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世界的不確定性,如何把寫作當作副業來養活自己?

2020-12-14 庫小七站長
玻璃晴朗,橘子輝煌,未來可期!

本文4900字,閱讀時長5分鐘

羅輯思維有個段子:男人和女人談戀愛的時候,「若她涉世未深,你就帶她閱盡人間繁華;若她心已滄桑,你就帶她去坐旋轉木馬」。女對男版是,「若他情竇初開,你就寬衣解帶;若他已閱人無數,你就爐邊灶臺」。只要他是人,不管這個人處於哪種狀態,你都可以找到他體驗當中最稀缺的那一點。——題 記

最近幾年,會寫作突然成了一種特別讓人羨慕的本事。且不說成名的網絡大咖們那動輒數百上千萬的收益,就普通的朋友圈裡,會寫作的的人通常也會被人高看一眼。

許多人的寫作欲望被有意無意地激發了出來。寫作成為當下大眾自我學習的一個熱門主題,被許多人看做是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成為傳遞價值觀、樹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手段。

可是,寫什麼?怎樣寫?怎樣打造自己的個人影響力、樹立個人品牌?諸多問題仍然讓人困惑不解,迷茫無助。

醒目的黃色封面,標註著黑色醒目的字體——「寫作是提升個人影響力的決定因素」,這是新媒體大咖劉楊的《學會寫作》一書。這本書正好抓住了許多人寫作體驗當中最稀缺的那一點,打造個人影響力,為受眾解決寫作中遇到的煩惱和困難。

劉楊,劉主編,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清華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國際MBA,十年媒體從業經驗,27歲那一年,拿到百萬年薪。後來辭職,決定從零開始創業,2016年,36歲的他創辦網際網路寫作教育品牌「主編課堂」,教授寫作方法,累計培養學員近10萬名,成為金牌講師,自己的公司從0開始,6個月的時間,估值1000萬。

他的《學會寫作》一書,為受眾提供了7步寫作法,18種模板,50個寫作問答,方便每個人「對症下藥」。這本書會讓你從什麼都不會寫、不知道寫什麼,而蛻變成可以持續寫下去,並且成為一個真正會表達的作者,以此實現用寫作獲得個人影響力的目的。

文章一開始演繹了七步詩的故事,形象生動,吸引人,曹植的七步,更是寫作的七步:快速熱身、積累素材、掌握敘述方法、把握邏輯、錘鍊語言、熟練套路、適應新媒體寫作。這七步,會讓你從提筆就怕、無從下筆到有話可說、持續輸出。

對於這本書,你既可以從頭到尾線性閱讀,一步步掌握寫作需要的技與道。也可以用來快速查缺補漏,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最稀缺的某一點重點突擊。

讀書是一項終身事業

一、更新觀念: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很多寫作愛好者認為,自己寫的文章很容易打動自己,每次重讀都會有感觸,那麼,自己的文章也一定能感動別人吧!

劉主編說:其實不然,對於讀者來說,別人不了解你的生活,也無法設身處地代入,所以也就可能完全無法理解你的意思。

自娛自樂的寫作,自High式的文章,比如個人的心情日記、生活感悟、感情抒發、生活記錄等等,一般情況下,滿足的只是寫作者而不是讀者。而且不管是心情記錄還是小說創作,許多人只把它作為工作之餘的一種消遣,並不以此為業。

但是新媒體的發展改變了這種狀況,以網絡化、實時傳遞、社交屬性為特徵的新媒體顛覆了人們對文字和媒體的認識,也給了文字工作者極大的機會。

首先,新媒體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海量的閱讀者。

其次,新媒體降低了閱讀付費的門檻。

最後,新媒體改造了很多傳統產業的商業模式,也給了寫作者更多商業變現的機會。

新媒體的發展徹底改變了寫作的社會價值。過去寫作是一種技能,是少數人掌握的方法。比如衙門口的師爺、公司裡的秘書、專職作家等,他們都是把寫作當成一種謀生的技能。

而現在,寫作變成了一種工具,是人人都要具備的基本功。比如公司職員要會寫電子郵件,創業者要會寫商業計劃書和營銷方案,甚至企業老闆也要學寫作,因為越來越多公司的品牌,不再靠品牌代言人塑造,而是靠老闆的個性化表達。

