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曲》一窺「新」「舊」詩人但丁

2020-12-14 Horseyxx

不知道大家第一次接觸《神曲》是在什麼時候呢?是在中學的課本上?抑或是在大學的某次外國文學史的課程中?不可否認的是,《神曲》這本書在世界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而它的作者,文藝復興時期時期的詩人但丁,這位被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的但丁,為什麼會被稱為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以及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呢?本文將為大家揭曉謎底。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01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

但丁在《神曲》中認為解放義大利民族的方法只有精神解放與靈魂得救。而這種方法恰是中世紀文化的精髓,中世紀的基督教會鼓吹精神價值,認為現實生活沒有意義,有價值的是人的精神生活。所以,但丁沒有脫離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強大制約。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此外,《神曲》中新出現的兩個人物,分別是維吉爾與貝亞特麗絲,他們分別象徵「理性」與「信仰」,他把維吉爾選為他幻遊地獄和煉獄的嚮導,隱喻理性和哲學指引人類認識邪惡的途徑,而把貝阿特麗切作為遊歷天堂的嚮導,說明詩人仍然局限於信仰和神學高踞理性和哲學之上,人類只有依靠信仰和神學,才能達到至善之境的經院哲學觀點。雖然譴責教會的統治,但仍然未擺脫基督教神學的觀點。

02新世紀的第一位詩人

但丁在《神曲》中寫道:「一個太陽把另一個熄滅,寶劍和十字架都拿在一個人的手裡。」「到處斷絕上帝賜給人民的麵包」「使世界陷入悲慘的境地」但丁對教會肆無忌憚地幹涉義大利內政,破壞國家的和平與統一的罪惡,對教會僧侶顛倒善惡,犯罪造孽的種種敗行劣跡,表示了異常強烈的憎恨。猛烈抨擊了教會的黑暗腐敗和教皇的貪暴專橫,肯定現實生活和愛情的價值,重視理性,符合人文主義精神。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你隨我來,讓人們去議論吧,要像豎塔一般,任憑狂風呼嘯,塔頂都永遠巋然不動。」鼓勵世人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堅定不移地遵循理性。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值得一提的是,但丁對新興市民階級的貪圖私利,追逐金錢,高利貸者的重利盤剝,對正在形成中的資本主義關係的罪惡,也有清晰而深刻的認識,並予以嚴厲的譴責。他指出,市民階級暴發戶充滿了「驕狂傲慢和放蕩無度之風」,田園式的寧靜生活已一去不復返,因為「驕傲、嫉妒和貪婪是三顆星火,使人心燃燒起來。」

