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堅強堡壘也是暖心柔情!來看上海社區防疫裡的「溫柔以待」

2020-12-22 澎湃新聞

疫情讓這個冬天顯得異常寒冷而漫長。

但在上海的街道社區,一個又一個發生在疫情防控關鍵期的暖心故事和感動瞬間,正不斷湧現。這些故事和瞬間,凝成一股溫柔而堅定的力量,溫暖黑夜,照亮前方。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各級幹部下去了,基層就會感到踏實,工作就會更加有力。」2月11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區委書記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精準施策,使每個社區都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實際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李強的這句「因情施策」,已經體現在很多社區防疫的暖心服務裡。我們從中選擇了幾個故事,帶你一起看上海社區防疫裡的「溫柔以待」。

虹口:深夜,居委幹部也總能馬上回應

2月5日上午,居住在上海虹口新南小區的張先生收到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發來的《健康觀察解除告知單》,這意味著,張先生一家人正式解除了為期14天的居家隔離。

「這段時間,特別感謝居委幹部的貼心照顧,才能讓我們安然度過這煩悶、難熬的14天,非常感動。」張先生的女兒說,除了關心身體狀況和幫忙買菜,居委幹部還陪著她聊天解悶,進行心理疏導。即使是到了深夜,只要她在微信上一講話,居委幹部也總能馬上回應。

張先生女兒所說的「居委幹部」,便是虹口區江灣鎮街道新南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宋雅菊。春節前,張先生從湖北武漢來到上海,與妻子、女兒團聚。1月23日,居委會對小區居民進行排摸後,張先生一家便開始居家隔離觀察。

圖片來自」虹口江灣「微信公眾號

當天,宋雅菊便自己上門,與他們建立了微信聯繫,從此便開啟了「隨叫隨到服務」,每天關心張先生一家人的身體狀況、生活需求、幫忙買菜、甚至陪他們聊天解悶,成為她的日常工作之一。由於白天工作很忙,宋雅菊一般會在晚上八九點鐘,和張先生女兒在微信上聊上一會兒。

有一天晚上,張先生女兒告訴她,她爸爸的情緒不太好,每天看新聞,心裡很著急,想回武漢又回不去,自己還隔離,覺得很煩悶。

宋雅菊便安慰她說,武漢已經封城了肯定回不去了,現在還在觀察期間,一定要堅持,不要著急,有什麼需求儘管提,社區一直和他們在一起。

慢慢地,張先生一家的情緒開始變好。又有一次,張先生女兒告訴她,一家人能吃能喝能睡,但就是覺得煩悶。

「那我發點我們社區以前搞活動的視頻,給你們解悶吧,你正好也多了解一下社區生活。」宋雅菊說完,便發了一些好玩的社區視頻給她,再陪她聊聊天,一家人的煩悶也得到了緩解。

圖片來自」虹口江灣「微信公眾號

在江灣鎮街道,這樣的暖心故事還有很多。「我家蔬菜快沒了」「早上什麼時候收垃圾」「居委可以登記買口罩嗎」……一頭是居民的呼喚,另一頭則是居委幹部馬不停蹄的奔波,只要居民有需要,居委幹部隨叫隨到。

對於被居家隔離人員,居委幹部們不僅幫助買菜、上門收集生活垃圾、詢問需求困難、了解身體狀況,還通過線上微信聯繫,傾聽居民訴求、安撫情緒,讓居民即使被隔離,也依然能感受到來自黨組織的溫暖關懷。

普陀:暖心舉動讓集中隔離者感動

在普陀,社區幹部對被隔離觀察者的貼心照顧,同樣收穫了感動與感謝。

2月6日,被隔離觀察者給梁小華發來的致謝簡訊。受訪者供圖

「梁主任,真的非常感謝您!首先,那天的態度不好,向您和您同事表示真誠的道歉!我們現在都好,感謝您和同事為我們付出的一切!大恩不言謝!你們也要多保重!祝上海平安!」2月6日,普陀區長壽路街道社區平安辦主任梁小華打開手機,看到了一條被隔離觀察者發來的致謝簡訊。

