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豔的太空之旅,女主角卻是個機器人!

2021-01-08 皮皮星娛樂
《人工性智能》

看一部爛片,再寫影評,是一件非常傷神的事,但這次不一樣。

這次,傷神還傷腎。

但即使女主角從頭裸到尾,依然改變不了它「爛」的事實,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鍵盤俠,我有義務對它猥褻科幻片的行為進行批判。

1

先說劇情。

講的是一名男性太空人飛往「南門二」(不是杭電南二門也不是理工南二門,是南門二恆星系)執行任務,為了緩解路途壓力,組織給他安排了一名女性機器人,陪他嘮嘮嗑、打打牌。

機器人的外貌、性格、聲音是根據太空人潛意識裡嚮往的特徵所設計的,屬於VIP私人定製,並且有很多模式可供選擇,比如「初戀模式」、「挑逗模式」、「博學模式」等……所以,你真的以為她只是陪男主角嘮嘮嗑、打打牌?

雖然剛開始男主角一副「千萬不要給我安排女助理,老子一個人就能搞定」的性冷淡氣質,但是當他看到性感的「小曼」躺在椅子上時,心裡還是有個聲音傳來:真香。

路漫漫其修遠兮,小曼日理萬「雞」,男主角日夜操勞,在跑馬溜溜的太空裡,把愛的掌聲送給了星星和月亮。

「車震」和「馬震」我聽說過,但是「宇宙飛船震」就很新鮮了,而且這一震就是1/3時長,仿佛電影劇情是佐料,啪啪啪才是正餐。

這裡我不由得想起了《太空旅客》,大牌俊男靚女,甦醒在浩瀚宇宙……要不是導演克制,劇情尺度我都不敢想。

2

數日之後,男主角對小曼的絕對服從表示厭倦,開始研究進階功能,結果偶然發現這個機器人有「行車記錄儀」般的功能,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地球總部大屏幕裡……

好了,本來帝皇般的享受,瞬間轉變為被人監控的懊惱。於是他開始作妖。

男人自古就有兩大愛好:拉良家婦女下水,勸風塵女子從良。這位高尚的太空人不一樣,他想「解救」女機器人。

雖然小曼表示我只是一個皮囊加一串代碼,你不要救我,沒有意義。但太空人是標準的直男啊,這直男癌一犯,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於是他覺得應該讓女機器人擁有自主意識……

所以,你是《西部世界》前傳嘍?

3

後面一堆亂七八糟、故弄玄虛的劇情不說也罷。

在這部科幻片裡,導演既想拍出《月球》那種深入骨髓的孤獨,又想拍出《銀翼殺手》那種觸動人性的情愫,還想拍出《機械姬》那種來自人工智慧的恐懼,甚至想拍出《普羅米修斯》那種對於人類起源的探索……

