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娛樂文化產業如此強大,什麼STYLE

2021-01-09 我本清貧

2020年韓國電影《寄生蟲》一舉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川普總統都吃了一驚,奧斯卡不是我們美國的嗎?怎麼獎給了一個勞什子韓國電影,一石激起千層浪,依託Netflix這樣的世界性平臺,韓流在世界風靡一時。

《寄生蟲》值得一看,請用電影人眼光,注意光影的運作

韓國娛樂產業升級成了世界級的文化大餐,讓我們一起回味韓國娛樂業的歷史。

朝鮮族天生載歌載舞,從古自今吃飽了、豐收了就要唱一唱、跳一跳,這個對藝術追求與詮釋的民族古老傳統,與黑人有異曲同工之處,如同黑人有HPOP一樣,韓國流行音樂(英語:Korea-Pop,簡稱K-POP,朝鮮語:)也是一音樂種類,顯然發自韓國的民族天生的藝術"多動症",今天韓國流行音樂、韓語、電子音樂、DANCE-POP、嘻哈音樂都潛移默化在其中了。

以K-POP韓國流行音樂、韓國電影、電視劇為代表的韓國娛樂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繼日本動漫、遊戲之後的又一亞洲文化輸出的典範,就好像全智賢的《我的野蠻女友》,好萊塢也買版權去弄了個美版野蠻女友,看到藍眼睛、高鼻梁的純情小娘子楞裝亞洲小乖乖,怎麼看怎麼彆扭。

K-POP可以簡單理解是韓國的POP,J-POP日本的POP,H-POP黑人的POP,又說又唱又跳。

2016年我國抗議韓國薩德反飛彈系統的部署,發布了禁韓令,禁止韓國團體在中國演出,禁止新的韓國文化投資,禁止新籤韓國電視劇綜藝節目合作項目,從此韓國的娛樂文藝界幾乎失去了一個人口達14億的市場,現在中央八套韓劇已經銷聲匿跡。

韓國娛樂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心轉向西方,同時取得不俗的戰績,單論娛樂文化,當初我們"哈韓"不是沒有原因,偶像歐巴,愛恨情仇!

"防彈少年團BTS"在成功登陸以英語為強勢語言的歐美音樂市場, 2015年11月30日由Big Hit娛樂製作,LOEN娛樂發行,主打曲目為《RUN》的《花樣年華 pt.2》韓語迷你專輯,為"青春二部曲"系列專輯的第二部曲,發行的此張專輯於發行6周後攀上美國告示牌世界專輯榜冠軍寶座,取得K-POP史上在美國告示牌世界專輯榜的最初逆行,接著蟬聯4周冠軍,之後連續15周TOP 10,讓防彈少年團成為同一專輯最長時間位居第一名和最長期間TOP 10紀錄保持人,人們甚至把他們對西方流行樂的衝擊與披頭四的相提並論。

女子偶像團體BLACKPINK於2019年在曼谷開始"BLACKPINK 2019 WORLD TOUR WITH KIA"世界巡迴演唱會,2月出演美國新聞節目《早安美國》,4月發行迷你專輯《KILL THIS LOVE》,專輯打入英國官方榜單公司專輯主榜,同時日語版在日本也紅遍大街小巷。

韓國國際範如此之足,簡直不可理喻。

其實韓國娛樂文化產業的發展,我們大家都差不多,1961年樸正熙通過516政變控制韓國後,獨裁統治,需要意識形態高度統一,於是"文藝為政治服務"全世界都一樣,打著保護和培育的口號對文化產業管控,每個政府都是一個套路。

1962年1月20日韓國頒布了歷史上的首部電影法,同時實行進口配額制度保護國產電影,減少進口電影的數量,實際是嚴管思潮,政府同時還加強了對電影的審查,不能帶有政治描寫、揭露社會黑暗面、反倫理和批判現實的影片出現,甚至描寫戰後韓國現實社會的電影《誤發彈》,片中精神失常的老母親發病時喊的"走吧",這句臺詞也被上綱上線批判為"回北朝鮮吧"是隱喻的"反政府"行為,同時政府認為該影片對戰後韓國的描述過於晦暗,感覺是不是韓國也"文革"過,當時的演藝風格,不怕你笑,與"樣板戲"差不多。

李承晚政府的韓國當時是沒有金日成的社會主義北朝鮮優越的,文化極度不自信,使得樸正熙時代的文藝路線必須與他的獨裁政治保持高度一致,思想工作太重要。

1972年樸正熙通過發動10月維新的軍事政變,使其可以無限期連任總統,並擁有掌握國家的絕對權力,樸正熙的電影政策繼續延續之前的高壓管控,1969年至1976年,韓國觀影人次從1.78億銳減到1/3都不到,人均觀片數量從原來的每年五六部下降到1.8部,全國影院數量也從659家減少到541家。

樸正熙在其執政期間,韓國從一個貧窮的農業國發展成為中等發達國家,被譽為"漢江奇蹟"的締造者,經濟的發展會帶來人民對娛樂文化的追求,真的是應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的小平思想,所以累啊!

