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據紅星新聞報導, 安徽省含山縣人民醫院的主治醫生王翔因勸病人控制飲食,被病人兒子俞某找到理論,推搡過程中,王翔先動手拳擊對方眼部兩下,俞某則踢了王翔一腳致其左膝蓋骨折。
事後,警方認定兩者互毆,王翔被處以行政拘留3日處罰。王翔對此不服,他透露,俞某兒子在含山縣公安局上班,他懷疑會涉及案件處理,因此他將含山縣公安局、馬鞍山市公安局告上法庭。
據悉,此案將於8月28日上午在馬鞍山市雨花區法院第一法庭開庭審理。
囑咐病人注意飲食致其心情低落,家屬對醫生進行辱罵推搡
2020年3月30日上午9時許,從醫24年的心血管內科醫生王翔在查房時,囑咐年近八旬且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種疾病的蒲某控制飲食,卻被蒲某兒子俞某以"老人被醫生叮囑後情緒低落"為由辱罵。
"俞某問我,'你跟我媽說什麼能吃不能吃啊,你到底能不能看,能不能治好啊',然後就發火,"面對王翔的解釋,對方非但聽不進去,反而進行辱罵推搡,並拿出手機拍攝。
王翔稱,當時自己大聲喝止,但對方並未停止,因手上拿有病人檢查單和籤字筆,只能用一隻手進行回擋。兩人產生肢體衝突,王翔動手拳擊對方眼部兩下,自己也被俞某一腳踢中膝蓋致骨折。
隨後民警趕來現場,對事情進行了問詢,次日上午,俞某姐姐向王翔鞠躬致歉,王翔表示,當時他想到俞某是下崗職工,而自己可以申請工傷便沒提賠償,讓俞某姐姐去醫患溝通辦公室處理。
然而醫患溝通辦公室工作人員卻表示,"我以為她是來道歉的,她卻一進門就說是王翔醫生先動的手,不知道王翔醫生骨折是怎麼回事,還威脅不解決就把老人送進醫生家裡去。"
因先動手拘留三日,醫生不服判決起訴警方:對方兒子在公安局上班
4月26日,王翔接到警方通知,警方認定兩者互毆,俞某、王翔分別被安徽含山縣公安局處以行政拘留7日、3日處罰。
王翔對此不服,他認為自己在避讓時單手擊打對方屬於自衛,且未造成危害後果。王翔透露,俞某兒子在含山縣公安局上班,他懷疑會涉及案件處理。
為撤銷行政處罰決定,王翔找了當地多個相關部門,包括含山縣公安局、政法委及馬鞍山市公安局、檢察院反映情況,6月28日,馬鞍山市公安局維持處罰決定。
王翔繼而將含山縣公安局、馬鞍山市公安局告上法庭,據悉,此案將於8月28日上午在馬鞍山市雨花區法院第一法庭開庭審理。
爭議:是正當防衛還是互相毆打?
王翔稱,俞某當時情緒激動,自己解釋對方卻聽不進去,反而進行辱罵推搡,並拿出手機拍攝。"我大聲喝止,但他並未停止,就用一隻手進行回擋"王翔認為自己在避讓時單手擊打對方屬於自衛,且未造成危害後果。
那麼,怎麼區分正當防衛還是互相毆打?
刑法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因此,警方認為,"王翔所述回擋其實就是打人,他先朝別人臉上揮了兩拳,而兩人之間發生的辱罵推搡行為,是相互的,並不構成毆打行為。"
認定正當防衛行為,需要同時具備起因、時間、對象、限度等要件,而每個要件涉及很多具體問題,使得各地對正當防衛的尺度把握不夠統一。
正當防衛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以正對不正",是法律鼓勵和保護的正當合法行為,是對不法侵害人的震懾,也體現了"正義不向非正義低頭"的價值取向。但是否屬於"正當防衛"不是個人說了算,而是法律,法律保護任何一名公民的合法權益。
醫患關係:把信任交到對方手中
曾幾何時,少數地方醫患關係緊張,牽扯著社會的神經。有媒體統計,2020年1月至今,全國各地已發生數十起暴力傷醫事件。
從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被刺,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醫生孟慶軍遭患者持刀攻擊身體12處被砍傷,由於醫患糾紛引發的傷醫事件不斷發生,令人扼腕。
其實,很多時候,矛盾的發生,關係的緊張,源於信任的缺失,更源於雙方的互相不了解。王翔因囑咐病人注意飲食,反被對方家屬打至骨折,他說這是他從醫24年以後從未遇到的事,其根本原因除了家屬的一時衝動,歸根究底在於雙方信任的缺失。
醫患矛盾的發生,原因複雜,醫患之間,醫生多一點耐心,用"醫者父母心","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的態度對待患者;患者則多一點理解,用"不信不立,不誠不行"的決心看待醫生,將信任交到彼此手中,才能讓醫患關係得到持續改善,才能讓醫患和諧繼續向好。
醫患衝突的是非對錯,由法治去界定。醫生治病救人的時候,任何一條生命,只有生死,沒有對錯。我們有一千個理由讓醫患關係變好,沒有一個理由讓醫患關係變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