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交警雷樹森:只把獎章心中藏,站好最後一班崗

2021-01-12 上海新聞網

時光「穿越」30年,徐匯交警雷樹森仍在崗位上。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8日電(李姝徵 馬凱)如果你漫步在梧桐掩映的衡山路,來到天平路口一定會看到這樣一位交警,他中等身材、皮膚黝黑、精神飽滿、手勢利落、步伐有力,如果不說,誰也看不出他已經是臨退之年;如果不說,誰也不知道他早就是諸多榮譽加身的「老先進」,他就是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人民警察、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徐匯交警雷樹森。

  「穿越」時光,重回「夢開始的地方」

  對於現在工作的天平、湖南地區,雷樹森再也熟悉不過了。「1993年,我就是在武康大樓前開始站馬路的,所以,對於這一帶我是有感情的。」二十多年前,曾當過海軍的雷樹森在這裡開始了他的交警生涯,憑藉著嚴格卻又不乏溫情的獨特執法風格,他很快嶄露頭角,周邊群眾有口皆碑,繼而美名遠揚,收穫無數榮譽。2007年,隨著徐匯區又一重要地標設施——上海南站投入運營,當時新成立的交警八中隊青年民警急需「傳幫帶」,雷樹森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淮海路,被派至以他名字命名的石龍路龍川北路「雷樹森崗組」工作。走馬上任後,他不辭辛勞地奔走在南站周邊的道路上,在整治非法客運和排堵保暢方面都頗有建樹。2019年,恰逢上海公安交通屬地化改革,老雷所在大隊要被撤併了,領導考慮到他年紀大了,就想照顧他退居二線崗位。但雷樹森卻說:「我不想碌碌無為地『養老』,如果真的要照顧我,就讓我回到淮海路去吧!」就這樣,雷樹森又回到了自己夢開始的地方。不過,由於淮海中路武康路口已有合適的人選和勤務安排,三個路口外的衡山路天平路口成了他的新崗位。「以前我在武康大樓這裡的六岔路口指揮時,需要一刻不停地跑動,當時這裡還不是『網紅打卡地』。現在歲數不饒人,這裡人車又多了,我還是在有限的能力範圍內把工作做到最好吧!」

  「我在天平路住了幾十年了,這個老警察我有印象的,以前站在路那頭淮海路上的,相當認真,基本看不到他停下來休息,沒想到十多年後又回來了,我們也相當開心,」沿線居民吳老伯說,「你看呀,他回來一年多,衡山路上街沿本來亂騎的快遞外賣車不見了;現在就算沒有警察,碰到紅燈,天平路口的非機動車都齊刷刷停在停車線後!」

  信任與處罰,不變的「執法藝術」

  「明、勤、嚴、理、忍」是雷樹森工作的五字要訣,行人與非機動車管理一直是他努力的重點。但很多時候,他信奉信任比簡單處罰更有效,一時處罰雖能讓交通違法人『疼』,但不一定心悅誠服;而以事論理、逐一感化,卻能讓他們銘記於心,從此成為道路「正能量」。

  十多年前,有位男青年因為睡過頭了趕時間上班,竟然在禁止非機動車通行的淮海中路上騎車,被雷樹森攔了下來,依照交規需要處罰。看得出他知道錯了,急得面紅耳赤,但翻遍口袋也沒找到錢,差一點就要哭出來。沒想到,雷樹森掏出20元遞給了他:「小夥子,這罰款我先替你交了,你還不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記住淮海中路都是機動車通行的,不能騎車,這是很危險的……」。男青年根本沒有想到老雷會這樣做,眼含淚花匆匆離去。當天下午,他又來到路口把錢還給了雷樹森。之後一段時間裡,他還多次義務來路口幫老雷當起交通志願者。這個故事也是都市交通「調音師」雷樹森30年間交通執法的最好寫照。

  衡山路沿線大都也是「禁非」的,遇到有騎車人強調自己肯定沒錯,是根據手機導航騎過來的,老雷就會上前查看手機,結果發現不少當事人設置的線路是「步行」而不是「騎行」,當然會進入禁止騎行的道路。解釋清楚後,騎車人大都服氣地接受了處罰。

