股戰場,誰主沉浮,股市的一致預期,究竟是水晶球還是反向指標?國信證券11月23日研報,復盤了過去10年A股年度策略的一致預期與實際情況,讓我們直面市場「打臉」名場面。

券商對市場可能會看對,也可能看錯。例如在2014年底,股市行情的火熱讓市場對未來一年券商的表現充滿了期待,但從實際表現來看,非銀金融行業2015年表現墊底。不過近幾年,市場行業配置的一致預期準確率明顯提升,包括2018年的龍頭、2019年的成長更優以及2020年的科技創新都得到了兌現。

通過復盤,與其直接相信市場一致預期,不如釐清一致預期背後的邏輯則更為重要。

2011年

全軍覆沒的周期股 有色下跌超40%

意外崛起的銀行股 領跑全行業

2010年底的市場預期圍繞兩條主線展開,其一是通脹上漲背景下的資源周期性板塊。另一條主線圍繞著「十二五」規劃展開。一方面,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與之配套的產業政策將陸續出臺。機構預測,這會成為新興產業股票上漲的催化劑,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這些產業在未來預計也將迎來高速增長。

然而2011年市場呈現「普跌」特徵,周期資源品行業基本上全軍覆沒,有色金屬全年更是下跌超過40%。新興產業也並未走出獨立的行情,電子行業隨著全球半導體行業周期的下行,板塊大幅下跌。

相比之下,銀行及消費品行業在「殺估值」的市場行情中,表現相對較好。2011年A股上市銀行整體的ROE提高到21%,在基本面強有力的支撐下,銀行業指數全年跌幅僅5%。消費品行業也出現了明顯的「後周期屬性」,居民收入增速滯後GDP一年直到2011年才見頂,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品形成了支撐,食品飲料行業全年累計跌幅10%,在所有行業漲跌幅榜中排名第二。

2012年

錯估的電氣設備行業 全年下跌20%

意料之外的地產行情 全年上漲32%

由於市場普遍預期2012年經濟增長和通脹將同時下行,政策放鬆將是大勢所趨,包括財政政策更加積極、貨幣政策更加寬鬆,因此,在行業配置上,作為政策紅利的受益者,電氣設備等行業既符合經濟結構轉型方向,又能拉動經濟穩增長,或許將是公共投資擴張的主要著力點,存在逆周期景氣回升的可能性,從而備受市場關注。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2012年電氣設備行業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全年下跌近20%,在所有行業中跌幅僅次於通信行業。事實上,由於地產調控政策管控實質上在逐漸放鬆,2012年下半年商品房銷售增速快速拉升,房地產開啟新一輪上升周期,在整個2012年中,房地產及其產業鍊表現是最好的,其中房地產行業指數上漲高達32%,建築行業漲19%,家電行業漲幅達16%。

2013年

地產行情未能延續 全年大幅回調

創業板大爆發驚豔A股 漲幅達83%

2013年是中國新一輪政治周期的起始階段。因此,市場普遍認為,三月召開的兩會、三季度末四季度初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這兩個重要的政策時點將對市場節奏造成影響,而圍繞政策推進的主題將成為市場資金追逐的熱點。其中,新型城鎮化是政府重要的關注點,也是2012年底市場關注的一大熱點。城鎮化概念,將推動多方面產業的升級與發展,除了最為直接受益的房地產及相關產業鏈外,還能推動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以及商貿、餐飲、旅遊等消費型服務業的發展。

但2013年市場行情並沒有圍繞著新型城鎮化展開,從風格上看2013年的市場屬於創業板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天下。從全年的漲跌幅來看,2013 年創業板指漲幅達到了驚人的 83%,行業方面,與移動網際網路相關的傳媒、計算機、電子等 TMT板塊表現突出,全年分別上漲107%、67%和43%,而在「新國五條」、壓縮「影子銀行」、「錢荒」等不利影響下,地產、建築等高負債率的房地產產業鏈相關行業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


