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調至八周歲

2021-01-20 網易新聞
  

圖說民法總則

法條

  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評析


  山西碩浩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豔:人們常以「你家孩子都能打醬油啦」來比喻孩子長大了,這裡「打醬油」就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買賣行為。當孩子具備一些基本的判斷能力後,應該允許他們從事一些民事活動,如:在能力範圍內的打醬油、買學習用品等。但孩子從事的民事活動必須與他們的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和認知能力相適應,否則由於對自身行為缺乏正確的認識,讓其承擔不利後果就有失公正,因此有必要讓法律介入對其加以保護。《民法總則》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調至八周歲,使已滿八周歲、未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從「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邁入「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行列。這不但適應了當今社會未成年兒童心智成熟較早、獨立進行部分民事活動較為頻繁的現實,而且在充分尊重未成年兒童的自主意識的同時保護了他們的合法權益。

本欄漫畫:薛海鷗
文字統籌:李為民

(原標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調至八周歲)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普法小課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含義是什麼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說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那麼什麼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一、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概念根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二條中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另外,十六周歲至十八周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 常識積累: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行為人的年齡以及其辨認自己的能力,我國《民法總則》將民事行為能力劃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一、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 關於民事行為能力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生日後第二天即視為「八周歲以上」。
  • 民法典明確離婚後撫養權歸誰:已滿8周歲子女有話語權
    有律師認為,這一規定與民法典明確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限標準為八周歲是相呼應的,是對未成年人自主意識的尊重,更加有利於保護其合法權益。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夫妻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歸誰,這涉及到孩子的年齡、夫妻雙方的經濟條件、孩子未來成長教育等許多方面的因素。」
  • 人大代表建議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起點至13周歲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擬提交議案,建議以修正案的形式對刑法第十七條第二、三款作出修改,調整我國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起點,從原來的十四周歲下調為十三周歲。後因蔡某某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對其進行3年收容教養。這個事件曾引發是否應當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討論。昨日上午,該案的民事訴訟部分開庭,被告蔡某某家屬無一人出庭,法院將擇期宣判。小琪的母親表示,賠償之外,她更希望得到加害人家屬的道歉。
  • 「典」亮我們的生活丨滿八周歲的「小大人」有權做這些事嗎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侯軍對《中國人大》記者說,民法典延續了2017年實施的民法總則的規定,設置了「8周歲」的年齡分界線,把未成年人分成兩個階段,8歲以下的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8歲以上的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民法典的規定,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 法律微課堂︱小孩子幾歲可以「打醬油」—淺談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
    《民法總則》規定「 16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案例一中的張某雖然是未成年人,但其行為有效並可承擔責任,因此他和李某的買賣有效。另外,我國《民法總則》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 《婚姻法》將法定結婚年齡下調至男18周歲,女18周歲
    《居民法典婚姻家庭邊草案》:『委員建議適當下調法定結婚年齡』;根據我國現行婚姻法規定:「法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而本次全國人大常委員會議建議:「將法定結婚年齡下調至男18周歲,女18周歲」;以便提升我國結婚率和新生兒出生率!
  • 一些必須知道的法定年齡
    1、結婚年齡:男性不得早於22歲,女性不得早於20歲。2、成人和未成年人18歲以上的自然人是成年人。18歲以下的自然人是未成年人。3、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成年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主要靠自己的收入生活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八歲以上的未成年人被視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八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 2020年甘肅省公益崗考試公基:有關「年齡」的知識點速記
    年齡是按照公曆來計算,一般是過了周歲生日的第二天起視為已滿周歲。法律中有關「年齡」的規定即是易混點也是易考知識點,接下來我們就有關「年齡」規定進行歸納總結:一、刑法中的年齡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 12周歲孩子瞞著家長花3000元買手機,能退嗎?
    合同是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為,這就要求買賣雙方具有相應的意思表示能力和為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五十五條規定,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必備要件之一。如果一個自然人尚不能或不完全能預見自己行為的後果並為之負責,而法律承認根據其意思而成立的合同的法律約束力,就有可能給其帶來不利,甚至會成為惡意者謀取利益的犧牲品。
  • 日本成人年齡下調至18歲 對進行飲酒等行為的年齡限制仍維持20歲不變
    該《修正案》中將成年人年齡從現行的20歲下調到18歲。《修正案》將在2022年4月1日起施行。目前,成年人的定義是在1876年(明治9年)制定的,這將是140多年以來首次發生變化。日本參議院通過了《民法修正案》(來源:《朝日新聞》)《修正案》中將女性可以結婚的年齡與男性保持一致,由現行的16歲上調到18歲。取消有關結婚年齡的差異,是1898年(明治31年)制定《民法》(《家庭法》)以來首次。
  • 未成年人霸凌行為,法律責任分析
    一、民事賠償責任 根據我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
  • 刑事責任年齡要下調了,小屁孩不再是犯罪的「避風港」
    全國人大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已滿十二周歲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應負刑事責任。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根據有關方面意見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最低刑事責任年齡調整有哪些...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3日訊 今天,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不滿16周歲不能當網絡主播、不準向未成年人出售菸酒等解釋
    王金海律師說,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時,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