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元節期間文明祭祀的倡議書

2020-12-22 身邊24小時

關於中元節期間文明祭祀的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

中元節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為倡導文明新風,秉承優秀傳統,讓廣大市民朋友過一個「安全、文明、和諧、有序、綠色」的中元節,我們倡議:

一、綠色中元,文明祭祀。在中元節期間,自覺摒棄不文明的祭祀方式,採取「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雲上思故人」等綠色、環保的方式祭奠逝者,變實地實物為精神傳承。以肅穆、環保、節約、低碳的文明方式緬懷逝者。

二、安全祭祀,講究環保。安全無小事,環保靠大家,中元節期間廣大市民朋友不在龍崗山公墓、沿街沿河、公共綠地等公共場所焚燒冥幣、香蠟,燃放煙花鞭炮,以免汙染環境、引起森林火災。疫情期間到龍崗山公墓祭祀時需實名登記,提供健康碼,並佩戴口罩。

三、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廣大黨員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要以身作則,告別陋習,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群眾。

廣大市民朋友們,倡導文明祭祀,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是我們的共同願望。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爭做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中華美德的踐行者、告別陋習的先行者,為建設美麗雨城作出積極貢獻!

雅安市雨城區民政局

2020年8月26日

【來源:掌上雨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黃驊人,關於中元節文明祭祀的倡議書請您收下
    @黃驊人,關於中元節文明祭祀的倡議書請您收下 2020-09-02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市發布中元節文明祭祀「禁燃令」
    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即將來臨,日前,我市發布《關於切實加強中元節期間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中元節期間嚴禁焚燒香蠟紙燭等祭祀用品,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和孔明燈,市縣兩級將強化巡查管控,確保令行禁止。
  • 我市召開2020年中元節文明祭祀工作會議 | 強化落實主體責任 倡導...
    我市召開2020年中元節文明祭祀工作會議 | 強化落實主體責任 倡導文明祭祀新風 2020-08-13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元節:那些關於祭祀亡故親人的傳說、忌諱、文化和意義!
    剛剛過去的七月半,縣城裡,到處是志願者在規範引導文明祭祀,這種情景,已經持續好些年了。沒有在北方經歷過七月半,只是聽說北方過的是七月十五,而南方,過的則是農曆七月十四。七月十四,南方的中元節,民間又俗稱鬼節。
  • 省林草局發出清明節「文明祭祀 嚴防火災」倡議書
    省林草局發出清明節「文明祭祀 嚴防火災」倡議書 2020-04-03 23: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寒衣時節 文明祭祀——歷下區紮實做好公墓文明祭祀和防火工作
    寒衣節,中國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由於疫情原因,清明節、中元節公墓無法祭掃,寒衣節期間將出現市民集中祭掃的態勢,用火隱患也將進一步加大。
  • 廣安規範主城區2020年中元節期間祭祀行為
    人民網成都9月1日電 8月27日,廣安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規範主城區2020年中元節期間祭祀行為的公告。具體如下: 一、祭祀時間 2020年9月1日—9月2日,每日晚18:00—22:00。
  • 寒衣節文明祭祀念故親
    為弘揚優良傳統,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倡導綠色、文明、低碳的現代祭祀新風,連日來,濱海新區各開發區、街鎮、村居積極行動起來,向轄區居民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勸阻隨意燒紙等行為,引導和鼓勵居民以鮮花祭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等綠色文明的方式寄託哀思。寒衣節期間,漢沽街市場監管所聯合屬地民政部門對轄區內殯葬用品市場開展專項檢查。
  • 賞花寄哀思 成都雙水碾街道文明祭祀護沙河
    8月31日,成都市成華區雙水碾街道開展「秋賞彼岸花」暨中元節文明祭祀主題活動,並發起了以中元節為主題的護河志願服務活動。環保秋賞彼岸花 寄緬懷之情「看看彼岸花,領條紅絲帶吧,不燒紙了!」8月31日,雙水碾街道升仙湖社區舉辦了「秋賞彼岸花」暨中元節文明祭祀主題活動,以此讓居民度過一個文明、環保、安全的中元節,樹立文明祭祀新風。活動現場,每位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臉頰和手背都畫有彼岸花的圖樣。在中元節來臨之際,以彼岸花之形寄託對先人的緬懷之情。轄區居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往年燒紙的傳統是少不了的,無論在成都還是在外地的兒女都會回來參加。
  • 文明祭祀是對先人 最好的告慰
    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俗稱「寒衣節」,相傳起源於周代。  「寒衣節」的祭祀習俗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大多數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墓地,紀念已故親人,謂之「送寒衣」。同時,人們為了祭奠故去的親人,便在十月初一這一天為亡故的人焚燒紙做的衣服,象徵送去溫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行為逐漸衍生為祭祀習俗「寒衣節」。
