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深深鐫刻著「為民」二字 安徽民警突發心肌梗塞倒在工作...

2020-11-25 萬家熱線

「為民」,是楊民同志的乳名,在1976年他出生的那一刻,父母就希望他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便賜予了他這個名字。正如父母期盼的那樣,在從警23年的生涯裡,楊民同志以滿腔熱血和赤膽忠誠踐行著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在平凡崗位上鑄就了不平凡的人生。2020年7月18日,楊民同志因突發心肌梗塞,不幸倒在了防汛抗洪指揮調度的工作崗位上。

最後一個電話,是16時32分

7月18日,周六,滁州全市公安機關汛期安保和專項工作一級勤務工作全面啟動。這天一早,楊民同志就來到單位,從他坐下的那刻起,手中的電話、對講機就幾乎沒有停歇過,甚至在午飯的間隙,他還在忙著聯絡、調度。當天18時許,同事發現,楊民同志倒下了,倒在了他一生熱愛的工作崗位上。他的辦公電腦,EXCEL上的光標還在跳動,最後一個電話定格在16時32分,傳達完最後一條工作指令……

進入今年7月,明光汛情不斷加劇,身為指揮中心三級警長的楊民,每天都要負責警力調配、防汛物資調運、全局上下90多臺車輛的運轉調度以及各種指令的辦理處置工作。「餵!劉主任,要組織30人上大堤?」「好的,明白。立即安排」……平均每天接打200多個電話,已成為楊民這段時間的工作常態。從新冠肺炎疫情一開始,到現在的汛期,楊民同志幾乎沒有休息過。「今年我第一次住院是在疫情剛暴發時,第二次住院又趕上了這次汛情,他每次都是來去匆匆,沒陪過我一天。」楊民的妻子黃玉環說。

「在他出事的前兩天,老楊和我說這段時間後背一直疼,懷疑是心臟的老毛病又犯了,我就勸他去檢查檢查,他卻說現在防汛形勢這麼嚴峻,等過了汛期再說吧,結果這一等就……」他的同事肖海生含淚說道。

有他在,破案就有信心

從1998年的刑警新兵,到2012年的老練幹探,他參與偵破刑事案件7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00餘人。「有勇有謀、敢打必勝」,是他留給刑偵戰友們最深刻的印象。「和楊民在一起辦案,我們心裡就踏實,破案就有信心!」楊民曾經的同事茆文說。

2008年間,明光市區先後發生多起尾隨搶劫、強姦、猥褻案件,由於狡猾的嫌疑人都是在夜間偏僻路段實施作案,而且受害人只能描述其大概體貌特徵,嫌疑人身份難以確定,偵辦十分棘手。作為主辦偵查員的楊民迎難而上,走訪調查每一處案發地,翻閱每一起案件卷宗,再次問詢每一位受害人,那段時間,他幾乎天天吃住在隊裡。功夫不負有心人,最新一起案件的受害人突然回想起一處關鍵細節。於是,楊民立即組織專案組的同事們進行研判,大家一致認為有個叫朱老三的人有重大作案嫌疑。朱老三到案後,對所有提問避而不答。楊民又對朱老三的身世、家庭和社會交往情況進行深入了解。三天之後,DNA比對結果出來了,就是朱老三!專案組再次傳喚朱老三,面對楊民的三連問,朱老三臉色突變,終於,和盤託出了2008年間犯下的所有案件。

在戰友的回憶裡,上世紀90年代末的明光刑警大隊有一個摩託追逃二人組,其中一人便是楊民。當時的刑事技術還不發達,蹲點守候仍然是追捕逃犯的重要手段。只要轄區出現了逃犯蹤跡,楊民就會和搭檔騎上自己的摩託車,早中晚三次對逃犯可能出入的場所進行蹲點和追蹤。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下雪,他們餓了就買兩個包子、累了就在路邊坐一會,一個個逃犯「栽」在了摩託追逃二人組手中。楊民是當時隊裡抓捕逃犯最多的一個,14年裡,經他之手共研判、抓獲各類逃犯140餘人。

