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吃壞了東西?排便有3個症狀,當心胰臟癌大腸癌「找上門」

2020-12-24 荊山浮屠話健康

肖先生46歲,前兩年體檢的時候發現患上了糖尿病,所以在飲食上特別注意,平時裡主食吃得不多,基本上都是以蔬菜、蛋白質為主,所以血糖一直保持得不錯。半年前,肖先生偶爾會出現拉肚子的問題,當時正值夏秋交替的季節,他認為可能是自己吃壞了肚子,也沒有太在意,結果拉肚子的問題時好時壞,過了幾個月腹瀉的情況反而更加嚴重了,肖先生第一個印象感覺自己血糖是不是出現了問題,因為當初檢查出有糖尿病就是因為經常腹瀉,醫生說這是血糖高造成的胃腸神經損傷,不過,測血糖發現並沒有太大的浮動,最後,不得已肖先生去了醫院,結果沒想到的是檢查居然發現自己大腸部位有腫瘤,只好馬上手術切除。

腹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拉肚子,這是一種很常見的腸胃道症狀,一般來說每人每天會大便1-3次,在這個範圍內的排便其實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是每天排便在3次以上的,或者糞便非常稀,呈現水樣便的情況,那麼也就算是腹瀉了。對於腹瀉原因有很多,比如我們常見的吃的東西太冷、吃壞了東西,食物中毒等等,這些都是會引起人們腹瀉的,但這類腹瀉時間並不長,一般幾天就會好轉;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長時間出現腹瀉,不好轉的話,那可能就是跟某些慢性病,甚至跟惡性腫瘤、癌症有相關性了,這時候需要患者注意,提高警惕性,以免疾病發展嚴重。

腸胃炎、感冒、病毒及細菌感染都可能引發腹瀉

一般來說,常見的腹瀉主要是胃腸炎、感冒、以及病菌的感染,而且腹瀉有一定的季節性,比如在夏天出現拉肚子,很可能是吃壞了東西,或者食物中毒,以及感染性的胃腸炎導致的,因為在這個季節人們食用生冷食物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在冬天出現拉肚子,那麼就可能是病毒感染造成的胃腸炎,因為在冬季大家防護比較嚴實,而且飲食也都是熟透的食物,病毒感染才有可能致病,常見的病毒主要有諾如病毒、腺病毒、輪狀病毒等等,這些都能引發腹瀉,同時伴有感冒症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胃腸感冒了。

此外,還有一些情況下,腹瀉會急迫,症狀也比較嚴重,比如痢疾、傷寒、霍亂、寄生蟲病等等,感染這些疾病時,腹瀉情況非常嚴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導致人體脫水,虛弱,甚至致命,但現在這些疾病感染較少,一般比較少見,多見於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分辨這類問題,主要看排便的過程中,大便是否有黏液、膿液、以及血絲,如果發現這樣的情況,應該儘快就醫,防止腹瀉持續。

我們以上說的這兩類情況,主要是急性拉肚子,也就是急性腹瀉,總體來說疾病的預後較好,需要注意的是慢性的腹瀉,比如拉肚子超過了14天以上,甚至超過了1個月了,那絕對就不是吃壞了肚子或者胃腸型感冒那麼簡單了,可能就是某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等,也可能是消化道的腫瘤,比如胰腺癌、大腸癌等等。

腹瀉拉肚子和便秘交替出現,恐是糖尿病前兆

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下,人體神經會出現損傷,如果是胃腸道的神經出現損傷,那麼就會導致胃腸蠕動、消化等功能異常,可能會出現比較頑固的無痛腹瀉,而且這種腹瀉會有一定的間歇性,甚至會跟便秘交替出現,這種情況下檢查患者大便是沒有異常的,文中開始肖先生發現自己血糖高,就是因為這種腹瀉去醫院體檢發現的。

對於這種腹瀉的治療,首先就是要控制好血糖,一般出現時間較短的血糖高的腹瀉,只要血糖平穩就會恢復正常,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可能就需要通過藥物治療了,比如止瀉藥或者鈣離子拮抗劑等,不過一定要遵醫囑服用,避免自行服藥反而導致出現嚴重的便秘。

慢性腹瀉別輕視!當心胰臟癌、大腸癌「找上門」

很多女性都想讓自己瘦下來,往往會羨慕拉肚子的人,其實長期拉肚子往往都是病態的,較為常見的是潰瘍性結腸炎,這是一種慢性的腸道炎症性疾病,往往會累及結腸和直腸,表現為間歇性腹瀉,膿血便,裡急後重,往往在早晨剛起床時就著急上廁所,在中醫裡有一種疾病叫五更瀉,就跟這種病相關,潰瘍性結腸炎不易治癒,因腸道處於長期反覆發炎的狀態,較正常人有更高的惡變可能,所以應該警惕,需常規接受大腸鏡跟蹤檢查。