寫作變成了人人都要掌握的基本工具,而且從大的趨勢上看,科技和經濟越發達,寫作的作用和可延展性就越大。

所以,新媒體時代的寫作,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自High不如帶著大家一起High

那麼,怎樣和大家一起High呢?劉主編溫情提示:

新媒體時代,有個性的公眾寫作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要敏銳地尋找熱點話題,用文章帶動讀者參與話題討論,引發共鳴;把握人性的痛點,替讀者把他們的孤單、委屈、憤恨、快樂等情緒表達出來,想讀者之所想,念讀者之所念;傳達有趣、有用的信息,讓讀者看完後會心一笑,或能付諸實際操作;傳遞某種價值觀,讓讀者受到感染,得到啟示或受到教益。

而寫文時運用第一人稱「我」寫作,更具有親近感,更像是跟讀者聊天,透過文章跟讀者交朋友。這樣,每個讀者都覺得自己被照顧到了,會有一種歸屬感,當然也就會引起讀者更大的關注。其次,用第二人稱「你」比用「您」更能拉近和讀者的距離。

you --and --me,拉近和讀者距離

二、學習寫作:一場遇見,細微而綿長

與《學會寫作》相遇的感覺,就如綿綿春雨輕輕撫著你的心房,沒有激烈的呼號只有細微綿長的回味。

那麼,如何寫出走心的文章,找到最真實的自己,實現最自由的心靈呢?

1.積累素材

我們總覺得「陽光之下,沒有新鮮事」,要寫出洋洋灑灑的文字,談何容易。劉主編立馬敲黑板:積累素材,積累素材。

親身感受、做採訪、做讀書筆記、查閱資料,這都是積累素材的絕好辦法。尤其是親身感受獲得的素材最容易積累,也最容易被大家忽視。

人體的感知,眼、耳、鼻、舌、身、意,是通過親身感受積累素材的六個角度。藉助眼睛做細微觀察,寫作才會有畫面感,讀者才會設身處地體會你當時的心境。

意境則心境

通過耳朵搜集信息,辨識周遭環境的聲音,比如環境噪音、自然界的各種動物的聲音、背景音樂、人物對話等等,通過感知這些聲音,從而實現更細緻的觀察,然後把由聽聲音而產生的感受記錄下來,就是素材。為了更好地積累素材,有時候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用耳朵、磨耳朵,訓練耳朵的敏銳度。

用鼻和舌搜集寫作的素材,看起來是感知和品嘗,但這個過程調動的絕不僅僅是鼻、舌,更是全身的感受,甚至是內心深處的,由飲食帶動的特定情感。比如《舌尖上的中國》就是用鼻子和嘴巴勾起了人們的思鄉之情。

靠身體感知,靠意念關照產生一些可以用於寫作的素材,這是積累資料的高級形態,因為知覺和思考更加接近文章最終呈現的形態。

其實,生活中,處處有寫作的素材。眼、耳、鼻、舌、身、意,這是每個人身上自帶的雷達和感應器,很多時候,不是它們不好用,而是我們經常忘記使用它們,讓它們蒙上灰,生了鏽。

2. 鍛鍊敘述方法

熟練掌握敘述方法,是寫作的基本功夫。不論是運用時間推移法、事件脈絡法、主旨發散法講故事,還是運用先說結論再解釋原因的金字塔敘述法,都是很吸引讀者的方法。

那麼,為了使文章更有趣有料,就要想別人之未想,言別人之未言,就要具有足夠的想像力,讓腦洞開得足夠大。

腦洞大開可絕不是胡說八道,而是換一種更跳躍、更符合現代讀者習慣的敘事方法,把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匯總到一起,從而實現服務結論的作用。真正的腦洞大開應該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敘述。

