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崗位 一生的承諾 記老鐵道兵彭有庚的最後一班崗

2020-12-24 山東頻道

消費日報網訊(林士卿 通訊員 鄔登輝 福建報導)他是一名黨員,他是一名老兵,他是一名鐵道人,他叫彭有庚。在部隊,他榮獲過部隊集體三等功;在鐵道建設戰場上,他身先士卒,奮勇當先。參加工作38年,他始終不忘入黨時為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他始終堅持一名黨員的行為準則,修身養性、嚴於律己、遵紀守法,時常以實際行動提醒自己,做人做事不能失去規範,以誠為本,做到心口一致、心地坦誠、表裡如一。作為中鐵十一局三公司福廈鐵路項目副經理和施工現場負責人,他認真執行各項工作,盡力做到最好,從未發生一起安全和質量事故,充分發揚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築牢了項目的質量安全紅線。

帶著理想參軍,誓言鐵道兵精神

1963 年出生於湖北省嘉魚縣的彭有庚,在十八歲那年抱著「為祖國做貢獻」的理想,參軍入伍成為鐵一師三團的一名鐵道兵。談及入伍,他記憶最深刻的是第一次摸槍,那把又黑又重的步槍,帶著一點槍油味兒。剛剛成年就離開家的小夥子,心裡滿是對家鄉、對父母的思念,每當想家時,他便一邊擦槍,一邊想念家人。班長郭德宏對他叮囑:「作為一名光榮的鐵道兵,面朝高山,背靠人民,我們一日鋪不完軌,人民就晚一日坐上火車」。於是,他把家人放在了心底,決心做一個堅強的鐵道兵!

不久,彭有庚便參加了兗石鐵路的建設。第一次見到火車、第一次參加建設的彭有庚有些膽怯,望著正在會戰的兗石線,一臉茫然。班長郭德宏帶著他在工地上轉了轉,並告訴了他一些工地上的注意事項,教會他如何一起搬運鋼軌、怎樣鋪設道砟。如今在他的記憶裡,對於兗石線,不僅有熱火朝天的會戰場面,還有第一次參見鐵路建設,第一次揮舞鐵鍬的場景,以及由於提前保質保量完成工期獲得了集體三等功和受到表彰的光榮時刻。

退伍不退色,永葆鐵軍風採

1984年1月,鐵道兵部隊集體轉業併入鐵道部。彭有庚望著緩緩降下的軍旗,最後一次穿著身上的軍裝,敬了個軍禮。作為一名鐵道兵,他明白這是一次從軍人到工人的蛻變,即便摘掉了紅帽徽和紅領章,他也將永遠奮鬥在中國鐵路建設的第一線。

作為一名老鐵道兵,三十九年如一日,彭有庚把自己的人生刻進了遍布中國大地的鐵路網線裡。從業至今,他參與建設了襄渝二線、廈深線、成渝線等多個國家鐵路建設的重點項目。鐵路建設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常常時間緊、任務重,在廈深、中南通道、大連樞紐,縱然星輝交替,他一直在工地堅守,只求快一點,再快一點,用他的話來說便是「要麼在搶工,要麼在搶工的路上」。

還記得參加襄渝二線時,為了趕工期,十二小時兩班倒,兩三個晚上不能睡覺,困了就靠在道砟上眯一下,餓了就在工地現場吃口冷饅頭、喝口水,說到這時,彭友庚不禁脫口而出「人定勝天」,感嘆「當時哪有現在這些好設備,都是人扛肩挑,不分晝夜」,調侃著說道「襄渝二線是一群『野人』建設起來的」。

工作上任勞任怨,做事克盡厥職

「老張,這有電箱沒關緊!」彭有庚站在施工現場群吊旁大聲喊道。工地帶班的老張一個小跑趕緊過去。旁邊的人便開始熱鬧了起來,「準是彭副經理那個『放大鏡』又發現問題了」,「放大鏡」是彭有庚在工地上的外號。一個螺絲釘、一根電纜、一桶汽油....都會引起他的注意,「電箱用完隨手關」「安全帽隨時要戴在頭上」「用過的工具要收好、整理好、擺放好」....他的「嘮叨」響在鋪軌基地上,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放大鏡」的嘮叨,福廈項目從上場到現在從未發生一起安全質量事故。

