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警告:動物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的「宿主」 導致第二次疫情暴發

2020-12-22 前瞻網

科學家在《柳葉刀》雜誌上撰文說,動物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的「宿主」,導致第二次疫情暴發,即使人類已經根除了這種病毒。

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說,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來監測這種病毒可能在世界各地不同動物種群中暴發的情況。

他們聲稱,如果病毒在生活在人類附近的動物群體中變得普遍,比如寵物或牲畜,可能會導致該地區再次暴發疫情。

這組作者呼籲對哪些動物易感染導致COVID-19疾病的SARS-CoV-2病毒進行更多的研究,希望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合著者Joanne Santini教授說,有證據表明,一些動物可以從人類身上感染病毒,並可能將病毒傳染給它們。

「我們不知道這有多大的風險,因為這是一個尚未被優先考慮的研究領域。」這位生物學家在醫學雜誌的觀點文章中寫道。

他說,我們需要制定監控策略,以確保我們不會對病毒在動物身上的大規模暴發感到意外,因為這不僅會對動物健康造成威脅,也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

研究表明,COVID-19或起源於一種蝙蝠,在傳染給人類之前,還存在中間宿主。

有證據表明,這些動物不僅可以從人類身上感染病毒,還可以再次將病毒傳染給人類——要了解這一過程,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她說,如果不加以控制,病毒在動物群體中的傳播可能變得不可逆轉,如果人們繼續從受感染的動物群體中感染病毒,可能會威脅到公共衛生措施的成功。 

這組作者寫道,大流行來勢洶洶增加了足夠多的動物成為病毒「宿主」的可能性。

這可能比過去的流行病更有可能發生,例如2002-2003年由於人口感染規模而受到更大控制的SARS-CoV-1疫情。

Santini和合著者Sarah Edwards教授回顧了來自案例研究、測試小動物群體感染的實驗以及描述可能感染機制的實驗室和模型研究的證據。 

模型和實驗室研究表明,SARS-CoV-2在理論上可以傳播給許多動物。

這是基於病毒上的刺突蛋白附著在宿主細胞上的發現,而這種蛋白質在許多不同物種中都存在。

研究人員建議,一旦科學家確定哪些動物可能被感染,他們就需要弄清楚這些動物是會生病還是會保持無症狀。

他們還需要知道被感染的動物是否會將病毒傳染給其它動物甚至人類。

他們在《柳葉刀》雜誌上寫道:「一旦SARS-CoV-2在人類之外更廣泛地傳播,就很難追蹤物種間的自然傳播,因為人類體內的病毒基因組基本上是相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荷蘭最近出現了養殖水貂感染SARS-CoV-2的病例,導致兩人從這些動物身上感染病毒,由此導致數千隻水貂被撲殺。

這組科學家說,這不僅突出了對人類健康的風險,也突出了對動物福利的擔憂和農業部門生計的潛在損失。

Edwards教授說,迫切需要通過對大量動物進行病毒檢測來對動物種群進行廣泛的監控。

她說,重點應該放在那些和人類生活在一起的動物上,比如寵物、牲畜和城市野生動物。

Edwards說:「更多針對少量動物的實驗室實驗不太可能給我們提供足夠的證據來確信某些物種是完全安全的,這使得主要的監控工作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她說:「我們需要更多的信息,同時採取簡單的預防措施,特別是對那些有可能在野外迅速傳播病毒的物種。」

一項強有力的風險評估還需要評估我們在這些動物身上應對疫情暴發的能力,即我們隔離、保護或控制不同動物的能力。

這篇文章發表在《柳葉刀·微生物》雜誌上。

5月份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來自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報告,在實驗室裡,貓很容易感染SARS-CoV-2病毒,而且貓可能會將病毒傳染給其他貓。