腦洞大開有時候像是跑題萬裡,看起來東拉西扯講了很多不相關的東西,但其實每個敘述都跟主題相關,只是作者有意隱藏了材料間的邏輯,讓讀者一直帶著一種好奇,想看看到底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腦洞大開既要扯得夠遠,也要隨時能拉得回來。就像本文的序言,就把曹植的七步詩產生的過程和寫作的技巧聯繫起來,讓人在緊張好奇中窺見了作者奇大無比的腦洞,感知到了寫作七步走。

3.錘鍊邏輯和語言

邏輯是骨架,撐起高貴的氣質。《學會寫作》一書提到:邏輯嚴密、結構清晰的文章像參天大樹,每片樹葉都有自己歸屬的枝條,而結構不清晰的文章像流水帳,東記一筆,西記一筆,看起來就會雜亂無條理。

文章的開頭是一篇文章的臉面,重要的話就要放在開頭說,把文章最吸引人、最精華、最能引起讀者注意的內容最先拋出來,這樣既可以把讀者牢牢留住,也便於寫作時順著開頭找到敘述的方向。運用講故事、設懸疑、開門見山的方法開頭,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如何把鬆散的材料連貫起來,如何調度所需要的資料,然後形成條分縷析的結構邏輯,作者也給出了切實可行的辦法,比如像中心原則法、統一原則法、配套原則法等等。

至於如何寫好結尾,讓所有的鋪墊為結尾服務,這對一篇文章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人們的閱讀和認知習慣,通常都是由開頭到結尾,由簡單到複雜,由不熟悉到熟悉。

終身學習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納曼提出的「峰終定律」就說明了這個問題。這條定律基於潛意識總結出體驗的特點:對一項事物的體驗過後,能記住的就只是在峰與終時的體驗,而在過程中好與不好體驗的比重、好與不好體驗的時間長短,對記憶差不多沒有影響。

而讀者閱讀文章的體驗也是如此,文章最高峰的閃光點和結尾的閃光點都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儘量多推敲一下結尾的寫法,一定會為文章增色不少。而劉主編在書中講的開放式結尾、恍然大悟式結尾、場景式結尾都會讓文章與眾不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好的結尾會讓人印象深刻

語言是皮肉,傳達獨特的性情。過去人們寫作有一個標準,叫信、達、雅,也就是語言要準確、流暢、優美。現在,人們的閱讀習慣較以前有很多變化,用詞強調快、準、狠,總結出來就是:達意、精簡、個性化。

李白的豪邁灑脫,杜甫的沉鬱頓挫,白居易的明白曉暢,辛棄疾的豪放悲慨,朱自清的清新自然,林清玄的優美簡練,余光中的雅致端麗……每一個寫作者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遣詞造句、運用修辭的特點,這些都需要長期不懈的訓練。

無論如何,寫作必須求一「真」字,真內容、真想法、真感受。天下寫作,唯真不破,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寫作,對待文字,對待讀者,這才是寫作者的初衷和本色。

真實、自然是寫作的初衷

4.掌握寫作套路

掌握寫作套路,學會模仿,會讓寫作變得簡單。劉主編在《學會寫作》中詳細介紹了4個模版,4種套路,給我們提供了寫作的法寶。

其實,對於害怕寫作的人,都可以試著從模仿模版、套路開始,學會「庖丁解牛法」,吃透要模仿的樣板文章,先把文章拆解開,去了解文章背後的價值觀、文章的邏輯框架、文章的敘事技巧和文章的語言,然後再去模仿,已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學習寫作,就是一場細微而綿長的修行,只要你足夠用心,足夠努力,認真積累素材,堅持鍛鍊敘述方法,精心錘鍊語言和邏輯,分類掌握寫作套路。那麼,你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寫作夢想,讓寫作成為你的秘密項目,讓生活變得有趣有料有底氣。

唯有寫作,未來可期

三、未來可期:風景正好,恰好我也在

公眾寫作在這個時代有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希望靠寫作養活自己,也有了更加多元的形式。寫作是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向,前途光明,未來可期。

