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palumab治療兒童原發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療效顯著

2020-12-14 科學網

Emapalumab治療兒童原發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療效顯著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8 13:06:17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Michael B. Jordan研究組近日取得新進展。他們發現Emapalumab可有效治療兒童原發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5月7日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原發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是一種罕見的症候群,其特徵為免疫失調和過度炎症。它通常在嬰兒期出現,並伴有高死亡率。

研究組進行了一項開放標籤、單組、臨床2-3期研究,探討了Emapalumab(一種人抗幹??擾素γ抗體)與地塞米松聯用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招募18歲以下且患有原發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的患者,包括入組前已接受常規治療(以前治療過)和未曾接受治療的患者。對患者進行長期隨訪,直到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後1年,或如果未進行移植,則直到最後一次Emapalumab治療後1年。

截至2017年7月20日,共有34位患者接受了Emapalumab治療,27位此前接受過治療,7位未曾接受治療。26位患者完成了研究。63%先前接受過治療的患者和65%接受Emapalumab輸注的患者獲得緩解;這些百分比均顯著高於預先設定的40%的無效假設。

在先前接受過治療的患者中有70%能夠進行移植,而在接受Emapalumab治療的患者中有65%能夠進行移植。在最後一次觀察中,先前接受過治療的患者和接受Emapalumab治療的患者中分別有74%和71%仍存活。Emapalumab與任何器官毒性無關。Emapalumab治療期間有10例患者出現嚴重感染。1名患者因散發性組織胞漿菌病而停用Emapalumab。

總之,Emapalumab是治療原發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的有效靶向藥物。

附:英文原文

Title: Emapalumab in Children with Primar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Author: Franco Locatelli, M.D.,, Michael B. Jordan, M.D.,, Carl Allen, M.D., Ph.D.,, Simone Cesaro, M.D.,, Carmelo Rizzari, M.D.,, Anupama Rao, M.D.,, Barbara Degar, M.D.,, Timothy P. Garrington, M.D.,, Julian Sevilla, M.D.,, Maria-Caterina Putti, M.D.,, Franca Fagioli, M.D.,, Martina Ahlmann, M.D.,, Jose-Luis Dapena Diaz, M.D.,, Michael Henry, M.D.,, Fabrizio De Benedetti, M.D., Ph.D.,, Alexei Grom, M.D.,, Genevieve Lapeyre, M.D.,, Philippe Jacqmin, Ph.D.,, Maria Ballabio, M.D.,, and Cristina de Min, M.D.

Issue&Volume: 2020-05-07

Abstract: Abstract

Background

Primar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is a rare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immune dysregulation and hyperinflammation. It typically manifests in infancy and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tality.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mapalumab (a human anti–interferon-γ antibody), administered with dexamethasone, in an open-label, single-group, phase 2–3 study involving patients who had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before enrollment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and previously untreated patients who were 18 years of age or younger and had primar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The patients could enter 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until 1 year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or until 1 year after the last dose of emapalumab, if transplantation was not performed. The planned 8-week treatment period could be shortened or extended if needed according to the timing of transplantation. The primary efficacy end point was the overall response, which was assessed in the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according to objectiv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riteria.

Results

At the cutoff date of July 20, 2017, a total of 34 patients (27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and 7 previously untreated patients) had received emapalumab; 26 patients completed the study. A total of 63% of the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and 65% of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an emapalumab infusion had a response; these percentag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respecified null hypothesis of 40% (P=0.02 and P=0.005, respectively). In the previously treated group, 70% of the patients were able to proceed to transplantation, as were 65% of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emapalumab. At the last observation, 74% of the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and 71% of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emapalumab were alive. Emapalumab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organ toxicity. Severe infections developed in 10 patients during emapalumab treatment. Emapalumab was discontinued in 1 patient because of 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

Conclusions

Emapalumab was an efficacious targeted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DOI: NJ202005073821909

Source: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911326

 