從不缺位,他是平安守望者

為民解憂、幹事利落的楊副所長,一直被明東派出所轄區群眾津津樂道。2012年,幹了14年刑警的楊民轉為治安警,角色雖然變了,但他「為民」的初心始終未曾改變。當時的明東派出所轄區位於城鄉接合部,是明光經濟開發的重點。在經濟大建設的同時,徵遷矛盾糾紛也尤為突出。2013年,明光市物流園區開發建設,需要徵地拆遷,引起部分村民反對,其中一名姓張的老人意見最大,老張在當地是出了名的暴脾氣,工作人員也是常常溝通無果。「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村民們都是樸實的,也許是沒有溝通到位,我再去試一試。」於是他主動去接近、關心老張,還是接連吃了三次閉門羹。楊民了解到,老張曾當過兵,他感到這可能是一個機會。一聲聲「老班長」、一次次噓寒問暖,原本閉門不見的老張逐漸變得願意與楊民溝通。在楊民的真情相待和堅持宣傳下,老張也打開了心結,主動配合了拆遷工作。不管是徵遷矛盾、農民工討薪,還是鄰裡糾紛,楊民總是把人民群眾裝在心裡,把每一件群眾的小事都當成大事去辦,一年多的派出所工作,他共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0餘起,群眾親切地稱他「為民警官」。

2015年,楊民調入明光市看守所擔任巡控民警。當時的看守所平均羈押量在240人左右,監管壓力巨大,楊民平均兩天就要輪值一次夜班,「白天15分鐘步巡一次,夜晚20分鐘步巡一次」,一個班巡邏下來,就要在監所裡來回步行7公裡。

在同事們的印象中,楊民從沒請過一次假。2016年的一天中午,一通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他不請假的慣例。那天,值過夜班的楊民回到家中突然感到頭暈胸痛、呼吸困難,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經過檢查,他心臟的三根血管堵塞程度達到85%,必須馬上進行支架手術……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不凡是生命的追求

到指揮中心工作後,楊民覺得需要繼續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42歲的他決定自考漢語言文學本科,白天工作忙碌,他就夜裡挑燈自學;英語底子薄,他就抽空向上初三的女兒討教;專業課太深,他就一遍遍瀏覽講課視頻,查閱資料。在楊民的堅持努力下,在兩年不到的時間裡,他已經通過了11門漢語言文學本科自考科目。今年,他本想著考完最後一門,拿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本科證書,卻……

「早上出去還好好的,怎麼突然人就沒了……」愛人黃玉環回憶起楊民時聲音嘶啞,淚流滿面。楊民幾乎將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公安事業,但留給楊民更多的遺憾是還沒來得及好好照顧家人。

楊民在家中排行老八,母親去世比較早,考慮到家中有的哥哥、姐姐沒有穩定工作,他就主動把年邁的父親接到自己家中照料。2006年大年三十,當老父親快要臨終時,想看小兒子最後一眼,他環顧病榻四周,虛弱地輕聲問了聲「為民呢?」此時的楊民卻正在抓捕犯罪嫌疑人途中無法趕到。當楊民一身徵塵趕到病床前,父親已經離世,他在醫院走廊裡哭了一夜。

因為工作繁忙,楊民很少能陪伴家人,妻子黃玉環在偏遠林區農村信用社上班,工作也很忙,年幼的女兒就只能託付給嶽父母照顧,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一家三口都是三地分居。即使在十年後一家人終於團聚在明光,也是因為楊民工作繁忙而聚少離多。

沒有照顧好妻女,他心懷愧疚。2011年10月,7歲的女兒生病在蚌埠住院做手術,得知消息的楊民正在外地組織抓捕、準備收網,沒有時間趕到醫院照顧女兒,心裡內疚萬分。多年後提起此事,楊民還在不停地責怪自己沒有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結婚後因為經濟困難,他沒有給我買過首飾,他說下個結婚紀念日一定為我買個鑽戒。」黃玉環說,承諾還沒有來得及兌現,轉眼間卻陰陽兩隔。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楊民同志,是紅梅,堅韌不拔迎雪怒放;是利劍,斬妖除魔伸張正義;是春風,心繫群眾守護安寧;是蠟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雖然走了,但他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無比熱愛的崇高精神必然在這世間浩然長存!