在工作中,作為鐵建一線的老職工,豐富的施工經驗,讓彭有庚成為了工地上的「百科全書」。「彭副經理,運輸道路寬度不夠怎麼辦?」「彭副經理,車輛堵住了怎麼辦?」...面對現場各種各樣的問題,他總會淡然一笑,不要急,慢慢來,「道路不夠寬,趕緊讓裝載機碾壓、修路,同時要防止下雨打滑上不去坡,準備臺裝載機隨時待命,遇到情況及時救援」「趕緊派兩個人去匯車地點疏散車輛,趕快去」,臨危不亂,如同戰場指揮官一般,指揮著全局。

生活上無微不至,同事們的貼心人

在項目部,「你看看你們又倒了這麼多飯菜啊,想當年我們那時候啊.....」「彭經理,別念了,別念了,我把這些飯菜吃了還不行嗎」黃亮一邊制止著彭經理「念經」,一邊扒拉著碗裡的剩飯剩菜,彭有庚眯著眼,笑道:「要節約糧食哦!」閒暇時間,彭有庚會經常四處巡視,檢查衛生、內務等等,即使是桌上的汙漬、地上的灰塵等也會讓他大發雷霆,「生活沒小事」是他常說的另一句話。

「朱主任你起來沒有?」「工程部的你們搞好沒有?」每天下午兩點半,彭有庚都會出現在辦公室裡,一個電話一個電話地打著,讓各個部室趕快集合。「彭副經理,您慢一點,現在才兩點半」「慢什麼慢!再慢工期都耽誤了!」他一把拽起急忙趕來的工程部劉珂,塞進了車裡,在他的「流動辦公室」裡,有條不紊地詢問著各部室下午的工作。「工程部那幾個點趕緊測了,調度室與其他工區的銜接怎麼了.....」工程部的劉珂經常苦笑著說,「彭經理真的是老驥伏櫪,心在工地,太拼了、太拼了!」

「今天怎麼遲到了?」早班會上,看著趙偉斌過了點才到會議室,彭有庚厲聲問道,「下次再遲到就罰掃項目部一個星期!」會後,他將趙偉斌單獨留下,「早上起得那麼晚,沒有吃飯吧,走,我給你拿點吃的」,這就是一個外表嚴厲,內心溫柔的鐵道兵,一個站著最後一班崗的鐵道兵。

老兵不死歲月常青,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

參加鐵路建設,除了要長期忍受艱苦的自然環境,還要飽受隱隱的思鄉之苦。彭有庚膝下有一雙兒女,但卻缺席了孩子們的成長。孩子們十分理解他,他的兒子現在也從事鐵路建設工作。談及此,他常常感嘆:「兒子也不常回家」,又說,「這個工作必須有人做!作為父親,我不捨得他做;作為鐵道兵,我支持他做!」

同事們都很尊敬這名老鐵道兵,經常勸他節奏慢一點,過渡到一個安穩的退休生活,他總是會說「慢不了啊!」,捋捋衣服,「我可是一名鐵道兵哩,建設好人生最後一個工程」。這就是一名老鐵道兵,一名依舊奮戰在鐵建一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老鐵道兵。

老兵不死,歲月常青。從軍裝到工裝,卻從未褪去作為一名老鐵道兵的本色,每當閒暇時,他總會說起曾經當兵的故事,老戰友的故事,襄渝二線搶工的故事。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少年依舊長少年,赤子之心未曾變,哪管它滄海桑田,建設好人生最後一個工程,站好最後一班崗。

人物檔案:

彭有庚,1963年出生,1982年參軍入伍,獲得過部隊集體三等功,198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參加工作,先後在中鐵十一局集團三公司擔任鋪架三隊統計員、西康鐵路和渝懷鐵路總經濟師、廣州地鐵項目計劃主管、南京專用線項目副經理、安深項目副指揮長,現任新建福廈鐵路項目4標四工區副經理,多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稱號。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春節留守「北上廣」的外鄉人:站好最後一班崗
    春節留守「北上廣」的外鄉人:站好最後一班崗  【解說】2月4日是農曆臘月二十六,很多人都已回到家中,享受團圓的快樂,並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外鄉人卻選擇留在大城市中度過新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 記高新區志遠小學六年級一班家長護學崗執勤
    在疫情防控常態形式下,志遠小學六年級一班迎來了開學以來第一次家長護學崗執勤。在這樣一個特殊而又重要的時期,六年級一班全體家長全天無縫隙對接,同心同力、共同守護了學生一周以來上放學的安全,用行動向我們見證了:作為志遠一份子,努力站好一班崗,盡心守好一份責,永遠做志遠學子的堅強後盾。
  • 太和收費站:全力以赴站好最後一班崗
    太和收費站每天要迎來送往成千上萬輛汽車。如今,即將面臨撤銷,雖難說再見,但鑑於聯網收費是發展需要,太和站也將全力配合,站好最後一班崗。   提高效率保安全全省率先實行計重收費和全程監控   隨著收費公路的發展,超載超限運輸現象也隨之出現,載貨類汽車的嚴重超載超限運輸危害交通安全,汙染環境,同時造成公路路面的嚴重損害,影響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 突發心肌梗塞 那次值班成為他53歲生命中的最後一班崗
    11月23日,53歲的和宇平帶病堅持工作多日後,倒在值班崗位上,用滿腔赤誠忠心為一生摯愛的公安事業站完最後一班崗,也為31年從警路劃上令人肅然起敬的嘆號。1989年10月,和宇平來到維西縣公安局,一幹就是大半輩子。從派出所民警到所長、法制科科長、刑警大隊教導員,直至2008年起擔任副局長。
  • 電商、超市、餐飲..北京商業「最後一班崗」
    距離大年三十僅有一天時間,仍有大批商業企業和服務人員留守在北京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生活服務業:實體店堅守 鼓勵留崗臨近春節,找一家還在正常營業的洗車店也成了難事。通州區一家洗車店的負責人介紹,店裡的員工基本都回老家過年了,只有自己一家三口維持生意。這家店平日洗車價格為35元,現已漲到60元。平時一天能洗20多輛車,最近兩天每天要洗40多輛車。實體洗車店人手緊張之際,新興的O2O模式卻未能救場。
  • 【拜法工作】放下法槌,脫下法袍,站好退休前的最後一班崗
    在從事法律工作30多年的實踐中,李法官憑藉對法治事業的執著追求,以及對人民群眾的滿腔熱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用自己富有成效的工作贏得了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讚譽。原標題:《【拜法工作】放下法槌,脫下法袍,站好退休前的最後一班崗》
  • 芳華依舊守初心 市北巴士第六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站好最後一班崗
    有這樣一群人,因為職責和使命,他們戎馬半生,已是習慣,即使是在即將告別崗位的時刻,也選擇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在疫情的前線,用身軀築起長城,用擔當詮釋黨性,用忠誠譜寫芳華。「抗疫的前線,我的同事們都堅持在崗位上,越是這種時候我越不能離開,堅守崗位到退休,以最大的努力站好最後一班崗,是為自己的公交生涯畫上圓滿的句號。」黃書記說道。在疫情發生後,黃書記積極響應黨中央「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號召,主動聯繫基層黨支部的黨員,成立「疫情防控小組」,並在黨旗下宣誓,重溫入黨誓詞,籤訂請戰書。
  • ...剪刀手」即將告別春運田瑛:站好最後一班崗,服務好最後一個春運
    「電子客票逐漸實施之後,檢票員崗位就取消了,我檢了三年票了,說真的非常不舍。真到取消那一天,我肯定會懷念的。」田瑛微微一笑說。2019年12月5日起,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在管內全部高鐵車站開通電子客票業務,旅客通過刷臉、刷證即可乘坐高鐵列車,同時西安火車站作為普速車站也將在2020年下半年全面實施電子客票。
  • 老柴:站好最後一班崗 堅守抗疫一線
    柴增田醫生,今年60歲,還有幾個月退休,我們都稱他老柴,老柴是議論堡衛生院年齡最大的職工,是衛生院的辦公室主任,平時醫院的大事小情我們都找他,老柴性格豁達,嗓門洪亮,笑起來極具感染力,跟大家非常團結。
  • 23年前發明旋轉門的全國優秀人民警察,今天站好國慶最後一班崗後...
    今天是他退休前的最後一天,原本可以享受休假福利的劉立文並沒有休息,而是穿上他心愛的警服,來到他熟悉的社區,與他曾朝夕相處的「戰友們」一同完成最後一班崗。這扇門是他最「鐵」的戰友今天一早,劉立文來到派出所換上警服,提著一小罐潤滑油來到大連西路23號門前。1993年加入公安隊伍之後,劉立文先當巡警,1995年開始到歐陽路派出所當社區民警。
  • 電子客票逐漸普及「剪刀手」即將告別春運田瑛:站好最後一班崗...
    「電子客票逐漸實施之後,檢票員崗位就取消了,我檢了三年票了,說真的非常不舍。真到取消那一天,我肯定會懷念的。」田瑛微微一笑說。2019年12月5日起,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在管內全部高鐵車站開通電子客票業務,旅客通過刷臉、刷證即可乘坐高鐵列車,同時西安火車站作為普速車站也將在2020年下半年全面實施電子客票。