讀完本篇文章,你有沒有對但丁有更多的了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但丁與《神曲》:新與舊糾結之上的個人印記
    但丁與《神曲》:新與舊糾結之上的個人印記 2020-06-02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但丁的《神曲》
    但丁的《神曲》 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一位詩人但丁寫過著名的《神曲》。 在《 神曲》中,但丁敘述自己迷失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他極力想走出去,黎明時分,遠處的山頂已灑滿陽光。可是,前面突然出現三隻猛獸, 一豹 、一 獅、一隻母狼。但丁進退維谷之際,古羅馬詩人維吉爾降臨在他面前。維吉爾帶他參觀了罪人居住的「地獄 」,又帶他爬上了洗 煉靈魂的「淨界 」。
  • 漢語言文學第一講 | 但丁和他的《神曲》
    ◆ 但丁1、作者簡介但丁(1265—1321)是歐洲中世紀最偉大的義大利詩人。恩格斯稱「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2、人生歷程但丁少年時期對鄰居家的少女貝亞特麗採產生愛情,在貝亞特麗早逝後,把他給貝亞特麗採寫的31首抒情詩用散文連綴起來,取名《新生》出版。
  • 但丁和他的《神曲》
    更重要的是他通過自學,接觸到拉丁詩人的作品,法國騎士傳奇和普洛旺斯騎士抒情詩。十八歲時,他已經自己學會了做詩。當時佛羅倫斯是波倫亞詩人圭多·圭尼採裡(Guido Guinizelli)創立的「溫柔的新體」詩派的中心。但丁和這個詩派的一些詩人互相贈答,並和詩派的領袖圭多·卡瓦爾堪提(Guido Cavalcanti)結成深厚的友誼。
  • 但丁的神曲是這樣創作出來的
    但丁就是早期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傑出代表人物,他的長詩神曲無情地批判了中世紀封建社會的種種罪惡,表達的對人類理想的追求,使人們看到了新思想文化的一縷曙光。恩格斯稱讚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但丁於1265年誕生於義大利最大的手工業商業城市佛羅倫斯。
  • 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但丁與《神曲》
    他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與彼特拉克、薄伽丘並稱為「文壇三傑」,被恩格斯評價為「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此外,在同代詩人普遍使用拉丁語寫作的情況下,但丁用義大利俗語寫成了《神曲》,推動了義大利民族語言和文學語言的形成與發展,也使得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義大利民族詩人。
  • 阿根廷神秘的巴羅洛宮,崇拜但丁的建築大師,將《神曲》成一棟樓
    相信許多旅行者初到一地,都會對當地最高的建築感興趣,因為通常它們都是這城市裡數一數二的漂亮建築,若能上去,更能俯闞全城景色。阿根廷的巴羅洛宮(Palacio Barolo),位於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五月大街1370號,曾是整個南美洲最高的樓,除了眺望全城美景,它更是一座「神秘」的建築,一位崇拜詩人但丁的建築大師,將《神曲》這首詩用建築的形式表達了出來。
  • 西川漫談《神曲》:但丁的《神曲》究竟有多偉大?
    然後還有,20世紀的美國詩人龐德的最主要的作品叫《詩章》,也跟但丁有關係。《詩章》原名叫The Cantos。我們把它翻譯成《詩章》。實際上它用的是但丁的每一歌的義大利語說法canto。但丁的《神曲》一共是一百個cantos,就是有一百歌,一百章。龐德寫《詩章》的時候,也是用的canto,他實際上是想跟但丁一較高低。一看這個書名,就知道他的意思。
  • 義大利詩人但丁,流放20年未能重返故土,一生為文藝復興劈荊斬刺
    但丁到了拉文那後,這位君主非常敬重他,不僅贈送給他許多生活必需品,而且鼓勵他振奮精神,從事創作。但丁在拉文那安度了他的晚年,並完成了長詩《神曲》的創作。《神曲》是一部關於「夢的故事」,由100篇共14233行三行連環韻體詩構成,是一部長篇詩集,用白話拉丁文寫成。
  • 敲響中世紀喪鐘的義大利詩人但丁,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詩人代表!
    可是論詩人,當時代表的人物還是但丁了!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文藝復興中偉大的詩人代表——阿利蓋利·但丁。他是十三世紀末義大利詩人,還是現代的義大利語奠基人;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世界聞名。這位學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也是西方最傑出的詩人。
  • 但丁《神曲》的第四部,不難猜測的真相
    博爾赫斯是但丁的忠實讀者。他在逝世的兩年前與奧斯瓦爾多·費拉裡對談的記錄《對話》(Conversazioni)中,曾以詩人為主角設想了一個故事。那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故事,想像了但丁在寫完《神曲》之後可能創作的,或者只是可能計劃創作的作品主題。
  • 文藝復興宗師,義大利文學元尊,桂冠詩人但丁!
    可能是但丁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最熟悉的一句話。但進而了解並讀過但丁的著作如《神曲》的人,則少之又少。作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鋒與現代義大利文化的奠基者,但丁在歐洲文化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崇高地位。而他豐富多彩而又充滿曲折的人生與創作經歷,同樣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 文藝復興宗師,義大利文學元尊,桂冠詩人但丁
    可能是但丁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最熟悉的一句話。但進而了解並讀過但丁的著作如《神曲》的人,則少之又少。作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鋒與現代義大利文化的奠基者,但丁在歐洲文化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崇高地位。而他豐富多彩而又充滿曲折的人生與創作經歷,同樣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 達利遇見但丁:從地獄到天堂《神曲》中的「天堂遊記」
    阿利蓋利·但丁,被譽為「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最初一位詩人」。一位畫家,一位詩人,一部長達一萬四千餘行的史詩《神曲》,將兩位藝術家相連接。小編跨越時空,來到山水美術館完成一場「精神遊歷」,觀看達利與但丁各自付出了藝術生涯中巨大心血的《神曲》。
  • 由《神曲》淺析但丁的愛情觀
    ——《神曲》但丁 誰聽了誰都感動。長詩《神曲》義大利原意是「神聖的喜劇」,用義大利語寫成,分為《地獄篇》、《煉獄篇》、《天堂篇》。《神曲》體現了但丁怎樣的愛情觀?以下分兩方面來論述:《地獄篇》第五歌中描寫了俗世肉慾之愛在地獄受苦。
  • 你不知道的但丁,除了《神曲》還有什麼?
    今天我們聊一聊偉大的詩人——但丁。 如果說起中世紀最偉大的詩人,那一定是但丁,學過歷史的人一定對他並不陌生,他筆下的長詩,無情的鞭撻了中世紀封建社會的黑暗,表達了人類對智慧和理想的追求,是中世紀思想文化長夜中的一縷曙光。
  • 說一說但丁與《神曲》,神曲是歌曲嗎?為何如此取名?
    01一、但丁(一)但丁簡介02二、中世紀文學的扛鼎之作《神曲》(一)《神曲》命題>原名「喜劇」,一是它用義大利文寫作,沒用官方語言拉丁語,不很嚴肅;二是結局是幸福的;三是他喜歡的古希臘喜劇以政治諷刺見長。
  • 但丁《神曲》:「方言」寫就的不朽之作,神遊三界的虛與實
    但丁希望不僅是精通拉丁文的神職人員,一般人也能讀他的詩,於是就用「俗語」來創作。在他之前,從來沒有人這麼做過。可以說,是但丁「無中生有」地創造了義大利語(他自稱《神曲》是用「義大利語」寫的)。故他被尊為「義大利語之父」,法國人還戲稱義大利語是「但丁的語言」。
  • 中世紀的最後一個詩人但丁的文論
    但丁(AligieriDante,1265一1321)是中世紀的最後一個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與其先輩的最大不同,是以一個大詩人的身份來闡釋其文論思想。這在詩人和藝術家因地位低下而難以登堂人室的一千年來,沒有先例。
  • 但丁《神曲》故事:欺詐——毒害世界的怪物
    義大利詩人但丁有部著作《神曲》,寫於七百多年前,特別應景地描繪了一層「欺詐」地獄。欺詐地獄,也叫「馬勒勃爾介」(Malebolge)意思是裝滿罪惡的口袋,是但丁筆下第八層地獄的名稱。凡是生前犯下欺詐罪的人,死後靈魂都在這層受刑。在欺詐地獄的入口處,有個巨大的怪獸格呂翁(Gerione)。它象徵著欺詐的一切醜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