幾乎同一時間發表在《自然》上一份研究指出,人可以傳染新冠病毒給寵物狗,還不清楚受感染的狗是否會將病毒傳染給其他動物或傳染給人類。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436487/Scientists-warn-animals-reservoirs-coronavirus.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自然》雜誌: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新華社倫敦5月8日電《自然》雜誌日前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科研人員基於基因組數據比對等分析發現,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這項研究由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動物園等機構研究人員合作開展。
  • 新冠病毒中間宿主有新發現!穿山甲被冤枉了?宿主或是這兩種動物
    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至今,關於病毒的來源問題一直是大家關注的一個重點,了解新冠病毒來源,對於防止疫情死灰復燃意義重大。從最開始的蛇、水貂、烏龜到近期的穿山甲,科研人員尋找中間宿主的腳步從未停止,但找尋過程並非大家想像中那麼簡單,可能需要不斷推倒重來。
  • 基因溯源科學家:法國新冠疫情暴發與中國無直接關係
    政客在妄下結論,全世界的科學家卻在共同解決問題。最近,法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法國的新冠疫情是由當地來源不明的毒株引起的。科學家猜測,這一毒株可能來源於比利時。日前,香港《南華早報》對這一研究進行了報導。
  • 最新研究揭示:蝙蝠攜帶新冠病毒或直接感染人
    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針對此次病毒的研究也在緊急進行,我國乃至全世界的額頂尖科學團隊都在不斷的研究和調查此次病毒的特性以及來源和其感染人類的中間宿主。早前多個團隊研究表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而其中間宿主很有可能是穿山甲!
  • 英媒:美科學家駁斥「人造新冠病毒」謠言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2月14日報導,全球公共衛生官員警告說,有關此次疫情的謠言正以「令人震驚」的方式傳播。報導稱,兩周前,印度研究人員發布了一份遺傳學論文,聲稱在影響中國的病毒(的刺突蛋白)中發現了不同尋常的插入序列,部分與愛滋病毒相似。文章認為,這些變異不可能是自然產生的,而是在實驗室人為插入。
  • 新冠緣起自動物的病毒偷襲?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播至人類,警惕「人畜...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地球上持續蔓延,而關於新冠病毒的緣起,科學界普遍認為,它最早來自動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為:蝙蝠很有可能是本次疫情的源頭。病原體從動物「跨越物種界限」傳染給人類,這類疾病被稱為「人畜共患疾病」。
  • 專家警告:可能會出現新冠病毒和MERS病毒的嵌合病毒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社會科學研究網(SSRN)發表論文警告稱,可能會出現一種由新冠病毒和MERS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形成的嵌合病毒。由於新冠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MERS病毒具有較高的致死率,一旦形成新的嵌合病毒,恐將帶來巨大的危害。
  • 美科學家:新冠病毒非源自實驗室、也非武漢海鮮市場 國外網友這麼...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不久,中國科學家對病毒基因組進行了排序,並向全世界的研究人員提供了這些數據。由此得到的基因組序列數據顯示,中國當局迅速發現了這種流行病,且由於在人群中出現了一次人傳人的情況。科學家們分析了突刺蛋白的遺傳模板,突刺蛋白是病毒用來抓住和穿透人類和動物細胞外壁的外殼。
  • 世衛公布新冠病毒溯源小組成員,英、美和澳大利亞專家均參與其中
    【南方+11月27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10名世衛組織科學家將追蹤新冠病毒的起源,包括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丹麥、荷蘭、日本、卡達、德國、越南和俄羅斯的流行病學專家、公共衛生專家和動物衛生專家將共同追蹤新冠病毒的起源。
  • ...穿山甲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分離出毒株與新冠毒株相似度達99%
    發布會上,沈永義解釋稱,就像SARS的源頭來自蝙蝠,但蝙蝠的SARS的病毒並不是直接感染人,而是通過果子狸這一類的小型肉食動物感染人,「這次新冠病毒目前的研究結果來自蝙蝠,但是這次武漢疫情爆發是在冬季,冬季蝙蝠是在冬眠狀態的,直接感染人微乎其微,這中間需要一個『橋梁』作用的中間宿主。
  •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的說法,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有關新冠病毒變異的報告早已有之。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稱為「D株」。然而,病毒很快就發生了變異——其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胺基酸由天冬氨酸(D)變成了甘氨酸(G)。有研究發現,發生這種被稱為D614G突變的病毒擁有更強的適應性。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為何能在人類流行?科學家再發聲
