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荔灣區副區長安建國率相關職能部門到廣州12345政府服務熱線話務現場接聽群眾來電。接電結束後,安建國談到了荔灣區正在進行的規劃項目,繼芳村花卉市場搬遷後,黃沙水產市場未來也將搬到新址。
黃沙水產新市場已經動工
安建國透露,根據工作部署,黃沙水產新市場(東洛圍碼頭)項目是大灣區水產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將成為大灣區首個智能化活魚交易批發市場。新市場已於2020年6月動工,預計2023年建成,建成後將啟動舊市場搬遷工作。
項目建成後將引領和提升大灣區漁業市場的智能化升級改造,更好地適應和保障大灣區居民的「菜籃子」工程。安建國介紹,新市場將實行乾濕分離、人車分流的規劃布局,配置集中供氧、供冷系統及高標準環保設施,改變傳統粗放型交易模式,創新智能化集中交易模式,構建水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全過程產業鏈,打造集活鮮、冰鮮、乾貨等水產品貨類批發交易、購物消費、旅遊休閒、文化科普、電子商務為一體的國家級水產交易中心。新市場建成後,將進一步強化水產「價格風向標」的作用,鞏固「黃沙水產」在水產行業的龍頭地位,為大灣區產業升級、廣州市的經濟發展和市民的「菜籃子」工程做出應有貢獻。
「千年商都RBD」和「嶺南生活CLD」
安建國還介紹了其餘專業市場轉型升級的規劃,荔灣區作為廣州市的中心城區, 繼西翼CBD後,未來還將打造「千年商都RBD」和「嶺南生活CLD」。荔灣是廣州作為千年商都的發祥地,在保持商圈活力的基礎上,產業體系將逐步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千年商都RBD(休閒商務區)」。其中,白鵝潭商務區3年內將實施106個產業地塊的土地整備和開發,海龍科創區11個產業地塊以及嶺南V谷、西塱等工業園區將導入科技服務和數字經濟龍頭企業,聚龍灣、花地灣等12個產業組團聯動發展,全區20個城中村改造將復建村集體物業約860萬平方米,將停滯多年的低效用地大幅盤活。產業集聚將騰挪大量空間,區域經濟增長方式將發生質的改變,花卉、茶葉等一批專業市場將從批發產品向網上直播帶貨、展覽體驗、藝術培訓等新商貿模式提質,城市商貿氛圍和市場環境也將隨之向現代高端、休閒體驗、舒適多元的方向轉化。
同時,荔灣還會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發揮治水、治汙、拆違的利器作用,提升花地河8.7公裡濱水綠化景觀,打造大坦沙環島休閒景觀帶,努力讓轄內35條河湧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讓人居環境變得更舒適美麗,打造「嶺南生活CLD(中央居住區)」。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黃慶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黃慶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