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蟬的短暫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2021-01-09 科學獵奇

有小夥伴私信我問:蟬一生在地下待4年,出來只能活七天,對此我有什麼看法?

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蟬的一生。對於蟬的一生,我只能說每一種生物都有它生存的法則,而它們之所以有這樣的習性,最起碼證明在當下的環境中,這種生存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讓種群不滅絕。其次,蟬的壽命並不是只有四年,不同的蟬壽命有著較大的區別,有的僅能活2-3年,有的甚至能活17年。而且蟬在出土後,並不是只能活七天,也是因蟬而異。

蟬的一生

炎熱的夏季已經到來,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聽到蟬歡快的叫聲了。許多小夥伴可能會覺得蟬比較的吵人,尤其是在睏倦的午後。其實,你有沒有發現,近些年蟬聲已經越來越小了,也越來越少了。至於減少的原因,與大多數野生動物減少一樣,都是人為的。

在我國的許多地方都有吃金蟬的習慣,有的地方甚至連脫了殼的蟬也不放過,這造成了蟬數量的急劇下降。當然,除了人為因素外,蟬的成活率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蟬的繁殖

蟬是一種卵生動物,由於成蟲後,蟬都是在樹上活動的,它們平時靠吸食樹的汁液存活。由於其成蟲之後,存活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15天),所以,它們成蟲後,雄性金蟬就開始「一展歌喉」,用的就是腹部的鼓膜震動,目的則是吸引異性,趕緊繁殖,當然雌性是沒有鼓膜的,因此,雌性金蟬不會叫。

受精後的雌性金蟬會立即產卵,而產卵的地點就是樹枝。雌性蟬有著尖刺一樣的產卵器,當受精後,它會用自己的產卵器將樹枝上打上小孔,然後將卵排進去。由於一隻蟬就可以排300-500枚卵,所以它需要在樹枝上打上多個小孔。於是,卵生樹枝死。

蟬卵在樹枝內靠樹枝的汁液保持相對的溼度和溫度,一直會待到初秋。初秋,卵發育成為幼蟲(體型非常的小),幼蟲出孔,被風吹落地面,此時,幼蟲會鑽入土中。當然,如果幹旱使地面非常結實,初生的幼蟲是無法鑽入地面的,這樣就會造成幼蟲的死亡。

鑽入土中之後,幼蟲開始靠植物根系的汁液發育,秋去冬來,天氣轉冷,此時的幼蟲會鑽入更深的土壤中躲避寒冬,而此時它們食物相對匱乏。到了開春,它們繼續鑽入淺層土壤中,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繼續發育。

如此往復,在2-5年(一般情況下)的時間裡,它們經過4次蛻皮,終於可以出土了。在夏季的雨後的傍晚,是蟬出土最集中的時間段。這樣的好處,一個是從土裡鑽出來比較容易,一個是它們蛻皮需要溼潤的環境。出土後的蟬本能的找到大樹,開始爬,爬到離地面有段距離後,它們會有1-2個小時的蛻皮時間,從殼裡出來後,蟬全身呈白色,較軟,它們需要整個後半夜來吸食樹幹中的汁液讓自己完全成蟲。

因此,在蟬的一生中,它們無法左右很多不利於自己的因素,比如乾旱、天敵(包括人)、食物等等,這就造成了蟬數量的減少。

那麼,為什麼蟬會在地下2-5年,出土後僅能存活數天呢?

