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11日,日軍開始進攻西裡伯斯島(今蘇拉威西島)。在穆納多島(今萬鴉老島) 上的日軍登陸部隊進展順利,他們上岸後為參加攻擊的第一批傘兵部隊草草建起了一個著陸點。日軍第334空降兵大隊的士兵由於跳傘高度太高,降落時遍布整個小島,致使他們的前進部隊一片混亂。
儘管如此,日軍還是很快就擊潰了只有1500人的荷蘭守軍。北面西裡伯斯島上的空軍機場現在正好為日軍所用。日軍隨後在該島的三個地方進行兩棲登陸,並很快就擊敗了剩下的力量薄弱的荷屬印軍。
為了切斷東印度群島和澳大利亞之間的交通線,日軍繼續向東進軍並攻佔了安汶島和帝汶島。在這兩個島上,日軍遇到了頑強的抵抗。美英荷澳聯軍在這兩個島上摻雜著一些美、澳軍隊,他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特別是澳軍認識到日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最終佔領他們的國土,因此作戰十分頑強。
澳大利亞人擔心自己的國土遭到日軍攻佔完全是有道理的,因為日本人十分清楚澳大利亞最北端的達爾文港既是美英荷澳聯軍的重要供給基地,同時也是盟軍的一個海軍基地。於是日本海軍部下令南雲的航母編隊掃除這一威脅。
2月19日10點鐘,188架日本戰機猛撲達爾文港。曾參加過襲擊珍珠港的4艘日本航母構成了這次襲擊隊伍的主力陣容。轟炸機編隊又把這次首先襲擊的目標鎖定在港內的海軍戰艦上。在摧毀達爾文港周圍的軍事設施之前,日軍戰機共炸沉了8艘盟軍艦隻。但與襲擊珍珠港時的情形不同,這次日軍戰機轟炸了達爾文城,城內燃起大火,大批市民逃亡。
日軍在炸毀達爾文港的海軍基地時只損失了兩架戰機。澳大利亞軍隊雖然在安汶島和帝汶島血戰了一場,但這兩島最終在2月底也落入日軍之手。這時,日軍進攻的鐵鉗已逼近爪哇。2月底,日軍計劃讓第48師團的守軍在該島登陸並對荷屬東印度群島進行毀滅性打擊。但是,2月24日,美軍巡邏偵察機在爪哇海中的巴韋安島附近發現了進攻的日軍艦隊。
該支日軍艦隊有4艘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指揮官是高木武雄少將。一支擁有5艘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的美英荷澳聯軍的海軍部隊在卡拉爾·杜爾曼上將的指揮下,從蘇臘巴亞(今泗水)基地出海迎擊這支日本艦隊,企圖攻擊並阻止日軍的兩棲登陸部隊。
盟軍艦隊經過近3天的海上搜尋終於發現了目標。爪哇海海戰進行了一個小時遠距離的炮戰較量。起初雙方的炮擊都不大精確,未能命中對方目標,後來日艦使用了穿甲彈進行炮擊,重創英國巡洋艦"埃克塞特"號。
本文節選自《落日:日本帝國的覆滅》,作者:安德魯·威斯特,格裡高裡·莫特遜