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後,人們受到驚嚇的心神怎麼恢復健康?
今晨噩耗,唐山5.1級地震,震後之餘,有很多人會因為突如其來的地震,而受到不同程度的驚嚇。意志薄弱的人會有心悸不安,幻覺等精神障礙。那麼該如何恢復受到驚嚇而導致心神受損的身體呢?
陰陽失調、氣機逆亂是各種疾病的基本病機,但言治療,必定要歸屬到臟腑經絡等具體的病位。中醫學將神分屬於五臟,任何因素影響到心藏神、肝主硫洩喜條達而藏魂、脾藏意、腎藏志等的功能,都可能出現心神失主,意識不同程度的喪失,語言錯亂,行為、精神失常,情感障礙等表現,而導致神志病的發生。由於病邪性質有殊、侵擾途徑不同,神與志的異常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它們所反映的病機自有差別,因此,本章從髒、腑病機方面,闡述常見的神志病的病機。
心神明頭主
「神」是人的精神和思維活動,是心的重要生理功能。《靈樞邪客》說:心為「精神之所會」。《靈樞・本神》又謂:「所以任物者謂之心。」故心病則神明失其所主;而出現失眠、多夢、健忘、神志不寧,甚至譫妄、昏迷等神志病狀。它包括心神失養、心神被擾、心竅閉阻,前者為虛,後兩種現象多為實,多由邪氣犯心導致。
(1)心神失養 心要進行正常的神志活動必依賴機體的陰精、陽氣、津血以養。《靈樞・本神說:「心藏脈、脈含神」,《素問・八正神明論》也說:「氣者,人之神。」各種原因導致心的氣虛、血虛、陰精或陽氣不足,都可以出現心神失養如:勞倦傷脾,氣血化源不充,或思慮過度,血液暗耗,氣血不足以養心,則失眠、健忘、心神恍惚等乃由之而生。《景嶽全書・不寐》說:「無邪而不寐者,必營氣之不足也,營主血,血虛則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當心暴失其養,神無所倚,就要發生神明渙散,意識模糊,乃至昏迷的重篤危象,多見於氣脫血脫,亡陰亡陽的患者。
(2)心神被擾 主要由火熱病邪引起。外感溫病,熱人營血,內陷心包,邪熱擾心,可見心煩不寐,時有譫語;內傷雜病有實有虛,實多由痰火或心肝火熱所致,痰火擾心,表現為膽怯易驚,惡夢紛紜,甚至發生精神狂躁等神志不寧症狀;虛多為心、肝、腎陰虛火旺,虛火擾心,而出現神志不寧,虛煩不得眠等。
(3)心竅閉阻 主要由痰(溼)濁、瘀血等引起,心竅阻塞,神機被遏,溫病邪熱,可煎熬血液,熱瘀互結,閉阻心竅,則神昏譫語與唇青色紫等熱瘀證象並見;雜病多由痰、瘀所致,痰迷心竅,神機不運,因而多寤嗜睡、嘔吐痰涎、舉止失常、語無倫次、喃喃自語,嚴重時可出現意識不清、神志痴呆諸證。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指出心在臟腑中的主導地位與它主神明的作用有關,即所謂「主明則下安」。一旦出現神昏譫語,「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多為各種疾病至嚴重階段,病變波及於心的表現,應積極救治,否則「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
既然中醫理論有相關疾病,那就有治療疾病的方式方法,
陳XX,18歲,男,漢族,山西運城人
因為備戰高考,學習壓力很大,經常失眠,頭疼,焦慮,有盜汗,胸悶,間接性頭暈等症狀。但是在父母帶著去醫院檢查,也沒檢查出病因,也沒確診什麼疾病,只是開了一些助眠安神的藥物,但是沒什麼效果。後來母親在貼吧,看到咱們瀋陽慈一堂中醫客服發的帖子,所以聯繫上了客服,來了解下咱們這邊是怎麼治療這種疾病的。
後經跟客服溝通,初步了解這是植物神經紊亂的症狀後,決定在咱們這掛號,讓大夫進行診斷治療。因為是在疫情期間,全國都處於緊張狀態,所以選擇了遠程視頻會診。
在跟大夫溝通後,確診為植物神經紊亂,並加以治療。
服用一療程後複診,頭暈、胸悶的症狀消失,失眠、焦慮、頭疼、盜汗的症狀有所改善;服用第二療程後複診,以上症狀基本消失,身體基本恢復到了病前狀態;第三療程鞏固治療後回訪,身體已恢復健康,用最佳的身體狀態迎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