2014年

改革大年拉動 相關指數微漲4.18%

「一帶一路」發酵 龍頭漲幅超200%

2014年是改革大年,關注改革性主題投資機會成為了市場共識。而作為國內經濟轉型的重要抓手和解決社會保證體系困局的依靠,國企改革更是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雖然從絕對收益來看,國企改革指數全年上漲了4.18%,但從相對表現來看,國企改革指數的表現甚至不如上證綜指的同期表現。

2014年最大的主題熱點無疑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概念大約從2014年6月至7月左右開始被資本市場所關注,隨後逐步發酵成為了市場中最大的一個熱點。從實際表現來看,「一帶一路」概念在建築、港口、航運等板塊表現是最好的,建築行業全年累計漲幅高達83%,一大批中字頭央企建築業公司的漲幅甚至都超過200%。

2015年

被錯愛的非銀金融 全年表現墊底

併購重組成炒作熱點 帶動小票行情

在2014年底,非銀金融得到了市場的一致看好。從長期邏輯看,經濟轉型過程中,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推進,金融體系從間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將帶動券商相關業務的發展;從短期市場表現來看,2014底市場交易情緒濃厚,市場對於2015年行情走勢頗為樂觀,券商是牛市的直接受益者,而且彈性高,預計2015年券商業績有望得到顯著提升。

從實際表現來看,非銀金融行業表現墊底,全年累計下跌17%。從風格上來看,2015年最大的特徵就是小市值公司表現要遠好於大市值公司,併購重組成為了市場最大的熱點和炒作題材,如果按照2015年年初時的市值大小對上市公司分成十組,市值最小組別的上市公司全年收益率中位數高達127%,而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全年收益率中位數僅為7%,市值大小成為了收益率高低的決定性因素。

2016年

「十三五」開局之年 中國製造基本走平

權重股意外發力 A股開啟「價值投資」序幕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三五」規劃建議將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樣也是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點領域,中國製造2025是新經濟相關主題的熱門領域。從2016年市場的表現來看,中國製造2025年全年超額收益(相對於上證綜指)基本走平。

2016年風格表現最為重要的是,下半年市場一反此前的中小創行情,大盤權重股發力上行,並開啟了此後延續幾年的「價值投資」、「藍籌白馬」行情。而促使股市風格出現如此大轉向的重要原因,在於供給側改革帶來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回升。從2016年三季度起,主板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出現了大幅回升,盈利能力顯著增強。

2017年

A股入摩預期落地

增量資金持續入場

2017年A股市場展望偏向樂觀態度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市場普遍預期將有大量的增量資金進入股市:一是股市房地產「蹺蹺板」效應下,由於地產周期確定性下行,房市資金將會遷移至包括A股在內的其他資產;二是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開始股票交易,MSCI將A股納入指數的概率也在提升,市場期待外資流入帶來的增量資金。

從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變化情況來看,截至2017年末,通過陸股通累計流入的外資達到了4375億元,較2016年底的1478億元出現了顯著的提升。此外,2017年6月20日,MSCI宣布將中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雖然直到2018年才正式納入實施,但A股入摩闖關成功代表著A股國際化進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2018

市場低估嚴監管 A股全年單邊下行

大市值公司獲認可 消費製造雙輪驅動

2017年底的市場高估了經濟復甦的力度而低估了嚴監管的影響,A股全年單邊趨勢下行。此外,2017年是大市值公司的舞臺,這離不開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盈利好轉的經濟大背景。對於2018年,市場普遍預期龍頭將繼續領漲,不僅是因為在行業集中度提高過程中,龍頭公司基本面更優,而且在機構和外資佔比持續提升的市場上,績優龍頭股會更受機構投資者的偏好。在行業配置上,「消費升級」趨勢下的消費和「製造強國」戰略中的製造行業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整體來看,以上證50 為代表的績優藍籌股表現相對較優,上證綜指全年的表現也要優於創業板指。從行業漲跌幅情況來看,市場投資風格集中到消費、醫藥、金融等現金流良好且防禦屬性較強的板塊,休閒服務、銀行及食品飲料跌幅最小。

