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版《花木蘭》創作人:我比迪士尼會講故事

2020-12-14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馬澤望)截至8月27日16點,2020年院線電影總票房正式突破50億,院線復工率已經達到了88%,共有9512家影院復工,觀影總人次達到1.4億。在《八佰》成功打頭陣的背景下,很多重量級大片《奪冠》《姜子牙》湧進國慶檔,這是否意味著中國電影已經復甦?在即將到來的國慶檔中,倍受矚目的國漫《木蘭·橫空出世》也將上映。看似撞檔迪士尼真人動畫電影《花木蘭》的它是否會像片名一般橫空出世,成為下一部爆款的「票房黑馬」?

近日南都傳媒周刊第三期「智匯學堂」題為「中國電影復甦與IP自信」的論壇上,一眾嘉賓探討了這些話題,《木蘭·橫空出世》的策劃人劉純也信心滿滿地表示,在講故事中國自己的故事方面,「我們比迪士尼更會講故事。」

「該講屬於我們自己的木蘭故事」

《木蘭·橫空出世》的幕後創作人劉純說:「《木蘭辭》是中國人共同的教育記憶。如何在這種記憶中把握改編的尺度成了最困難的問題。《木蘭辭》中最經典的幾句話「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讓大家好奇身為女子的木蘭到底是怎樣在軍中生存、生活,在戰場廝殺。傳統中的孝道讓木蘭走上戰場,最後她卻又拒絕高官厚祿。她有著怎樣的精神追求?堅強、獨立,是木蘭屬於現代精神的品質。花木蘭是開放文化的代表。花木蘭的故事歡迎世界的不同解讀,而我們應該講屬於自己的木蘭故事。木蘭之後,金川公司還會推出有關「敦煌」的電影,結合從古至今「一帶一路」的傳奇故事幫助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迪士尼版只借了花木蘭符號」

趙薇版電影《花木蘭》的出品人王喆也出席了論壇。王喆對於中國的電影市場復甦持非常樂觀的態度,他認為電影作為一種娛樂方式是被大眾所需要的。王喆說:「電影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國電影是特殊的。」只要疫情不再反覆,電影的供給跟的上,電影市場一定會重新回到2019年的繁榮局面。中國的電影市場從之前的60億票房到現在600多億票房,進步非常大,只要可以沉下心來做好電影,中國電影票房總有一天是可以趕超北美票房的。縱觀過去幾十年,北美票房並未有巨大的增長,而中國的票房總量卻在不斷上升。

關於《花木蘭》動漫,王喆表示:「我們當時選擇拍花木蘭正是因為迪士尼的花木蘭跟中國的花木蘭內核沒有什麼聯繫,只是藉助這樣的一個符號而已。我很期待國漫花木蘭,可以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表達花木蘭勇敢做自己的主題。」

花木蘭作為在正史中沒有記載,故鄉和姓氏都是未知的人物,為創作者提供了寬廣的創作空間。2015年,《大聖歸來》宣布了中國動漫的崛起。之後幾乎每一年都有堪稱「爆款」的動漫登上院線,他希望這一次國漫《木蘭》也能夠迎來屬於自己的輝煌。

「影市已經走出『至暗時刻』」

作為影院放映一線的從業者,謝世明表示,我們已經走出了至暗時刻。疫情後觀眾回歸影院的心情十分迫切,復興的第一周票房每日持續走高。這其中還有不少紀念意義,許多觀眾留下票根並拍照。但是第一輪新鮮感之後,上百部的小體量影片無法支撐起整個電影行業。在壓力下,大製作《八佰》提前點映。從21號開始,日均票房破1.5億。七夕票房在限流中達成了歷史新高。《八佰》帶來了復甦。「中國電影市場和觀眾還在」。接下來的問題,是要有源源不斷的好影片供給院線。