1979年樸正熙被暗殺後幾十年間韓國的電影行業的發展時好、時壞,與當時的審查制度搖擺分不開,偶爾韓國電影會出現一些不錯的作品,但與世界一流水準相距甚遠,"爛片"居多。

80年代後期民主化聲浪越來越強,廢除審查制度和表達自由的呼聲愈來愈強烈。

90年代韓國電影市場逐步開放,1993年韓國電影被衝擊到只有市場上的15.9%,電影人的生存都成問題,這時候開放擁抱世界優秀文化,吸收長處,在競爭中綻放自己的光彩成為逼迫之路,韓國娛樂文化的轉機出現在1996年,韓國映畫研究所和韓國電影雜誌《Cine21》發起廢除電影審查運動,1996年10月4日憲法裁判所做出歷史性判決,"電影審查"是違反憲法的,電影審查轉成了根據年齡的分級制,不再是用"禁"這種粗暴的行政令代替一切,這確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韓國娛樂文化鬆綁,使其插上自由的翅膀,從此韓國文化衝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

1999年《生死蝶戀》上映,韓國電影進入了大片時代,2000年樸贊鬱《共同警備區》,2001年郭景澤《朋友》,全國觀影人數超過了818萬,刷新了當時韓國電影的票房紀錄,此後《實尾島》《太極旗飄揚》相繼登場,韓國電影人奪回了屬於自己的市場空間,在創作手法和內容上吸收了好萊塢類型化敘述的長處,但並沒有亦步亦趨,在之後《老男孩》《殺人回憶》等優秀電影的出現,奠定了韓國電影的風格,韓國電影人勇敢的直面民族的傷痛,揭露社會的黑暗面,不論是小眾的文藝片還是大眾的商業電影,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成為一股影響世界的潮流,簡直是韓國的"文藝復興"。

早在1992年, 出現了"徐太志和孩子們"樂隊,儘管還有歌曲會因為歌詞被禁,但隨著文化審查的逐漸開放,韓國流行樂乃至整個娛樂行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他們自己不會預料到的首次演出會成為日後被稱為K-POP的全新音樂類型的典範,一直是中規中矩,唱歌就唱歌,跳舞就跳舞的傳統舞颱風,突然是邊跳邊唱的Dance音樂,就像費翔春晚一首"冬天裡的一把火"紅遍中國大江南北一樣,人們耳目一新,歌還可以這樣唱?!

「徐太志和孩子們」現在是中國的小虎隊了,已經老虎隊

我們看別人的鬧熱,實際自己走過一樣的路,"徐太志和孩子們"這種音樂的類型開創了一個價值數10億美元的音樂市場,第一次讓亞洲的面孔在歐美的世界風靡,他們對傳統的歐美審美和偶像工業造成了強烈的衝擊,與當年筷子兄弟在全美音樂獎廣告時間的尷尬演出不同,韓國的表演者們已經來到了舞臺的中央,他們刷新各種音樂排行的榜單,是各種電視談話節目的座上賓。

最近,油管又一位辭職回鄉的博主紅了,來自韓國的Kimi,網友親切地叫她"韓國李子柒",YouTube訂閱數是1300萬,已經突破天際。

BLACKPINK訂閱數是5190萬,防彈少年團(BANGTANTV)BTS的訂閱數是3910萬,而這只是其中的兩支樂隊而已,突破千萬訂閱的韓國樂團比比皆是。

此後不久,李秀滿(/Lee Soo Man),開始把音樂作為一種可以出口的產品,他推出了後來風靡亞洲的HOT,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韓國將文化發展作為國策,李秀滿的SM娛樂公司,還有YG娛樂創始人梁玄錫也是"徐太志和孩子們"的成員,他確定了K-POP的製作模式和音樂框架,在亞洲市場上取得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之後,他們一直尋找在世界範圍的突破,然後到了2012年這首歌曲出現了,2012年鳥叔的《我本江南style》,真正把K-POP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首歌在全球爆火,在YouTube的點擊量高達數10億,一時間全世界都屁顛屁顛的跳起"騎馬舞"。

