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人民公安報》頭條頭條以「31載從警路寫滿忠誠與擔當――追記雲南省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公安局原副局長和宇平」為題刊發文章,專題報導和宇平同志的感人事跡。全文如下:
初冬的迪慶雪域高原,碧藍的江水穿過崇山峻岭一路向前,奔騰不息。
這裡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核心區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從青藏高原出發,穿越高山峽谷並行奔流。
連日來,在這片美麗廣闊的土地上,傳頌著一位民警的名字——和宇平,雲南省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公安局原副局長。11月23日,53歲的和宇平帶病堅持工作多日後,倒在值班崗位上,用滿腔赤誠忠心為一生摯愛的公安事業站完最後一班崗,也為31年從警路劃上令人肅然起敬的嘆號。
1989年10月,和宇平來到維西縣公安局,一幹就是大半輩子。從派出所民警到所長、法制科科長、刑警大隊教導員,直至2008年起擔任副局長。
從警31年,他如涓涓流淌的三江碧水,清澈明淨,心中時刻裝著群眾,英勇擔當甘於奉獻,贏得同事和群眾聲聲讚譽。從警以來,他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
生命最後時刻,還在堅守崗位
11月23日,周一,這周輪到和宇平當班指揮長,負責24小時值班備勤、指揮調度突發事件和日常工作。
一大早剛起床,和宇平就感到胸口疼痛難忍。妻子見他臉色發白直冒虛汗,勸他請假休息,和宇平擺手說:「我是這周的指揮長,工作千頭萬緒,不能掉鏈子。」
強忍著身體的不適,和宇平戴上指揮長的紅袖標,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上午,組織全局民警召開例會、安排部署重點工作,下午主持召開研判會,逐一詢問各個業務部門的工作情況。會上,細心的他特意囑咐交警大隊,冬季路面容易結冰打滑,一定要做好宣傳提示,確保群眾出行安全。操心了一天,和宇平在食堂吃過晚飯後,繼續在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值守。19時50分許,他突然感覺胸口劇烈疼痛,幾度喘不上氣,同事立即將他送到醫院,經醫生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23時18分,經全力搶救無效,和宇平不幸因公殉職,這次值班成為他53歲生命中的最後一班崗。
同事回憶說,10月以來,和宇平就經常感覺胸悶,但正值掃黑除惡和脫貧攻堅關鍵時期,他主動放棄外出療養休整的機會,堅守崗位。
「經常聽到和副局長說『等這個專案結束就去檢查身體』『等勤務結束就去』『等值班結束就去』……可等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還堅守崗位。」經偵大隊民警和麗仙一邊說一邊流淚。
維西縣公安局看守所副所長李明悲痛地回憶,和宇平倒下的前一天,雖然是周末,他還到拘留所查看工作。當時,和宇平按著胸口說,這幾天總感覺心臟不舒服,呼吸困難,等下周值班結束後就去昆明做個檢查。「沒想到,還沒來得及去檢查,他就離開了我們。」李明痛心地說。
大家最敬重、最佩服的「老班長」
在維西縣公安局,和宇平是大家最敬重、最佩服的「老班長」。
2017年,為加強轄區的治安防控,維西縣公安局在節假日和關鍵節點啟動臨時檢查站,對進出車輛和人員進行24小時查緝。其宗檢查站守護著維西縣東大門,車流量大工作壓力也大,這裡是維西與德欽、香格裡拉、麗江市玉龍縣四縣交界的「過濾網」和「防火牆」。和宇平主動請纓到其宗檢查站,他說:「我是局裡年紀最大的,我先上。」
在其宗檢查站,為切實形成工作合力,和宇平提出成立臨時黨支部的建議,他被推選為臨時黨支部書記。當起這個「家」,和宇平操心著檢查站每個人的工作生活。一天24小時不間斷查緝,每班值守12個小時,和宇平帶領黨員同志插上黨旗、佩戴黨徽,夜以繼日奮戰在維穩一線。
四年來,和宇平在其宗檢查站堅守300餘天,為迪慶州社會治安持續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多次受到上級部門表彰,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他為「守護神」。
