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三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號

2020-12-07 騰訊網

「年號」是漢武帝時期才開始出現的。漢武帝以前的皇帝直接用年序紀年,比如始皇帝元年、漢文帝二年這樣的。

但是有時候皇帝比較叛逆,他想重新排序。比如漢文帝,他在十六年的時候決定重新計數了,那麼就稱下一年為文帝後元年,之前的稱為前元年。漢景帝更加叛逆,改過兩次,就是前元、中元、後元。於是公元前148年,就成為一個非常有名的年份,它叫「漢景帝中二年」。

中國歷史上明、清兩朝皇帝的年號基本上不會改,原則上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當然朱祁鎮是個例外,畢竟他復闢過一次,所以我們多以年號稱呼明、清時的皇帝,比如「弘治皇帝」、「崇禎皇帝」、「乾隆皇帝」、「光緒皇帝」等等。

有關朱祁鎮復闢的故事,請看《一個貿然親徵的故事——大明土木堡之變(1)》。

從漢武帝到元順帝,皇帝都比較叛逆,一個皇帝任期內有時要多次換年號,相信那時候中國人的數學都比較好,算一個人的年齡是一件很複雜而且讓人混亂的事情。

但一般來說,無論是新皇帝登基還是皇帝任期內換年號,都是要在一個自然年內把原年號用完,等到接下來那個自然年再換年號,比如雍正1722年11月13日登基,那一年繼續稱為康熙六十一年,第二年1723年改雍正元年。

縱觀中國歷史,有三個年號是非常奇怪的,其中透漏出許多不足為外人道也的隱秘故事:

宋太宗太平興國

宋太宗趙光義,976年十一月十五日登基,他的繼位充滿了陰謀的味道。

宋太宗趙光義畫像

976年十月十九日晚,宋太祖趙匡胤召弟弟趙光義一起飲酒,其他人不敢進。倆人的人影投射到窗戶上,趙匡胤似乎很激動,趙光義幾次離席避讓,之後又坐下。三更時分,聽得有人揮舞斧子的聲音,然後趙匡胤說「好做,好做」,之後趙光義離開皇宮。第二天清晨,太監發現趙匡胤已經去世,急忙報皇后宋氏,宋氏大驚,第一時間想到要讓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進宮繼位,於是讓太監總管王繼恩將趙德昭迎接入宮。

王繼恩出宮後沒有去找趙德昭,反而到了趙光義的府上,趙光義正與親信程德玄商議,聽聞趙匡胤已死,於是連同王繼恩一起入宮。宋氏在大殿聽到腳步聲,問是德昭嗎?聽到晉王(趙光義)自報,嚇得不敢言語,於是改口稱趙光義為官家(宋代對皇帝的尊稱)。

這件事,就是有宋一代的最高機密——斧聲燭影。裡面透著詭異,趙光義的繼位非常的讓人浮想聯翩。

趙光義當時是開封府尹,自己將開封治理的如同鐵板一塊,趙匡胤幾次想遷都長安,都被趙光義阻撓。而且當趙光義假意謙讓不當皇帝時,之前與他鬥得不共戴天的趙普突然一本正經的說曾經聽到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的媽)臨終前立下遺囑,要求趙匡胤死後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再聯想到大內總管太監王繼恩也已經投靠了趙光義,這裡面的細節讓人細思恐極。

趙德昭當時25歲,之後一直生活在恐慌中,於三年後自殺。趙匡胤的四兒子趙德芳,當時17歲,是民間傳說「八賢王」的原型。

《少年包青天》中的八賢王

趙光義繼位後,按常理應該繼續用開寶九年,但他立即下令改元為太平興國元年,因此太平興國元年只有十二月,過了一個月,就是太平興國二年了。如果他心裡沒鬼,他心虛什麼?