  勳章的重量,肩頭的責任

  雷樹森為人極為低調,從不向人提及自己的個人榮譽,但內心深處,他非常珍惜每一枚獎章,並把它們視作對自己工作的激勵與鞭策。「人不能躺在功勞簿上,有了榮譽,就一定要做得更多、更好。」

  雷樹森愛乾淨,這麼多年,白帽套、白手套一貫保持整潔,警用摩託車也始終被他擦得鋥亮。他還有個「老派」的習慣,所有近期執勤須知和幾點幾分的在崗工作內容都會事無巨細地記錄在小小的一本本執勤日誌上,儘管現在有了移動警務終端,他還是習慣於此。「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年紀大了,這樣我自己查起來也方便。」

  但他並未放鬆學習新技術,對於移動警務終端、分局協同辦公輕應用平臺等使用,他都會纏著後輩們不恥下問,認真做筆記,直到弄懂為止。「站馬路,我可以做他們老師,但弄起手機電腦,他們都是我老師。」老雷笑著說。

  「我們大隊中青年民警多,雷師傅以前教過我們,現在有他在,又能很好地把他的經驗做法,把徐匯交警的好傳統繼續傳承下去。」徐匯交警支隊一大隊大隊長董紹劍說。他和大隊中很多領導、同事都曾在南站「雷樹森崗組」和老雷共事、學習過。

  老雷的徒弟有不少,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公安部「最美基層民警」提名獎、公安部一等功獲得者、徐匯交警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綠燈俠」王潤達。「我們在警校學習時就知道徐匯有個勞模雷樹森,2014年實習分配時,沒想到我就有幸到南站和他成了搭檔和師徒。他非常敬業,也非常愛護和幫助年輕人。」王潤達說。除了言傳身教,雷樹森還經常關心新警們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遇到麻煩事時也會挺身而出。王潤達清楚地記得,剛從警不久的他一次攔下一名亂穿馬路的醉酒男子,但對方大吼「你憑什麼管我」「警察要打人了」,還不斷往王潤達身上貼靠,青澀的王潤達一時不知所措,只見雷樹森迅速竄到醉漢身後果斷將其制服,並呼叫增援將其送至派出所約束至酒醒。「如今,師傅已年近花甲,早高峰過後還是站在路中一刻不停,要一直疏導、管理到中午吃飯才肯休息一會兒,怎麼勸他也不肯聽……他是我從警路上的榜樣和標杆,現在,我們隊裡年輕人對他都只有一個大大的『服』字。」

  「今年真的太有意義了。」2021年,雷樹森就要退休了,這一年,也將迎來第一個人民警察節和建黨百年。「我們共產黨人都是有初心的,我還記得我當年的從警志願是『當水兵時是保衛祖國,現在上岸了,我還要保衛祖國和人民』。這麼多年了,我覺得我對得起自己當初說過的話。」(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李姝徵  

