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覆滅記——印軍奮力拼殺,衝出日軍包圍圈後看到絕望一幕

2020-12-15 排頭先鋒

英國的殖民地緬甸地處日本前鋒部隊和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之間,因而在東南亞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緬甸還是中國蔣介石部隊的主要運輸補給線。這條補給線南起緬甸首府和重要港口仰光,北至臘戍,中間有長約965千米的鐵路貫穿。

從臘戍經緬甸公路,物資可以直接運往中國。自1886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後,緬甸人一直不滿英國人的統治,有幾個主要的反對人士甚至跑到日本接受訓練,準備抵抗英國殖民當局的統治。大部分殖民地區的當地緬甸人都和唯一的一支英國師之間存在著高度的緊張關係。

1941年1月,戰區司令英國人韋維爾將軍命令第17印度師進入緬甸以加強那裡的防守。派往緬甸的其他盟軍部隊的任務也都一樣,其中中國的第66軍駐防北部的緬甸公路,綽號為"醋瓶子——喬"的史迪威將軍指揮的另外兩個中國師則負責保護中緬邊境。

在空中方面,盟軍部隊只有一個英國飛行中隊和"飛虎隊"。但該地區的英軍在日軍攻佔馬來亞之前,一直不相信日本會進攻緬甸。英軍認為他們還有時間備戰,於是就派第17師開赴薩爾溫江河畔構築防線,但飯田祥二郎大將率領的日軍第15軍團卻無心等待。

1月16日,擁有兩個精銳師團的日軍第15軍團在300架飛機的空中支援下發動了進攻。盟軍部隊,特別是"飛虎隊"雖然在仰光保衛戰中進行了英勇抗擊,但很快就被打敗,這使日本在該地區贏得了制空權。

2月初,日軍利用速度和分進合擊的戰術摧垮了盟軍在薩爾溫江上的防線,迫使第17印度師退至錫當河一線保衛仰光。在撤退過程中,日軍從側翼襲擊第17師並對錫當河上唯一的一座大橋發動了攻擊。

慌亂中,英軍指揮官下令炸掉了這座大橋,希望把日軍擋在河對岸。令人遺憾的是,此時第17印度師仍在河對岸。他們奮力拼殺,衝出了日軍的包圍圈;但當他們來到被炸的大橋邊時,才發現面臨著巨大的災難。

由於這是他們唯一的逃生路線,士兵們絕望至極。他們扔掉身上的武器,渡過湍急的河流。雖然有3300名士兵到達了河對岸,但他們大多數的武器都沒了。此刻,整支部隊元氣大傷,士氣低落。