2019

科創板落地

科技股貫穿全年領跑A股

2018年11月提出要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此外2018年關於支持科技企業發展、創新研發的政策陸續出臺。市場認為後續改革重心將側重於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經濟的高質量增長,科技成長股將迎來快速發展。

科技的確是貫穿2019年的投資主線之一。電子行業漲幅居首,全年上漲74%,計算機行業全年也上漲了48%,漲幅居前。科技股領漲市場的推動因素來自於多個方面,一是美國對華科技領域的制裁,推動我國自主可控與國產替代需求急劇增長,二是國內5G網絡投資建設持續推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曙光初現,三是科創板開板以來賺錢效應帶動了市場情緒,提供了更高的估值空間。

2020年

A股生拔估值

科技創新周期開啟

新冠疫情是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雖然造成了短期經濟和市場的波動,但沒有改變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科技創新周期已然開啟,市場所預期的科技創新大時代仍在路上。

從整體風格上來說,2020年的A股延續了此前的「生拔估值」行情。從2019年1月初到 2020年11月初,Wind全A指數累計上漲 61%,Wind全A指數的市盈率提升70%,從13.0 倍提高到 22.1倍。換言之,2019年以來A股市場的股價漲幅,全部都是得益於估值的提升,eps甚至是負增長的。

結構性方面,上半年盈利穩定增長或成長屬性的消費科技板塊持續佔優。市場抱團科技的背後反映了一個重要的遠期預期,由於科技板塊屬於典型的成長板塊,現金流的未來權重佔比高,因此受當下疫情衝擊影響有限,對利率下行的敏感性更高;與此同時,推動企業科技創新仍然是我國經濟發展轉型的重心所在,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政策支持不斷加碼,科技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的進程正在加速推進。