相關焦點

  • 春節留守「北上廣」的外鄉人:站好最後一班崗
    春節留守「北上廣」的外鄉人:站好最後一班崗  【解說】2月4日是農曆臘月二十六,很多人都已回到家中,享受團圓的快樂,並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外鄉人卻選擇留在大城市中度過新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 太和收費站:全力以赴站好最後一班崗
    太和收費站每天要迎來送往成千上萬輛汽車。   隨著廣東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一張網」正式實施的臨近,屆時除10個省界站及36個終點站外,其他所有主線收費站及停車人工標識站均將撤銷,其中,包括堪稱廣州「北大門」的太和收費站。
  • 顏妮:以拼搏精神站好「最後一班崗」
    本報記者 朱才威 中國女排新年後開始集訓,對於隊內年齡最大的遼寧籍副攻顏妮來說,則是最後一次赴中國女排報到,最後一次隨中國女排集訓,最後一次作為隊員備戰奧運會。
  • 老柴:站好最後一班崗 堅守抗疫一線
    從晚上十二點到早晨八點,一站就是八小時,凍得腿腳發麻甚至沒有了知覺,老柴從沒說過一個「不」字。 疫情防控仍在繼續,柴增田醫生仍在奮戰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幾十年的堅守,幾十年的奉獻,2020年無論多麼艱難,他都不會停歇,站好最後一班崗,守住百姓的健康。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繁榮富強!
  • 致敬女環保人(3)|當好螺絲釘 站好一班崗
    當好螺絲釘 站好一班崗——劉相梅 生態環境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應急處處長大疫當前 我們須盡力2020年的春節對每個中國人都意義非凡,而對於應急戰線的所有人就更加特別。當日她給值班同事的微信中說:請向家人解釋好,也算是國難了,我們須盡力!值守「鐵三角」大年初一至初二,一個個關於疫情工作的指令從黨中央和國務院迅速發出。劉相梅同志敏銳地感覺到工作任務將十分重要且艱巨,她請示領導後,與另外兩位同事成立了「值守鐵三角」小組,沒有動員令、沒有發令槍,自覺堅守在辦公室。
  • 站好最後一班崗!他再次「逆行」轉戰雷神山醫院
    在3月31日其他隊員即將撤離武漢時,三位寶山醫生還將和部分上海醫護人員留守武漢,站好最後一班崗,並在圓滿完成抗疫任務後,安全回到家人身邊。彭四新愛人續翠表示,「他是最勇敢的,他是我們家的大英雄。」
  • ...剪刀手」即將告別春運田瑛:站好最後一班崗,服務好最後一個春運
    隨著電子客票的全面實施和推行,過去旅客常常在候車室見到的檢票員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2020年春運將是他們服務的最後一個春運了。說起檢票員的工作,田瑛深有感觸。她把自己的右手舉起來給記者看,只見她的右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下端的繭子非常厚,整個手看起來也比左手粗壯上一些。「這是職業病,檢票用的手套和小剪刀都不知道用壞了多少呢!」
  • 【拜法工作】放下法槌,脫下法袍,站好退休前的最後一班崗
    原標題:《【拜法工作】放下法槌,脫下法袍,站好退休前的最後一班崗》
  • 魯能這招牌,站好了最後一班崗
    「魯能」這塊招牌,站好了最後一班崗。若干年後,當我們憶起2020年的山東足球時,我們一定不會忘記,有一支叫「魯能」的球隊,在夾縫中生存,為山東足球收穫了足協杯冠軍。 關鍵詞——最後一戰 魯能站好了最後一班崗 1998年,魯能集團入主山東足球。1999年,魯能收穫了隊史首個雙冠王。只用極短的時間,魯能便把山東足球帶上了新高度。在魯能力挺山東足球的22年中,魯能4次奪得中國足球頂級聯賽冠軍,6次奪得足協杯冠軍。
  • 電子客票逐漸普及「剪刀手」即將告別春運田瑛:站好最後一班崗...
    隨著電子客票的全面實施和推行,過去旅客常常在候車室見到的檢票員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2020年春運將是他們服務的最後一個春運了。說起檢票員的工作,田瑛深有感觸。她把自己的右手舉起來給記者看,只見她的右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下端的繭子非常厚,整個手看起來也比左手粗壯上一些。「這是職業病,檢票用的手套和小剪刀都不知道用壞了多少呢!」