本文節選自《落日:日本帝國的覆滅》,作者:安德魯·威斯特,格裡高裡·莫特遜

相關焦點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以一敵四,使用穿甲彈重創英國巡洋艦
    1942年1月11日,日軍開始進攻西裡伯斯島(今蘇拉威西島)。在穆納多島(今萬鴉老島) 上的日軍登陸部隊進展順利,他們上岸後為參加攻擊的第一批傘兵部隊草草建起了一個著陸點。日軍第334空降兵大隊的士兵由於跳傘高度太高,降落時遍布整個小島,致使他們的前進部隊一片混亂。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數百架戰機發起自殺攻擊,被美軍團滅
    "冰山戰役"由美軍第10集團軍司令官的兒子小西蒙·巴克納將軍指揮,他的進攻部隊由3個軍和3個海軍陸戰師組成。3月24日,巴克納開始佔領那霸以西24千米的慶良間列島,從而為英軍和美軍的軍艦和水上飛機提供了停泊地點。同一日,長達一周的為地面進攻作準備的海上炮轟也開始了。
  • 日本帝國覆滅記——通信被切斷,日軍頑強抵抗的第18師團被殲滅
    1944年,英印軍隊在所到之處深挖陷阱,埋設地雷。這些行動導致日軍從緬甸與英帕爾和科希馬前線之間的交通線路嚴重損壞。月底,盟軍東南亞戰區司令部命令''溫蓋特旅''放棄因多、茂祿、白城、艾伯瑟頓等地,轉向東北協助史迪威將軍佔領密支那和莫岡。
  • 日本帝國覆滅記——2741名日軍負隅頑抗,戰鬥結束後只剩64人活著
    1943年,在攻佔東線馬紹爾群島後,美軍第5艦隊開始發動對埃尼維託克環礁的進攻。埃尼維託克環礁位於誇賈林環礁西北580千米處。戰役開始之前,日軍的反抗已被平息。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近衛師突破防線,澳軍擔心被團滅且戰且退
    一支日軍整編大隊在澳軍背後的海灘登陸後,日軍近衛師團突破了英軍西部防線。這時,日軍機動先頭部隊又一次轉敗為勝,而盟軍部隊則發現自己有覆沒的危險,只好且戰且退。澳軍第8師在皮拉多科附近負責殿後,他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甚至進行了殘酷的肉搏戰。第8師竭力突圍,並向南面撤退。
  • 日本帝國覆滅記——珍珠港遭襲擊,美海軍經歷史上最嚴重災難之一
    在馬卡拉帕山頂上住著許多高級軍官,金梅爾上將急速地衝出屋子,看著他的艦隊就這樣悲慘地覆滅了。當"俄克拉荷馬"號傾覆時,他驚愕地、呆呆地注視著發生在眼前的災難。他的一位受驚的下級軍官的妻子說:"看起來他們擊沉了'俄克拉荷馬'號。"金梅爾只答道:"是的,我看見了。"
  • 日本帝國覆滅記——美軍佔領硫磺島,日軍損失慘重,死了近2萬人
    在戰鬥的頭兩天,日軍頂住了美軍的進攻,直到第3師第21團的兩個營趕到後才突破敵人的防線,佔領了該機場。到2月25日,大部分設施和硫黃島的三分之一地區都已落入美軍手裡。4天後,其餘部隊從後面襲擊了慄林的第二道防線,並佔領了被毀壞的本山鎮。在東南部,第4師於3月初成功地將日軍驅逐出了第382號高地。至此,慄林已經意識到失敗是不可避免了。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已無勝利希望,決定拼死消耗美軍實力
    儘管第77師遇到了精心防禦的2000名日軍守軍的抵抗,但到4月24日,在經過了一周的血腥戰鬥後,他們最終還是佔領了這座島嶼。與此同時,巴克納已經悄悄地深入日軍的首裡防線。他命令第24軍團的第27師趕到如浦豆山這樣的要塞地區,從敵人的薄弱環節突破敵軍防線。4月19日,美軍部隊在日軍的大炮和迫擊炮的襲擊下傷亡720人,這次進攻和第二天的進攻都失敗了。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進入平原,成英軍打擊目標,付出高昂代價
    日軍將如此眾多的部隊調到這裡,一下子打亂了斯利姆將軍的防禦計劃,迫使他和其他指揮官必須幫助第33軍保衛該城及位於鄰近的迪馬布爾的鐵路線。 第161印度旅曾經是守衛科希馬的部隊。斯託普福德後來將這一部隊撤回喬所馬,保衛西北部48千米處的科希馬到迪馬布爾的公路。這樣便將6萬名非武裝行政人員、後勤補給人員和一些在醫療中心養傷的傷病員留在了科希馬。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向珍珠港發起襲擊,美國太平洋艦隊遭重創
    1941年12月7日8時30分,第一波日軍攻擊戰機燃油不足,必須返回航母,戰鬥隨之暫停了一段時間。在這次偷襲中,淵田飛行中隊只遭受了很小的損失:共損失魚雷轟炸機5架、俯衝轟炸機1架、殲擊機3架。珍珠港內遭受襲的美軍防衛部隊開始重新集結,並準備迎擊日軍新一輪的攻擊。
