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毛筆字選擇「碑」還是「帖」

2020-12-17 天津自適居

在初學毛筆字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選擇「臨碑」還是「摹帖」呢?首先我們要先明白什麼是「碑」,什麼是「帖」,他們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張猛龍碑

碑(廣義上來說)

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裡,碑解釋為「豎石也」,就是豎立在地上的石頭的意思,在古代「碑」的主要作用有三個:放在皇宮中,用來觀日影,辨方向,測時刻;放在祠廟中,用來拴祭祀牲口;三是豎在墓穴邊,為葬禮引棺入墓。第三種用途應該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了。

值得一提是,碑在起初的時候只是一塊石頭,因為第三種用途的普遍使用,而漸漸的有了「碑刻」。

摩崖

碑刻的種類

碑刻就是用來記錄數的、銘功、紀事等文字的刻石。我們在書法學習中常聽到的很多的名詞其實都是碑刻的一種。

造像記:造像記,指各種宗教石窟、神龕等像的製作留下記錄的文字。如:《楊大眼造像記》原石、《始平公造像記》等。

摩崖:刻在山崖石壁上的碑文、經文、佛像、詩賦等。在我們國家的很多自然景區中,都是可以看到摩崖石刻的身影的,喜歡書法的您,不妨在旅行的時候多注意一下。

墓誌:放在墓室中,記錄死者生平事跡的石刻,如:《張九齡墓誌》,全稱《唐故尚書右丞相贈荊州大都督始興公陰堂志銘並序》、《張黑女墓誌》等

塔銘:佛教僧尼的墓誌,《王居士磚塔銘》等。

刻經:摩崖石刻的一種,比較有名的經刻有:《崗山刻經》、《八會寺刻經》等。

帖(廣義上來說)

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帛書也」,也就是說書寫在絲織品上的字跡稱之為帖。

「帖」在最早的時候指的是字條、請帖、庚帖一類的小的篇幅書跡。後漢開始,書法藝術漸漸走入人們的視野,受到當世很多名流的喜歡,不少的士大夫習慣於把書家信札作為珍藏起來研習,也稱為帖。現在我們常見的「貼」,多為歷代名家法書的複製品。

「臨碑」還是「摹貼」

1、「碑」和「帖」的藝術風格與流派完全不同,所以首先我們要先確定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藝術風格和流派。喜歡古拙、雄渾、大氣的可以選擇「碑」;喜歡娟秀、清麗的可以選擇「帖」。