對於慢性腹瀉出現的原因,胰腺癌也是其中之一,患胰臟癌的病人,因為胰管阻塞,無法分泌富含消化酶的胰液幫助油脂消化,就會導致糞便上浮了一層油,而由於糞便呈現油脂狀,所以很容易排洩,拉肚子,這種糞便也被稱為脂肪便。

此外,大腸癌也是會有腹瀉的,其中有的大腸癌就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發展而來,而且由於腸道被腫瘤堵塞,大塊的糞便是無法直接排洩的,而水樣的糞便可以排洩出現,所以大腸癌腹瀉水樣便的狀態更多一些,不過這類糞便多是帶血的。

所以,如果排便時出現腹瀉、血便、脂肪便(糞便上有浮油)的現象,都應提高警惕,不要掉以輕心。

大腸激躁症患者易腹瀉,檢查就用大腸鏡

腹瀉除了以上幾種情況外,乳糖不耐受和大腸激躁症也都常引起腹瀉。而前者主要跟飲食攝入乳糖有關,只要改變飲食就能恢復正常,而大腸激躁症則是跟壓力和情緒相關,需要調整情志來改善。不過由於腹瀉原因較多,不能有不明原因的腹瀉就認為是壓力、情緒的原因,這樣反而可能掩蓋了更嚴重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通過檢查來判斷,最簡單有效的檢查方法就是大腸鏡。

