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鄰上海北外灘地區,有一處交匯了俞涇浦、虹口港、沙涇港三條河流的地方,保留有1200多米的河道和8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橋梁,是目前上海唯一保存了完整水系格局的歷史文化風貌地區。這裡,就是全國最大的女團SNH48選擇常駐的上海音樂谷。既有保留又有創新,集合了「居民社區、產業園區、商業街區和旅遊景區」的四重「身份」,讓它成為依託城市更新的產城融合社區。
澎湃新聞記者從9月18日在虹口舉行的「上海國家音樂產業基地音樂谷2020上海國際音響M+C雙媒展開幕式暨行業峰會」獲悉,未來,這裡將以虹口港為串聯,打造北外灘的「文化腹地」,形成音樂產業功能、音樂主題教育-旅遊功能、音樂產業服務功能三大板塊,規劃「一街一帶五區」的空間格局。
形成音樂時尚文化體驗和產業集聚區當天舉行的開幕式上,著名高端音響代理商香港極品音響器材有限公司與上海音樂谷(集團)有限公司籤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為香港極品公司旗下高端進口音響進駐上海音樂谷打下了基礎。現場,參展商麥景圖、世霸、MBL等多家品牌還進行了Hi-Fi高端音響器材和黑膠唱片的展示和試聽。
據上海音樂谷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音樂谷現有音樂演藝、數位音樂、音樂教育培訓、音樂版權經紀與管理、專業音響等多個產業分類的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國家音樂產業基地作為產業發展的平臺,牽頭引領相關音樂文創企業協作交流,相互賦能,逐步形成了貫通上下遊的音樂文創產業鏈。
「比如全國最大的女團SNH48,就以上海音樂谷星夢劇場作為其常駐劇場,其劇場就位於石庫門裡弄內,十分有特色。」上述負責人說,今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演藝演出幾乎全部暫停,6月以來音樂文化市場消費逐步回暖。
今後,上海音樂谷將提升音樂演藝產業能級,深挖SNH48粉絲經濟和線上演藝娛樂的產業空間,發展和培育音樂網絡主播、粉絲打賞、音樂直播、音樂網絡表演等新興業態,並通過5G網絡技術的普及,以VR、AR、全息等技術的應用為基礎,探索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技術與音樂演藝相融合,拓展演藝演出的線上發展空間。同時,還將探索打造1-2部具有品牌影響力的沉浸式戲劇或駐場秀表演,為音樂消費者帶來沉浸式、全方位、多緯度的藝術盛筵。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上海音樂谷將按照產業、科技、人文藝術相結合,新舊融合、中西結合的建設原則,打造成為集音樂演藝、音樂創作、培訓體驗、文化旅遊為一體的「音樂時尚文化體驗和產業集聚區,城市更新與新一代上海國際都市生活引領區、文化遺產繼承和文化價值挖掘示範區」,形成新型複合型國際藝術社區和「國家音樂產業示範基地」,實現產業園區群向音樂特色示範基地的轉型升級。
依託城市更新的產城融合社區實際上,上海音樂谷並不只是音樂產業基地這麼簡單,更是依託城市更新的產城融合社區。在這裡,集合了「居民社區、產業園區、商業街區和旅遊景區」四重「身份」,這裡的建築大都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既有保留又有創新,1200米的河道蜿蜒其中。
有別於北京、成都等地的國家音樂產業基地,上海音樂谷的發展並非是單純的商業地產開發或產業園區運營,而是要通過城市更新、業態調整和產業集聚,不斷提升老城區的綜合品質,打造歷史文脈與音樂創作結合的石庫門生活社區,建設集音樂演藝、音樂創作、培訓體驗、文化旅遊為一體的音樂沉浸式體驗和產業集聚區。
未來,上海音樂谷將根據老城區石庫門特點,融合水鄉的環境,將音樂融入生活社區、產業園區、商業街區、旅遊景區,打造富有特色的上海國家音樂產業基地。
根據規劃,這裡將形成「一街一帶五區」的空間格局:「一街」是指將哈爾濱路沿線打造成為「網紅」音樂主題商業街區。「一帶」是指通過對瑞康裡、瑞慶裡進行改造後,打造石庫門精品酒店、音樂主題+文創藝術+石庫門裡弄文化的音樂谷文化-旅遊帶;「五區」是指音樂演藝功能區、原創音樂版權及音樂創製功能區、音樂產業集聚功能區、音樂主題教育培訓功能區、音樂產業服務配套功能區。
此外,還將通過「音樂+科技」,打造硬黑科技與流行音樂結合的全球音樂標杆區。以5G、VR、AR、全息等技術應用為基礎,將最新科技與流行音樂相結合,探索虛擬音樂藝人、異地同臺直播、真實場景互動等模式,形成集聚各類前沿科技的視聽盛筵,打造年輕人最愛、最瘋、最流行的上海潮流地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