在開始我們就說了,這是蟬的生存方式,而之所以選擇這種生存方式,有幾方面原因。

01 躲避天敵

蟬的天敵很多,比如鳥類、肉食性的昆蟲(比如螳螂)以及人類等等。而對於自然天敵來說,蟬會飛並不能保證它們生存,而且它們沒有什麼攻擊性。再加上,蟬一生需要經歷5次蛻皮,而每一次蛻皮顯然是自己最弱的時候。因此,它選擇了把4次蛻皮放在了相對安全的地下。

02 環境所致

蟬的一生有2-5年,如果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地下而是在樹上,雖然它們有源源不斷的食物(樹幹中的汁液),但是,除了更容易暴露在天敵面前之外,四季的更替也是它們無法適應的。尤其是寒冷的冬天,蟬全身沒有任何禦寒的「工具」,所以,一旦在地面上存活時間太久,一個冬天就能讓它們滅絕,更不用說等成蟲後繁殖後代了。

總結

蟬的一生與其他生物的一生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衍後代,這一點無可厚非。相對來說,蟬比蚯蚓要好一些,比較蟬在地下再久也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而蚯蚓如果重見天日,那就離死期不遠了(曬死)。而短短的幾天,夠蟬繁殖後代,這就足夠了,畢竟地下才是它們的家。

