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研受訪者中,有67%的用戶在疫情前有購車計劃,27%的用戶正在觀望,6%此前無購車計劃。在疫情影響下,僅有31%的用戶未調整購車計劃,此外48%用戶認為受到了一定影響,21%用戶表示受到很大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汽車消費下滑壓力,今年1至2月,我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2%。在此情況下,一季度暫時停擺的汽車消費將以何種方式重啟,一直是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
為更好的洞察購車用戶的變化趨勢,4月10日,懂車帝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渠道發展分會聯合發布《疫情後用戶購意向調研報告》(下稱《報告》,通過針對533名受訪者的深入調研,反映出消費者購車意向的變化。
報告顯示出,持續的疫情之下,部分消費者的購車需求被壓抑,其中不乏需要按計劃或希望儘快完成購車的消費者,這部分人群預計將成為市場重啟的生力軍;此外,也不乏推遲購車計劃的消費者,他們的關注點發生了變化,如何調動起這部分人群,將是行業思考的命題。
增購\換購推遲,無車者將先行購車
根據《報告》的統計,有67%的用戶在疫情前有購車計劃,27%的用戶正在觀望,6%此前無購車計劃。其中,在疫情影響下,僅有31%的用戶未調整購車計劃,此外48%用戶認為受到了一定影響,21%用戶表示受到很大影響。
懂車帝聯合流通協會對其進行了深入調研,發現其中希望儘快買車的用戶僅佔31%,考慮推遲買車的用戶佔比約為63%,考慮取消購車計劃的用戶佔比約5%。
這組數據反映出,疫情「黑天鵝」之下,目前市場上購車觀望情緒整體濃厚,購車信心亟待恢復,這對於行業而言是個需要重視的信號。如何更快的增強消費信心,將決定了全行業的恢復效率。
然而,市場中不乏被壓抑的「剛需」用戶,無車者或將成為撬動汽車消費恢復的首批引擎。
《報告》顯示出,受疫情影響,考慮儘快購車的用戶大多希望在三個月內完成購買。在購車計劃不受疫情影響和選擇儘快購車的總體用戶當中,有80%計劃在半年內購車;而在計劃不受疫情影響用戶組中,在也有50%希望在一年內購車。此外,考慮儘快購車組中39%希望在一個月內購車。
數據顯示出,市場上有緊迫購車需求的用戶不在少數。與此同時,有車族更傾向於推遲購車,而無車族則希望儘快完成購車。在無車族中,40%用戶希望能儘快購車,取消購車計劃的用戶僅佔3%。
由此來看,首輛購車需求應是汽車消費恢復初期的重點,相比而言,換購需求的重啟則會相對緩慢,市場恢復初期,廠商、經銷商率先調動起無車族的購車信心,或將成為市場的投石問路之舉。
「優惠力度」將加速市場恢復
除了市場解凍初期需要尋求抓手外,如何針對不同消費心態而有的放矢的恢復市場信心,將是更為長遠的命題,而了解不同消費者的心態,無疑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其中,廠商及政策能給市場何種優惠,將是撬動觀望人群提前購車的重要方向。
《報告》顯示出,疫情之下有車族和無車族的關注點已然不同。在受訪者中,整體而言「車型品牌」、及「優惠力度」是用戶考慮購置新車的主要影響因素。此外,無車族認為買車是剛需,有車族則更看重優惠力度。
這意味著,有車族的對於價格促銷變得敏感,因而對意向車型的忠誠度降低,更容易更換意向車型。
《報告》顯示,疫情之後,47%的用戶考慮更換意向車型,其中有車族考慮更換意向車型的佔比更大,佔比63%。更換意向的考量因素中,57%都將「優惠力度」作為最大的關注點。
不只是上述群體,受疫情影響,對於推遲或取消購車計劃的用戶,讓其提前或恢復購車的直接動力也是促銷。其中,85%的用戶認為若「購車成本更便宜」,則會提前或恢復購車。
這組數據反應出,一定幅度的促銷優惠不僅將有助於市場恢復的提速,也可成為不同汽車品牌之間競爭的手段。
除了廠家的促銷外,對政策的期待也是影響購車決策的關鍵。《報告》顯示,6%的用戶認為若所在城市放寬購車限制,則會提前或恢復購車計劃。此外,相比於有車族,無車族因為「城市限購政策放寬,搖號概率變大」提前/恢復購車的可能性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新型購車方式「網絡直播看車」正受到用戶青睞。相比較而言,無車族比有車族更容易接受一些新型的購車方式,比如微信/電話、網絡直播、預約送車上門等。
由於疫情的持續,汽車市場的恢復道阻且長,但仍可以看到,剛需用戶不在少數。消費者需求的不同,也為廠商及經銷商提供了決策空間。在此情況下,作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單位的懂車帝,聯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一道為汽車行業參與者提供的《報告》,將是有效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