財聯社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回顧A股十年沉浮:股市一致預期究竟是水晶球還是反向指標?
    來源:財聯社A股戰場,誰主沉浮,股市的一致預期,究竟是水晶球還是反向指標?國信證券11月23日研報,復盤了過去10年A股年度策略的一致預期與實際情況,讓我們直面市場「打臉」名場面。券商對市場可能會看對,也可能看錯。
  • A股:今天上證指數又跌了0.66%,股市行情接下來怎麼走?
    12月7日星期一,新的一個股市交易周開始了,不過今天上午收盤,滬深股市行情沒能迎來本周的「開門紅」,a股市場大盤指數全線下跌。釀酒行業(白酒)、食品飲料、電子元件、半導體、晶片等等行業板塊也表現較強, a股市場股價最高的上市公司貴州茅臺漲盤中股價觸及1840.39元,再度創出歷史新高,上市公司市場達到了2.3萬億元,排名滬深股市第一,比第二名工商銀行市值多了超過4000億元。
  • 關鍵指標加速逼近十年新低 債券大佬屈慶「空翻多」
    來源:上海證券報關鍵指標加速逼近十年新低,固收市場大佬也開始「空翻多」,什麼信號?孫忠流動性寬裕讓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正加速下行,本周,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正加速逼近十年新低。作為對比,美國國債收益率也創出了1987年以來的新低。
  • 陳達:到底未來的股市回報與何相關?
    文 | 陳達  股市最近如驚弓之鳥。川普的一泡口水、一個恫嚇的蘭花指、一個貿易戰升級的信號、《人民太陽報》凌厲的反摑,腥風血雨,滿城風絮。所以今年美股市場一改去年「西線無戰事」的低波動怪局,過山車坐得屁滾尿流。我掰著粗胖的手指數了數,今年第一季度裡標普波動超過±1%的交易日已達28個,而去年一整年也不過8個而已。
  • 中國股市:今日k線出現「小陽星」是何信號?表示A股「暗流湧動」
    今天0.71%,K線收出小陽星,目前站上了5日線,但是上方還有多條均線在走空,說明目前的A股還是:虛漲指數,個股弱勢的境地!市場分析目前市場整體表現仍然偏弱,盤面個股殺傷力度很強,操作難度較大,投資者不宜盲目新開倉位。
  • 中國股市:突發「大跳水」,暴風雨來了嗎?
    兩市大盤高開低走,盤中最低回踩3575點附近,尾盤雖有回升,但至發稿時,滬市還是以下跌20個點報收。盤面上,兩市個股普跌,海南自貿、跨境電商、生態農業、水產品、維生素、種業、空氣治理、免疫治療等板塊跌幅靠前。智能電視、東亞自貿、跨境電商、鐵路基建、消費電子、可燃冰等板塊漲幅靠前。
  • 中國股市:節前效應明顯,主力出貨,A股或將迎來反彈?
    盤面回顧指數全天弱勢震蕩,成交量持續萎靡,兩市個股普跌,跌幅超9%個股近70家,逾30股跌停,市場情緒持續低迷,短線資金進入休假模式。整體看,市場缺乏題材熱點,節前仍有拋壓預期,應繼續等待企穩信號。盤面上,煤炭、機場、白酒等板塊漲幅居前,次新股、新疆、農業等板塊跌幅居前。外資動向,北向資金淨流出10.79億元;細分看,滬股通淨流出11.17億元,深股通淨流入0.3億元。消息面,歐美股市明顯反彈,國內消息面偏溫和。
  • 中國股市:不懂乖離率指標,你也敢炒股?
    技術指標的「真相」是什麼 想用對技術指標,首先得明白技術指標的原理,無論是MACD,KDJ,還是BOLL,它們共同點都是基於算法對「過去」不同周期價格的一個測算,通過對比離差值、平均值展現對過去「趨勢」的一個展現,你可以想像技術指標是一個才藝比賽的評委,演員才藝表演結束之後,評委才會給他打分
  • 中國股市:主力害怕的短線指標——SAR,每天看一次躺著進富豪榜
    SAR指標又叫拋物線指標或停損轉向操作點指標,其全稱叫「Stop and Reveres,縮寫SAR」,是由美國技術分析大師威爾斯·威爾德(Wells Wilder)所創造的,是一種簡單易學、比較準確的技術分析工具。SAR指標的原理我們從SAR指標英文全稱知道它有兩層含義。
  • 中國股市:震驚!A股三大指數的收漲,散戶究竟能不能發財?
    股票一跌,你又要研究,是震倉嗎?是出貨嗎?人們一直想認清股市的「廬山真面目」,又仿佛陷入「望山跑死馬」的困境,竭盡雪雨風霜,卻曾經滄海。於是多數人選擇退出,留下的人也未必能到達光輝的頂點。大海雖然浩瀚,也是由無數個小水滴組成的。
  • 全球股市危險?金融巨鱷索羅斯:不再參與美股!A股目前處在什麼區域?