K-POP對美國市場的滲透做足了功課,歐美對非英語語言音樂是排斥的,K-POP針對國際市場,韓國的樂團命名方式幾乎都是用英文字母的縮寫,讓歐美毫無障礙的先接受外包裝,歌詞到團圓組成以及幕後製作的班底都是儘可能的國際化,儘管K-POP都是韓語歌曲,但是很少能聽到一首完全不包含英文歌詞的歌曲,這樣徹底俘虜歐美,文化是包容、包含、互補的,這樣才有國際生命力。

這樣的套路才有偶像樂團"防彈少年團"BTS風靡全球,他打破了幾乎所有K-POP在美國的記錄,長達一年的時間裡高居美國公告牌社交媒體榜單的榜首,他們的歌曲引起了年輕一代的廣泛共鳴,他們用叛逆的歌曲挑戰社會常規,韓國的K-POP風格如同H-POP一樣,是流行音樂的重要一派。

2020年BLACKPINK發布的單曲sour candy是與Lady Gaga合作,K-POP與他的前輩J-POP不同,如果說傳統日式偶像是技術過硬的單兵作戰,而K-POP在此基礎上裝備精良的集團軍,他們將各種音樂類型融會貫通,營造出視覺和聽覺全方位的感官體驗,有極強的包容性,但並不是各種音樂類型的簡單縫合,他用樂觀自信的情緒感染了世界各國的年輕人,如果說韓國電影是民族的歷史和現實的反思與積澱,而KPOP預示了他們已經準備好擁抱世界、面向未來。

BLACKPINK樂團

BLACKPINK演唱中

不只是K-POP和韓國電影早已徵服,亞洲的韓劇正在尋求更大的突破,他已經不再只是狗血橋段、戀愛無腦,他已經開始深入討論社會議題,在探索各種類型的表現方式。

此外在漫畫領域,韓國人利用後發優勢,開創性的用手機條漫這一形式顛覆了傳統漫畫製作的方式,甚至對日本這一傳統漫畫強國造成威脅,儘管時不時還會傳來韓國娛樂明星壓力太大自殺等負面新聞,但是韓國文化已經進入良性的發展階段,包括網路遊戲在內的各種文化樣式呈現全面開花的發展勢態,韓流已經不只是局限在亞洲的文化現象,他已經徵服了整個世界,世界各國的年輕人都為之著迷。

在韓劇《請回答1988》裡可以看到,80年代當時的韓國人崇拜的偶像不少都是香港明星,那時候的韓國年輕人對張國榮、周潤發耳熟能詳,最流行的電影是《英雄本色》,很長一段時間韓國電影都是香港武俠電影的拙劣模仿,但是現在的香港電影已經雄風不在,香港電影跑內地來,不是藝術人生,完全是"錢"為導向,娛樂文化市場哪有主心骨,走向沒落是必然的,我們再有品不出港臺的"洋氣",我還看你個么子?!

文治武功,經濟是武,文化產業是文,文化可以抒發情感,提出社會議題,促進社會的進步,它是社會機器的潤滑劑,更是社會發展的催化劑,在一個缺乏文化彈性的國家,社會必定是戾氣從生、劍拔弩張,就像一個火藥桶一觸即發,而文化發展最好的方式就就是讓它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而不是打著發展文化的旗號扼殺文化。

黑格爾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從來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相關焦點