字裡行間的真誠話語,感動了梁小華。梁小華告訴記者,他主要負責排查轄區內50家賓旅館人員以及人員集中移送工作。「我記得,那是在1月23日,一對80多歲來自湖北宜昌的老夫妻和女兒三人入住了轄區內的一家酒店,當時,他們堅決反對被移送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情緒還特別激動,現場工作人員溝通了2小時,這家人仍然堅持己見。」

按照工作規程,拒絕配合的由公安機關依法協助強制執行,但梁小華決定自己再跟他們談一談。

「我跟他們女兒談了談,知道他們不配合也有原因,一方面老夫妻年紀大了,被送去單獨隔離,沒人照顧他們了,無形之中會增加老人的心理壓力和恐懼感;另一方面這對老夫妻目前身體也好好的,沒有出現發燒、乏力等不舒服的情況。」梁小華說,他們女兒也跟她說,擔心隔離結束後,不能再回到這裡的賓館繼續居住了。

看著跟自己年齡相仿的老夫妻的女兒,梁小華能理解這樣的顧慮。於是,他便幫他們緊急聯繫酒店,希望酒店能在他們的隔離期滿後,仍然允許他們居住在這裡。隨後,他又聯繫相關部門,希望可以把老夫妻和女兒一起集中隔離,這樣有助於互相照顧。

梁小華還主動給他們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並告訴他們,如果有什麼需求,都可以隨時聯繫他。放下了心中的擔憂後,一家三口人便按照要求前往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觀察。

在整個隔離期內,這家人都平安無事。直到2月9日隔離期滿,一家人又給梁小華發了第二條致謝簡訊:「我們隔離順利結束了!我們也很健康!也順利入住了酒店!謝謝您的幫助!」

閔行:增設臨時快遞亭,擋風雨暖人心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除了集中或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小區裡的普通居民也同樣面臨著不少困難。比如,快遞、外賣都被攔在了小區門口,這讓不少居民犯了愁。

為此,閔行不少小區的保安、居委會工作人員、志願者紛紛變身「快遞小哥」,或者在小區門口分揀快遞,或者推著推車滿小區送快遞,或者在貨架上幫居民找快遞,想方設法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問題。

「您稍等,我正在送個快遞!」丁海崗是萬科城市花園新區的物業經理助理,和以往相比,這兩天他做得更多的就是送快遞,而像他一樣的還有另外30多人(保安、維修工和社區管家)。自2月9日起,小區開始幫居民配送快遞,第一天就送了800多個快遞,有些保安跑到腿抽筋。

圖片來自「今日閔行」微信公眾號

萬科城市花園新區門口擺放著好幾個貨架,這些都是用來存放快遞的。快遞送來時,掃碼登記,快遞「入庫」;取快遞時,掃碼「出庫」,避免快遞丟失或者出錯。貨架旁,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送來的快遞進行分揀,儼然就是一個快遞中轉站。

在古美社區,每個小區都增設了由帳篷和貨架組成的「臨時快遞亭」,用來存放快遞,既遮風擋雨又溫暖人心,工作人員則全天候、全時空管好看死小區大門。同時,各小區每天對貨架不定期地進行噴灑消毒,降低交叉傳染的風險。

