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熱搜停了,很多網友都表示有點不習慣!
以前,總是爭分奪秒地吃瓜,好像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值得我們八卦的事情,現在沒了熱搜,我們在悵然若失的同時,終於能夠靜下心來感受生活。
要問這些天哪個博主的視頻被刷了一遍又一遍,我想非李子柒莫屬。
雖然沒出新的視頻,但以往的那些也足夠治癒。
前段時間,她和袁隆平爺爺等人一起受邀成為了「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這個新聞一出,許多人在評論區發出質疑:
「一個網紅憑什麼跟袁老相提並論?」「她真的配不上這樣的榮譽!」
還有很多這樣類似的聲音,但人民日報的霸氣通知,無疑事告訴所有人:「這個女孩,配得上!」
說到這裡,我剛巧看到一個新聞,說的就是李子柒登上了紐約時報,有美食評論作者專門為她寫了一篇文章《The Reclusive Food Celebrity Li Ziqi Is My Quarantine Queen》,稱呼她為在隔離時期的「公主」。
《紐約時報》眾所周知,是美國非常知名的媒體,但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在YouTube,李子柒的粉絲已經達到了1000多萬,而紐約時報的訂閱者僅18萬。
因為有足夠的影響力,所以才能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最新一期視頻裡,有眼尖的網友指出李子柒造假,視頻中的土豆有好幾個都是陳土豆。簡單來說,就是這些土豆不是新鮮的,不是剛剛從地裡挖出來的。
無數人像終於抓到把柄似的宣揚著自己的勝利,從而諷刺李子柒的「虛偽」!可實際上,人家早在小作文裡主動解釋:
「土豆其實都挖了小半月,前幾天才有空拍出來!」
在外網裡,粉絲根本聽不懂視頻裡面在講什麼,但光光是聽著流水聲,鳥叫聲,看著其中寧靜而美好的畫面,便已經沉醉了。
他們誇讚李子柒,也誇讚中國文化,甚至感謝李子柒但這麼好的文化傳達給外國朋友。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積澱,許多人早已忘記了,但李子柒卻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們的文化精髓。
這樣的一個姑娘,又憑什麼不能得到我們的尊重呢?
有人說她又100人的團隊,有人說她全身上下都透著「假」,可她粗糙的雙手不會騙人,對奶奶的愛也不會騙人。
每一次看她視頻的時候,我都格外感動,因為我能從屏幕裡的畫面,體會到她的溫柔,堅韌和對至親的愛。
去年,央視新聞發文點評了李子柒為何火遍全球。
文中寫道:「沒有熱愛就成不了李子柒。同樣,沒有熱愛也看不懂李子柒。」
從李子柒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之後,受到了無數詆毀,而就像央視說的那樣,李子柒成為今天的樣子,是因為她的純粹和熱愛,有些人看不到其中的美,也不過是因為他們的內心不夠純淨。
李子柒,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只需要過好自己的生活!
我想,喜歡她,關注她的人,大抵都是熱愛生活的一些人,我們身在城市,又嚮往農村的寧靜,吃著便捷的外賣,又嘴饞最原生態的食物。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的感受,每次看李子柒視頻的時候,口水都止不住,看到鮮花宴,覺得清新無比;
看到水果園,又恨不得自己立馬飛過去吃個夠;
看到大片的荷花,又恨不得變成蜻蜓在池塘裡起舞;
特別是看到李子柒煮螺獅粉的時候,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那個香!
之前微博上有一個熱搜,說的就是中國人有多愛螺獅粉,無數網友在裡面瘋狂安利。
那些嘴上說著絕對不吃這種「味道重」的食物的人,在嗦了一口之後全部真香打臉。
螺獅粉真的自帶爆紅屬性,臭臭的味道聞起來像「生化武器」,吃了會被鄰居舉報的那種;但是吃起來卻又酸爽得讓人停不下來。
這麼迷人又魔性的食物,難怪會讓人民日報都「淪陷」。甚至還和李子柒合作推廣,10萬包瞬間被搶購。
只能說,果然螺獅粉能讓人吃出幸福感。很難有人能躲過它味蕾衝擊!
李子柒曾說:「手作最有力量的地方大概就是,能夠讓看似毫無關聯的東西變得如你所願,花費了大把的時間、心力,於是超出物件本身也正是它的價值所在。」
所以不管是她的食物還是她的家具抑或是身上穿的衣裳,都是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動收穫所得。
那些中國大多數農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日子,我們身在城市,卻從李子柒的視頻中看到了,難道不是一種幸運嗎?
就像一個網友說的:「作為一個離她家隔壁市的四川人,想說,我們老家的生活很大程度就是視頻這樣的,生活做飯,風車篩糠,自家周圍各種果樹和蔬菜都有。
只是,不如她做飯的器具精緻,服飾沒有那麼乾淨和有美感,一年到頭掙不到她那麼多錢因而不如她悠閒。視頻確實是加工過了,可是又怎樣呢?
畢竟現在的時代,朋友圈發動態都要構思文案,圖片也選好看的發。能讓很多人放鬆,能帶大家見識另一種生活和很多傳統工藝,同時順便讓外國人見到一個傳統中國,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