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發展,人工智慧時代正疾速降臨。幾年前,學好編程還只是多個省市的中高考的加分項,就算孩子不學,其他科目的成績優異,也不至於影響升學。但近年來,編程教育課程逐步由加分項升級為中高考必考科目。在近幾年的高考題中,都有編程的身影。
讓孩子學習編程已然不是興趣所需,而是逐漸成為與語數外同等重要,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知識了。
即便有政策驅動和新教改加持,仍有不少家長存疑:孩子又不當程式設計師,沒必要學編程;編程那麼枯燥難懂,孩子玩心重肯定沒法靜下心來學……本文將詳解少兒編程學什麼,它與成人編程教育有何不同?少兒編程學習真的枯燥嗎?
一、少兒編程學什麼?
少兒編程是把原來複雜的英文代碼程式語言轉換成圖形化的積木構件,以指令化、模塊化方式,以遊戲、情景動畫等形式呈現。少兒編程不是為了寫複雜代碼,而是通過「編」玩邊學著重培養孩子的九大能力: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邏輯思維力、問題解決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判斷性思維、序列與條件、調試操作能力。
二、少兒編程與成人編程教育有何不同?
①學習的側重點不同
如上文所述,少兒編程側重於讓孩子們學習編程思想,訓練邏輯思維,促進智力開發。而成人編程教育就是大家普遍理解得代碼編程,主要應用於程序開發、自動化等,一般高校、成人培訓機構開設有這類課程,側重於職業技能培訓。
②上手的難易程度不同。
少兒編程教育主要面向K12青少兒,採用由淺到深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從簡單易理解的實物編程基礎課到編程進階課、跨學科學習及綜合應用,逐步探索,促進孩子思維的全面開發。以芯恆安智能家居5.0「ai 玩空間」版為例,將居家生活智能化與兒童 AI 編程教育相融合,為家庭定製智慧生活的同時,也讓智能家居「變身」學編程玩 AI 的教具。
在「ai 玩空間」的創作平臺上,採用圖形化積木式編程來自定義貼近生活的智能場景,讓孩子更直觀地體驗到編程的成果。以下圖的手勢開關燈為例:
成人編程的學習則要求綜合學習,過程較為枯燥,學習後需直接投入工作應用。
③學習內容不同
少兒編程學習的初期以圖形化編程作為啟蒙,重視邏輯訓練。在芯恆安「ai 玩空間」系統中,隨著孩子學力的提升,從編程啟蒙期的圖形化編程,到編程初階的上手比較簡單的 Python 語言,直至編程進階的C++等語言,可提供多達34種程式語言的學習,覆蓋K12全階段。
成人編程主要學習程序語法應用與實踐、計算機編程項目開發,比如有Java、Python,C++等常用語言。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名號絕非虛傳,其教育以國際視野聞名,他們把全球的信息與知識自然地融入課程。前芬蘭教育部長曾言:「在未來,如果你的孩子懂編程,他就是未來世界的創造者;如果他不懂,他只是使用者。」
根據教育認知學,4-6歲左右開始形成抽象邏輯思維,4-18歲是抽象邏輯思維的最佳形成期。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編程,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