「最近經常下雨,街道及時配備了這些『神器』,快遞放在貨架上,颳風下雨都不怕。」平吉五村黨總支書記張靜說。

圖片來自「今日閔行」微信公眾號

暖心的並不只有街道。在萬源一居,考慮到業主開車出入較多,取快遞不是很方便,物業主動跨前一步,每天兩次把快遞送到每幢樓的大堂,業主只要方便的時候前去領取即可。「生鮮類我們一般建議到業主門口自取,其他類由物業幫忙配送。」居委會書記曹姝告訴記者,如果生鮮類當天沒拿走,物業會將其放到專門的生鮮儲物區,並電話通知業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 讓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下沉昌平松蘭堡
    向上滑動查閱目錄上篇1.讓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下沉昌平松蘭堡2.舊宮141天,黨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3.社區互助 青年戰「疫」24小時4.守住國門——新國展的戰疫5.歡迎回國 歡迎回家——九華山莊不僅是一個酒店
  • 疫情防控系列紀實片《福建戰「疫」》第2集:堅強堡壘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社區防控成為第一道防線。黨中央高度重視,強調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作為廈門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社區,金安社區黨委積極響應,召集發動黨員、志願者參與其中,築牢社區防疫堅強壁壘!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 「社區防疫」新安社區為居民築起防疫的三道防火牆
    新湖南客戶端2月3日訊(通訊員 李娟紅)「緊急招聘社區防疫工作志願者,無報酬,工作時間長,必須隨時聽從工作安排…」一則別樣招聘公告在新安居民群裡傳開,無報酬,工作時間長,這樣的霸王招聘,可在新安社區卻引來了幾十號黨員、居民紛紛前來報名。
  • 武功縣代家社區黨委在疫情防控一線鑄就堅強戰鬥堡壘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黃豔)記者獲悉,鹹陽市武功縣實施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蔓延,  該縣代家社區黨委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疫情防控作為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實踐戰場,多措並舉引導社區13個村支部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群眾優勢,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切實推動了各黨支部各具特色在疫情防控一線鑄就堅強戰鬥堡壘
  • 泰山區中七裡社區黨員擰成一股繩,出了好多暖心事兒!
    泰安市泰山區財源街道中七裡社區全體黨員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嚴格落實街道關於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主動作為,衝在一線,幹在實處。在這場戰鬥中,有的不只是肆虐的病毒,還有一些疫情裡的暖心事,也讓人們激情澎湃、倍感溫暖。
  • 麥子店街道霞光裡社區吹響黨建引領衝鋒號,共築防疫安全金鐘罩
    霞光裡社區有12個樓院、4735家住戶、16個樓院進出入值守點、37棟樓宇,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霞光裡社區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築牢防疫堡壘,將防疫工作不斷細化,廣泛動員、組織在職黨員、志願者,聯合非公企業,採取多種手段阻隔疫情傳播途徑,全力做到科學有效地防疫。
  • 紀錄片《我的硬核社區》彰顯「雙抗」基層堡壘英雄群像
    由北京三多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愛奇藝共同投資拍攝的五集系列紀錄片《我的硬核社區》,5月2日在愛奇藝上線。該片選取社會基層的若干典型切面,以客觀記錄視角,用最真實的鏡頭語言,展現抗疫社區真實故事,彰顯「雙抗」基層堡壘英雄群像,像一面鏡子洞察國家治理的微觀樣貌,向世人展示中國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的社區治理,贏得觀眾情感共通共鳴。
  • 新安婦聯|用「心」防疫,凝聚「她力量」釋放「她智慧」
    你防疫,我防「抑」新安街道、社區防疫一線工作人員中女性近1200人。她們的工作壓力和強度大,生理和心理負荷高。每天奮戰在社區防控一線的社工小蔡出現難以入睡、情緒易激動等問題後,撥通了社區「馨和家園」工作室熱線,把工作上產生的焦慮、擔心被感染的恐懼、不被居民理解的委屈等向心理諮詢師傾訴出來。
