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一聊偉大的詩人——但丁。
如果說起中世紀最偉大的詩人,那一定是但丁,學過歷史的人一定對他並不陌生,他筆下的長詩,無情的鞭撻了中世紀封建社會的黑暗,表達了人類對智慧和理想的追求,是中世紀思想文化長夜中的一縷曙光。
公元1265年,但丁出生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沒落貴族家庭中,少年時期但丁一直在故鄉學習拉丁文,詩學和修辭學,並且飽覽了大量的古典文學作品。
到了青年時期,但丁可以說是博覽群書,博古通今了。
廣泛的接觸了各類學科,但丁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眾多大家中但丁尤其推崇古羅馬詩人維吉爾,並且把他奉為自己的精神導師。
在佛羅倫斯的一個晚宴上,年輕的但丁對美麗的姑娘貝亞德麗奇可謂是一見鍾情,並由此墮入了愛河。
但紅顏薄命,令人惋惜的是貝亞德麗齊早早的便告別了這個世界。
而愛情的力量,也使得但丁為她寫下了一篇篇優美的抒情詩。
後來但丁,用散文把這些詩歌串聯起來取名為《新生》,然而除了創作詩歌之外,但丁還積極地參加佛羅倫斯的政治活動。
1300年,但丁當選為佛羅倫斯六大執政官之一,當時的義大利正處於分裂狀態,而佛羅倫斯又是政治鬥爭的中心。
因此,當但丁所在的白黨在鬥爭中失敗後,他進而被流放了。
長期的流放生涯,使得但丁更廣泛的接觸到了義大利各階層的人,這些經歷使得但丁思想逐漸開闊,視野更加豐富,這也使得他對國家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於是乎,但丁逐漸打消了返鄉的念頭,並於1304年開始著書,但丁晚年的時候拒絕了佛羅倫斯統治者的特赦。進而定居在古城拉文納,拉文納的統治者後來幫助但丁與妻兒團聚,此後,但丁絕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創作《神曲》上。
神曲,在義大利文的原因是神聖的喜劇,但丁原本給自己的作品取名為《喜劇》,後人為了表達對但丁的尊重,進而冠以神聖一詞。
神曲用的是託斯坎那地區的方言寫成的,全詩一萬四千多行,分為地獄篇、煉獄篇、天堂篇;每篇33首歌,包括序曲在內,一共100首歌。
全詩的開篇是中古文學特有的夢幻形式,以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個迷夢開始,最後在群星的指引下由地獄升入天堂。
在完成《神曲》這部偉大的作品後,但丁因身染瘧疾,於公元1321年9月14日在拉文納去世,拉文納人民為了紀念這偉大的詩人,進而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幾百年後,佛羅倫斯打算將但丁遺骨遷回,但遭到拉文納人民的強烈反對,直到今天,但丁仍在拉文納安眠。
這就是但丁,波瀾壯闊的一生!
正如所有偉大的人一樣,但丁的人生可謂幾多波折,幾經磨難。
或許,正是因為生活對他的磨難,所以才造就了他未來的創作。
而他創作的作品,也正因為他那豐富的人生經歷,而增添了無法磨滅的光彩。
提起但丁,你還了解什麼?歡迎評論區留言,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