相關焦點

  • 一代傳奇人物李小龍 一生短暫而又輝煌
    李小龍的精神無人可比,他的一生短暫而又輝煌!
  • 我們普通平凡的一生
    人生短暫幾十年,如夢如歌!瞬間從襁褓中人嬰兒,變成白髮蒼蒼的老人,多少人,沒念過書,沒吃過海鮮,沒住過高樓大廈啊!也許多數人,連大山,都沒走出過,不知道中國有多大,不知道什麼叫世界!也不得不承認,這也是我們普通平凡的一生,一段故事,一段插曲!
  • 《九尾狐傳》:希望和你在一起度過平凡而又溫暖的日常
    01想要擺脫這不平凡的人生很多人會抱怨生活太過無聊,想要擁有一個轟轟烈烈的人生。可是,如果真的擁有一個不平凡的人生,可能也不會想要繼續這樣的生活了。面對這些事情拼命想改變,卻又無可奈何,那些不平凡的命運是他們拼命想要擺脫的。02那些平凡的生活成為了奢望後來,當大家發現螭龍的本體在智雅身上的時候,智雅的情緒變得很糟糕。害怕自己傷害身邊的人,也害怕自己會徹底消失。
  • 走入蟬的世界:金蟬脫殼 一鳴驚人
    「昆蟲音樂家」「大自然的歌手」「高溫天氣預報員」「噪音小能手」……當這些頭銜同步出現時,意味著蟬要登場了。作為昆蟲之一,蟬的「地球年齡」要比人類古老得多,它們有什麼樣的特點?為何能不停地鳴叫?雄蟬和雌蟬有哪些區別?它們又有什麼樣的生存方式?跟隨專家學者的解讀,讓我們共同走進蟬的世界。
  • 10張經典老照片:濃縮了馬丁·路德·金光輝而又短暫的一生
    雖然他的生命短暫,但他對美國社會的影響卻十分深遠。下面是他一生中的10大重要瞬間。【圖1】1948年:莫爾豪斯學院,馬丁·路德·金在學校畢業集會上(前排左起第三人)1944年,馬丁·路德·金考入了莫爾豪斯學院攻讀社會學,當時年僅15歲。
  •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淺談蟬在詩詞作品中的意象流變
    有朋友問:蟬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什麼的嚮往?這個問題問得相當籠統啊。是問蟬本身,還是蟬在古詩詞中的意象?是問虞世南的《蟬》,還是其他作品中的「鳴蟬」、「玄蟬」、「寒蟬」、「秋蟬」、「早蟬」?這個「詩人」又是指誰?
  • 我是誰,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致每個平凡而又努力的你
    偶爾抱怨、偶爾煩惱、偶爾苦澀、偶爾犯傻、偶爾痛快、偶爾滿足,N就是平凡且努力的你。《紅頭髮的N》一書中,紅頭髮的N是我們生活的一面鏡子,一邊吐槽,一邊努力生活,照出凡人的林林總總,訴說著平凡的力量。這本書的作者是韓國網紅漫畫家崔賢廷,為了致敬《綠山牆的安妮》,那個迷人的綠山牆裡不一樣的女孩安妮,作者寫了《紅頭髮的N》治癒插畫書, 在韓國暢銷超10萬冊,在網連載量破200萬,感動百萬各國網友。書中講述了作者甜蜜平凡而又危機四伏的生活,世界是現實而複雜的,卻也是豐富多彩的。
  • 也說蟬,與禪
    蟬,屬於昆蟲綱、同翅目、蟬科。蟬多分布熱帶與一些亞熱帶地區,棲於沙漠、草原和森林。蟬的幼蟲期叫蟬猴、知了猴或蟬龜。幼蟲生活在土裡,在地下度過它一生大部分的時間,有可能是兩三年,也有可能是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它吸食樹木根部的液體。蟬屬不完全變態類,由卵至若蟲,經數次蛻皮,變為成蟲。夏天在樹上叫聲響亮,雄蟬的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發出尖銳的聲音。
  • 兩個月抖音播放量將近20億,《飛鳥和蟬》一首讓人無比沉醉的音樂
    《飛鳥和蟬》發行於2020年7月3日,由歌手任然演唱,有人說:「任然的聲音真的是太好哭了,聽她的歌總是會讓人不知不覺回想起以前的事,回想之間淚落滿襟,但無形中又會被治癒到。」也有人說《飛鳥和蟬》中,「你驕傲的飛遠,我棲息的夏天」看歌詞就知道這是一首關於離別的歌,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最接受不了的,大概就是和心愛的人說再見。更難過的是,說再見後也不知道下一次再見是什麼時候。 相遇離別終有時,飛鳥在天上飛,而蟬的天地卻在地下,它們終究不屬於同一個世界。
  • 真菌操控的「殭屍蟬」:即使屁股沒了,「交配」也不停止
    不斷的蟬鳴吸引著周圍雌蟬前來交配,它們在地上可能就待數月,之後走向死亡。蟬生命周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地下度過的,小的時候大家經常捕捉的「美食」知了猴就是蟬的若蟲,只不過所處的階段馬上就要蛻變脫殼變成真正的蟬。每年夏季七八月份是蟬交配的季節,這個時候可以盡情的聽到清脆的蟬鳴。
  • 唐代詩人張枯:他用平凡而又獨特腳步踩著詩歌的節拍一路前行
    張祜,就是一個在唐朝詩壇名聲不顯的一個人,他一生官場不利,史書也沒記載他的事跡,和他同時期的杜牧、元稹都比他出名的多,但他的詩作流傳下來的不少,《全唐詩》收錄了其349首詩歌。張枯的一生詮釋過很多角色,狂士、浪子、遊客、幕僚、隱者,平凡而又獨特,暢意而又痛苦,受盛譽而又曾遭詆毀,聲名大噪而又終生埋沒,可謂是坎坷不平的一生。
  • 易河文學苑第 9 期《蟬》
    心煩不悔聽知了,陣陣禪音悟道來。【七律 】 蟬 文/易章桂夏日尋涼歇樹蔭,山人常對小蟲吟。居高飲露抒私志,振翅餐霞響眾林。竹風輕拂蟬聲起,驚嚇林叢鶴影留。【七絕】蟬(新韻)文/易飛翔(重慶)地下蟄伏為夏還,高鳴已是末枝燃。明知短暫披仙羽,也要脫皮萬世傳。