2、選擇自己喜歡的書體,找其對應有代表性的「碑」或「帖」來臨。

無論是「碑」也好,「帖」也好,他們從來都不存在誰好,誰不好的問題,只是藝術呈現的效果不同而已,二者各有千秋。

如果您對本文的內容有哪些見解,歡迎您留言交流哦~

ps: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處理。

相關焦點

  • 初學毛筆字選擇「碑」還是「貼」
    在初學毛筆字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選擇「臨碑」還是「摹貼」呢?首先我們要先明白什麼是「碑」,什麼是「貼」,他們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 初學隸書選《曹全碑》還是《張遷碑》?清朝書法家建議選這個帖
    有書友問我,初學隸書,選《曹全碑》還是《張遷碑》呢?我給他的回答是,我既不建議選《曹全碑》,也不建議學《張遷碑》,我建議從《乙瑛碑》開始學習。我為什麼會給他這樣的建議呢?這要從這三個碑的風格特點來分析。
  • 初學書法從隸書入手,應該選《曹全碑》還是《張遷碑》呢?
    初學書法,可以從隸書開始學習,較容易入手,至於應該學習哪個經典範本,學習者首先要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你的性格特點是什麼,比較柔弱還是剛強?比較大方還是內向?最主要的是你的審美眼光,你喜歡《曹全碑》,還是《張遷碑》?
  • 初學毛筆字 這些坑不要踩
    毛筆字的學習,也是我們繼承傳統的一個部分,那麼在初學毛筆字的時候,有哪些是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呢? 初學毛筆字 這些坑不要踩 1、
  • 覺得學毛筆字太難?你的學習順序可能錯嘍
    不光是毛筆字,任何帶有技巧性的事物,勤練則難者易,慵惰則易者難。說到底,寫毛筆字倒是不難,但要將字寫好,寫出門道兒,寫出意思,寫出自己的風格,可就不簡單了。下面墨姐就來講一講,初學毛筆字,一般都有哪些「步驟」。
  • 初學練字,解決三個問題:選哪種字體,選哪個字帖,選什麼紙筆
    篆書很多人想學書法,可是困惑多多,有三個問題對想學書法和初學書法的人困擾最大:從哪種字體入手?選誰的碑帖臨寫?怎麼選用毛筆和紙張?確定了從楷書入手,就要解決選帖的問題。值得臨摹的楷書帖非常多。例如以王羲之、王獻之為代表的晉人楷書,以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為代表的初唐楷書。以顏真卿、柳公權為代表的中晚唐楷書,以摩崖石刻、墓誌碑版石刻為總稱的魏碑楷書。可供選擇的楷帖這麼多,如何選擇呢?簡單作一個比較。
  • 3500個常用字草書帖欣賞,學現代草書的第一選擇,好帖請收藏
    2.關於筆的選擇,應該和書體有關,羊毫可以勝任楷書,但是行書就有點艱難,太軟。3.洗筆後除了掛著陰乾,還可以在筆鋒處放幾張廢了的紙,吸水吸墨效果不錯。初學宜懸腕端坐,執筆必須標準,到一定功力或創作的時候就隨意執筆了,沒有標準執法了並且,在臨碑帖之前,應該先練習標準的橫豎撇捺,網上多有示範,不要怕不古,今人很善總結。
  • 練毛筆字 害怕費紙怎麼辦
    對於初學書法的朋友來說,都會有這樣一個想法,練好毛筆字感覺每一次下筆都在浪費紙,擔心浪費很多紙以後也提升不了多少。其實不然,俗話說:莫怕下筆,莫怕浪費。因為你可能終其一生寫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垃圾,然而如果有一幅作品進入歷史序列,那所有的浪費都是在積攢登入書法史的門票。
  • 書法入門,應選顏真卿《顏勤禮碑》,3分鐘看完全明白
    簡單答覆如下:1,多寶塔碑是中楷不是大楷,中楷的適用場景確實不如大楷和小楷。2,多寶塔用筆方法基本上停留在帖學範疇內,沒有充分表達出顏真卿楷書的基本特徵。《扶風王馬璘殘碑》,公元779年顏真卿書於長安,現藏西安碑林。該碑的風貌,與《顏勤禮碑》頗有相似之處,只可惜風化過度,無法成為入門法帖。這個收斂一點的東西,恰恰很合適初學!我為什麼不推薦其他顏真卿碑刻作為初學入門呢?
  • 學習書法從楷書「四大家」還是「魏碑」入手更好?
    初學書法,我們通常認為需要由正書開始學習,正書包括篆書、隸書、楷書三種,楷書裡又可分為魏碑與唐楷等,相比之下楷書筆法完備,更有利於初學者打下深厚的基礎!我認為學習書法不管是從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入手,還是從魏碑入手都能達到「初入規範,建立基礎」的學習目的,是學習四大家的一種或魏碑的一種入手主要看學習者自身審美的具體情況而定,我國歷代書法家留下了豐富的書法經典碑、帖都可選擇學習,這樣才有百花齊放,流派眾多的書法藝術出現,也利於自身的書法藝術選擇與發展!