結果拍成了一坨……

所有爛片導演都有相似的毛病,喜歡在一部電影裡講太多東西,結果一個都講不明白。

你要拍科幻片就好好拍,要拍情色片也別拐彎抹角,「立牌坊」的行為真的非常遭人煩啊。

話說回來情色+科幻也不是不可以,《愛死機》的第7集「裂縫之外」就拍得非常好,恰到好處的一露,承上啟下的一啪,完美。

4

最後,說句公道話,《人工性智能》並非一無是處,它的特效做得還算良心,作為一部無腦科幻片是合格的。

太空飛船很有質感,宇宙隨機事件都像那麼回事,光和影的處理上也很細膩,特效比比《爵跡》、《上海堡壘》之流綽綽有餘。

只是對於這樣一部女主角「全心全意」付出的電影,沒能達到預期效果,讓人遺憾。

文:滾叔@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想像作文,太空之旅600字
    太空之旅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是站在陽臺上,看著天邊那一顆顆異常璀璨的星星,總希望和它們近距離接觸。長大後,我成為一名太空人,終於如願以償。「嬋娟九五號」載人飛船載著我來到太空,這次太空之旅,我肩負重任——在七大行星(已經除去地球)和185個衛星上,插上我們中國的國旗。
  • 女娃娃的「太空「之旅
    「有時候,當我抬頭仰望星空,我就想像也許有一天我可以在那個神秘的宇宙開啟我的太空之旅,在那個滿是星星的地方,我可以看到許多我在地球上看不見的東西
  • 俄羅斯擬向國際空間站派遣人形機器人,測試太空專用擬人系統
    俄羅斯擬向國際空間站派遣人形機器人,測試太空專用擬人系統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8月14日報導,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將向國際空間站發射一臺人形機器人。
  • 科學家正研發能感知人類情感AI機器人,緩解太空太空人壓力
    1月16日消息:太空人長期呆在太空環境不僅對身體有很大的挑戰,要忍受相當大的精神壓力。據《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報導,科學家們正致力於通過創造「一個能夠感知人類情感並以同理心回應的人工智慧助手」來緩解太空人面臨的上述挑戰。
  • 這次載人飛船不載人,專載機器人!俄機器人「費奧多爾」將入太空
    明天中午,搭乘聯盟號火箭+聯盟號飛船飛向國際空間站的,可不是一般的太空人,而是一位特殊太空人——鋼骨版的人形機器人。名叫Skybot F-850,這是俄羅斯著名機器人(費多FEDOR)的最新版本。費多機器人已被開發成:從各種救援任務到自動駕駛汽車等諸多領域的萬能機器人,現在準備飛向太空。
  • Hello,我們是航天機器人
    相信看過《機器人總動員》的朋友,都對萌萌的瓦力和伊娃的驚險太空之旅印象深刻。十多年過去了,隨著機器人技術和航天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出現在空間站中。各航天大國都相繼或計劃將不同型號的機器人送上太空,作為航天員們的生活夥伴和工作助手。
  • 從拋起的骨頭到太空的宇航器,《2001太空漫遊》篇章二:月球之旅
    今天我們接著來解讀這部科幻史詩《2001太空漫遊》的第二個篇章: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 )。上期我們了解了《2001太空漫遊》的開篇章,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隨便讀讀第二篇章A Trip to the Moon (月球之旅)影片的第二部分,庫布裡克用了一個蒙太奇手法——從骨頭到宇航器。這讓影片的第一部分平滑渡過到了第二部分,這個跳轉,沒有使用標題。
  • 機器人幫助解決太空中的生理需要?
    在太空有生理需要怎麼辦?這似乎是一個尷尬的問題,但不能總迴避!在太空中待得最久的男性太空人是克裡卡列夫,總時間達到803天。呆得最久的女性太空人是克裡斯蒂娜·科赫,她在太空中連續待了328天。讓很多人都抱有好奇心的是太空x 行為,然而至今這種試驗在太空中都沒有進行過。在微重力的環境下太空人們很難完成這種高難度的行為。雖然人類經過一定訓練,可以有效減少這方面需求。但是要想殖民太空,必須提早打破這方面的思想負擔,儘快探索出屬於太空場景的一套繁殖流程。
  • 山東馳勝太空戰士機器人
    太空戰士宣傳視頻客戶反饋視頻外觀專利證書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嫦娥五號在太空呆了多久 挖土任務究竟...
    原標題: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嫦娥五號在太空呆了多久 挖土任務究竟有多難?   最近幾日大家討論最激烈的就是嫦娥五號的事情了,現在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大家都非常期盼,那麼嫦娥五號在太空帶了多久?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嫦娥五號 消息吧。
  • 印度要送機器人上太空:與俄機器人有「親緣關係」?
    中新網1月19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8日報導,俄羅斯駐印度大使尼古拉·庫達舍夫表示,印度打算送上太空的人形機器人,與此前俄羅斯「費奧多爾」有「親緣關係」。據《印度報》早前報導,印度打算在載人發射前進行兩次無人發射任務,讓人形機器人代替太空人升空。這兩次無人發射可能會分別在2020和2021年進行。庫達舍夫指出:「我知道,印度航天計劃的主要部分,是為準備落實『加岡揚』(Gaganyaan)任務進行的無人飛行。飛船將搭載某個人形機器人。」