所以,別小看這不起眼的拉肚子。#中國約有四分之一逝者死於癌症#

相關焦點

  • 大腸癌前期的6個症狀,超過3個以上,你需要去醫院了
    2、大便習慣改變 包括排便時間、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直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液,可有排便不盡感。部分患者可以腹瀉為首發症狀。
  • 每3分鐘有1人死於大腸癌!身體出現這4個信號是癌前兆,莫忽視
    大家對「癌」應該都不陌生了,在我們國家相對高發的癌症就是消化道腫瘤,比如腸癌就是其中的一種,據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我國每3分鐘就有一人死於大腸癌,每1.5分鐘就有一例被確診為大腸癌。可是最近他遇到了做一個特別尷尬的事情,就是最近不管他吃什麼,總是屁特別多,尤其是在辦公室裡面,弄得自己非常的尷尬。剛開始他以為是自己吃的太辣,導致腸胃不適,就沒有在乎。後來過了一段時間,除了屁多之外,他還經常腹瀉腹痛,父母發現了小王的異常後,馬上讓他去醫院看看。
  • 患上大腸癌的人,大便多有3個特徵,及時發現或能躲過一劫
    腸癌的發病率高,可以分為大腸癌以及結腸癌兩種類型。很多人平時出現了腸道病變,在腸道功能紊亂影響下帶來許多不良症狀而沒有重視,任由腸道疾病繼續發展,有可能就會導致大腸癌形成。大腸癌出現之後糞便會有一些明顯的標誌,因此觀察到糞便有不良症狀存在需要警惕大腸癌。那麼,大便有哪些標誌說明大腸癌已經形成呢?
  • 提醒:出現3個特徵,最好做個腸鏡
    吃太多產氣食物如白蘿蔔、豆製品或根莖類蔬菜和高蛋白質食物;刺激性和高脂肪食物會改變放屁氣味。患有普通的腸道疾病,如便秘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腸易激綜合症也會增加放屁次數。不過最近短時間內放屁次數增加且伴有以下三個症狀時,需去醫院做腸鏡檢查,排除腸癌的可能性。 出現哪3個特徵時需警惕腸癌?
  • 排便時帶血,你以為痔瘡犯了?別傻了,或許是「大腸癌」在提示你
    如果您可以及時了解某些癌症症狀並及早發現癌症,則可以有效治癒或有效抑制癌症。我今天要談的是大腸癌。早期大腸癌的症狀是什麼?排便時帶血,你以為痔瘡犯了?別傻了,或許是「大腸癌」在提示你大腸癌早期,身體或許會有這4種信號,發現的人都很幸運!
  • 80%大腸癌發現已晚期!做好3件事,降低發病率
    健康君要說句公道話了排便見紅不全是痔瘡原因還要當心患上大腸癌! 平均每分鐘有1人確診!平均每分鐘就有1人確診大腸癌是消化系統發病率第2位患病率第1位的惡性腫瘤我國2018年診斷大腸癌521,490人平均每天1429人診斷為大腸癌即平均每分鐘就有1人確診!
  • 排便有這3種現象,要當心!很有可能是大腸癌在「接近」你
    1、排洩出粘膿便大腸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在發病過程中大便可能會有很多的粘液存在,這就是大腸癌常見的表現。由於局部病灶的持續發展導致腸道功能受損,惡性腫瘤在威脅健康的過程中會刺激局部導致粘液分泌量增多,大部分患者會有粘膿便產生。
  • 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十有八九是大腸癌的前兆,及時檢查
    現在是一個談「癌」色變的社會,要是在生活中家人產生某種癌的話,很多人都悲痛萬分。要說腸癌,是癌症當中的一種,也是一種對人們影響頗深的惡性腫瘤。目前它有很多種類,主要分為大腸癌、小腸癌、直腸癌等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症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
  • 體內有癌,身體可能出現6個症狀!佔兩個以上,最好去檢查一下
    通過檢查,劉大爺很快被確診為大腸癌,遺憾的是,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 醫生提醒,我國癌症的發生率非常高,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分鐘就有七人被確診癌症,遺憾的是,大部分癌症被發現的時候,已是晚期。 癌症早期症狀具有欺騙性,有些甚至會被誤認為其他疾病,耽誤治療。
  • 直腸癌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直腸癌的早期症狀是什麼?我們知道,直腸癌是近年的多發癌症病之一,也是胃腸道中常見惡性腫瘤,是大腸癌的一個分支。很多人都重視直腸癌的早期症狀。可惜的是,很多朋友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直腸癌的中晚期。所以本文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3天1次大便和1天3次大便,哪個可能是大腸癌?2個症狀不得不防
    很多人會通過糞便排洩的情況來了解身體是否有疾病,確實,糞便是疾病的警報器,某些消化系統疾病在發展過程中糞便會有異樣,如果可以及時察覺並馬上採取應對措施,身體健康才不容易受到影響。部分人三天排便一次,也有部分人一天三次糞便排出,究竟哪一種情況是對健康不利需要去了解清楚。
  • 這症狀很多人忽視,8類人最危險!
    有時候僅僅是輕微消化不良、輕微便秘或者腹瀉,很多人都覺得這很「正常」。可等到有明顯症狀時,往往就已經是中晚期了,五年生存率只有10%。更可怕的是,大腸癌還經常被「誤診」。 還好吳先生通過體檢,儘早地發現了這種癌症。
  • 2020廣州番禺區市橋街免費大腸癌篩查指南(時間+地點+對象)
    一、篩查對象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  1、45歲-74歲的居民(包括本區戶籍及本區住滿6個月及以上的非本市戶籍);  2、大腸癌患者一級親屬(比大腸癌患者年輕10歲的血親);  3、往年參加過篩查的人群,本年可以重新參與篩查。
  • 體內有癌,大便先知?醫生提醒:若大便出現這4個變化,該檢查了
    接下來,這篇文章將給大家詳細說一說患上腸癌,我們上廁所有什麼症狀。患有腸癌,上廁所有什麼症狀?在臨床之中,我們所說的腸癌,絕大多數指的是大腸癌,也就是結、直腸癌的統稱。其實不管是結腸癌,還是直腸癌,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症狀,那就是排便習慣的改變。
  • 身體若出現這4個「信號」,多半是大腸癌來了,建議及時篩查
    如果可以察覺到疾病的信號之後,積極採取應對措施,能夠儘早治療,將疾病的風險降低,否則大腸癌病之後不重視,疾病嚴重時身體也很難保持健康。哪些症狀能夠讓患者一目了然,及時察覺到癌變的信號呢?1、便血經常有便血表現,很有可能就是大腸癌。
  • 三天一次大便和一天三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每天排便幾次算正常
    經常有很多人問我,醫生,究竟每天排便幾次才算正常? 有的人說一天一次,有的人說一天兩次,大多數人都集中在每天1-2次,可是也有很多人有這樣的困惑,是不是一天三次或者三天一次就意味著大便不正常。 很多人擔心自己的排便次數異常,可能與大腸癌相關,下面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 直腸癌有那些前兆和症狀?
    2.直腸癌生長 到一定程度時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膿血便、裡急後重、便秘、腹瀉等。 3.大便 逐漸變細,晚期則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惡病質。
  • 早期真正與腸癌有關的症狀,常見3個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大部分癌症早期症狀都不夠典型,特別是內臟器官癌變後,早中期的症狀表現,就可能與普通疾病症狀相似,所以在網絡查詢時,某些普通疾病的症狀很容易與癌重疊在一起。比如大腸癌造成的大便不成形,就與普通腸胃疾病相似!所以,這裡也需強調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大便不成形,都是腸癌的信號!
  • 3天1次大便和1天3次大便,哪個才是大腸癌?哪些異常要警惕?
    2013年2月,原本身強體壯的他開始出現大便異常,變細帶血、一天3遍,持續了2個月。但由於沒有其它症狀,他以為只是吃壞了肚子,沒有多大在意。直到後來出現持續腹痛、腹脹,忍無可忍才到當地醫院就診。 一檢查,結果讓他震驚了——「直腸腺癌」。 謝先生住院後,隨即進行了手術及三期化療,並且成功保住了肛門。
  • 從息肉到大腸癌,僅有一次腸鏡的距離
    息肉會出現什麼症狀?結、直腸息肉泛指結、直腸黏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是消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絕大多數腸息肉沒有症狀,在腸鏡檢查時偶然發現,若息肉持續長大或者惡變,可出現便血、腹瀉、便秘、腹脹、腹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