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葉原產國,茶葉起源於中國,這是一個定論。關於茶葉的分類,目前比較科學的辦法是,依據製造工藝和品質差異以及歷史淵源來進行劃分,將各種茶葉歸納為六大類,即綠茶、黑茶、紅茶、黃茶、青茶和白茶。
黑茶起源於秦漢,成形於元末明初,正式定名記錄於明代中期,而中國茶葉的出口正好是這個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裡只有綠茶與黑茶,紅茶還只是創製階段,不可能有產品,更不可能批量出口,由此可推斷,在當時的條件下,中國出口的茶葉應該就是黑茶。當時的翻譯家也並沒有把黑茶與「black tea」搞混淆,他們最先接觸的就是黑茶,「black tea」也與當時的歷史相當吻合。
明末清初正是中國改朝換代的過渡期,由於戰爭的原因,給中國的出口貿易造成了嚴重影響甚至停滯,加上清朝初期也是閉關鎖國的核心時期,茶葉出口於是出現了斷層。
到後來17世紀的紅茶創製和18世紀開始出口時,因功夫紅茶的外形和湯色與黑茶區別並不十分明顯,曾經的經銷商也沒有把黑茶的特徵,特別是口感與香氣較好地傳遞下來,因此給後來的經銷商造成了感覺上的誤差,誤以為「black tea」 就是紅茶,紅茶就是「black tea」。以致後來便把 「black tea」與紅茶等同起來,造成誤會至今。現在,常說的「紅茶」的英文是「Blacktea」,而黑茶則是「Dark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