  • 上遊•文薈丨夏蟬的一生 · 生存策略丨為什麼蟬的生命周期全是...
    耐得住寂寞的超級忍者——蟬「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悽風苦雨的冬天讓很多動物悄悄隱匿了起來,蟬便是其中之一。蟬的一生幾年到十幾年不等,而出現在陽光下的日子卻僅僅只有一個夏天,其他的時間都潛伏在黑黢黢的土壤中,在暗無天日中養精蓄銳。它們在漫長的歲月中苦熬到性成熟,參與交配,延續生命,然後很快便死去。為什麼蟬選擇這麼一種生活方式呢?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動物都可以捕食蟬,這其中就包含我們人類,所以,躲進土壤中,能讓蟬獲得更多的生機。
  • 平凡與不平凡:「流浪大師」沈偉,誰傷了他的一生?
    孔乙己的流浪皮囊與高屋建瓴的思想,在一個人的身上矛盾而又和諧,引導著好奇者剝離他的前世今生。是誰毀了他的生活?有三個推車的人逃不掉。父親如山,愛當男人遮風擋雨,愛壓不平衡的人粉身碎骨。沈葦從骨子裡透出一種文人儒雅的氣質,書如人生,從少年之初的書作就是一種精神的皈依。但不幸的是,他有一個嚴厲而暴力的父親,他討厭文學,不給他錢買書。
  • 蟬的存在,對於自然界有什麼意義?它到底是害蟲還是益蟲?
    「存在即有用」這是我對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的看法,當然蟬也不例外。從表面上看,蟬是一種「害蟲」,但是害蟲和益蟲本身就是人為定義的,有著片面性。所以,我們不能以我們人類的視角去狹隘地看待某一種生物。那麼,蟬這種生物對於大自然有什麼意義呢?
  • 古人為什麼喜歡吃「蟬」?
    經過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疊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已經很少了;疊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十次不會超過一次了;疊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也就會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樣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臨近地面的斷木,我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地很大,萬物品類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蟬的翅膀,從不思前想後左顧右盼,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為什麼不能成功呢!」孔子轉身對弟子們說:「運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 志願軍戰士的堅強後盾:穿梭在戰場的精靈,平凡而又偉大的文藝兵
    在70年前那場偉大的立國之戰中,可敬而又偉大的志願軍戰士們將敵人牢牢的摁在了三八線,而支撐起志願軍以弱勝強的正是他們保家衛國的決心,他們的身後就是鴨綠江,是祖國和人民。而志願軍戰鬥力之所以能爆棚,不僅僅是是嫻熟的戰鬥素養和作戰意志,還有那些穿梭在戰場的精靈,那些冒著生命危險為志願軍們的提供「精神力」,平凡而又偉大的文藝兵們。
  • 《請回答1988》裡的德善,演繹出了我們多少平凡而又普通的女孩
    《平凡女孩的不平凡》中有這麼一句話:「我是一個平凡的女孩,平凡的相貌、平凡的出生、平凡的性格。連我的名字都很平凡。」韓劇《請回答1988》裡面的女主成德善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平凡女孩。而這麼一個平凡女孩,卻讓我們都動容,或許是因為,她演繹出了很多現實生活中平凡女孩的模樣。一、相貌不突出在他們居住的雙門洞裡,所有人對於德善的相貌的印象都是:醜。
  • 《閃電俠》巴裡用雞湯感化蟬,超能力解藥不起作用,蟬再次暴走
    在第16集中,小閃諾拉回到未來發現原本的時間線正在發生改變,有關閃電俠的歷史也與原來的不太一樣,在逆閃的提示下,諾拉再次回到過去,希望能夠找到讓一切恢復正常的辦法,因為她是未來人,所以他知道這次是閃電俠和蟬最後一次交鋒
  • 從平凡到不平凡,路遙究竟經歷了什麼?
    從平凡到不平凡- -對路遙再認知許振超2020年11月29日陝西省金融作家協會在西安蓮湖路金橋酒店舉辦了「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文學創作」金融系統骨幹作家培訓會我雖信徒般拜讀了路遙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著作,也親赴延安路遙紀念館拜祭了一代文學大師,自認為是路遙作品的擁泵、粉絲和路遙精神的崇拜者。但通過大師講授,才自覺真正從精神上感觀上認識了我所熟悉而又陌生的另一個路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