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詩詞經典無數,其中有一首他最為得意

2020-12-27 日朗月清

說起蘇軾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詩詞書畫樣樣精絕,四大詞人首屈一指。深受國內外各界好評。他的詩,清新開闊,獨居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三十九歲後開創了豪邁一派,與後來的辛棄疾並稱「蘇辛」成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的散文,灑脫大氣磅礴,又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書畫同樣盛譽於世。總之吧,這是一個令人敬仰的人物。除了才華之外,無論精神上曠達,還是行為上的舒朗,以及面對挫折的樂觀態度,都被後人稱頌模仿。

蘇軾自幼受父母的細心培育,加之也勤奮好學。真可謂博通經史,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立下以身許國的志願,只可惜,事與願違,蘇軾的宦海並不順利,幾番沉浮,數次被貶,『烏臺詩案』好險把命都丟了。但所幸的是,宋朝刑不上士大夫,腐敗的規矩救了東坡的命,也讓他有機會創作更多的詩詞,留給後人欣賞。不然你去哪裡讀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美句?又如何明白「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樂觀曠達?那首哲理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恐怕也不會出現了!如果不給他活下去的機會,我想那首豪放詞派的鼻祖《江城子》*密州出獵,也就會香消玉殞了!那將是人類文學史上怎樣的遺憾哪!

說起蘇軾豪放詞的第一首密州出獵,這可是豪放詞派的開山之作了,他偶作此詞後甚為興奮,因此詞有別於「柳三變(柳永)風味」而頗為得意。他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之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從此言語中可見他當時的喜悅之情,也從此話看出蘇軾的率真的開朗的性格。事實上他的這篇得意之作,確實對宋詞史上風格具有劃時代裡程碑的意義,也難怪他得意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首蘇軾的得意之作,究竟如何的高大上。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代: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作於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寧八年)十月。三十九歲的蘇軾當時是因為談論王安石變法弊病而被打壓 ,自請離京後,在密州任知州期間。為答謝神靈賜雨而重修山神廟,在祭祀的歸來途中,他與同僚們舉行了一次會獵,其間他由這次場面壯闊,氣氛緊張的出獵中,想起了當年西北邊境的緊迫局勢,心中湧起了無限感慨,報國安邦的激情油然而發,氣勢恢宏,豪情洋溢。當然也是他以詞明志,說給皇上聽的。此詞以「狂」貫穿全篇,以圍獵的特殊場景抒發了東坡的壯志豪情和英雄氣概,引典、敘事、明志融為一體,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裡的英風與豪氣。

我之所以沒有過多的釋義本詞的意境和鑑賞,就是因為這首詞幾乎大家都太熟了,每個人都能很好的詮釋此詞,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意象,所以我就不在此現拙了。事實證明這首詞確實成了蘇軾的得意之作,後人也有很多效仿這種「狂」的。比如我們的大文豪莫言就做了一首:《江城子》*卅年再讀《紅高粱》 作者:莫言// 「想當初,我真狂,天馬行空,猴子敢稱王。為創新格破「五老」,硬頭皮,撞鐘響。土匪抗日也堪賞。切菜刀,擀麵杖,兒女英雄,熱血灑疆場。我今白髮已蒼蒼,三杯酒,淚兩行」。哈哈,不得不說莫老也真的很「狂」啊,「酒氣、劍氣、狂氣」一樣不少,「菜刀、擀麵杖」樣樣不缺。但願,莫言的突破也能像東坡當年的這首詞一樣,能開山立派,流傳後世吧!

實話實說,蘇軾的這首詞上片出獵,下片請戰,不但場面大氣磅礴,波瀾壯闊,更有雄心壯志,所向披靡之勢。讀之讓人精神一振,大有氣壯山河之感。同蘇軾其他豪放詞相比,這是一首威武雄壯的壯詞。把宋詞中歷來軟媚委婉的兒女情換成有膽有識、氣吞萬裡的英雄豪氣。確實有宋詞史上裡程碑的意義。筆者特別喜歡第一句「老夫聊發少年狂」和最後一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試問,這是何等豪情,何種氣概才能有的如此氣魄啊。

表面上看東坡一生可謂是一個倒黴的大文豪,出生榮華富貴,但一世顛沛流離,政治上的他可謂是非常不得志的,報國為民之情難以得到發揮。其實,作為後人的我們,沒必要去較真司馬光,王安石與蘇軾的恩怨。也沒必要去為蘇軾而鳴不平,其實我認為他的一生是滿足快樂的。因為我們看到的是蘇軾的一生在「寂寞孤獨」中與山水對話,與古人交談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不斷向文學領域進軍的進取精神。在失意中不忘在其位,謀其政,為民造福的堅強和勇敢。他為人厚道,卻又憤世嫉俗。他淳樸自然,卻又是非分明。他多才多藝,卻又不沽名釣譽。具有著我們心目中古代文人中最好的才華和風度。絕對堪稱後世學者文人的典範。