  • 文化訪談|麥洋娛樂:以高標準的藝人培養方式推動娛樂產業發展
    ,並且麥洋娛樂表示將投資1億左右,在浙江省建立多個大型練習生培養基地,打造專業標準化練習生培養方式,向國家文化娛樂產業輸送符合時代發展的優秀藝人。娛樂產業的發展該何去何從?其實,娛樂產業一直比較自由,不論從什麼角度來講,都沒有太嚴苛的發展方式或者是指導意見。但是我們對比海外娛樂產業的發展,實際上國內相對來說要激進很多,我們更追求速成和快速變現,就導致了產品本身缺乏國際競爭力,這個產品包括我們的音樂創作能力和藝人培養的機制。
  • 李秀滿總製作人是奠定「K-POP產業」基礎的文化總統,打造「娛樂...
    韓國經濟報社於12月9日上午9點(北京時間)在位於首爾的總公司大樓茶山廳舉辦了第29界茶山經營獎頒獎典禮,給SM娛樂的李秀滿總製作人頒發了茶山經營獎,創業經營人部門獎項。 韓國經濟報社旨在紀念朝鮮末期代表性實學家茶山丁若鏞先生的「實事求是」精神,從1992年開始頒發茶山經營獎。
  • 韓國娛樂巨無霸:CJ
    想不出寫什麼主題,那就接著廠記吧....中、日、美的廠都寫過,今兒聊家韓國的。 韓國5000萬人口,語種排他性強,本土市場其實不大,但娛樂業極為發達,現在有四大電影製作發行公司,分別是CJ、樂天、Showbox跟New。
  • 韓國娛樂業有多發達?幾乎全民娛樂
    韓國娛樂業特別發達。朝鮮族本來就能歌善舞,普通的聚會都會自娛自樂一段,藝術的基因扎得很深。韓國以舉國力量發展娛樂業,人民群眾創作熱情高,娛樂業自然發達。在亞洲國家中,韓國工業化開始比較早,城鎮化水平很高,70%的人口居住在首爾都市圈和釜山都市圈,首爾的人口甚至超過北京。城市傳媒發達,娛樂產品消費能力強,再者韓國人口密度大,都成為娛樂業快速發展的刺激因素。韓國國土小,娛樂業生產的產品多,向外拓展是必然的。
  • 國漫在韓國播出是什麼情況?網友看肖戰熱鬧,但文化輸出慎重道遠
    自二次元浪潮在國內興起以來,漫迷們最先接觸的便是國外的優秀作品,而相較於自身的動漫產業發展而言的話,很少會出現值得令人稱道的作品,但是最近一則「韓國引進國漫」的消息卻是引發了不少網友們的爭議。頂級流量加持更精彩:肖戰才是關鍵現如今看來很多人都覺得肖戰在國內的人氣極高,但實際上在韓國娛樂圈子中他同樣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流量主。
  • 「勝利」陷入醜聞,韓國娛樂巨頭公司YG的神話還在嗎?
    (韓國政府規定,只要有超過20萬人在青瓦臺網站上請願,政府必須作出回應) 29日,BIGBANG所屬社YG娛樂公司,以官方立場發表了一篇毫無意義的聲明,稱夜店是勝利個人的產業,公司不會做出任何官方立場回應。 31日, YG娛樂公司社長梁鉉錫通過個人ins(社交應用 Instagram)直接發表聲明,確認事發時間勝利本人並不在場。
  • 從《寄生蟲》到防彈少年團:揭秘韓國傳媒大亨李美京的娛樂帝國
    本文看點 61歲的李美京是韓國企業CJ Group的副總裁,負責娛樂和媒體業務。這位媒體大亨不僅坐擁41億美元的娛樂帝國,將其打造成韓國文化輸出的主要渠道,而且一力促成了CJ與夢工廠的合作。
  • 廈門簡單文化娛樂有限公司與娛樂產業共同成長
    廈門簡單文化娛樂有限公司是由製片人李亮光及導演楊玄聯合發起的影視公司,公司以inhouse production為理念,將影視劇製作埠化繁為簡,依託業內資源和公司業務內核,在製作的中間環節,布控整體項目推進、把握成本,力求精品化、高劇本還原度完成作品拍攝,公司將以專注、務實、嚴謹的態度與娛樂產業共同成長
  • 傳播韓國文化的《超級飛俠》,能讓奧飛娛樂收復玩具和動漫失地嗎?
    奧飛娛樂雖然通過收購掌握了「超級飛俠」和「喜羊羊與灰太狼」等IP,而且這兩個IP都進入了少兒排行榜前十名,但是可以肯定奧飛娛樂並沒有掌握「超級飛俠」的創作精髓,創作部分仍是韓國團隊主導,所謂國產優質動漫只是「韓國骨中國皮」。
  • 2020年5月文化娛樂類創業公司傳播影響力TOP20:文化娛樂產業將呈現...
    電影、演藝、會展等文創行業因社交距離而停滯不前,而手機遊戲、網絡直播、網絡視聽、短視頻等在線娛樂行業加速度發展。5月進入後疫情時代,基於大數據、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加持,文化娛樂產業將呈現全新的發展趨勢。
  • 韓國留學丨韓國熱門專業「文化藝術經營」到底是學啥的?
    想去韓國留學的同學,除了因為韓國留學價格不貴,名校多,國家治安好等因素以外,韓流文化也是吸引眾多留學生的原因之一。大家都知道,韓國的傳媒、文化的宣傳與經營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韓國的韓劇、K-POP、公演、韓國旅遊文化都靠著韓國文化對外的宣傳與經營,以此帶動了韓國旅遊、韓國演藝事業發展,從而拉動韓國經濟。韓國靠本國文化的宣傳拉動著經濟發展,他們對本國文化藝術的經營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韓國的高校也開設了」文化藝術經營「專業,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開始關注這個專業。