  • 毛筆字從什麼字體開始入門比較好?
    《月儀帖》---章草現在我們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先學哪個字體?篆書,隸書,楷書都適合無基礎的初學者,行書雖然也可以,但是不建議初學以行書入門,草書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上沒有哪個書法老師會讓初學者從草書入門。嶧山碑---篆書篆書相比於其他字體,筆法相對簡單一點,但是對筆畫線條以及筆墨的控制力要求比較高,而且字形較為複雜。
  • 流行音樂女歌手張靚穎,初學毛筆書法作品曝光,專家:有書法天賦
    那是她第一次寫毛筆字發的朋友圈。很多人在她的這條動態下留言,又說張靚穎的字有一種快樂的感覺,也有人說,第一次寫書法就能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看張靚穎初學書法的作品,不妨一起回顧一下,第一次學書法的歷程吧。學習書法誰都要經歷第一次的握筆,第一次地用毛筆寫字,第一次地在宣紙上畫字。
  • 硬筆書法入門——經典字帖的選擇推薦
    唐·懷素《自敘帖》 漢·《史晨碑》 字帖的選擇與推薦 初學硬筆書法,不需要像毛筆書法一樣花大量時間去熟悉毛筆的筆性,所以選帖上自由很多。
  • 初學書法,為何多數人從唐楷入手,從顏體入門
    初學書法應從何入手較好?眾說紛紜,有人說應從篆書入手,篆書中鋒行筆,用筆簡單。有人說應從隸書入手,隸書是今文字的開始。有人說應從唐楷入手,唐楷結體規整。其實無所謂對與錯,只要喜歡、合適就好。就目前大多數初學者而言,選擇唐楷入手的較多。
  • 臨了那麼多熱門帖,才知道這10部冷門帖的獨妙之處
    當代書壇,無論是個人出帖風貌還是展覽作品風格,都愈加同質化,根源在於二王、唐宋過盛,也與授課培訓市場有關,取法千人一面。下面我們按歷史順序,梳理出10部相見恨晚的精彩冷門碑帖。
  • 初學書法,如何選字帖,少走彎路
    大家好,我是雨能生萬物,炎炎夏季,和大家聊聊輕鬆的事,初學書法應該注意的問題,拋磚引玉,僅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共同交流和學習,共同成長。雨能生萬物書寫下面言歸正傳,和大家說說初學書法,大家要避免出現的錯誤和誤區,少走彎路。助力大家,寫出一手漂亮的書法作品。
  • 論林則徐與歐陽詢《皇甫君碑》的淵源
    他說:「或謂學唐書者,專從事於間架分布之間,魏晉風流去之彌遠,能真而不能草,宜碑板不宜翰札,此言誠然。然初學臨摹,輒舍唐人矩範,而躐等於鍾(繇)、張(芝)、羲(之)、獻(之)(均是魏晉-時名書家-筆者),是猶未能立而使之疾行,僵臥必矣!」④他主張學習書法,先從唐代楷書入手,然後追晉人筆墨。初學時必須注意字的間架結構,有了基礎以後,才可求晉人秀逸的行草。
  • 一定猜不到,不是《文殊帖》、《寒食帖》
    人們通常對顏真卿作品的熟知程度,也僅限於楷書與行書作品,其楷書代表作主要有:《多寶塔碑》、《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李元靖碑》、《東方朔畫贊碑》、《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等;其行書代表作主要有:《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爭座位帖》、《寒食帖》、《劉中使帖》、《修書帖》、《江淮帖》、《與蔡明遠貼》、《乍奉辭帖》、《文殊帖》、《送劉太衝序》等。
  • 學好硬筆書法,怎樣選擇字帖和臨帖
    前面給大家講了學習硬筆書法怎樣選用書寫工具,也就是筆和紙的選擇,但是對於初學書法的童靴,經常會面臨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寫出自己好的書法作品或者怎樣才能使字看上去漂亮,下面分兩個部分給大家講一下選帖和臨帖的問題。選帖如何選擇一本好的範帖?
  • 《秋月帖 》底侃「書聖」
    而孫位還是王羲之定居浙東山陰差不多五百年後的老鄉呢。圖14:鎮江焦山風光的確,相比較北國眾多著名漢唐書法名碑,江南著名石刻委實少的可憐的很啊!不過,恰恰就是在江南京口長江江心焦山,有一方著名摩崖古刻《瘞鶴銘》(圖15),書法被包括米芾、黃庭堅、陸遊等歷代無數書法名家所折服而嘆為觀止,人稱「大字之祖」。唐、宋、元、明、清、晚近,乃至現、當代訪碑者絡繹不絕於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