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同溝流水出東牆,一葉芭蕉篆字香。不道水空消息斷,只從鴉背看斜陽。——張恨水《金粉世家》
相信《金粉世家》這部影視作品很多人都看過,冷清秋與金燕西的愛恨情仇曾打動過無數的人,結局也讓不少人為之嘆息,回想起來,那些劇情依然不陌生。很多人第一次看的時候,最開始還以為那是一個浪漫深情的故事,看到結局才知道那是一部悲劇,且曾經瘋狂追求冷清秋、使用了無數浪漫套路的富家闊少金燕西,在把女神追到手娶回家後,最終還是負了她,曾經相愛的兩人亦相忘於江湖,令人唏噓不已。更令人唏噓的是,寫下這部小說的作者張恨水,也曾為婚姻冷了心。而他的原配妻子徐文淑亦堅守著無愛婚姻,一生飽含悲劇性。
掀開新娘蓋頭,他不由驚呆
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張恨水,亦未能逃脫包辦婚姻的命運。這件事放在古代倒也沒有什麼不妥,畢竟大多數人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如此代代相傳。而像張恨水這種接受了新思想教育的知識分子,處於新舊交接的時代,是打心裡抗拒包辦婚姻的,何況他還是一個心高氣傲的大才子。但他是一個孝順之人,在父母的主張安排下,他勉強妥協、做出讓步,答應去相親,先看看新娘子的模樣氣質如何。
得到張恨水的同意後,媒婆便帶著他去相親。他到徐家樓牌後,媒婆便指著不遠處的幾個姑娘,看他喜歡哪一個。張恨水見到其中有一個眉清目秀、溫婉可人的姑娘,心中頗有好感,便相中了她,認同了這門親事。
誰知當他拜堂成親的時候,掀開蓋頭一看,頓時驚呆了,眼前哪裡還是相親時那個他有好感的漂亮姑娘,而是一個相貌不佳的女人。他才明白徐家很卑劣地給他掉了包,心中十分的氣憤,然而新娘子又不能退,所以他和這位原配之間,毫無愛情可言。
無愛的婚姻,只有一份責任
張恨水這位被調包嫁來的原配妻子,原名叫徐大毛,聽到這樣土裡土氣的名字,張恨水更是心中更是鬱悶氣極,百般不情願地接受了這樁婚姻,給她改了名,叫徐文淑。儘管兩人結為了夫妻,張恨水實在是對徐文淑產生不了感情,何況這樁婚姻就像是被奸商坑騙過的買賣,就算他不在意妻子的外貌,心裡都有根刺。
他對徐文淑沒有好感,對她的態度亦十分冷漠,但撇開其相貌氣質見識令張恨水不滿意不說,徐文淑是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也沒有抱怨丈夫對自己的冷漠態度,每天都本本份份,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條,也獲得了張家人的喜歡。
在張家人的苦心勸說下,張恨水才勉強接受了這位妻子,但就像是履行義務,依然對她沒有情感。之後徐文淑為張恨水生了個女兒,她也期盼著有孩子後丈夫對自己的態度不那麼冷漠,然而她女兒早夭,加上丈夫的冷漠,使得她在打擊下心中無比悲痛,倍感孤獨。
救下情敵的兒子,晚年釋然
令徐文淑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的女兒剛夭折不久,丈夫卻在這個時候納妾,此後對她更是冷漠,只是對她保持著最基本的義務。所以,張恨水沒有給徐文淑感情,倒是每個月給她保持足夠的生活費,使得她一輩子吃穿不愁。這也充分體現了張恨水對徐文淑一是一、二是二的清晰責任態度。
之後張恨水與小妾胡秋霞生下了一個兒子,因是早產兒,這個孩子的體質十分的虛弱,以至於最後張家都不得不放棄這個孩子。但徐文淑卻堅持照料著情敵的孩子,使得孩子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也因為這件事,她和情敵的這個兒子之間有著特殊的情感。
晚年,徐文淑在婚姻的冷待下,誦經念佛,也在佛法中漸漸瞭然了。而在她死的時候,由情敵兒子送終,除此之外,別無他人送行。想來,她的婚姻是悲劇的,不過她一生衣食無憂,晚年也釋然了許多,實則其人生無輸贏。
結語
塵世間的多少姻緣,在各色劇本中,演繹盡了多少的愛恨情仇,其中有悲劇,也有喜劇。而在包辦婚姻的傳統模式下,總是避免不了那一出出的悲劇。尤其是在那個新舊交接的年代,這件事更是埋葬了許多女子的一生。她們本身並無過錯,只是在新時代的洪流中,被舊時代捆綁著,到來不去。在這種情況下,儘管她們多是端莊得體的賢妻良母,依然得不到丈夫的喜歡,處境尷尬且悽涼。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