具體來說,新媒體形態下的文字工作有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1. 熟練掌握文字運用的公司職員

如今,能熟練掌握文字運用的人是各大企業爭搶的對象,這樣的人在單位裡會承擔更多的工作,也會獲得更多的機會。比如現在企業的新媒體崗位,非常需要文筆好、懂傳播的人才,但因為傳統教育體系裡沒有專門教授新媒體的課程,目前這類人才非常稀缺。

2. 獨立文字工作者

得益於閱讀人群的大幅攀升,很多文字工作者也迎來了最好的時代,很多人完全可以靠寫作謀生。現在很多地方提供了線上寫作平臺,寫作者自己完成選題、寫作、編輯、發布、推廣、效果評估等所有過程,成為自己原創內容的主人,並以此獲得收入,實現自我的商業價值。

3. 寫作教學服務者

寫作課老師成為目前非常熱門的一個職業。寫作課程除了面向企業員工的寫作基本功培訓之外,還包括小說寫作訓練、創意寫作培訓、寫作療愈培訓等。這些分支針對不同的學員,教授不同門類的課程,但這些課程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這些課程都是幫助很想表達但不知道方法的人找到出口和路徑。

春光明媚,風景正好,恰好你也在!

你說,自己有個寫作夢。正好,現在這個時代是非常適合讓這個夢想實現的時代。

劉主編說,寫作是一種生活態度,是通向更加自由生活的橋梁,是面向未來不確定性世界時,一種遊刃有餘的自由狀態。

關鍵是,獲得這種自由的門檻很低,任何人,只要學習一點寫作方法,經過一點努力,都可以以很低的成本獲得這種自由。

玻璃晴朗,橘子輝煌,文字燦爛!用文字養活自己,用寫作迎接美好生活,你的未來不會是夢!

作者|米小諾:以最輕柔的姿態,留下生命的痕跡。(庫小七讀書寫作訓練營2期學員)