  • 美國宇航局的機器人太空操作
    劇NASA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機器人加油任務3(RRM3)已經成功地完成了在國際空間站上的第二組機器人工具操作,展示了傳輸低溫流體的關鍵技術,這些流體被用作冷卻劑、推進劑或在軌道上的生命支持系統。這些技術在延長太空飛行器壽命和促進月球和火星探測方面具有應用。
  • 《太空旅客》觀後感,您會喚醒女主角奧羅拉嗎,網友想要十個
    作為一個科幻迷,早在2017年,《太空旅客》剛上映的時候就已經看過了,畫面太美,特效十分精湛,節奏拿捏適當,給我高端的精神享受,三年多,細節已經忘得差不多了,突然今天又想看一遍,感覺還是很美好。下面的感想有嚴重劇透,未觀影者請慎重考慮,如果您是那個倒黴的男主,您會選擇喚醒女主角嗎?一個宅男網友,當我明白無法再次休眠時,就會選擇喚醒女主,並且快速把她追到手,才不會考慮道不道德。P.S:絕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孤獨終老實在太難受了,可以理解。
  • 從嫦娥五號探月到太空移民有多遠,曦光晨眠帶你進入太空饕餮之旅
    太空人在眾多的影視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太空人登空太空漫遊的鏡頭。那麼我們距離真實的太空移民還有多遠呢?也由此踏上了月球之旅,光怪陸離的月球之上,不光有火山爆發,還會有其他你意想不到的遭遇。這一場奇特的月球之旅還沒有結束。他們為了躲避風雪進入了月球山的內部,沒想到他們遭遇奇特的外星人攻擊,沒想到奇麗而虛幻的月球王國內。外星人竟然經不起地球人的一番折騰,奈何月球上的窮寇緊追不捨,地球人只好將宇宙飛船拉回了地球,地球人最終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他們受到了國王的熱烈的歡迎,跟隨飛船一起來到地球的外星人,成為了最後的一個亮點,以此作為原點。
  • 俄羅斯向空間站運送人形機器人,將進行太空任務測試
    雖然這僅僅是一個貨運飛船,但機器人還是有模有樣地像個駕駛員一樣端坐著,手握一面小國旗。圖 | 機器人手握俄羅斯國旗(來源:俄羅斯航天局)飛船計劃經過兩天的飛行後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機器人將會在軌道上待上 17 天,扮演著一個人造太空人的角色。據了解,此次發射本身對俄羅斯的載人發射任務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測試飛行,因為從明年開始,俄羅斯的載人發射改用另一型號的聯盟號火箭。
  • ...資源市場,「起源太空」11月發射全球第一個太空商業採礦機器人
    2019年,中國第一家致力於太空資源開採和利用的商業公司「起源太空」正式成立,致力於通過「找礦-探礦-落礦-採礦-返回」五個階段,最終開發利用小行星上豐富的太空礦產資源以及水資源,為人類未來在太空的活動提供物質支持,減輕地球資源開採壓力,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拓展人類文明的疆界。
  • 太空機器人動作遊戲《戰爭鬥士》戰鬥視頻
    由Drakhar Dev開發的新作太空機器人動作類型遊戲且遊戲完美還原了太空機器人的戰鬥手感,讓玩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並且遊戲的動畫及演出效果都非常棒,推薦喜愛機器人動作類型遊戲的玩家。   《戰爭鬥士》預定將於2017年8月30日發售,登陸PC平臺,售價14.99美元(約102元人民幣),另外,如果你是Green Man Gaming的VIP,購買本作僅需花費12.27美元(約84元人民幣)。
  • 廣州不可錯過的史詩級太空藝術大展,玩足一整天的太空之旅
    由國際頂尖多媒體藝術團隊和國內專業策展團隊共同謀劃的月亮之上Moon and Beyond太空藝術大展廣州上演首站!史詩級太空藝術展——月亮之上將一個完整的探月系統搬到了我們的家門口,它是一個一改傳統科普展覽說教內容偏多的枯燥性和藝術展覽的高門檻,將體驗群眾定位在包括親子家庭在內更廣闊的人群。讓你和孩子有機會近距離感受中國航天精神,探索神秘浩瀚宇宙。
  • 太空中想親熱怎麼辦?性愛機器人能幫人類解決問題嗎
    如果在漫長的太空旅行中有了性需求該怎麼辦?或許,攜帶性愛機器人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為了探索太空和殖民外星球,我們需要克服禁忌,考慮太空人的需求和願望,並提供基於科學而不是傳統道德的具體、現實的解決方案。人類能在小群體和與世隔絕的封閉環境中正常生活與執行任務嗎?人類能應付有限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和性需求嗎?
  • 《機器人總動員》:一次美好又殘酷的太空想像
    小機器人瓦力影片從浩瀚無垠的太空星河開始,星球緩緩轉動它就是小機器人瓦力。它奮力地邁動「小短腿」,跑過廢棄的加油站,跑過鏽跡斑斑的銀行,在地面上劃出一道道痕跡。原來,地球的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已經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人類通過星跡飛船移居太空。留下一群叫瓦力的機器人,來清掃地球上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