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穿越」30年,徐匯交警雷樹森仍在崗位上。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8日電(李姝徵 馬凱)如果你漫步在梧桐掩映的衡山路,來到天平路口一定會看到這樣一位交警,他中等身材、皮膚黝黑、精神飽滿、手勢利落、步伐有力,如果不說,誰也看不出他已經是臨退之年;如果不說,誰也不知道他早就是諸多榮譽加身的「老先進」,他就是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人民警察、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徐匯交警雷樹森。
「穿越」時光,重回「夢開始的地方」
對於現在工作的天平、湖南地區,雷樹森再也熟悉不過了。「1993年,我就是在武康大樓前開始站馬路的,所以,對於這一帶我是有感情的。」二十多年前,曾當過海軍的雷樹森在這裡開始了他的交警生涯,憑藉著嚴格卻又不乏溫情的獨特執法風格,他很快嶄露頭角,周邊群眾有口皆碑,繼而美名遠揚,收穫無數榮譽。2007年,隨著徐匯區又一重要地標設施——上海南站投入運營,當時新成立的交警八中隊青年民警急需「傳幫帶」,雷樹森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淮海路,被派至以他名字命名的石龍路龍川北路「雷樹森崗組」工作。走馬上任後,他不辭辛勞地奔走在南站周邊的道路上,在整治非法客運和排堵保暢方面都頗有建樹。2019年,恰逢上海公安交通屬地化改革,老雷所在大隊要被撤併了,領導考慮到他年紀大了,就想照顧他退居二線崗位。但雷樹森卻說:「我不想碌碌無為地『養老』,如果真的要照顧我,就讓我回到淮海路去吧!」就這樣,雷樹森又回到了自己夢開始的地方。不過,由於淮海中路武康路口已有合適的人選和勤務安排,三個路口外的衡山路天平路口成了他的新崗位。「以前我在武康大樓這裡的六岔路口指揮時,需要一刻不停地跑動,當時這裡還不是『網紅打卡地』。現在歲數不饒人,這裡人車又多了,我還是在有限的能力範圍內把工作做到最好吧!」
「我在天平路住了幾十年了,這個老警察我有印象的,以前站在路那頭淮海路上的,相當認真,基本看不到他停下來休息,沒想到十多年後又回來了,我們也相當開心,」沿線居民吳老伯說,「你看呀,他回來一年多,衡山路上街沿本來亂騎的快遞外賣車不見了;現在就算沒有警察,碰到紅燈,天平路口的非機動車都齊刷刷停在停車線後!」
信任與處罰,不變的「執法藝術」
「明、勤、嚴、理、忍」是雷樹森工作的五字要訣,行人與非機動車管理一直是他努力的重點。但很多時候,他信奉信任比簡單處罰更有效,一時處罰雖能讓交通違法人『疼』,但不一定心悅誠服;而以事論理、逐一感化,卻能讓他們銘記於心,從此成為道路「正能量」。
十多年前,有位男青年因為睡過頭了趕時間上班,竟然在禁止非機動車通行的淮海中路上騎車,被雷樹森攔了下來,依照交規需要處罰。看得出他知道錯了,急得面紅耳赤,但翻遍口袋也沒找到錢,差一點就要哭出來。沒想到,雷樹森掏出20元遞給了他:「小夥子,這罰款我先替你交了,你還不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記住淮海中路都是機動車通行的,不能騎車,這是很危險的……」。男青年根本沒有想到老雷會這樣做,眼含淚花匆匆離去。當天下午,他又來到路口把錢還給了雷樹森。之後一段時間裡,他還多次義務來路口幫老雷當起交通志願者。這個故事也是都市交通「調音師」雷樹森30年間交通執法的最好寫照。
衡山路沿線大都也是「禁非」的,遇到有騎車人強調自己肯定沒錯,是根據手機導航騎過來的,老雷就會上前查看手機,結果發現不少當事人設置的線路是「步行」而不是「騎行」,當然會進入禁止騎行的道路。解釋清楚後,騎車人大都服氣地接受了處罰。
勳章的重量,肩頭的責任
雷樹森為人極為低調,從不向人提及自己的個人榮譽,但內心深處,他非常珍惜每一枚獎章,並把它們視作對自己工作的激勵與鞭策。「人不能躺在功勞簿上,有了榮譽,就一定要做得更多、更好。」
雷樹森愛乾淨,這麼多年,白帽套、白手套一貫保持整潔,警用摩託車也始終被他擦得鋥亮。他還有個「老派」的習慣,所有近期執勤須知和幾點幾分的在崗工作內容都會事無巨細地記錄在小小的一本本執勤日誌上,儘管現在有了移動警務終端,他還是習慣於此。「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年紀大了,這樣我自己查起來也方便。」
但他並未放鬆學習新技術,對於移動警務終端、分局協同辦公輕應用平臺等使用,他都會纏著後輩們不恥下問,認真做筆記,直到弄懂為止。「站馬路,我可以做他們老師,但弄起手機電腦,他們都是我老師。」老雷笑著說。
「我們大隊中青年民警多,雷師傅以前教過我們,現在有他在,又能很好地把他的經驗做法,把徐匯交警的好傳統繼續傳承下去。」徐匯交警支隊一大隊大隊長董紹劍說。他和大隊中很多領導、同事都曾在南站「雷樹森崗組」和老雷共事、學習過。
老雷的徒弟有不少,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公安部「最美基層民警」提名獎、公安部一等功獲得者、徐匯交警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綠燈俠」王潤達。「我們在警校學習時就知道徐匯有個勞模雷樹森,2014年實習分配時,沒想到我就有幸到南站和他成了搭檔和師徒。他非常敬業,也非常愛護和幫助年輕人。」王潤達說。除了言傳身教,雷樹森還經常關心新警們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遇到麻煩事時也會挺身而出。王潤達清楚地記得,剛從警不久的他一次攔下一名亂穿馬路的醉酒男子,但對方大吼「你憑什麼管我」「警察要打人了」,還不斷往王潤達身上貼靠,青澀的王潤達一時不知所措,只見雷樹森迅速竄到醉漢身後果斷將其制服,並呼叫增援將其送至派出所約束至酒醒。「如今,師傅已年近花甲,早高峰過後還是站在路中一刻不停,要一直疏導、管理到中午吃飯才肯休息一會兒,怎麼勸他也不肯聽……他是我從警路上的榜樣和標杆,現在,我們隊裡年輕人對他都只有一個大大的『服』字。」
「今年真的太有意義了。」2021年,雷樹森就要退休了,這一年,也將迎來第一個人民警察節和建黨百年。「我們共產黨人都是有初心的,我還記得我當年的從警志願是『當水兵時是保衛祖國,現在上岸了,我還要保衛祖國和人民』。這麼多年了,我覺得我對得起自己當初說過的話。」(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李姝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