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
《一人之下》作為國漫當中幾乎是人氣最高的一部作品,已於今年推出了第三季動漫,並且向大家貢獻了一場精彩程度不亞於《火影忍者博人傳》第65集的打戲。可以說這部充斥著道家文化的動漫已經成為了國漫界的人氣第一,甚至還製作成了日語版,走出國門。可惜這部在國內爆火的作品,在日本卻遭遇滑鐵盧,幾乎無人問津。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文化差異。
首先說一下動畫的情況,目前動畫版本在日本人氣一直低迷,甚至連人氣的轉點都沒有,可以說是涼了一大半。而漫畫版也同樣人氣低迷,在JUMP的排名已經跌出了百位,粉絲數量相對而言不高。為何在國內飽受好評的作品,在日本卻無人問津呢?
個人認為並非是《一人之下》的漫畫質量問題,畢竟只要看過這部作品的朋友都清楚,作者米二將自己對於道家文化的理解,以及對於人生的理解都融入了這部作品當中,人物塑造方面也堪稱一絕,主角張楚嵐的真實性格,如今依舊是個謎。劇情節奏環環相扣,幾乎沒有多餘的劇情,是國漫中為數不多需要帶著腦子看的漫畫,甚至於一不小心,就會被漫畫人物的智鬥繞進去。
日本網站給出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雖然《一人之下》漫畫的粉絲數量並不高,可粉絲黏性卻極大。只要看到後期劇情,無論是中國粉絲還是日本粉絲都會入迷,並且給予極高的評價。這就說明《一人之下》在日本粉絲數量少的原因便是「漫畫上手難度太大」。
這就源於中國以及日本的文化差異了,大家都知道中國也是近些年來才向海外輸送文娛作品的,經歷了很多年的空窗期。這也就造成了國外人民對於中國的印象都很刻板:旗袍、丸子頭、中國功夫。那些在漫畫中出現的道家文化,對於日本讀者,就像是天書中記載的內容一般,難以理解,更別提產生共鳴了。
而劇中人物的姓名和稱謂,也很難讓日本網友進行理解。比如說前身為戰力天花板的老天師,再翻譯成日本版本之後,老天師變成了「勞天使」,而日本網友們對於「天師」這個稱號並沒有明確的概念,導致劇情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
可以說《一人之下》在日本遭遇滑鐵盧,是意料之中。然而這次失敗也代表著一次文化輸出的大膽嘗試,只要接下來輸出高精度作品,並且針對國外文化進行本土化改善,終會製作出一部讓國外人民為之而沉迷的作品。當初的《中華小子》畢業是個成功的典例。那麼對此你的看法是什麼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進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