深度閱讀,關注@庫小七站長,,和你一起實現個人增值成長。

相關焦點

  • 未來十年,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會如何影響人類及世界?_鏡相_澎湃...
    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帶來的衝擊,幾乎改變了所有我們熟悉的日常——從國際關係、世界經濟,到人際距離、生活方式……如何看待疫情/後疫情時代的不確定性,如果以十年為尺度,這種不確定性又將對人類和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信睿周報》在年終特輯「Re思想與藝術2020」中將這個問題拋給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與藝術家,來聽聽他們的回答。
  • 讀書是最好的投資,寫作是回報最高的副業,請為副業留出一份時間
    所以每一位職場人,你可以改變你的工資,但你永遠改變不了,你的年齡,因為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02:讀書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寫作是性價比最高的副業讀書是投入最小回報最大的自我投資,無論多忙,都要讀書。
  • 沈南鵬:面對未來有很多不確定性 要做最真實的自己知行合一
    沈南鵬表示,面對未來有很多不確定性,但還是回到初心吧,做最真實的自己,知行合一,能夠面對自己的失敗,也面對自己的缺點,不斷地提升自己。說到底,投資這個行業理論很多、道理很多,從電視到網絡,到課堂,到書,天天都在講投資的理論,但是說到底怎麼實踐,怎麼能夠真正在投資的過程當中把握每一個細節,恐怕是最重要的。當然了,可能裡面有一部分就是能夠至少修正人性的一些弱點。
  • 五、副業賺錢要用好自己的標籤!如何一年賺一百萬?
    關於如何包裝自己,大家可以期待我第三課要講的*定位*系列課程,總之就是要在一個細分領域裡創造足夠的優勢。讓大家想到這塊,第一個就能想起你。想在副業中賺錢,你需要掌握這些能力,第一個叫做目標達成能力,再在我們的職場中,有一個東西叫做KPI,是老闆考核你的業績指標。這也是我們作為職員,最討厭的東西,因為完不成就會被扣減績效獎金。
  • 工資3000副業10000:上班族搞副業,一定要明白這點,否則白受累
    請問,她哪來的時間寫作?心眼兒做副業,也有五年多了。說實話,真沒見過這麼「隨隨便便」就成功的案例,一個都沒有!不妨今天,我就總結下多年經驗,掏心窩地跟你聊聊:上班族做副業的正確姿勢,到底是怎樣的?01 做副業的3個前提1、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想要什麼。很多小夥伴來找我,說:我想在網上寫作賺錢。「你想寫什麼呢?」「我能分享職場經驗。
  • 所有人都可以去搞副業,為什麼老師就不可以?
    在我的觀念裡,任何人都值得去尋求一份第二職業,因為這個時代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很難再有真正意義上的「鐵飯碗」,即使有,工資也不會太高,很難滿足現代人更為富足的生活。當然,如果你從事的職業不是鐵飯碗,那就更有必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說不定哪一天自己的第一職業面臨失業的威脅,自己也不會驚慌失措。事實上,也的確有很多人在從事著自己的第二職業,他們的副業形式多樣,收入或多或少。
  • 想幹副業?人人都需要的B計劃:副業之寫作篇
    寫作對我們平時比較簡單易操作的副業方式,只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即可進行創作,雖然算不上可以大富大貴的副業,在業餘愛好之中,獲取一份額外的收益也是挺好的寫作收益有訂閱分成,全勤和合同稿費幾種,今天就介紹一些靠寫作來獲取收益的創作平臺,供大家參考甄別
  • 才做了一個月副業,就想辭職不上班:衝動的選擇,確定不後悔?
    辭職後的一些影響,他自己估計都沒有認真考慮過、深思過。很多人做副業,一旦覺得有起色,就有了我朋友類似的想法。可是,一旦辭職了,就真的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了,自己能確保現在副業足夠養活自己或者家人嗎?沒了基本工作保底,自己是不是能夠保持平常心?少了一份工作,心裡總會慌。可切斷了退路,就真的無路可退了。自己副業,是不是能夠穩定發展?自己有沒有評估過,一旦沒了工作,自己的整體收入情況會如何?靠現在的副業真的能養活自己嗎?
  • 我們宇宙的未來是否早已註定,不確定性原理如何推翻拉普拉斯妖
    我們宇宙的未來是否早已註定,不確定性原理如何推翻拉普拉斯妖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其實說的就是未來都是註定的,但這句話肯定是不科學的。我們宇宙的未來是否註定,不確定性原理推翻拉普拉斯妖。我們之前講過拉普拉斯妖是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假設一個智者能夠掌握整個宇宙中每個粒子的瞬時位置和速度,可以預測未來任何時候的粒子狀態,也可以計算過去任何時候的粒子狀態,也就是一切都是註定的。而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這個理論意味著不能同時知道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 畢業三年後,進入規培的醫生應該怎麼去養活自己?