談到國漫電影,謝世明表示:「在新世紀以來,國產動畫走過低幼的改編之路,09年之後,國漫慢慢崛起。例如2015年的《大聖歸來》以及隨後的《大魚海棠》等。」

相關焦點

  • 這部《木蘭》的口碑可能會逆襲?
    需要承認的一件事是,天仙姐姐的《花木蘭》撲街了。不過不知道為啥,今年關於《木蘭》的影片,真的是扎堆上映……除了天仙的《花木蘭》,今年又出了一部《花木蘭之大漠營救》,還有,除了迪士尼,索尼影業也想把花木蘭的故事搬上大熒幕。
  • 《木蘭:橫空出世》有更武俠的美學和更現代的人物心境
    文/滿囤兒當一個民族的文化厚度積累到位了,便會有一些虛構人物和故事因為流傳度太廣而被人誤以為是歷史。比如花木蘭這個人物雖然是虛構的,可是由於有《木蘭辭》等廣為流傳的東西「作證」,會讓人覺得其形象和故事特別實。
  • 國漫《花木蘭》不如迪士尼版?《木蘭》導演曾嘲諷過迪士尼
    迪士尼版《花木蘭》上映之後,遭到了多方面的吐槽,其中有一個國漫電影導演也加入炮轟行列,他表示花木蘭是中國人自己的故事,外國人講不好。然而尷尬的是,近日由這位導演執導的國產花木蘭電影《木蘭:橫空出世》播出後,口碑急速下滑,遠遠不如迪士尼版《花木蘭》,開播首日更是只有五百多萬的票房。難不成國漫《花木蘭》真的不如迪士尼《花木蘭》嗎?並非如此,只是不用心的作品肯定不如正常水平的作品。
  • 花木蘭電影斷崖口碑,中國故事到底該怎麼講?
    2020迪士尼版《花木蘭》在漫長的營銷炒作、北美線上上映,如今進入國內的電影院大屏幕。儘管網絡惡評如潮,口碑斷崖,小編本著認真看完再評論的原則,好好看完了《花木蘭》。看完不難理解斷崖的口碑來源,真人版迪士尼的《花木蘭》,這次是真的沒有講好中國故事。
  • 花木蘭中國內地什麼時候上映 花木蘭劇情講的什麼故事
    花木蘭中國內地什麼時候上映 花木蘭劇情講的什麼故事  花木蘭即將如約而至,定檔預告片大首播,網友們紛紛表示終於定檔啦,快點開預售,我要第一個衝進電影院看中國公主。那麼花木蘭內地什麼時候上映?花木蘭講的是什麼故事?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 「花木蘭」熱度持續!國漫《木蘭:橫空出世》重新定檔10月3日
    因為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的上映,2020年的影視市場掀起了「木蘭」熱潮,諸多國內外以「木蘭」為原型創作的影片不勝枚舉,但迪士尼版《花木蘭》上映後卻未能收穫中國觀眾的擁躉,因為「不懂中國」而口碑大崩盤,導致其上映半個月,票房卻不到3個億。
  • 這部我們自己拍的《花木蘭》,比迪士尼的還爛|花木蘭|鋼鐵飛龍之...
    中國人的木蘭,拍得比迪士尼還爛《木蘭:橫空出世》是一部心氣很高的作品。導演廖光華曾在他的微博這樣說:「西方人對木蘭的無端臆想,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相信也是有家國情懷的中國人不能接受的……看完迪士尼木蘭,我們比以前更自信,中國的木蘭真的是要中國人來拍,這次兩個花木蘭雖說相隔不到一個月上映,但我們講的故事算是贏定了!」
  • 《花木蘭》被提前「狙擊」 「洋導演」講不好中國故事?
    這點就有代溝2019年7月,當真人版《花木蘭》宣傳片問世時,關於「花木蘭的妝容」就登上了熱搜,中國觀眾對「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的詩句並不陌生,但對於劉亦菲在《花木蘭》中對這兩句詩的還原卻褒貶不一。《木蘭辭》中的故事發生在南北朝時期,當時女子的妝容流行「曉霞妝」「額黃妝」和「壽陽落梅妝」,劉亦菲的造型是典型的額黃妝。
  • 這部我們自己拍的《花木蘭》,比迪士尼的還爛
    導演廖光華曾在他的微博這樣說:「西方人對木蘭的無端臆想,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相信也是有家國情懷的中國人不能接受的……看完迪士尼木蘭,我們比以前更自信,中國的木蘭真的是要中國人來拍,這次兩個花木蘭雖說相隔不到一個月上映,但我們講的故事算是贏定了!」
  • 蹭迪士尼《花木蘭》熱度?國漫版《花木蘭》導演:我們做得更好
    迪士尼《花木蘭》電影在本月正式上映,而動畫版《木蘭:橫空出世》將於10月上映,卻被網友指蹭迪士尼《花木蘭》熱度,導致動畫版導演親自回應!如果要問現在什麼電影最熱?那必然是由迪士尼出品,劉亦菲主演《花木蘭》電影了。
  • 我給《花木蘭》打五分
    我給《花木蘭》打5分,不過滿分是100。9月7日,遠在大洋彼岸西雅圖的程式設計師好友給我發來一條信息。「剛看完《花木蘭》,感覺花了人生中最沙雕的三十刀。」「我學會了一個成語,呆若木蘭。」「對劉亦菲粉絲而言有一個壞消息,《花木蘭》豆瓣評分只有5.9分(筆者按:最初)。還有一個好消息,這已經是劉亦菲近十年來評分最高的作品了。」