相關焦點

  • 當兒童遭遇「噬血」,如何在風暴中求生?
    這名五六歲的小患者表現為反覆抽搐、意識障礙等症狀,在北京兒童醫院神經科就診,反覆使用激素等治療後,病情時好時壞 ,病程持續遷延。後來,醫生給他做了全外顯子基因測序,發現了一個穿孔素基因的複合雜合突變,這意味著患者患了原發性噬血細胞症候群伴中樞神經系統受累,並不是單純的神經系統性疾病。確診後,張蕊教授立即為其制定了治療方案,並很快給患者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
  • ...γ阻斷抗體Gamifant治療超罕見病(HLH)移植後存活率高達90%!
    2020年05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瑞典製藥公司Swedish Orphan Biovitrum AB(SOBI)近日宣布,評估Gamifant(emapalumab)治療原發性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HLH)療效和安全性的關鍵II/III期臨床研究(NCT01818492)的結果已於2020年5月7日發表於國際頂級醫學期刊
  • 形態「立奇功」噬血細胞症候群一例
    ,HPS)是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淋巴、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失控性激活、增生且伴有噬血現象,並分泌大量炎性因子導致機體處於炎症狀態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因此又稱為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
  • 噬血細胞症候群是什麼?看泰安醫生怎麼說!
    「入院時患兒一般狀況差,發熱、精神差、腹脹、腹痛、面色蒼白等明顯症狀,經檢查確診為噬血細胞症候群。」 泰安市中心醫院兒內三科(兒童血液病科)王兆輝說。那麼噬血細胞症候群到底是什麼呢?據泰安市中心醫院兒內三科(兒童血液病科)王兆輝說,人體血液中有一種細胞,名字是吞噬細胞,它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像清潔工一樣吞噬入侵的細菌和機體的衰老細胞,清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起著保護人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其過度活躍,就會不分敵我,將人體有用的細胞一併吞噬,嚴重的還會將人體組織、器官一點點侵蝕,造成一系列損傷,例如出血、肝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嚴重後果,這就是噬血細胞症候群
  • 姐弟倆家族性噬血細胞症候群的治療之路
    有這樣一種罕見病,患兒出生後因為攜帶異常基因,免疫功能缺陷,一旦感染某種病毒,免疫細胞便會吞食自身的血細胞,並引起發熱、出血、肝臟腫大,甚至危及生命。家族性噬血細胞症候群就是這樣一種罕見的血液病。看著笑笑的情況每日愈下母親當時著急昏迷,情況好轉便帶著笑笑轉到北京的醫院治療。聽笑笑父母講述,一直是按腦炎治療,因為笑笑沒有任何噬血細胞症候群的症狀,當時也因為治療遲遲不見效,醫院還建立了專家課題組來討論笑笑的情況,這樣一治兩年。兩年後凱凱(化名)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新生。
  • 發現噬血細胞症候群?這要從那天的血小板複查中說起
    , HPS),又稱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 HLH)的患者,通過和臨床溝通,增進對疾病了解,這是一個很好的案例,現報導如下。至此,患兒已經滿足噬血細胞症候群診斷標準中的4條,期待的骨髓報告中卻沒有文字描述發現噬血細胞,這無疑是對我診斷方向的一個沉重打擊。是我的診斷思路錯啦?還是骨髓中根本沒有噬血細胞?抑或有噬血細胞而沒有發現?這種種疑問弄昏了我的頭腦,但是患兒的血脂明顯升高,血清鐵蛋白顯著升高,外周血兩系顯著減少,纖維蛋白原結果曾經為0,憑直覺,這些證據都指向噬血細胞症候群。
  • 吞噬細胞症候群,常表現持續性發燒,是免疫系統疾病,有遺傳傾向
    導語:吞噬細胞綜合症(HPS),也稱為吞噬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HLH),是由於感染,腫瘤和其他致病因素引起的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系統的異常激活引起的。過度炎症症候群是由大量炎症細胞因子的增殖和分泌引起的。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元兇—EB病毒
    在免疫缺陷及潛伏感染反覆激活的情況下,EB病毒感染可能導致更不良的預後,如進展成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與EBV相關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 同時,EB病毒也是第1個被發現的腫瘤病毒,與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部分類型的胃癌、T/自然殺傷細胞淋巴瘤等相關。
  • 同種異體抗CD19 CAR-T細胞治療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安全有效
    CD19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兒童和成人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療效。 基因組編輯的供體來源的同種異體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提供了一種新型的CAR-T細胞產品,可立即用於臨床,從而擴大了其使用範圍和適用性。UCART19就是研究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兒童和成人的此類產品之一。
