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到1993年,是臺灣著名唱作人張雨生頻繁來內地的兩年,也是他退伍後首次成規模地來內地做宣傳。那是個娛樂資訊匱乏、電腦沒普及、CD還不很流行、聽音樂主要靠磁帶的年代,張雨生喜歡搖滾樂、樂隊主唱出道、與公司對自己的定位有分歧的梗,內地歌迷幾乎不了解,只認為他是一名流行歌手。
我最早從電視裡看到張雨生的演出現場,是1992年的夏天。央視播出了文藝界向出徵巴塞隆納奧運會體育健兒壯行的晚會《奧林匹克風》,蘇芮、張雨生、齊秦、王祖賢等港臺藝人悉數加盟。晚會上,內地歌手解曉東、那英演唱了《為我加油》、《擁抱明天》等奧運歌曲,張雨生則演唱了一首《我學會飛翔》。
張雨生演唱《我學會飛翔》
《我學會飛翔》是首張雨生創作的勵志歌曲,但與喊口號似的晚會歌曲有很大區別,充滿了大量流行歌曲不常用的辭藻,印象最深的是「飛過鷹族的訕笑」。這個身穿草綠夾克的年輕男子,帶著淡淡的書卷氣,高音像金子般閃亮,他不斷地握拳、跺腳,深情投入,處熱鬧場中而目光炯炯。
晚會上,張雨生參與了10位港臺與內地歌手合唱的《奧林匹克風》,這是內地詞曲作家為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所做。歌曲最後四位歌手對飆高音的段落看點很足:毛阿敏是內地女歌手高音非常搶眼的一位,張雨生用女聲的key輕鬆接下毛阿敏的高音,現場炸場!
群星合唱《奧林匹克風》
《奧林匹克風》晚會非常有梗:知名演員大開場、齊秦王祖賢CP同臺、王祖賢籃球互動,多位喜劇演員混搭演出……網絡流傳著晚會的節目單與部分節目視頻,但是卻沒有整臺晚會的視頻,以後有機會我會與大家逐一分享每個節目首播時的感受。
在我所生活的北方省會城市的音像店,銷售張雨生正版的並不多。那年很多港臺歌手的歌很流行,最受歡迎的有譚詠麟、童安格、葉倩文,以及剛剛在央視某晚會上唱《水手》大熱的鄭智化等。
終於在市中心的新華書店,找到了《張雨生創作專輯》的引進版,這盒黑色磁帶擺在眼花繚亂的彩色封面、俊男靚女頭像的磁帶當中,顯得有點卓爾不群。於是以9.8元的價格買下,這是我平生買的第一張正版磁帶。
張雨生高音炸場
看到《張雨生創作專輯》引進版B面第三首是《我學會飛翔》,很開心。我並不認為是它是比較另類的專輯,《我想把整片天空打開》《帶我去月球》《現在這樣》,與《我學會飛翔》相比高音依舊動聽,而且非常燃。
我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看過央視音樂紀錄片《潮》,不知道赫赫有名的《我的未來不是夢》的原唱是張雨生,以為它是內地歌手的作品,其實他們不過是翻唱而已;也不知道張雨生由於服兵役,在歌壇消失兩年之久,《張雨生創作專輯》是他退伍後的新專輯。
娛樂媒體不發達,沒有《音樂風雲榜》,也沒有專業的娛樂報導,《創作專輯》的臺前幕後也找不到太多第一手資訊。跑遍全市尋《張雨生創作專輯》之外的其他專輯,很遺憾沒有找到任何正版。香港衛視中文臺是內地人了解海外音樂的一個窗口,它播出了大量的港臺MV,包括反覆播出的《帶我去月球》。
平心而論,《帶我去月球》在《創作專輯》裡不算是硬搖滾的歌,曲調也算上口,只是題材過於宏大,格調比較雅致,不被當時大多數愛聽情歌的歌迷所推崇,也是可以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