    作為一個醫學生,也作為一個地道農民的孩子,2017年終於從醫學院校畢業了,懷著對醫學的嚮往,對未來的美好崇敬順利進去縣城的一家醫院工作。工作之初,記得工資好像是1500元/月,初領工資的時候,心裡像花開一樣,終於不用再伸手向父母要錢了。
  • 朱丙田:面對未來不確定性,重新思考長期主義
    專注自身行業,拒絕其他不相關的資源和邀請,新生事物出來,時刻思考如何結合自身業務,帶來助力。比如現在火爆短視頻,抖音,快手,視頻號,本質上是新的營銷工具,特別是視頻號,更是連結+信任的最佳工具,能夠大大降低信任成本,連結更多可能性!
  • 你除了上班還有什麼副業來營生?
    我目前除了我的本職工作之外,還有兩份副業來賺取額外的收益。目前這兩份副業收入暫時都還不錯,最關鍵的是,它的「天花板」都非常高,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這才是我最為看重的。二、自媒體如你們所見,我目前的第二份副業就是做自媒體了。我現在經常形容自己「不是時間不夠用,而是眼睛不夠用」。
  • 建立你的不確定性優勢
    作者|洪杉  來源|紅杉匯(ID: Sequoiacap) [ 編者按 ]  面對不確定性,本能的反應是努力從中尋找確定性。但聰明的企業正在做的事情是,將這種不確定性轉化為自身的競爭優勢。原因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種不確定性會越來越多。
  • 堅持夢想重要還是養活自己重要
    有一次,跟一個畫畫的朋友聊天,聊了聊目前的狀況,然後又聊了聊未來。我們產生分歧的地方在於,我勸她堅持夢想,趁著我們還年輕,不要有遺憾。她告訴我,她想要養活自己。 她的選擇是蠻現實的,大部分人都會做這麼一個選擇。如果選擇養活自己,便選擇了尊嚴,她是對的。那夢想呢?她的夢想有錯嗎?
  • 諾獎得主漢森:如何在不確定性迷霧中航行
    不確定性有三重因素作為一名計量經濟學家,Hansen教授講解了如何從不同角度認識不確定性。他稱,統計學在經濟分析中有雙重角色。其一,在模型之外,研究人員估計未知參數並評估模型的影響;其二,在構建動態經濟模型時,研究人員要描述經濟主體,包括消費者、企業、個人等在面對不確定性時怎樣做決策,怎樣做資本配置,並推測市場表現以及對資源配置、經濟政策產生的影響。
  • 副業如何收集關鍵信息,做對生涯人物訪談,3步給你講透徹
    生涯人物訪談讓我們能夠跟那些從事自己理想副業的專業人士建立聯繫,向他們請教真實的副業狀況,獲得第一手的,有溫度的資料,這些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實現目標的路徑,讓我們度過目標落地的危險期。確立做副業目標只是第一步,也是相對容易的第一步,身邊好多做副業的案例,你就可能受到啟發,列出自己的目標,但是如何把目標落地,一步一步做出來,是有很多挑戰的。
  • 李浩白 靠筆桿子養活自己
    那是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很多國外的書籍和電影被引進來,他的思想受到了猛烈衝擊,對個性的自由解放更加渴望。遠在韓寒這個「反應試教育」的典型出來之前,李浩白就為自己的個性發展進行了自己的抗爭。他萌生了退學著書的念頭。老師們都被他的激烈態度嚇壞了。他們也都擔心他拿不到畢業證,這在當年對學生未來的謀職影響很大。班主任不得不將他的父母請到學校來,討論未來他的人生之路該怎麼走。
  • 《成為作家》傳授作家 的魔力,掌握創意寫作,學會輕鬆寫作
    湧入自媒體寫作的人,都想靠寫作掙取副業收入,羨慕大咖們賺得盆滿缽滿,紛紛加入各種寫作訓練營,結果個別人被割了韭菜。有人把寫作當作創業,沒有成本的投入,只需時間和精力堅持下去。寫作是一種苦行僧似的修行,如何在寫作的路上越戰越勇,了解寫作這項工作的深層次的思維奧秘,輕鬆駕駛寫作這個腦力勞動,透徹了解天賦對寫作的助力作用,清晰地認識意識和無意識對寫作思維的高級想像力。《成為作家》這本書,對作家的天賦進行了細緻的心理學分析,提出了每個熱愛寫作的人都是天才。讓天才的能量釋放出來。
  • 寫作是一場與自我的對話,可以坦誠面對自己
    從2018年開始堅持每周都寫一篇文章來進行自我梳理,其中涵蓋了目標執行情況的周度總結和一些讀書心得體會,以及其他的一些感悟心得等等。寫作的作用就是讓自己更加清楚的能夠看清自己內心是什麼狀態,對過去的反省和對未來的希望。這種方式就像是一個交心的朋友一般,可以坦誠地吐露心聲,時間久了就會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這種獨處的方式。
  • 如何在社交電商上搞副業?如何玩轉
    今年很多人開始想做點副業,尤其是寶媽,想在家帶孩子,又想搞點副業,那麼現在副業實在太多,一不小心就會掉入陷阱,不但賺不到錢,反而會被騙。所以在選擇副業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如何玩轉社交電商。如何在社交電商上搞副業?如何玩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