  • 「木蘭」的故事終於由國人自己講述了,這次會講好這個故事嗎?
    花木蘭替父從軍這個故事,但凡是國人都耳熟能詳,這個題材被拍成的影視劇,也是不勝枚舉,然而評分最高的版本,竟然還是1988年美國的這個卡通版。看樣子,中國古典的故事,還需要由中國人來述說更加合適吧?即將在十月一日登上大熒幕的這部國產動漫《木蘭》,現在也頗為引人矚目,尤其是在《花木蘭》真人版的口碑迅速下滑的時候,大家更加關注,我們國人會講述一個怎樣的花木蘭。影片採用的是三維動畫,人物看起來更加立體。
  • 《花木蘭》拍成了蜘蛛俠,畫風像動畫,神話故事早已變味
    《花木蘭》根據迪士尼同名動畫改編而成,迪士尼的動畫不是講公主王子就是講英雄人物,再加上國外的影片大多體現個人英雄主義這部影片除了借用花木蘭的故事原型外,其餘部分都變了口味。整部影片童話色彩濃重,花木蘭除了有中國傳統的武功外,還帶有氣,變得無所不能;鞏俐飾演的仙娘可以在人和鷹之間變來變去,與中國的民間傳說大相庭徑。影片通篇都在講一個童話故事,從敘述方式到畫面的營造,都在體現童話的美好,結局也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木蘭被皇帝收編入隊,在軍中擔任要職,而在中國古代,女子是不可以從軍的,童話真是什麼都能實現。
  • 重看98版《花木蘭》,我發現那是一個封建社會女性覺醒的故事
    迪士尼所講的第一個中國故事《花木蘭》(英語:Mulan)是一部由華特迪士尼製作、於1998年首次上映的電腦動畫電影。它的上映日期是1998年6月19日,為第36部華特迪士尼經典動畫長片,屬於迪士尼復興時代(1989年~1999年)的作品之一。
  • 迪士尼拍的《花木蘭》不符合我的胃口
    今天看了下迪士尼拍的《花木蘭》,為了不給抱有不管你說什麼我就是要看的朋友留個空間,我不會劇透,但是我認為我打分的話會打不及格。中國古人講究仁義禮智信,天地君親師,花木蘭作為一個中國古代的美好童話,並沒有神鬼之說,而是花木蘭為了盡孝,替父盡忠,為國守則(匹夫有責),踏上了女扮男裝,徵戰沙場的血色浪漫。
  • 大鵬執導的《花木蘭》廣受好評,故事流暢,演員演技在線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第八期中,大鵬執導的《花木蘭》廣受好評,以17分鐘的敘事演繹來說,打80分,故事流暢,看完能懂導演想表達的東西,演員演技在線,扣分點主要在人物內核動機稍有不足,踏著無數白骨領軍打仗的花木蘭,由於自身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經歷,對和往日自己相似的薩仁有憐憫和共情,我能理解,但是對戰俘講自己的心事,這件事還是太過小兒女了
  • 首部國產花木蘭動畫電影,一個擁有大俠夢的花木蘭橫空出世
    看過各種版本的《花木蘭》,但至今為止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迪士尼動畫出的花木蘭。這個版本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為家族爭光,還收穫了愛情,動畫裡還增加了祠堂裡能飄出來的阿飄祖先、那隻叫木須的小噴火龍、聽得懂人話的幸運蛐蛐...在裡面,人物塑造按西方審美來,但不可否認它講了個好故事。
  • 西方的《花木蘭》不懂東方,從歷史角度深入解讀花木蘭的故事
    藝術雖然難免虛構,但只有從生活中抽象出更高的真實,才會產生藝術的感染力,花木蘭的故事最早出自於北朝樂府詩《木蘭辭》,下面就從「原著」中去解讀這個故事的精華之所在。首先是對於花木蘭故事的演繹有幾個慣用的模式可能並不符合事實。
  • 任人打扮的花木蘭
    (資料圖/圖)2020年9月11日,迪士尼出品的真人版電影《花木蘭》在中國上映,相較於1998年迪士尼出品的動畫電影版,這一次迪士尼似乎沒能講好這個故事,上映至今豆瓣得分僅為4.9分(滿分10分)。自1990年代以來,迪士尼推出「迪士尼公主系列」,白雪公主、仙蒂公主、愛洛公主、貝兒公主、茉莉公主等12位公主入選,她們或本身是公主,或嫁入王室成為王妃。
  • 花木蘭替父從軍屬於什麼類型的故事 花木蘭幾種文學形象解析
    在唐朝時,詩人韋元甫所寫的《木蘭歌》也被收錄在了《全唐詩》裡,在其中木蘭故事的大致輪廓,比如替父從軍,男扮女裝,戰友十年不知女兒身等要素都已經具備了。不過在北宋文人郭茂倩所編纂的《樂府詩集》裡,卻收錄了一首《木蘭詩》,其中講的也是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而且明顯比《木蘭歌》顯得更為古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