  • 觸漫入選投中榜「2019中國文化及娛樂傳媒產業最佳文體娛樂領域...
    夢映動漫旗下主打產品觸漫獲評「2019年度中國文化及娛樂傳媒產業最佳文體娛樂領域投資案例TOP10」,一同上榜的包括快手、知乎、網易雲音樂、十二棟文化等。    伴隨著文化產業朝著內容形式多樣化方向發展,二次元文化市場正大幅增長。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指出,二次元用戶規模有望在2020年突破4億大關。
  • 北京麥鬥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實現項目升級
    作為中國新文化娛樂公司M-IDOL娛樂(北京麥鬥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由天津億城文化傳媒和重慶小熊座代理經紀公司聯合成立,從事影視投資、音樂版權和宣傳,韓經紀業務,新人才規劃與培養,內容製作。2020年,產業將全面升級,大力拓展影視、綜藝、時尚等項目,對接韓國歌唱舞臺,致力於定製化,打造全方位新人。雖然男團MK-1的組隊時間短,但成績斐然,在業內廣受好評。「最佳新人組合獎」,商務合作,影視邀請等。M-IDOL娛樂的目的:做一個偶像,但不要停留在偶像面前。
  • 線上娛樂迭代升級,中國文娛產業風雲激蕩30年
    以韓國為例,偶像練習生們除了需要面對語言不通、高強度訓練和殘酷的淘汰率外,還必須接受毫無公平可言的「霸王合同」。如韓國SM公司曾經把合約期定到10年之久,強行以低成本綁定偶像的事業黃金期。國內最早赴韓國出道的韓庚在採訪中曾談到自己練舞練到骨折,不僅如此上臺參演時還必須戴上面具,就連接受採訪的權力也被公司牢牢把控。
  • 韓國漫畫產業報告:從平臺、內容、用戶、IP和盜版看行業實況
    近日,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發布了《 2018 年韓國漫畫產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對韓國71 72 家漫畫企業在 2017 年至 2018 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進行了調查。《白皮書》顯示, 2017 年韓國漫畫產業的銷售額達到了63. 08 億元,相比 2016 年上升了10.9%。
  • 文化產業的「廣州時刻」,182億元文化產業落戶廣州
    涵蓋了騰訊集團、網易集團、長隆集團、融創文旅集團、廣州新華集團、玖的數碼科技、奧飛娛樂、漫友文化、天聞角川等24家文旅新業態代表性企業。重點展示廣州數字文化、文化創意、文化旅遊雲服務、文旅消費、非遺文創等文旅新業態最新成果。
  • SM娛樂李秀滿榮獲茶山經營獎 韓媒贊其是文化總統
    來源:新浪娛樂李秀滿新浪娛樂訊 韓國經濟報社於12月9日上午9點(北京時間)在位於首爾的總公司大樓茶山廳舉辦了第29界茶山經營獎頒獎典禮,為SM娛樂的李秀滿總製作人頒發了茶山經營獎,創業經營人部門獎項。
  • 全球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100強報告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建立與發展,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一路攀升。在此情形下,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在世界競爭大格局中處於什麼位置?中國文化創意產業與世界文化創意強國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全球及主要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的結構態勢與演化趨勢如何?
  • 法國人怎麼看韓國和韓國人?看看法國人怎麼說。國際文化傳播作用
    不過,法國和韓國都是有著世界影響力的國家。(別看韓國不咋地,人家放到世界上也是響噹噹的國家。)所以,兩國國民還是知道對方的,兩國的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對方。先看看維基百科吧。有些法國人喜歡K-Pop(韓國流行音樂)和K-Hip Hop等韓國音樂。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是韓國電影的忠實粉絲。寄生蟲(2019)吸引了170萬法國人。作為非英語/法語的電影有如此高的票房是非常罕見的。
  • 中日韓文化創意產業園啟動 文創產業再添「國際範兒」
    隔屏對話 共謀發展日韓動漫產業巨頭拋來「橄欖枝」昨日上午,在煙臺高新區,煙臺(國際)技術市場一樓路演大廳迎來滿座高朋,來自韓國、日本的企業,商協會組織及機構代表50餘人共聚一堂,共同見證中日韓文化創意產業園啟動的歷史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