  • 黑龍江省醫院多學科協作診治噬血細胞症候群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康豔立 金麗)近日,黑龍江省醫院感染內科、血液風溼腫瘤科、血管外科多科聯合,成功救治一名噬血細胞症候群患者。患者曾經得過肝吸蟲病卻沒系統治療,這個隱患促使誘發了噬血細胞症候群這一罕見病。
  • 女嬰遭遇「噬血風暴」20天生死搶救
    她因感染EBV病毒誘發噬血細胞症候群,遭遇一場細胞因子風暴,血細胞被「吞噬」,在醫護人員20天全力救治下才轉危為安。噬血細胞症候群是兒童和嬰兒期中的一種罕見病,發病兇險,如未能儘早確診規範治療,隨時可能危及生命。女嬰曾高燒至40.3℃ 20天搶救與死神賽跑一周歲半個月的小妮不久前突然變得精神萎靡,還發起高燒。
  • 檢驗筆試資料: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小結
    既然要學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我們首先要認識一下什麼是單核細胞增多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是由於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良性增生的傳染病,別名叫腺性熱。我們對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需要掌握的特徵有以下幾個方面:(1)臨床表現:出現不規則發熱、咽峽炎、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等症狀,前三個為傳單經典三聯徵。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經口為主要傳播途徑
    大約有25%~75%的原發性一筆病毒感染患者最終可表現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並且這種疾病多或或者是成年患者。兒童大多數為隱性感染。2、發病病因EB病毒是本語病的病原,多數患者在感染疫病毒之後並沒有明顯的,只有一少部分的患者可能會發生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EB病毒與口咽部上皮細胞接觸,從而使病毒複製,釋放EB病毒至口咽分泌物中,並感染口咽部淋巴組織豐富區域的B細胞。
  • Selpercatinib治療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療效顯著
    Selpercatinib治療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30 22:32:13 美國斯隆凱特林癌症紀念中心Alexander Drilon聯合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腫瘤中心Vivek
  • 中國兒童白血病發病及診療現狀: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佔比最高
    通過中國兒童白血病診療登記管理系統,在中國東、中、西、東北4大地理區域分別抽取8個省份作為樣本省進行統計分析,2016-2018年,0-14歲兒童白血病平均年新發病登記率為42.9/百萬。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在各種類型的白血病中佔比位列前三。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比例最高,達72.4%。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淋巴結|外傷史|陽性|細胞|增高|診斷|陰性|...
    7.眼瞼浮腫:嬰幼兒多出現,EB病毒感染B淋巴細胞後引起  的腎小管 -間質的免疫損。•神經查體異常可考慮合併神經系統併發症(1%-18%)腦膜腦炎(最常見)。 •心肌酶增高可考慮並發心肌炎(7%)或心包炎。 •三系異常可考慮自免溶貧,再障,粒細胞缺乏症以及血小板減少症。
  • 中國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016年版)
    最近2016版WHO造血與淋巴組織腫瘤分類[3]發表,對於ALL的分類有一些更新,提出了一些新概念;NCCN對於成人ALL的臨床指南也先後幾次修改[4]。基於此,對我國成人ALL診斷與治療的專家共識進行了更新。
  • 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全球首個雙特異性免疫藥物國內獲批!
    (健康時報記者 趙萌萌)12月8日,健康時報記者從百濟神州獲悉,倍利妥(注射用貝林妥歐單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成人復發或難治性前體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是我國首個獲批用於該適應症的免疫治療方案。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新型免疫方案獲批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8日電 12月8日,記者獲悉注射用貝林妥歐單抗(倍利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成人復發或難治性(R/R)前體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
  • 湘雅三醫院兒科主辦2020年湖南省第一屆兒童噬血細胞症候群學術...
    為進一步推動湖南省各醫療機構對「噬血細胞症候群」的診治規範和分級診療,提升各醫療機構專業人員對「噬血細胞症候群」的診療水平,噬血專家聯盟湖南兒童分中心依託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兒科,主辦「2020年湖南省第一屆兒童噬血細胞症候群學術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