    新冠病毒到底從何而來?自COVID19疫情在武漢暴發以來,有關2019人類冠狀病毒(HCoV-19)起源的陰謀論就從沒間斷過。先是有人稱HCoV-19是西方人造出來專門用來攻擊亞洲人的,白人不會感染。全球,特別是歐洲疫情大流行已經將這種陰謀論擊得粉碎。
  • 武漢肺炎,世衛:病毒透過中間宿主感染人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世界衛生組織官員2月11日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有機會是來自蝙蝠,之後轉移到中間宿主,再感染人類。不過暫時未知中間宿主是哪一種動物。她指,新型冠狀病毒有機會是來自蝙蝠,透過中間宿主感染人類。世衛傳染病危害管理部門主管白裡安在日內瓦總部出席記者會,指科學家目前對不同動物進行測試,但未找到導致疫情爆發的中間宿主。白裡安指,中國衛生部門公開病毒基因排序後,科學家作進一步研究,發現新病毒與蝙蝠身上其他的冠狀病毒十分相似。不過科學家抵達疫情重災區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後,未發現大量蝙蝠,指需要再進行研究。
  • 研究證實:穿山甲與新冠病毒有關!千萬別吃野生動物了!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肖立華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研究成果和發現過程:冠狀病毒最初來源一般是蝙蝠,如何從蝙蝠傳染到人,其中間宿主在本次暴發中還不清楚。過去SARS暴發中間宿主是果子狸,中東呼吸症候群暴發中間宿主則是駱駝,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的中間宿主也是社會所關注的問題。
  • 穿山甲當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的可能性有多大?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 | 關不羽先說一句,有毒沒毒都不要吃野味,我支持保護野生動物,請動物保護人士不要太激動。當下的事情比教育國人不吃野味更重要些。2月7日凌晨,華南農業大學發布消息稱,發現穿山甲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 世衛組織確定新冠病毒來源於自然!專家:即使全世界最好的實驗室也...
    :新冠病毒源於自然 中間宿主和具體傳播未知4月22日,世衛組織發言人法德拉·沙伊卜(Fadela Chaib)表示:「所有現有的證據都表明,這種病毒源於動物,不是在實驗室或其他地方操縱或製造的。」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科學家4月中旬稱,它可能已經從一種動物傳播給了人類——這可能發生在6個月前,最早是2019年10月。世衛組織還表示,新冠狀病毒的生態可能起源於犀牛蝙蝠,但另一種中間動物可能作為「中介宿主」負責向人傳播。一些科學家已經確定了與穿山甲冠狀病毒的遺傳相似性,但尚未確信就是來源於這種動物。
  • 剛果金或現不明疾病 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X」病毒隨時會來
    自今年6月初該輪疫情暴發以來,共接到55例死亡報告,有75人被治癒。上述患者的醫生達丁·邦科爾博士指出:「伊波拉是未知的,新冠是未知的,我們必須對新疾病有所畏懼。」↑因根代位置示意圖 圖據CNN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月22日報導,發現伊波拉病毒的Jean-Jacques Muyembe Tamfum教授發出警告:動物傳人的疾病將會越來越多。
  • 新冠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起源有兩種可能
    3月17日,Nature Medicine上刊發了一篇來自國際研究團隊的通信文章,闡明新冠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產物,並提出兩種最有可能的起源:1)感染人之前,在動物宿主中發生了自然選擇;2)從動物跳入人類後,在人際傳播中發生了自然選擇。
  • 新冠動物模型難覓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研究員李懿澤告訴財新記者,一個合適的新冠病毒動物感染模型必須在感染後至少出現肺炎症狀,動物會有一定比例的死亡,且死亡的原因是肺炎而不是其他原因。 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王健近期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對於一種新暴發的疫情,很難找到單一的理想動物模型。因此,可以根據研究目的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動物模型。
  • 穿山甲或不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你還要知道這些……
    近日在Cell子刊《當代生物學》上正式發表的一篇研究結果說,馬來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而可能是與新冠病毒類似的病毒潛在自然宿主。91.02%,也就是說它身上的病毒和新冠病毒是「親戚」,而不是「基因優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