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51歲的古阿姨(化名)有些忐忑不安。
去年,她的妹妹被發現乳腺癌,醫生讓古阿姨去醫院做乳房的全面檢查。雖然當時一切正常,但醫生還是叮囑她每半年需複查一次。
「我的乳房從來沒有出現異樣或不適,現在也沒檢查出問題,為什麼以後還要複查?」古阿姨對醫生的叮囑並不在意,也一直沒到醫院檢查過。
直到最近一次的單位例行體檢,醫生發現她的乳房裡長了一個「可疑」的結節……
妹妹確診乳腺癌的一年後
她從"無"到"有"也確診乳腺癌…
儘管將信將疑,古阿姨還是來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乳腺外科。
接診的乳腺外科主任劉堅主任醫師在一番仔細詢問、觸診後,立即為古阿姨安排了乳腺鉬靶檢查。在得知古阿姨有明確的家族史後,她還建議古阿姨做Brca基因檢測進一步篩查。
突然被告知要做幾種的篩查,原本滿不在乎的古阿姨開始惶恐不安。而鉬靶報告上寫著的「乳腺癌」幾字,對她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看著前後兩張鉬靶片上突然長出來的鈣化結節,古阿姨無比懊悔。
幸運的是,古阿姨的乳腺癌尚處於初期。劉堅為她安排了乳房切除手術,並依據病情制定了術後化療方案。經過規範治療,古阿姨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臨出院前,劉堅再次叮囑古阿姨按照醫囑定期複查。同時,由於BRCA基因檢測也是陽性,她不僅要關注卵巢情況,還要提醒女性近親定時進行乳腺檢測。這次,古阿姨頻頻點頭:「我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了!」
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如果發現這3個症狀需及時就醫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呈上升趨勢,並呈年輕化趨勢。
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乳腺外科門診半天內接診的近200位病人中,大部分是來檢查乳腺腫瘤的。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5%到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近親中有患乳腺癌,尤其是年紀輕的近親患乳腺癌或多位近親患乳腺癌,要增加乳房的檢查頻率。同時,可同時檢測BRCA基因檢測,以防突變並危及卵巢。」劉堅介紹,除遺傳因素外,乳腺癌主要的危險因素還包括未育、生育次數少、第一胎足月產年齡大於30歲、初潮年齡小、絕經年齡晚、有良性乳腺疾病、放射線暴露、未哺乳或哺乳時間短、外源性雌激素過多攝入(雌激素替代療法)、超重等。
就目前而言,乳腺癌是少數可治癒的實體瘤之一,早期乳腺癌術後10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大大高於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因此,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是很重要的。因為發現得越早,治癒可能性就越大」。
可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備典型的症狀和體徵,易被忽視。那麼,要怎樣做到早期發現癌變呢?
劉堅提醒,各位女性朋友平時要經常自檢,如果發現以下症狀,請儘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
乳腺腫塊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患者常無意中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大多數為無痛性腫塊,少數伴隱痛或刺痛。
#
乳頭溢液
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
皮膚改變
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最常見的是腫瘤侵犯Cooper韌帶,牽拉相應部位的皮膚,出現「酒窩徵」,即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
在日常經常自測外,各位女性朋友需重視體檢。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特點是:25歲以前,發病率相對較低;35~45歲發病率增長速度加快;45~69歲是發病的高峰年齡。
劉堅建議,對於一般風險的女性,從35歲開始,每半年到1年通過乳腺超聲等手段進行一次乳腺檢查。如果乳房內已經發現有結節或鈣化,則根據醫生建議,以3~6個月的間隔進行複查。
乳腺鉬靶檢查前
這些注意事項你需要了解
乳腺鉬靶檢查是目前常用的乳腺檢查措施,具有簡便、經濟、快捷及解析度高等優點。
40歲以上的女性因其乳腺緻密性降低,鉬靶可以獲得更佳的圖像質量,而其射線劑量也較安全,因此鉬靶被作為40歲以上女性乳腺癌篩查的一個重要手段。
劉堅提醒女性朋友們在進行鉬靶檢查前,應做好這些準備:
檢查前不要在胸前塗抹任何粉底,護膚品,除臭劑和外用的藥液,以免幹擾X線的吸收或與之發生反應。
如果已知懷孕或準備懷孕,請提前告知檢查醫生。懷孕女性等到分娩後再進行檢查。因備孕及早孕階段,X射線可能對卵子或胎兒產生影響,且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乳腺組織比較緻密,會顯著降低乳房X線檢查的敏感性。對於已經進行了鉬靶檢查的患者,如需備孕,可將懷孕計劃安排半年後。
建議檢查前穿便於穿脫的衣服。
檢查操作時需用乳腺夾板輕夾乳房,部分患者可能會有不適感,請儘量配合醫生。
檢查時如有相關檢查結果(如乳腺B超或乳腺MRI)請隨身攜帶;檢查後請勿馬上離開,醫生可能需要詢問病情及查體,以協助診斷。
來源:健康杭州(hzswsjwx)、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來源:浙江廣播電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