順便再多說一句,北宋的皇帝世系從此都是太宗趙光義一脈,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加上南宋的第一位皇帝高宗,一共9位。高宗無子,而徽宗的全部子孫都已經被金國一網打盡了,於是選擇了宗室入繼,他是趙德芳的後代,於是皇位又回到了太祖趙匡胤一脈,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恭宗、端宗、懷宗,其中理宗起是趙德昭的後代,加上太祖,也是9位,兩宋一共18個皇帝,太祖系和太宗系各佔一半,不管當時的「斧聲燭影」是真是假,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洪武、建文和永樂

朱元璋1398年去世,是洪武三十一年,同年朱允炆即位,第二年1399年改建文元年。

朱允炆這個孩子讀書讀壞了腦子,信任的人也都是糊塗的狠人。他其實從洪武三十一年剛坐上皇位就開始削藩了,首先對周王下黑手,之後於建文元年削齊、湘、代、岷四王,其中湘王舉火自焚,天下大譁。

削藩之初齊泰認為要削藩就應該對最強的燕王下手,而黃子澄則說要麻痺燕王,爭取輿論支持,主張把燕王放到最後。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去分析,齊泰的看法是對的,因為朱允炆就是聽了黃子澄的之後才一敗塗地的。事實上黃子澄的看法是不折不扣的昏招,湘王都自殺了,燕王眼睛得多瞎才能受你的麻痺?

朱允炆開始對燕王下手後,又是昏招迭出,放回了本可當作人質的在燕王的三個兒子,讓燕王再無後顧之憂,而放回的理由又是「麻痺」,真是「麻痺的」。至於說的「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就更是讀書人腦子瓦特了的典範,還是那句話,湘王都死了,你還要牌坊?事情要做就做絕,不要扭扭捏捏,如果不想面見燕王,那就明著對李景隆說,「我要死燕王,不要活四叔」,這樣自己方便別人也方便,讀書人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最終結果就是燕王成功靖難,完成了歷史上唯一一次地方對抗中央並取得勝利的壯舉(當然,某種意義上說,1949年也是地方最終戰勝中央,這裡就不深說了,保號要緊)。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陷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繼位後,為了表示自己的正統,他下令不承認建文朝的一切,所以從1398年繼續一直用洪武年號,1399年為洪武三十二年,1400年為洪武三十三年,1401年為洪武三十四年,1402年為洪武三十五年,第二年1403年改永樂元年。

永樂皇帝朱棣畫像

朱棣這個人比朱允炆聰明多了,他也是個狠人,南京陷落後,他先到孝陵前去哭朱元璋,為自己的靖難畫上了一個合法的句號,之後就是等著朱允炆被殺的消息,他也不希望背上殺侄子的惡名,肯定早就囑咐好了手下,「我要死大侄兒,不要活皇帝」,而朱允炆渾渾噩噩了四年多,終於明白過來,一把火把自己燒沒了——四叔你不是想讓我死嗎,我就讓你找不著我,讓你不能昭告天下我的死訊,讓你這輩子都睡不踏實。事實上朱棣對這場大火異常憤怒,然後出動水陸兩路人馬去尋找朱允炆,水路人馬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鄭和,陸路是一個叫胡濙(yíng)的,而朱棣真的是睡覺都睜著一隻眼,直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距離那場大火已經20年了,在那個晚上,胡濙突然趕回北京,連夜秘見朱棣,倆人聊了半宿,之後,再沒有胡濙出京的記錄。

建文帝消失在南京皇宮的大火中

明光宗泰昌

泰昌皇帝朱常洛畫像

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長子。朱常洛其實是一個挺悲劇的人,他出生於萬曆十年(1582年),正是張居正去世,而萬曆皇帝開始清算的關鍵時刻。張居正寬於待己嚴於律人,造成了萬曆皇帝叛逆的性格,使得他對張居正時期的一切都不滿意。

萬曆皇帝喜歡鄭貴妃,而鄭貴妃也於萬曆十四年(1586年)生下了三子朱常洵。萬曆皇帝一直想立鄭貴妃為皇后,朱常洵為太子,被朝臣所阻,引發了國本之爭,萬曆皇帝用長達28年的罷工來表達不滿,但最終還是 不得不承認了朱常洛的太子地位。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有一個叫張差的人,手持木棒闖入太子的宮殿,打傷守門太監。這就是「明末三大案」的「梃擊案」。這件事,有一種說法是鄭貴妃指使,也有一種說法是朱常洛自導自演的苦肉計。事後,朱常洛立即表示此事與鄭貴妃無關,並說張差是瘋人,不要牽連其他人為好。萬曆皇帝非常高興,下令處死張差,以及鄭貴妃的兩個太監龐保、劉成。之後朱常洛的太子地位穩固,漸漸獲得了萬曆皇帝的認同。