雖說人無完人,蘇軾也不例外,餘秋雨說,「蘇軾是一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我看這句話說得很恰當,也很真實,因為通常人們在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會非常有選擇的忽視一些不完美的小事。至於那些說他無政治智商,或者說他是個一路走一路吃的「吃貨」,以及"縱情山水貪圖享受」,用詞「華麗誇張",「愛抖聰明」之類的人也有很多。畢竟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沒有什麼對錯之分。況且又有誰能統一別人的思想呢?不知道在你們眼裡,蘇軾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相關焦點

  • 友人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故意刁難問個問題,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蘇軾是宋朝著名的詞人,他也是豪放派的典型人物,蘇軾的詩詞跟他的為人一樣,處處透露著豁達的人生態度。儘管蘇軾的一生被貶無數次,但是他卻沒有對生活失去過信心,依然能夠用微笑的態度面對生活,縱使生活虐他千百遍,他對生活依然充滿了希望。
  • 蘇軾為朋友小妾寫了一首詞,卻無意間成為朋友圈金句,原句更高級
    但其實,我們仔細觀察周圍會發現詩詞還是一直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比如說:央視的《經典詠流傳》一直為我們傳遞著詩詞的美。王俊凱作為經典傳唱人所唱的《明日歌》中有「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這句話在畢業季的時候最為流傳,多麼富有文藝感的一句話啊,卻充滿著惆悵,這是一種不忘初心的情感,這是一種分別時的美好祝願!當我們歷經風雨走出半生,卻依然能夠還是那個初心不變的少年。這麼深情的一句話,其實是由蘇軾的一首詩詞改編而來。
  • 蘇軾調侃友人「一夜風流」寫下一首詞,不料一個玩笑成就一段佳話
    一提到蘇軾,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江城子》,這首他寫給自己亡妻的悼詞,僅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就讓無數人淚目,讓我們無不感嘆蘇軾的深情跟痴情。但是蘇軾生活的現代不比我們現代,他沒有辦法為了亡妻終生不娶,所以蘇軾的身邊還是擁有無數個女人,蘇軾更是流連於酒宴上的歌舞吟唱,他的很多詩詞靈感都來源於此。
  • 蘇軾詩詞:跨越千年,永恆的經典!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者,他詩、詞、文、書、畫俱佳,是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這首詞境界空靈神妙,跌宕起伏,令人有如身臨其境一般。蘇軾這首詞是40多歲時所作,起因是想起7歲時認識的一位老尼,她為他讀過一首詩詞,這位老尼曾經去過後蜀宮中,聽孟昶作了這首詞,所以老尼念給蘇軾聽。蘇軾成年後回憶著寫了這首詞。
  • 蘇軾雨夜被驚醒,思念弟弟蘇轍寫下一首詞,開篇7字就是經典名句
    蘇軾作為兄長經常開導弟弟蘇轍,在兩個人分別的時候還經常寫詩詞安慰弟弟,其中最為著名的應該就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的人生感慨;或者「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萬丈豪情;更有"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的生活安慰。可能也正是這些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生活中的不順利才練就了蘇軾樂觀豁達的個性,讓他的內心在苦難中也能開出花朵。
  • 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花燭」詩,卻成了千古絕唱,真肉麻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身為後世士大夫們的榜樣,受到的是眾人的喜愛。不過,提到雅俗共賞,不自覺的就會讓人想到蘇東坡,這個大才子總是苦中作樂,好像在他的生活裡,便沒有煩擾之事。蘇軾還有一首「洞房花燭」詩非常有名,當時他有一位朋友,80歲高齡娶了一位18歲的姑娘,才子蘇軾怎能按耐住自己想要做詩的勁頭呢。於是一首佳作流傳至今,便是《戲贈張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 蘇軾弟子寫得最美一首詞:細雨清寒,獨上小樓,下闕堪稱神來之筆
    而在宋詞當中,最為厲害的詞人,當屬蘇軾、辛棄疾等人。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首詩,便是蘇軾的弟子秦觀所寫的。雖然秦觀的名氣,比不上他的師父蘇軾。但是他的這首作品,卻遠遠的超越了尋常的宋詞,成為了宋詞史上十分璀璨的一顆明珠。清朝的《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曾經對這首詩詞有過一個評價:清婉而有餘韻,是其擅長處。此調凡五首,此首最勝。
  • 俗話中的「夫妻老少配」,到蘇軾的口中,變成了一句美妙的詩詞!
    俗話中的「夫妻老少配」,到蘇軾的口中,變成了一句美妙的詩詞!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聊一下關於寫詩的這一件事,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古代有很多的詩人,他們動不動就提筆寫出一首可以流傳古今的詩,可是我們卻沒有那麼大的文採。所以就通過讀他們留下來的詩句揣摩。
