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小課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含義是什麼

2020-11-21 澎湃新聞

【普法小課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含義是什麼

2020-11-16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說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那麼什麼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一、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概念

根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二條中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另外,十六周歲至十八周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衡量標準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屬於心智健全,有兩種判斷標準:

(一)依據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認知能力)來判斷。

這一標準主要是針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設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理解並能預見其後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確認和劃分民事行為能力的基礎,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取決於其意思能力的狀況。

(二)依據自然人的意志能力來判斷。

這一標準主要是針對成年而設立的。儘管成年的自然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後果有所了解,也要看他是否能合理地、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果一個成年人因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而難以自制,那麼,他所為的某些自損其利、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是可以被宣告無效的。

總而言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含義是指其行為的法律效力受到限制的人,因為年齡、智力的限制,限制行為能力人的行為一般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認後才能生效,但是行為人的日常生活行為或單純收益的行為,是不受此類限制的。

長按識別關注

原標題:《【普法小課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含義是什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調至八周歲
    圖說民法總則 法條  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常識積累: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行為人的年齡以及其辨認自己的能力,我國《民法總則》將民事行為能力劃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一、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 法律微課堂︱小孩子幾歲可以「打醬油」—淺談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
    本期法律微課堂特為大家推送《小孩子幾歲可以「打醬油」—淺談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由市婦聯兼職副主席、礦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趙榮榮為大家講解。另外,我國《民法總則》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 【普法課堂】民間借貸被告不出庭有什麼後果
    【普法課堂】民間借貸被告不出庭有什麼後果 2020-09-25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二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 【普法課堂】房屋債權申報書範本
    【普法課堂】房屋債權申報書範本 2020-07-09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法課堂 | 肖像權侵權有什麼法律後果?
    普法課堂 | 肖像權侵權有什麼法律後果? 為了吸引眼球追求排版養眼各類媒體中配圖早已司空見慣上至當紅藝人人氣明星下至街頭路人甲乙丙丁都可能成為配圖中的一員殊不知這存在侵犯肖像權的風險那麼侵犯他人肖像權會有什麼後果呢
  • 【普法課堂】可以要求配偶的同居人賠償嗎
    【普法課堂】可以要求配偶的同居人賠償嗎 2020-05-20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涇普法手偶劇——民法典篇,《遺囑繼承》 ​
    華涇普法手偶劇——民法典篇,《遺囑繼承》 ​ 2020-12-14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法小課堂——刑期是怎樣確定的
    隨著司法程序的透明化,越來越多的刑事案件全過程在公眾的監督下進行,吃瓜群眾在圍觀的同時,不免予以議論「張三判的也太輕了吧」「李四這麼無辜,就應該判輕一點」,那麼張三為什麼判得輕李四又為什麼判的重,是法官決定一切還是法律規定已經明確,就讓今天的普法小課堂為大家揭曉
  • 【普法課堂】農村房屋繼承遺囑範文怎麼寫
    【普法課堂】農村房屋繼承遺囑範文怎麼寫 2020-04-30 0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法課堂】農村房屋繼承需要什麼手續
    【普法課堂】農村房屋繼承需要什麼手續 2020-12-23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追劇普法來了!說到童年陰影,80%的人都會想到這個
    追劇普法來了!明法君有話說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暴力不只局限於「動手」,不適當的「動口」也會觸碰到法律禁區。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受害人也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 【普法課堂】電話轟炸是否違法?
    【普法課堂】電話轟炸是否違法?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
  • 【普法課堂】每日學點《民法典》(三十三)
    【普法課堂】每日學點《民法典》(三十三) 2020-10-28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法微課堂】新修訂《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解讀(十一)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是公安機關適用刑事訴訟法和有關法律辦理刑事案件的重要規章,歷經1998年、2012年兩次修改,此次修改的規定全面吸收了近年來司法體制改革和公安機關執法規範化建設的成果,對規範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行為、提高辦案質量、實現打擊犯罪與保護人權的統一具有重要意義。修改後的規定共14章388條。
  • 超人、孫悟空、功夫熊貓上線普法…快收看龍華未檢「法治雲課堂」
    超人、孫悟空、功夫熊貓上線普法…快收看龍華未檢「法治雲課堂」 2020-04-20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法小課堂】微信記錄作為證據如何提交法院才規範?
    【普法小課堂】微信記錄作為證據如何提交法院才規範?但是呢,如果咱要向法院申請調取微信證據,必須得和法官講清楚咱要申請調取的是哪方面的證據,因為現在微信的內容很多,不同的業務要調取證據的對象也不一樣,咱總不能讓法官白跑一趟麼不是,所以大家要記住分兩類:微信用戶、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的註冊信息向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調取有關微信錢包的帳戶轉帳記錄向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調取
  • 【普法小課堂】「二房東」冒充真房東,警惕這些租房陷阱!
    【普法小課堂】「二房東」冒充真房東,警惕這些租房陷阱!「二房東」黑中介高額違約金租房時很多人容易忽略租房的一些法律問題面對上述可能發生的租房糾紛一定要擦亮雙眼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七個租房「避雷」小提示趕緊記下來!
  • 代理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效力
    大家晚上好,我是法律小主,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關於《民法總則》中的代理法律制度。希望各位閱讀讀者朋友閱讀到本文的時候,希望讀者朋友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知曉法律,更好維護好我們的合法權益 。話不多說,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內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