梃擊案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萬曆皇帝病逝,太子朱常洛繼位,宣布改元泰昌。

此時朱常洛38歲,心裡一下子輕鬆起來,之前當太子時每天都是朝不保夕,做事都要小心謹慎,現在終於可以放鬆心態了。於是朱常洛開始了沒羞沒臊的生活,每天晚上都要三兩個嫩模。而鄭貴妃為了自保,也是拼命巴結朱常洛,進獻了許多美女,朱常洛笑容可掬。

北京十三陵鄭貴妃墓殘破的外牆,拍攝於2017年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初一,泰昌皇帝登基大典,十天後突然生病,鄭貴妃的親信太監崔文升進瀉藥,更是讓朱常洛身體極度虛弱。八月二十九日,鴻臚寺卿李可灼(zhuó)進獻了紅丸,朱常洛吃了一顆之後感覺不錯,但其實那時他的身體已經在好轉,可是紅丸與之前的瀉藥是完全兩個方向的猛藥,朱常洛身體虛弱,接連在兩個方向服用猛藥,終於導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九月二十五日,朱常洛又服用一顆紅丸,隨即於次日五更駕崩。這就是「明末三大案」的「紅丸案」。

紅丸案

順便說一句,「明末三大案」的最後一案是「移宮案」,發生在朱常洛死後他兒子朱由校身上,也就是說,引起明朝末年政治局勢動蕩的三個事件,其實全和朱常洛有關係。

朱常洛在位僅一個月,是中國大一統王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在位1個月,如何定義年號成為難題。禮部最後將1620年的元月到七月稱為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稱為泰昌元年,第二年1621年為天啟元年。

朱常洛的兒子就是朱由校,出生於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是萬曆皇帝的皇長孫。只不過當時轟轟烈烈的國本之爭,誰也顧不上對皇孫的教育,少年朱由校身邊唯一能信任的就是他的乳母客氏和低級閹人李進忠。1620年,看似毫無無出頭之日,已經52歲高齡的李進忠搖身一變變成了大明朝的實際主宰者,改名魏忠賢,而北方穿四面開衩衣服,梳金錢鼠尾的愛新覺羅們,開始認真觀察他們南面那個傳說中強大無比的大明朝。