  • 高州10勇士仍堅守雷神山,站好支援武漢戰疫最後一班崗!
    目前,該院仍有10名勇士堅守在雷神山,站好最後一班崗,其餘12名隊員已完成任務凱旋。 「說不想家是假的,每個人都想回家,但總得有人在這裡堅持到最後一步,我們願意留下。」帶領隊員從武漢中南醫院轉戰雷神山醫院的高州市人民醫院醫療隊長蘇春志說,「戰鬥到最後,要啃的都是硬骨頭,病人在生死線徘徊,能不能通過我們的救治讓他們重獲新生,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渴望。」
  • 初心依舊,站好2019年最後一班崗
    我們已經站好2019年最後一班崗。2020年,我們會繼續縮短與抗戰英烈的距離,帶他們回家,為他們尋親。誰能想到當年浴血奮戰的英烈最後的歸宿竟是如此! 他來到人生最後一個節點
  • 電商、超市、餐飲..北京商業「最後一班崗」
    距離大年三十僅有一天時間,仍有大批商業企業和服務人員留守在北京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生活服務業:實體店堅守 鼓勵留崗臨近春節,找一家還在正常營業的洗車店也成了難事。通州區一家洗車店的負責人介紹,店裡的員工基本都回老家過年了,只有自己一家三口維持生意。這家店平日洗車價格為35元,現已漲到60元。平時一天能洗20多輛車,最近兩天每天要洗40多輛車。實體洗車店人手緊張之際,新興的O2O模式卻未能救場。
  • 黑龍江省水上交通救援中心迎戰特大暴雪站好最後一班崗
    暴雪的來臨預示著氣溫驟降,松花江封凍時間只在一夜之間!為保證在封江前完成船舶入塢工作,省航務事業發展中心組織航務系統所屬的工程船舶、航道維護船舶於17日開始陸續進入船塢,這也標誌著我省船舶夏航期結束,正式進入冬休期。在特大暴雪來臨前立即安排船舶安全進塢,還是迎戰特大暴雪做好江上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給省水上交通救援中心夏山宏主任出了一道難題。
  • 23年前發明旋轉門的全國優秀人民警察,今天站好國慶最後一班崗後...
    今天是他退休前的最後一天,原本可以享受休假福利的劉立文並沒有休息,而是穿上他心愛的警服,來到他熟悉的社區,與他曾朝夕相處的「戰友們」一同完成最後一班崗。這扇門是他最「鐵」的戰友今天一早,劉立文來到派出所換上警服,提著一小罐潤滑油來到大連西路23號門前。1993年加入公安隊伍之後,劉立文先當巡警,1995年開始到歐陽路派出所當社區民警。
  • 《在一起之我叫大連》預告:小強戰勝恐懼和李天然站好最後一班崗
    列車員說既然他在這節車廂逗留了,按照防疫的要求、就必須得在這一站下車。小強說他剛才就去那邊買了個飯,回來感覺飯有點燙,看這兒沒有人就坐下來吃了兩口,吃完還沒來得及回去呢。這有票的,是三號車廂的,他不是這裡的,現在回去就行了吧。
  • 記高新區志遠小學六年級一班家長護學崗執勤
    在疫情防控常態形式下,志遠小學六年級一班迎來了開學以來第一次家長護學崗執勤。在這樣一個特殊而又重要的時期,六年級一班全體家長全天無縫隙對接,同心同力、共同守護了學生一周以來上放學的安全,用行動向我們見證了:作為志遠一份子,努力站好一班崗,盡心守好一份責,永遠做志遠學子的堅強後盾。
  • 平凡的崗位 一生的承諾 記老鐵道兵彭有庚的最後一班崗
    彭有庚站在施工現場群吊旁大聲喊道。工地帶班的老張一個小跑趕緊過去。旁邊的人便開始熱鬧了起來,「準是彭副經理那個『放大鏡』又發現問題了」,「放大鏡」是彭有庚在工地上的外號。會後,他將趙偉斌單獨留下,「早上起得那麼晚,沒有吃飯吧,走,我給你拿點吃的」,這就是一個外表嚴厲,內心溫柔的鐵道兵,一個站著最後一班崗的鐵道兵。
  • 寧夏空管塔臺卓越班組站好2019年最後一班崗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震 報導:2019年12月30日,這是寧夏空管分局卓越班組管制員本年度最後一班崗,他們如往常一般,為今日航班的正常保障,做著一切準備。    崗前準備井井有條,一絲不苟。
  • 59歲民警張正學:只要警服還穿身上一天,就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1980年至1998年,張正學於原總後勤部青藏兵站部格爾木大站服役,1999年轉業參警的張正學,在江夏公安分局鄭店派出所一呆就是21年。全省優秀社區民警一次、先後榮立三等功三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多次嘉獎。記者在張正學家中看到,大大小小的榮譽證書加起來有七八十本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