    ,用于衡量股市估值泡沫程度的巴菲特指標升至警戒區域。  那麼,巴菲特指標超過100%究竟意味著什麼?巴菲特近20年前提出的理論在今天是否依然有效? 事實上,2014年以來,全球股市的巴菲特指標就從未跌下過90%,始終高出巴菲特認為的70%~80%的安全區間,但是在過去六年中全球股市的市值卻增長了近40%。  在巴菲特的理論拋出近20年後,隨著全球股市擴容和股市結構的變化,巴菲特指標100%並不再是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100%也未必代表著股市轉向衰退的臨界值。
  • 頂級交易者直言:「MACD」真的會說話,掌握暢遊股市不是問題!
    MACD三種形態和實戰方法:1,金叉:金叉:當DIFF和DEA都在零線以下,DIFF向上突破DEA時,表明股市即將轉強,股價跌勢已盡將止跌朝上,可以開始入手進股票或持股,這是MACD指標「黃金交叉」的形式一。
  • 中國股市:這才是CCI指標的正確用法,千萬別小看,簡單實用
    交易的本質就是人性的交鋒股市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市場,它是在一個大家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下,憑自己的決策,判斷而進行交易的一種市場。它的保證金制度給人以小博大的諸多機會。它能使人獲取暴利。的確,炒股能使人致富。
  • 中國股市:「重大」利好消息襲來!A股能否扭轉乾坤?開啟大牛市
    行情回顧:昨日A股三大指數早盤下探回升,午後持續走高,指數集體收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1.13%,深證成指漲1.01%,創業板指漲0.90%。A股三大指數先跌後漲,上證日線周期收小陽線,創業板指數日線周期收小陽線,MACD指標快慢線零軸上方金叉張口,紅色量能柱放量。小時周期MACD指標快慢線零軸上方金叉張口,紅色量能柱放量,15分鐘周期MACD指標快慢線零軸上方金叉張口,紅色量能柱放量,中浪級別上攻不變,大周期多頭趨勢保持完好。
  • 散戶經常忽略的「OBV」指標,堪稱主力追蹤器,看懂了玩轉股市
    OBV指標是通過累計每日的需求量和供給量並予以數位化,製成走勢線,然後配合證券價格走勢圖,從價格變動與成交量增減的關係上,來推測市場氣氛的一種技術指標。OBV反映量的變化是特別明顯的,這也是捕捉主力進出場的神奇!只要主力有動作都會反映到這指標上。
  • 富含中國特色的股市,A股
    我們在此前的幾期中,或多或少都聊到了中國股市,而真要對股市做更加詳細的敘述,那關於股票估值的內容就不可避免,今天,我們就對在宏觀背景下,相對比較技術性細節的股票估值模型進行一定程度的描述,當然,這裡所運用的一些技術性思維不僅可以運用在A股,還可以運用到一些其他的地方,正如我們此前將中美對比納入到白馬股對比成長股的分析框架中。
  • 中國股市:主力到底是洗盤還是出貨?「分時圖」已經全部告訴你了
    在股市裡,我們一定要明白:不是我要做什麼,而是我能做什麼。學習技能,打鐵還需自身硬。投資源於生活,一個做餐飲的你要他搞高科技,能行嗎?這就是生活告訴我們的道理,但是很多人不會把它用到股市裡。分時線即大盤、個股分時走勢圖中的白色曲線它反映的是大盤、個股的實時走勢。分時線代表了股票每一分鐘內最後一筆成交的價位。
  • 中國股市:「利好」來臨,這些消息將引領A股「絕地反擊」?
    A股三大指數弱勢回吐下行,上證日線周期收中陰線,創業板指數日線周期收帶上陰中陰線,MACD指標快慢線零軸上方金叉張口,紅色量能柱放量,小時周期MACD指標快慢線零軸上方金叉縮口,紅色量能柱縮量。15分鐘周期MACD指標快慢線零軸上方死叉張口,綠色量能柱放量,中浪級別上攻不變,大周期多頭走勢保持完好。
  • 莊家最怕的短線王指標——CCI指標,只分享一次,錯過等20年
    莊家最怕的短線王指標——CCI指標,只分享一次,錯過要等20年剛進入股市的新股民,對股市充滿了無限的想像,每個人都懷著一個股市發財夢。但股市是非常殘酷的,很多當初持著如此想法的新股民,如今已經都變成老股民了,但是真正賺錢的又有多少呢,按照股市一賺二平七虧的規律,大多人都是虧損累累。
  • 「獵犬」信號一出現!股市要就此妥協了?A股到底發生了什麼?
    由於當日公布的美國私人部門新增就業數據大幅低於市場預期,5日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全面走低,美元指數在隔夜市場走弱,當日早間繼續震蕩走低,午後跌幅有所收窄,尾盤時顯著下跌。今日大盤先抑後揚,走出了V型反轉結構,量能有效放大,且再創新箱體整理完成後上漲新高,技術上為繼續向上突破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