魏忠賢畫像

本文系原創,已籤約維權騎士,盜貼必究

請關注我,一起聊聊歷史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小鬼《玩很大》存檔畫面曝光,鬼鬼不按常理出牌,憲哥怒喊暫停
    小鬼(黃鴻升)日前在家中驟逝,與他情同兄妹的鬼鬼(吳映潔),在他過世前剛好推出首張專輯《GX》,為了專輯宣傳上中視、三立《綜藝玩很大》錄影,前往臺中西濱一帶進行節目拍攝,這也是小鬼生前錄製的存檔內容,錄影時不按常理出牌的鬼鬼,錄製開場直接把阿喜、珍珍(無尊)拉到鏡頭外練習舞步,把三位主持人及其他來賓晾在田中間曬太陽
  • 畫風獨特也好看 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優秀動畫
    [摘要]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畫風不按常理出牌的動畫,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不知道大家選擇動畫的時候,會以什麼作為標準呢?劇情、聲優還有畫風?除去重要劇情,畫風的好壞也會影響一部動畫的收視率。一個不走尋常路的硬漢兄貴畫風的動畫作品,一個因為自身畫風而先決性的失去了追求美型畫風受眾尤其是妹紙的作品。
  • 突破想法,獨立創新,不走尋常路的星座,他們常常不按常理出牌
    文 | 安 達 今天安達就要來說一說水瓶座,在很多人眼裡,水瓶座是不走尋常路的代表,他們的想法往往天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甚至於總是有很多創新性的想法,讓人折服,很多水瓶座也有著摸不清的套路,那麼一起來走進水瓶座的獨特世界吧。
  • 美華人移民取英文名不按常理出牌 奇葩名頻釀笑話
    美華人移民取英文名不按常理出牌 奇葩名頻釀笑話 2014-09-10 09:46: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南若然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在線知識市場Quora上日前有人提問「中國人起過那些在中國以外很少用的奇葩英文名」?
  • 不按常理出牌的景點,沾有耶穌血的聖石,充滿童話的城堡
    隨著旅遊業的不斷升溫,似乎光靠好風景已經不夠了,總有一些景點仿佛是為了滿足遊客的好奇心,總有一些景點讓人覺得不按常理出牌,以至於遊客總想了解一下,就像這塊會被「吻」40多萬次的石頭,據說每個吻過它的人都會出具證明,證明「勇氣一吻」。
  • 全都不按常理出牌
    說到FATE,就不能不提其獨有的特色——職介,御主召喚的英靈都是以各種職介現世,並被賦予職介獨有的特殊能力,英靈本身的能力和寶具也會因為職介不同而有所改變。但是!總有一些英靈不按套路出牌!明明是刺客卻玩起了魔法轟炸!明明是弓兵卻喜歡玩近戰!明明是騎兵卻喜歡拳拳到肉的格鬥!
  • 五本主角不按常理出牌的小說,騷操作不斷,全程爆笑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五本主角不按常理出牌的小說,騷操作不斷,全程爆笑! 一《瘋巫妖的實驗日誌》【憤怒的松鼠】 搶三個小朋友的棒棒糖,獎勵1點。若兩個都沒有完成,那麼,扣2點。」 「呸!當我是傻的呀,真毀了一個城鎮,保證刷出一個全員史詩的中古聖騎士團來討伐我,到時有的賺,沒的花。我還是乖乖做我的棒棒糖大盜吧。」惡名昭彰的巫妖已經當夠了,誰說巫妖就不能當好人了?我一定要戰勝這該死的系統,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大好人。
  • 一首不按常理出牌的詩,最美的景下是最深的愁,其中7字回味無窮
    論起深藏不露的春景詩,首推的自然是南宋儒學大師朱熹的《春日》,那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美得令人心醉,但寫這首詩的時候朱熹所遊的泗水早就被金人佔領,朱熹這場春遊根本就不存在,那讓百花齊放的東風指的其實是聖人的教化,令人如沐春風。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另一首春景詩,名叫《春思》。
  • 姜氏幽默:一個忍者隱士 不按常理出牌是自我要求
    姜氏幽默:一個忍者隱士 不按常理出牌是自我要求 原標題: 他的嘴角不經意地微微上揚,陷入短暫的回憶後輕快地回答:「小時候在部隊大院長大,男孩兒們都崇拜英雄主義,最得瑟的事兒就是能穿著父親換洗下來的軍裝,戴上帽子,再穿上一兩次皮鞋,簡直覺得走路帶風。」對於姜武來說,接下這部劇,重新感受70年代,重新感受老北京的鄰裡親情,是其內心的另一個原因。
  • 推薦3部與「惡靈」相關的電影,不按常理出牌,曲折又刺激
    不過呢,今天小影則是要和大家分享3部情節很曲折、劇情很跌宕,還不按常理出牌的經典惡靈電影,喜歡惡靈電影的一定要看看喲~·NO1:《死魂盒》導演: 奧勒·博內代爾主演: 傑弗裡·迪恩·摩根 / 凱拉·塞吉維克 / 麥蒂森·達文波特 / 娜塔莎·卡利斯上映日期: 2012-08-31(美國)豆瓣評分:5.9
  • 《巨兵長城傳》中的反派不按常理出牌,一個兩個智商爆表
    然而,《巨兵長城傳》中的反派卻不一般,一個兩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智商爆表。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請聽在下一一分析。首先,動漫開篇,幾隻豹子追著一個貓族少女在小樹林中匆匆而過,無意間闖入了主角所在的牧雲村。這豹子頭領長得兇神惡煞的,一看就不像什么正派人物。果不其然,他們是黑鋒國軍隊的人,而那個少女,則是白辰國後人。就在這時,主角小野出手了,雖然主角比較菜,但是人家有主角光環啊!