  • 40歲蘇軾喝酒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不料尾句成經典情書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有無數流芳千古的文人墨客,他們用自己的學識和才情贏得了後人的讚嘆和崇敬。若說在這群星閃耀的歷史長河中,誰能擔得起「千古第一人」,在我心中,唯有蘇軾當之無愧。蘇軾的一生也是大起大落,在經歷人生變幻難測之中,他也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我們從他的詩詞中就可以感受得到。我們都知道蘇軾是一個大詩人,同時也是一個官員,宋朝當時官場腐敗,請官員喝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蘇軾送別朋友,寫了一首哲理詩,第一句有點俗,第二句是經典名句
    你知道蘇軾嗎,在你眼中蘇軾是一個怎樣的人,你都了解他的什麼,是他的生平過往,還是他的詩詞歌賦。如果要給蘇軾加一個頭銜,我覺得宋代文人的巔峰一點都不為過,甚至說更好,試問,宋代有幾個人。或者說放眼兩千年封建時代,又有哪個文人能夠比得上蘇軾全能。
  • 40歲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尾句成為經典名句
    40歲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尾句成為經典名句蘇軾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對自己三位妻子都用情至深,他的原配夫人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 蘇軾信手拈來的一首詩,通篇短短的28個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蘇軾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天才,他身上的天才氣質體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詩詞,還是散文,以及繪畫和音樂,那都是有著極高的造詣。沒有幾個人能夠與之相比,他的詩詞清新脫俗,散文更是別具一格,為此還入選了「唐宋八大家」。繪畫和音樂方面雖然要遜色一些,但也是屬於大家,所以他的生活豐富多彩。
  • 蘇軾新婚燕爾,作了一首洞房詞,順便開了一個小車,被傳為經典
    新婚燕爾,蘇軾曾寫下一首洞房詩品過美酒,美人在側,好不愜意,意氣風發的蘇軾也無法掩飾內心的喜悅,立馬作了一首《南鄉子·寒玉細凝膚》:《南鄉子·寒玉細凝膚》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哨二月初。
  • 譚詠麟經典詠唱,一首《定風波》,蘇軾從宋穿越而來
    昨天,偶然聽到譚校長在央視所唱的一首歌,被震驚了:真神曲!這是譚詠麟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的現場所深情演繹的一首《定風波》。《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大文豪蘇軾的一首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
  • 40歲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
    蘇軾是有名的情種,一生娶兩妻,納妾無數。蘇軾的原配夫人叫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除了娶了兩個正妻,蘇軾還納了很多的妾,其中他最心愛的侍妾是王朝雲。蘇軾被貶黃州,在那裡住了五年。還朝臨行之際,黃州的官員士紳和平時與蘇軾要好的歌姬都去為蘇軾擺宴踐行。
  • 蘇軾最深情的一首詞,道盡相思之苦,前兩句就已感動無數人
    他叫蘇軾,她叫王弗。婚姻美滿,生活順遂,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王弗27歲那年不幸去世,留下蘇軾痛徹心扉,哪怕過了多年,依舊無法忘懷。「腸斷處」,更是凸顯了他對妻子的用情至深。蘇軾的《江城子》可以說是他用情至深的作品,也是近千年以來寫夫妻之情最成功、最動人的詞章之一。作為文豪,他一生留下經典作品不計其數,但官場沉浮,他的仕途可謂極盡波折。
  • 蘇軾隨手寫的「一樹梨花壓海棠」,本來是調侃老友,不料卻成經典
    當時就結交了蘇軾等一批文人,而事情就發現在張先八十歲的時候,當時要迎娶有一個十八歲的姑娘,雖然在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當時這麼大的老夫少妻組合也讓人吃驚。更讓人吃驚的是,張先不以為恥,還拿這件事沾沾自喜,他在娶妻的宴會上,得意洋洋地作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 蘇軾詩詞中的豪情壯志,又有幾人,看透其中蒼涼?
    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聊一聊蘇軾詩詞中的酒酣淋漓過後的落寞情懷,蘇軾想必大家應有耳聞,他是北宋時期的一名有名的偉大詩人,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一生極為坎坷,官場上也是鬱郁不得志,雖然仕途飄搖坎坷,但是他的才華卻讓後人驚嘆,其中最為人們傳唱的大概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獵》了吧。
  • 靠一首詩娶了一個小妾,蘇軾的這首婉約詩,900年後成了情書語錄
    靠一首詩娶了一個小妾,蘇軾的這首婉約詩,900年後成了情書語錄蘇軾就不用介紹了,宋代最著名的文學家和詞人,文學造詣和辛棄疾並列,一生中留下的詩詞眾多,每一篇都是一個故事。蘇軾是一個文人,自古文人多風流,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首詩,它的來歷可是和蘇軾的一段風流韻事有關的。
  • 初見友人的小妾,蘇軾驚豔之餘作詞一首,卻安慰了世人數百年
    要說詩人,古代最出名的詩人應該是我們熟知的李白,杜甫,蘇軾等等。古人的情懷基本上都是用詩抒發,作為宋代著名的詞人蘇軾,一生給我們留下了三千多首詩詞,其中蘇軾的詞作可以說是一種雄渾麗馳騁千裡的氣魄,但是豪邁的背後,蘇軾也有他男兒心底的那一寸柔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