相關焦點

  • 疫情以來近50名民警輔警殉職,七成工作中突發疾病去世
    林永木,57歲,廣東汕頭金平區石砲臺派出所輔警1月29日,根據工作安排,林木永在派出所執勤民警的帶領下,前往汕頭中旅汽車客運中心卡口執勤。當天下午6時許,林木永身體不適,回家休息,後因全身疼痛,撥打120急救車到市二醫院吊液至凌晨回家觀察。30日下午,他突感身體劇痛後失去知覺,撥打120急救車到場確認已經猝死。
  • 突發心肌梗塞 那次值班成為他53歲生命中的最後一班崗
    連日來,在這片美麗廣闊的土地上,傳頌著一位民警的名字——和宇平,雲南省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公安局原副局長。11月23日,53歲的和宇平帶病堅持工作多日後,倒在值班崗位上,用滿腔赤誠忠心為一生摯愛的公安事業站完最後一班崗,也為31年從警路劃上令人肅然起敬的嘆號。1989年10月,和宇平來到維西縣公安局,一幹就是大半輩子。
  • 殺人後他逃了26年!安徽警察喊出這三個字,他放棄抵抗……
    此後他輾轉多地,後來長期居住在廣東。今年11月26日,在廣州被抓時,徐某斌聽到三個字,放棄了反抗。嫌犯徐某斌在廣州一家服裝廠內被抓獲。26日下午5 時許,追捕小組在當地警方協助下趕到該工廠,追捕民警一眼便認出正在幹活的徐某斌,一擁而上將其按倒在地。正在幹活的徐某斌被按倒在地時,用粵語反問民警:「你們幹什麼?」
  • 九旬老人突發中風倒地,民警現場施救使其化險為夷
    牟警官憑工作經驗判斷,老人應是突發中風之類症狀導致昏厥。事不宜遲,他立即運用學到的突發疾病急救知識,現場採取救治措施,與保安特衛合力將老人扶起,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用紙巾擦拭他臉部,用拇指按壓臉部人中,同時讓保安特衛聯繫120急救人員。
  • 安徽泗縣民警張佳男創作漫畫迎接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安徽泗縣民警張佳男創作漫畫迎接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泗縣民警張佳男創作漫畫(柏立席 攝)2021年1月10日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即將到來之際,1月8日,安徽省泗縣公安局政治處民警張佳男創作了一組以民警日常工作為主題的原創漫畫,9張漫畫內容各不相同,題材各異,面向大眾呈現
  • 2012年以來雲南122名民警因公犧牲
    在滿是荊棘的路上他們依然自信而堅強「我哪裡也不讓他去,就讓他去接過他爹那支槍!」尹彥紅,生前系文山州丘北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民警。2015年1月29日,尹彥紅赴湖南省婁底市偵辦案件時,因連續作戰,勞累過度,突發疾病,不幸犧牲,年僅54歲。尹彥紅的父親曾經在丘北縣公安局治安股工作。
  • 廣東:1282個故事,被鐫刻在220米長的《英雄牆》上……
    清脆的槍聲劃破了夜空,曾文達左肩一麻,中了一彈;緊接著又是「砰」的一聲,楊冠生身體晃了一下,倒在魚塘中。由於傷勢過重,楊冠生經搶救無效光榮犧牲,年僅28歲。犧牲時,他剛新婚45天。吳桂忠,1968年9月出生,生前系廣州市公安局毒品犯罪偵查支隊二大隊民警。2006年2月,在偵辦一宗特大販毒案件時,他在與毒販的戰鬥中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後被追授革命烈士、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稱號。
  • 一封信,905個字,背後藏著的是他們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
    一封信,905個字,背後藏著的是他們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 2020-07-03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位民警犧牲前48小時的工作清單……
    2019年1月23日,因長期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福建省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原副局長楊春在單位值班時突發心梗不幸犧牲,年僅49歲。從警28年,楊春同志始終奮戰在維護穩定、打擊犯罪、服務群眾第一線。楊春同志犧牲後,分局民警提供了一份他犧牲前48小時的工作清單:2019年1月21日上午,部署掃黑除惡線索核查工作;下午,參加分局黨委2018年度述職述廉會議;晚上,召集掃黑隊研究專案組調查和攻堅審訊,擬定下階段收網方案。
  • 成都民警彭志剛倒在崗位 妻子追憶:他永遠是我心中最亮的那顆星