  • 不按常理出牌的「P圖大神」,真的以為手機屏幕出現蒼蠅,太過真實
    P圖是現在一種掀起的最新潮流,各路P圖大神都各顯神通,幫助網友P出各種神奇,搞笑的圖片,令人笑得合不攏嘴。聽網友說得罪誰都不要得罪P圖大神,否則下場會很慘,小編已經是體會到了。話歸正題,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出自P圖大神之手的圖片吧!
  • 為何你會愛上,不按常理出牌的DC「瘋狂女王」哈莉·奎茵?
    那麼,為何DC的粉絲,會無法自拔愛上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瘋狂女王」呢?在動畫中亮相後,哈莉·奎茵的人氣,讓她很快登場在了DC的《蝙蝠俠》漫畫中。即便如此,哈莉·奎茵仍然把她瘋狂的精神,帶入到了漫畫中的每一頁紙上。哈莉·奎茵就是這樣的人,她會留在你的記憶力,然後讓你發笑。當你閱讀或者是看了她的作品後,她的那句名言會長長地留在你的腦海中:我是哈莉·奎茵。
  • 歷史哪個年號用的最久?你不知道的年號小知識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上,有著一些關於年號的小知識,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知道呢?一、第一個年號和最後一個年號漢武帝作為年號紀年的創始者,他開創了一千多年使用年號的習慣,而作為中國的第一個年號「建元」有著獨特的意義。
  • 《阿拉丁與神燈》:不按套路出牌的童話故事才能逆襲而上
    特效讓人感受到科技感十足,這也是將傳統的經典和現實完美的融為一體的代表作品之一,神奇效果化腐朽為神奇,精緻的不可思議;爆笑連連的臺詞,新穎靚麗的設計,每個人都化身段子手,處處都淋漓盡致的埋著包袱,頗有網紅的潛質;不按套路出牌,童話故事被神編,被一幫孩子左右的結局,現實和夢幻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時空穿梭間感受到童話帶來的神奇效果,當然,結局也超乎了想像。
  • 日本戰國時,織田信長不按常理「出牌」,「天下布武」計劃才順利實施
    日本歷史雖然沒有我國的歷史那樣源遠流長,豐富多彩,但也有其亮點和值得品味的地方。對於國人來說比較熟悉的自然是日本的戰國時期,也就是從室町幕府開始,經歷安土桃山時代一直到德川氏建立江戶幕府為止。這段歷史中湧現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其代表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三位,而織田信長作為戰國時代崛起的「新星」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建立了強大的軍事政權,這為後來日本國內的再次統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織田信長本人出生在一個並不強大的領主家庭,為什麼他能順利的進行「天下布武」計劃?當時的日本是什麼狀況?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日本天皇又處在什麼樣的地位?
  • 日本歷史上的年號都是怎麼來的?這一次為什麼不偷了?
    之前日本新天皇即位,改年號為「令和」,不要小瞧了這兩個字,這是日本第一次沒有照搬中國皇帝的年號和沒有引用中國的古籍。其實日本年號的使用,歷史上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來自於中國的典籍,那日本的年號,比如說像現如今平成年號是來自於史記當中的「內平外成」和尚書中的「地平天成」也說呢。
  • 「特寫」金融校招不按常理出牌,應屆畢業生如何收穫「令人心動的...
    集中在9月到10月份陸續開放,一輪筆試、兩輪面試,實習考核期1到2個月,最後通過老總面試後,才能拿到offer。沿路過關斬將中,應屆畢業生們將踏上一番奇幻之旅。密室逃脫狼人殺金融機構筆面試「不按常理出牌」到了12月,秋招申請已進入收尾階段,慧慧還在趕著最後的「末班車」。
  • Fate系列中,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英靈,職階並不能影響發揮
    在Fate系列中的英靈數量眾多,但是在眾多的英靈中,想要成為強者那麼就必須不能按照套路出牌。因為一般來說,常規套路的英靈往往並不強大。比如C媽,這種近戰弱雞,魔法強大才是真正的術階良心。所以在英靈中,想要變強必須不走尋常路。Fate系列中,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英靈,職階並不能影響發揮。
  • 歷史上明朝皇帝列表年號
    明朝皇帝列表(含畫像)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 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歷十二世,傳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天順)、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