  • 顏妮:以拼搏精神站好「最後一班崗」
    本報記者 朱才威 中國女排新年後開始集訓,對於隊內年齡最大的遼寧籍副攻顏妮來說,則是最後一次赴中國女排報到,最後一次隨中國女排集訓,最後一次作為隊員備戰奧運會。
  • 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平凡業績
    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平凡業績 ——記奮戰在行業發展一線的勞動模範  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貴州赴京接受表彰的50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中  「我將帶頭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一如既往堅守工作崗位,團結帶領身邊職工不斷創新,為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國家提供優質鋼絲繩產品作出自己的貢獻。」周家榮說。  自從黨和國家開始評選和表彰勞動模範以來,貴州各行各業湧現出一大批愛崗敬業、銳意創新、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先進模範人物。
  • 59歲民警張正學:只要警服還穿身上一天,就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無私奉獻、勤勤懇懇,永遠都像是「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奮戰在工作崗位上。這是張正學留給同事們最深刻的印象,也是對這位老民警、老黨員公安工作最為簡要的概括和評價。現年59歲的張正學還有最後一年,就要離開他深愛的公安崗位了,在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他說:「我們受黨的教育,黨的培養,就是要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只有認真履行人民警察的職責,真正做到為民服務,才能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與支持,只要警服還穿身上一天,我就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 寧夏空管塔臺卓越班組站好2019年最後一班崗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震 報導:2019年12月30日,這是寧夏空管分局卓越班組管制員本年度最後一班崗,他們如往常一般,為今日航班的正常保障,做著一切準備。    崗前準備井井有條,一絲不苟。
  • 【平安鐵路守護者】焦貴炳:默默堅守崗位 平凡書寫奉獻(圖)
    但不管在哪個崗位上,他都是一樣的兢兢業業,36年如一日,「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立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不能怕苦,不能喊累,不能給組織找麻煩。這是他經常說的一句話。  他說,雖然我們的工作繁瑣辛苦,但是每次看到列車順利運行,旅客安全抵達,就覺得我們的付出有意義,每天車站都上演著聚散別離,但最終通過我們的鐵路分別的人們再次相聚,平凡的工作也不平凡了。  鐵路客流量大客運值班員不僅要做好站臺巡視、站車交接等工作,還要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責任重大。有時遇到不講道理、怒氣衝衝的旅客,焦貴炳總是面帶著微笑耐心地幫助旅客解決問題。
  • 河南長垣:最美長垣人田建偉,四十年如一日,平凡鑄就從警路!
    從警四十年,始終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感和職責感,大公無私地戰鬥在平凡的基層工作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譜寫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誠。今天的【最美長垣人】播出——田建偉:四十年如一日 平凡鑄就從警路。從警四十年間,田建偉雖然多次調換警種,變動崗位,但不變的是他對公安事業的熱愛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尤其是2017年8月田建偉主動申請調至工作業務繁忙、剛剛起立不久的長垣市公安局食藥環大隊。
  • 竇斌:平凡崗位譜華章,三尺崗臺鑄警魂
    自從穿上警服,成為一名交通警察,他就深深地熱愛著公安交通管理事業,在交通警察的崗位上一幹就是26年,無論從事辦公室內勤工作,還是外勤站崗執勤,總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要幹就幹最好,要幹就幹到極致,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
  • 徐匯交警雷樹森:只把獎章心中藏,站好最後一班崗
    時光「穿越」30年,徐匯交警雷樹森仍在崗位上。2007年,隨著徐匯區又一重要地標設施——上海南站投入運營,當時新成立的交警八中隊青年民警急需「傳幫帶」,雷樹森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淮海路,被派至以他名字命名的石龍路龍川北路「雷樹森崗組」工作。走馬上任後,他不辭辛勞地奔走在南站周邊的道路上,在整治非法客運和排堵保暢方面都頗有建樹。2019年,恰逢上海公安交通屬地化改革,老雷所在大隊要被撤併了,領導考慮到他年紀大了,就想照顧他退居二線崗位。
  • 站好最後一班崗!他再次「逆行」轉戰雷神山醫院
    在3月31日其他隊員即將撤離武漢時,三位寶山醫生還將和部分上海醫護人員留守武漢,站好最後一班崗,並在圓滿完成抗疫任務後,安全回到家人身邊。彭四新愛人續翠表示,「他是最勇敢的,他是我們家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