  • 葫蘆娃、閃電超人、白鴿警探...長寧社區也有這些「超級英雄」!
    葫蘆娃力大無窮的大娃——居委會書記主任「領頭雁」們,他們凝聚小區各方力量和資源投身戰「疫」一線,築起了堅強戰鬥堡壘。擁有千裡眼、順風耳的二娃——城市綜管指揮「社區大腦」系統,依託視頻巡邏和大數據分析,實時監控處置問題,不斷築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銅頭鐵臂的三娃——居委幹部,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在社區防疫一線編織起天羅地網,保一方平安。
  • 上海公安藍衣戰士組團參觀抗疫展
    再次回顧那些曾經親歷的瞬間,那段不知疲憊、日以繼夜,堅守機場、道口、社區的日子,他們說,這是一種義無反顧的選擇。道口查控,既是城市的硬度,也是城市的溫度 「這是久違的感動,我仿佛回到了全市疫情一級防控期間的那段日子。」
  • 行走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守門人」
    原標題:行走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守門人」   守一道門,護一座城。在這場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隨處可見社區工作者們的身影。照顧居家留觀居民的日常生活,深夜裡在小區防控點巡邏……作為社區「管家」,從2月4日至今,大興區舊宮鎮潤楓錦尚社區居委會主任李明胤一直在用心守護著社區防疫的大門。
  • 大興社區工作者自製防疫「動畫」 傳遞正能量
    ……4月1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大興區獲悉,大興的社區工作者不僅值守在門崗,奔走在樓宇,忙碌在辦公室,更是以畫筆作「槍」,以手機作「盾」,將方寸桌面變成新的「戰場」,創作有創意且暖心的動畫短片,傳遞出巨大的防疫正能量。
  • 朝陽愛心企業為防疫一線社工送溫暖
    「年前店裡儲備了許多原材料,現在疫情期間我們也沒有營業,看到一線工作人員這麼辛苦,我們就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為疫情防控添一把力。」除了餐館自發送餐,朝陽區還聯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在3個街道的6個社區試點公益送餐、便民服務進社區活動,通過發揮企業優勢為防疫一線的社工送去免費午飯。
  • 長情歲月裡,她們一路擊掌而歌,走過命運多舛的人生,溫柔了時光
    郭婉瑩,又名戴西,她漂亮而高貴,性格堅強而獨立。是當時擁有上海永安百貨的郭姓家族裡的四小姐,是民國最後的貴族。她出生於雪梨,6歲時隨父親回到上海。11歲就讀於當時上海最好的貴族學校:中西女塾。畢業後的郭婉瑩,違抗父命,解除了父親安排好的與富家子弟的婚姻。隻身去到北京,到燕京大學繼續學習深造。
  • 共同戰「疫」||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黨員深入街道社區參加基層防疫...
    共同戰「疫」||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黨員深入街道社區參加基層防疫工作 2020-02-20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暖心文案|安然無恙的日子裡,抬頭皆是溫柔
    安然無恙的日子裡,抬頭皆是溫柔。In safe and unscathed days, the head is gentle.其實我們人生哪一步都沒有錯,只是你沒有活得真實,活得灑脫。暖心文案|在未知的路上,請把自己變得更好一些
  • 暖心文案|溫柔藏在細水長流的生活裡
    溫柔藏在細水長流的生活裡。Gentle hidden in the long stream of life.我相信理解這一切所謂的溫柔,我大約都藏在細水長流的生活裡。他就在這樣的關係裡不斷訴說,所以在那樣的道別中,我更喜歡你摘抄的句子。你會慢慢喜歡安靜的和人相處,保持適當的關係,因為這樣所有的熱情並沒有輕易消失。我不喜歡這樣的方式,並不是因為我做不到,而是有的時候無法描述,我知道我是足夠喜歡你的。
  • 你的堅強不過是溫柔生的繭
    你的堅強不過是溫柔生的繭文|辰幾裡01「現在的年輕人,過得真不容易。」「現在的人,又怎麼過的容易?」是啊!你不知道的是,我所有的堅強在看見你的那一刻都土崩瓦解了,你是苦膏卻也是我的良藥。04你的堅強不過是溫柔生的繭你只是看起來很堅強罷了。
  • 暖心小句子|在你聲色張揚下,我欲蓋彌彰的是柔情
    挑逗人心的文案,我的世界更精彩在你聲色張揚下,我欲蓋彌彰的柔情。那些超級溫柔的暖心句子|我第一眼就已經喜歡上你了
  • 防控解決之道在民間,來看「上海居家隔離36計」
    文:單穎文 何易 周淵 蔣竹雲 顧一瓊 邵珍 張曉鳴來源:文匯APP境外入境人員100%核酸檢測後,除了集中隔離者外,檢測結果陰性者將通過閉環轉運至社區進行居家隔離。近日,上海進一步升級了居家隔離管控措施。上海居家隔離到底有多嚴?一扇門之隔,有多少硬核措施,有多少民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