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喜劇屆的演員,大家馬上就能想起不少,他們給我們奉獻了不少精彩的笑料作品。但有一位老喜劇演員,才可以稱得上是我們國家真正的喜劇大師,他就是嚴順開。他被稱作是我們東方的卓別林大師,他出演的影片也是我們國家中第一部登上坎城舞臺的影片,只不過到現在已經去世兩年,還是讓人非常遺憾難過。
嚴順開出生在上海,因為喜歡表演,所以在高中畢業之後報考上戲,但卻沒有被錄取。後來還參加了幾個話劇團的招生,結果也同樣是讓人失望。直到二十二歲的時候,嚴順開才考進了中戲之中進行學習。當時的年代拍戲的機會也少,所以他一直沒有什麼作品。在四年學習之後,嚴順開被分配到了上海的滑稽劇團之中工作。在劇團的他不僅擔負起了演員的工作,還兼任了編導的工作,排練出了不少作品在劇場之中演出。這樣的工作他一做就是十幾年,直到為了紀念魯迅誕辰一百周年的時候,上海電影廠想要把魯迅的作品改成一部電影,才讓嚴順開迎來了人生中最大的機會。
當時擔任導演的岑範因為之前看過嚴順開的表演,在劇組之中一直說只有他能演這個主角。當時劇組的其他人覺得嚴順開在劇團的表現很好,但是話劇和電影拍攝還有很大差別的,所以都覺得嚴順開可能沒辦法勝任這個角色,而且還有人推薦了一個當時非常火爆的電影小生來演男主,但後來因為導演的堅持,還是定下了由嚴順開來出演這個主角。劇本原著原著讓人看上去忍俊不禁,但是內核卻是表現舊社會時代的無奈。嚴順開也曾經看過原著,在接到劇本之後也深知這份責任的重大,因為這部電影當時在寫分鏡的時候一共分了七百個鏡頭,而需要他出現的就有六百多個,這也意味著這部電影的好與壞,幾乎都要看他的演技了。
但是經過嚴順開一次次翻看劇本和原著,他也在一點點揣摩,當時電影廠的人也有些不放心,所以經常來劇組看。在看到嚴順開的表演之後,大家也都放下心來了。這部電影上映之後,獲得了非常不錯的反響,嚴順開也拿下了百花獎的最佳男演員獎項。這部電影還被國外的觀眾認可,進入了坎城電影節和國際喜劇電影節中角逐。雖然沒能在坎城電影節中獲獎,但是這部電影卻成為了第一部在這個電影節中提名的中國影片。這之後的瑞士喜劇電影節之中,他也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
當時瑞士的這個頒獎禮禮並沒有人通知他們劇組,連宣布得獎之,後現場也只有一個中國記者能代為領獎。也因為這個獎項,嚴順開獲得了一個金拐杖,還被邀請成為下一屆的評委,去到卓別林家參觀,他也被中外觀眾稱為是東方卓別林。這之後嚴順開又出演了不少作品,用諷刺的手法反映了不少小人物的底層生活,讓大家在開懷大笑的同時,也有了深深的思考。但是在十年之前,嚴順開在拍攝過程中突然中風被送進了醫院。雖然被搶救了回來,卻不能再為大家帶來作品了。在醫院躺了幾年之後,他還是故去了,實在讓人難過不能再看到這位喜劇大師再為我們帶來精彩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