    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12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成華區分局刑警大隊民警彭志剛在為同事穿上疫情防護裝備後,突發疾病暈倒在辦公室,經送醫後搶救無效,這位54歲的老民警不幸犧牲。「他是好兒子、好女婿、不可多得的好丈夫。」這是妻子眼中的彭志剛。「戶外運動達人、樂觀、開朗、熱愛生活。」這是同事對他的印象。彭志剛生前總說,這身警服要穿一輩子,結果還沒等到退休,他卻倒在了熱愛的崗位上。
  • 記新密市牛店派出所退休民警楊君生
    在基層一線任勞任怨、默默奉獻,扎紮實實地工作。他就是從警 40 年,有著 25 年黨齡的優秀退休民警楊君生。他始終滿懷對黨和人民的無比忠誠,將忠誠作為至高的理想信念。他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用堅守詮釋責任與安全;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但用平凡踐行誓言與奉獻。楊君生 1980年5月參加公安以來,先後在派出所、戶籍窗口、刑警大隊 等崗位工作。
  • 鬼神童子漫畫作者黑巖善宏突發心肌梗塞去世年僅55歲
    今天(5月16日),日本媒體又公開了一個讓人惋惜的消息,經典少年漫畫《鬼神童子ZENKI》作者黑巖善宏因突發心肌梗塞,於5月8日去世,年僅55歲。他的個人推特也正式公開了這個消息,漫迷們也紛紛留言祈願黑巖善宏老師一路走好。
  • 金山一聾啞男子獨自在家時突發疾病,民警緊急破門...
    金山一聾啞男子獨自在家時突發疾病,民警緊急破門...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山陽派出所接到一報警人求助,稱其同事今日未到公司上班,且電話無法撥通,也沒有他家人的聯繫方式。由於該同事是一名聾啞人士且獨居在家,擔心他的人身安全便報警尋求幫助。
  • 一聲「到」,一生到!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他是一名軍轉幹部,1982年10月參軍入伍,2007年轉業到湖北省司法廳,從事組織培訓工作。25年的軍旅生涯,讓「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間。疫情剛發生時,他就迅速與社區對接組建了志願者服務隊,真正做到「一戶不少,一人不漏」,使疫情防控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一副手套、一隻口罩是戰衣;一把體溫槍、一支筆是「武器」;社區進出口是戰疫的「陣地」。
  • 全世界唯有中國,警察前還有「人民」二字!
    曾經看到過一個問題,全世界都有警察,為什麼唯獨中國的警察前面有人民二字?答案,就在「110」這個號碼裡在20多天的連續奮戰後,2020年2月11日,他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臟病犧牲在了抗疫一線。「如果我犧牲了,就把器官捐了,讓更多的人延續生命。」在抗疫一線連續奮戰17天後,河南省鄭州市公安局東風路分局社區民警樊樹鋒,倒下了就再也沒有醒來。哪裡災情最嚴重,哪裡就有人民警察的身影。
  • 一日為警,終生為民
    趙順林同志是金山區社區矯正黨支部的一名選派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戒毒民警。雖然還有一年多就退休了,但他從未有「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懈怠,而是時刻懷著「老驥伏櫪」的老黃牛精神,依舊勤勉工作,平凡著他的平凡,堅守著他的堅守。
  • 疫情當前,口罩下依舊是為民服務的笑臉~
    疫情當前,口罩下依舊是為民服務的笑臉~ 2020-03-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判處無期徒刑的他,這兩個字憋在心裡15年……
    在民警的反覆教育下,魏某漸漸放下心理防線,雖然依舊沉默寡言卻開始轉變心態,積極改造,2007年魏某依法被減為有刑徒刑。魏某開始有了盼頭,他也時不時開始回想家裡的土牆,門前的野花……魏某的心裡敞亮了,看頭頂的天空也不再灰濛濛。然而2017年10月,魏某在監舍突發疾病,說話口齒不清,民警立即將其送到監內醫院,診斷為腦梗。經過治療病情好轉,逐漸康復後卻留下了後遺症——走路緩慢。
  • 【向警旗敬禮】「送血英雄」尕西澤讓:堅守平凡崗位 不忘為民初心...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7日訊(記者 文驥)2020年9月25日晚,一則「飛石下民警以命換命護送血漿」的視頻刷爆朋友圈。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一位公安民警背著血漿,急匆匆地穿過一段塌方路段,而山上還有飛石在不斷滾落。視頻中公安民警的勇敢行為,被不少網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