  • 日本金剛級戰列艦覆滅記
    當時日本人對這4艘金剛艦很驕傲,宣稱每條金剛艦都是所謂帝國強大實力的象徵。1艘就很牛了,如果4艘聯合出動,那陣勢還真可觀。從掃蕩東印度洋到中途島,4艘金剛級戰列艦讓美軍嘗到了不少苦頭,它們一度成了讓美國人傷透腦筋的傢伙。
  • 日本帝國覆滅記——麥克阿瑟犯大錯落入絕境,羅斯福不願冒險施救
    到日軍進攻那天,麥克阿瑟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未經充分訓練、裝備很差、戰線又過長的兩個菲律賓師在林加延灣的海灘上同本間指揮的兩個能徵善戰的師團遭遇了。在雙方第一天的激戰中,菲軍遭到日軍陸、海、空部隊的聯合進攻。在日軍的猛烈攻擊下,菲軍開始潰敗。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本接連攻陷緬甸菲律賓後,欲徹底摧毀美艦隊
    日本在襲擊珍珠港和攻陷緬甸和菲律賓的戰役中,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幾乎毫無阻礙。日本至此已經建立了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並幾乎實現了所有自然資源的自給。此外,圍繞日本本土周圍形成的防衛圈也似乎到了堅不可摧的程度。
  • 日本帝國覆滅記——美投下上千噸炸藥,日軍包括司令死了8000多人
    同時,第58特遣艦隊攻擊諾魯群島和馬紹爾德米利環礁的日軍空軍基地,切斷了日本對吉爾伯特群島的增援路線。在西南,從"薩拉託加"號和"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戰機炸毀了日軍停靠在拉包爾的7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而第5美國陸軍航空兵部隊的戰機將日本的飛機趕出了新不列顛和布幹維爾島地區。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本制定三線作戰計劃,兵鋒直指英軍第4軍團
    他料想佔領英帕爾和科希馬後日軍便可逼近英軍,這樣第15軍團就可以迫使英軍放棄對緬甸北部發動第二次攻勢。 1944年2月,在若開山區,日軍第55師團在"烏號攻勢"中與英軍第15軍發生了激戰。當英軍向若開山區派出超過6個師的兵力來對抗日軍第55師團的時候,牟田口卻對"烏號攻勢"的勝利充滿了信心。
  • 日本帝國覆滅記——隨著菲律賓的陷落,日本在南線戰役取得了勝利
    勝利後的日軍現在又驅趕著他們新抓來的俘虜上路了。他們既沒有料到會帶著如此眾多的俘虜,更沒料到他們的境況會如此惡劣。日軍原計劃分階段行軍,並希望能隨隊帶4萬名俘虜的給養,但他們根本無法做到這些。"巴丹死亡行軍"從一開始就沒有車輛,沒有補給,特別是弄不到藥品。
  • 日本帝國覆滅記——美日航母爆發海戰,美軍先聲奪人率先擊沉一艘
    8月18日,這支日軍乘坐幾艘驅逐艦在瓜島登陸後,開始穿過茂密的叢林摸向"亨德森"機場。8月20日午夜剛過,日本陸軍部隊向伊魯河畔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陣地發起了猛攻,但美國海軍陸戰隊早就做好了迎敵的充分準備。他們以猛烈的炮火還以日軍顏色,殲滅了一木的一小股部隊。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本贏得令人稱奇的勝利,美海軍遭受窩囊失敗
    島上只剩下一些修建機場、手無寸鐵的日軍施工人員,他們立即扔下施工設備、機器和即將建成的機場,紛紛躲進叢林裡逃命去了。美國海軍陸戰隊佔領了機場後,以一位在中途島海戰中英勇作戰、以身殉國的美軍飛行員亨德森的名字將這個機場命名為"亨德森"機場。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海軍進攻中途島,不知不覺地駛入了美國圈套
    1942年6月1日,整個日軍進攻部隊在海上完成了集結行動,並不知不覺地駛入了美國人所設的圈套。山本大將對即將來臨的巨大危險仍全然沒有察覺。日本人原計劃對珍珠港實施空中偵察,並在弗倫奇弗裡蓋特沙洲為遠程海上飛機進行加油。
  • 絕望的海上決戰,英美澳荷混合艦隊的覆滅,盟軍與日軍的泗水海戰
    1942年在印尼群島的爪哇海域爆發了令盟軍感到絕望的「泗水海戰」,這場戰役中交戰雙方的實力懸殊,日本聯隊艦隊擁有著壓倒性的兵力優勢,而盟軍則處於完全劣勢的狀態,荷蘭海軍少將杜爾曼臨危受命,最後卻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