  • 河北博野縣133個村掀起文明祭祀宣傳熱潮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張錦楠)摒棄祭祀陋習,踐行文明、節儉、低碳、環保祭祀。為增強群眾防火安全意識,博野縣多措並舉,掀起了疫情防控、文明祭祀與秸稈禁燒「三合一」宣傳熱潮。黨員帶頭。博野縣發布通知,倡導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帶頭禁止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上墳掃墓活動,樹立文明新風、革除殯葬陋習,以實際行動引領帶動廣大群眾文明祭祀。加強宣傳。博野縣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宣傳疫情防控、文明祭祀、秸稈禁燒。
  • 中元節祭祀其實是具有雙重意義
    下周就是中元節了,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鬼物,儘量避免出門……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
  • 佳木斯市出臺文明祭祀條例19條 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人民網哈爾濱11月30日電 經佳木斯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批准,日前,佳木斯市出臺了《佳木斯市文明祭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向社會公布。《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據了解,佳木斯市以地方性法規形式規範群眾文明祭祀行為,在黑龍江省是首創,在全國是第二例。《條例》強調,制定《條例》的初衷是為了樹立文明祭祀新風,鼓勵和倡導文明、綠色祭祀,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堅持教育引導、疏堵結合、源頭治理的原則,對本市行政區域內生產、銷售、使用祭祀用品等活動進行規範。
  • 中元節「禁燃令」來了
    一年一度「中元節」來臨,常德市藍天辦發布《關於切實加強中元節期間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元節期間嚴禁焚燒香蠟紙燭等祭祀用品,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和孔明燈,市縣兩級將強化巡查管控,確保令行禁止。
  • 民俗|中元節就是滿街燒紙?它其實很有文化!
    根據《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規定天津市公共區域內全面禁止焚燒迷信用品、殯葬物品中元節期間燒紙祭祀違反法規,將被處罰焚燒紙錢的危害也很多會產生有毒氣體、煙塵灰燼既影響身體健康,妨礙道路交通殯葬、祭掃活動自覺摒棄陳規陋習,抵制封建迷信;不在公共區域進行吹打念經、焚燒紙牛、紙馬、冥幣等不文明治喪、不文明祭掃行為。二、文明祭掃,樹立新風。主動通過網上祭掃、家庭追思會、敬獻鮮花、撰寫祭文、集體共祭等現代文明方式緬懷親人,樹立新時代文明殯葬新風尚。(網上祭掃、家庭追思會引導視頻可通過市民政局官網「天津殯葬」板塊、「津心辦—社會保障—殯葬服務—網上祭掃」登錄使用)。
  • 中元節只知道祭祀?舊時這其實是個娛樂性濃厚的喜慶之日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傳統中元節,俗稱「鬼節」。中元節因為這個俗稱背上了封建迷信的惡名,漸漸遠離了我們的生活。實際上,舊時北京人過中元節並不陰森恐怖,而是歡樂、喜慶的。一般人都認為中元節是一個佛教節日,其實中元節是中國特有的一個儒釋道雜糅的節令。中元節源於佛教的盂蘭盆會,所以佛教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最早是在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由梁朝的開國皇帝、篤信佛教的梁武帝創辦。盂蘭盆會因一部名為《盂蘭盆經》的佛典而來。
  • 中元節祭神祭祖祭野鬼,祭祀為什麼這麼重要?
    原創 小北 北京大學出版社昨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恰好《尋夢環遊記》正在復映,今天去看大概會更有一番感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電影中的這段念白:「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時間:2020-09-02 13:46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說到中元節,不少地區都稱之為鬼節,因為帶有鬼字,所以有著一些讓人覺得恐怖的色彩,傳統的中元節習俗主要是祭祀,祭奠已故的親人,所以有些禁忌是不能做的,那麼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每年的農曆七   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 燒紙錢:中國提倡文明祭祀、禁燒紙錢,老外卻出高價搶購中國紙錢
    引言燒紙錢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習俗,千百年來深受民眾追捧,每年到了清明節、中元節,人們都會購置紙錢元寶,去先祖墓地焚燒祭祀。尤其是農村地區,燒紙錢的習俗更受人們重視,無論身在哪裡,工作有多忙,到了日子是一定要趕回來,給祖先燒紙。
  • 文明祭祀 是最好的緬懷
    倡導文明祭祀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時代風尚所趨。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們工會人做起,從家庭做起,為奪取疫情防控全面勝利貢獻力量。文明祭祀,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的具體體現。其實祭祀方式,不只放鞭炮、燒紙錢等,還有很多環保又創新的祭祀方式,一起來看看!網絡祭祀登錄網上祭祀的活動網站,可向故去的親友敬獻鮮花、寫下感言,表達緬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