擔當有為,專啃「硬骨頭」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和宇平最閃光的品質,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擔當有為」。
在大家眼中,和宇平有勇有謀有擔當。說起老領導,縣公安局政工室主任和娟娟言語中滿是敬佩:「對分管部門的工作,和副局長心中裝著一本明細帳,什麼事情問他,他都能說得清清楚楚,工作上遇到難題,他都會盡全力想辦法找路子,直至問題徹底解決。」
正是憑著這股韌勁,和宇平啃下一個個「硬骨頭」。在分管經偵工作期間,和宇平指揮參與辦理經濟犯罪案件12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81名,挽回經濟損失800餘萬元,經偵大隊在他的帶領下多次榮獲集體嘉獎。
2016年,他帶領民警成功偵辦嚴某涉嫌合同詐騙案,將追回的錢款如數返還受害人。10餘名受害群眾感激不盡,專門大老遠趕到縣公安局送上錦旗。
2014年前後,涉礦合同詐騙案頻發,維西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和宇平擔任副組長。他帶領專案民警輾轉多地、攻堅克難,立涉礦案件21起,破獲13起。因為取證難度大、時間跨度長,剩餘案件的偵破工作陷入僵局。和宇平暗自發誓不破案絕不罷休。他帶領民警反覆研究案情,研判信息,尋找突破口,直到去年,再次抓獲犯罪嫌疑人20名,破獲案件4起,一批長期在涉礦領域違法作亂的犯罪嫌疑人被「一鍋端」。
待群眾如親人,守護藏區平安和諧
維西縣多民族、多宗教,縣內有3個藏傳佛教教派、80餘個基督教堂,是維護民族團結進步、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穩定的前沿陣地。
到僧人、藏族群眾家中走訪,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規,是和宇平經常性的工作。在當地群眾的印象中,這位副局長親如家人,不是擼起袖子幫忙幹農活,就是樂呵呵地與大家圍坐在火塘邊嘮家常。僧人魯茸從小父母離異,寄居在叔叔家,後來到德欽縣東竹林寺出家。2018年,學經10餘年的魯茸回到維西,原本想在村裡蓋間房屋,但因為家庭困難實在拿不出錢。和宇平在走訪中了解情況後,多方奔走,幫助他建起了新房,令魯茸特別感動。
十裡八鄉,到處留下和宇平堅實的足跡、熱情的笑容。對掛包貧困戶,他傾心付出,慷慨解囊。每次到貧困戶家中,他都自掏腰包送米送油,帶去生活必需品,用真情實意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滿腔熱血忠誠、一身正氣硬骨。正如他在筆記中寫的:「愛人民如父母,視犯罪分子為敵人,隨時想想為了誰,我做得怎麼樣?這是一切工作的基礎。」
把初心映在雪域高原
迪慶雪域高原,遼闊壯美;三江碧水奔流,澄澈明淨。倒在工作崗位上的雲南基層公安領導幹部和宇平身上,就浸潤著這一方水土的特質,堅韌豁達、質樸純粹。
雪山映忠誠,三江滌初心。31年從警路,和宇平怎樣走過?「隨時想想為了誰,我做得怎麼樣?」他用行動和生命,抱定堅毅初心,回答自省之問。
當身體不適的信號傳來,他選擇忘我工作、「拋卻」病痛;面對艱深複雜的詐騙案件,他錨定鐵案、深挖徹查;牽掛著轄區民族群眾,他傾心付出、排憂解難……身體頂著壓力、肩上扛著責任、心裡裝著群眾,和宇平的一生,因信仰而飽滿充實。在他身上,對黨的忠誠、從警的責任、愛民的情懷凝結成一種精神內核,釋放出深沉持久的影響力,烙印在人們心裡,激勵著戰友前行。
站著是火紅的旗幟,倒下是永恆的豐碑。更多與和宇平一樣的基層公安領導幹部和民警,奉獻如此、犧牲如此。他們或許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壯舉,只是身體力行、勤勤懇懇,在平凡的崗位上恪盡職守、無怨無悔,在選擇的徵程上義無反顧、堅定不移。他們把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體現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落實在每一次付出、每一份堅守中。這就是忠誠最生動的踐行,這就是初心最深刻的詮釋,必將燭照奮進之路,鼓舞我們英勇奮鬥,為公安事業增添非凡光彩。(雲南警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